APP下载

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方略

2021-02-04吴志广 王永强

长江技术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管理机制

吴志广 王永强

摘 要:水利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是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剖析了新时期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立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评价方法,评估现有关键技术水平并追踪当前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环境改善优化、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灾害风险防控等多目标协同治理角度,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前景,筛选和集成适用于未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未来10年、20年、30年不同发展阶段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科技发展规划、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四水”问题系统治理技术体系框架、技术路线图,提出基于“四水”多目标协同治理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方略,为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管理机制;技术路线图

中图法分类号:TV2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60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水利科技发展更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2]。水资源是水环境、水生态的载体,水资源量的多与少也是洪涝和干旱等灾害发生的直接因素[3],故而,用广义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涵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等新老水问题。水资源与土地、能源一样,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4-5]。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当前长江流域处于工業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渡时期,处于高质量发展与保护阶段,虽然近些年,我国在长江治理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在工业阶段形成的水资源需求惯性和污染累积负荷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仍然面临诸多技术难题[6-8]。

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方略,是在遵循水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针对潜在的约束性水问题和流域专项规划,提出来的水利科学技术发展规划[9-10]。相关学者和专家研究了不同治水阶段的水利科技发展状况和存在的相关问题[11-16],从宏观整体以及各个专业方向给出了发展建议和展望[17],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之后,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水利科技发展迈入新的阶段,迫切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规划[18-19],从宏观、全局角度,深入探讨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水利科技发展的战略问题,凝练发展方向、关键技术体系与技术路线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

1  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趋势

1.1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实事求是地理清长江水资源保护利用科技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从战略高度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水利科技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对于支撑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长江,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擘画了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强调要把全社会的思想统一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来,在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长江经济带科学、有序、高质量发展,对长江水资源开发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要求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坚持更高的保护标准、更严格的保护措施,统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将长江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关要素、多种价值和服务功能进行综合平衡。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科技发展受到重点关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变化环境下的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一个涉及到水与气候、水与生态、水与环境、水与社会及其联系的复杂局系统。虽然现阶段,长江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初步形成,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逐步构建,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加强,长江治理与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且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近些年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需求惯性和污染累积负荷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失衡和失调,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仍然面临的诸多技术难题,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解决“四水”问题的关键技术,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域特征和成因的水问题治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图1给出了2006—2020年,国内外关于水系统理论方法、水库调度、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修复、防洪保障、水环境治理以及“四水”协同治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发现“四水”问题相关研究论文数量逐年上升,特别是水环境治理和水系统理论方法方面。为了评估现有技术的适用性,针对已有技术评价方法存在的偏重于效益和单项技术的问题,从成熟度、先进性和可行性等三个方面构建相应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开展多维度评估,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现有的“四水”治理技术基本可行,但是其成熟度和先进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对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中近15年来收录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国内外四水治理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从“四水”问题研究主题分布图可知,水资源方面研究重点是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水资源优化配置、雨洪资源利用技术和节水技术等;水环境方面研究重点是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对策措施建议等;水生态方面研究重点是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人工湿地修复等;水灾害方面研究重点是暴雨洪水、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等。

与此同时,为保障“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目标,在加强节水和实施重大节水供水工程同时,还必须准确把握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有效保护水资源。只有维持了水系的完整性和通畅性、水质的良好性、生态的多样性,才能提供品质良好的水源和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四水”问题并存且交织耦合的长江流域,“就问题论问题”的单要素、单过程的治理模式,无法根除长江水问题的症结,往往会出现“按下葫芦又起瓢”的现象。根据对当前治水思路的理解,对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相关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如下:

(1)单一水问题治理向“四水”综合治理转变。需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为有机整体,统筹全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从多专业领域、多时段、多空间尺度来创建长江“四水”问题多维系统治理体系。

(2)单一技术创新向综合技术集成创新发展。长江治理与保护技术创新正从单点突破走向融合发展,如洪涝灾害防御的监测、预报、预警、调控全链条技术体系的创新发展。

(3)水利科学技术体系的适用广度和精度要求更高。更多的治江水利科技要面向全流域、多要素、多过程、全周期,且指标要求更加准确、及时、可靠。

(4)传统水利科技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水利科技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变,通过整合流域数据资源,综合应用物联网、虚拟现实与交互式模拟等技术向数字孪生流域方向发展。

2   技术框架体系与技术路线图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黄河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关于治水、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治水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加快转变治江科技创新思路,以支撑水利改革发展为目标,以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坚持“四个面向”,提出技术框架体系与技术路线图,为“安澜、绿色、和谐、美丽”四个长江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2.1   分类技术框架

长江水系统是由以水循环为纽带的物理过程、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人文过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受到自然和人为两类驱动因子的外界影响;另一方面,系统内各过程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多向反馈作用。近些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随着长江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投运,以及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必然导致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等“四水”问题呈现出新的变化,且“四水”问题之间交织程度日趋复杂,需针对“四水”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研发目标和主要任务。

(1)水资源节约与利用技术

长江作为国家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对水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继续深化和加强对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演化规律与调控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及相关技术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未来时期长江流域需重视的主要关键技术方略研究包括: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多尺度流域水文氣象预报技术;基于广义水资源理念的长江流域蓝绿水循环演化规律研究技术;长江流域地下水保护与应急利用关键技术;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风险评估与优化配置;基于新时期水利信息技术优化的水资源利用动态监测、综合评价与实时调控技术;流域区域节水潜力评估及节水减排关键技术;面向水资源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长江流域城乡智慧节水技术;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跨区域调水等重大工程对长江水资源累积影响与对策;长江流域水资源—粮食—能源耦合协调演化机制;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及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新形势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及泥沙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2)水环境治理与改善技术

水环境健康是水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安全的前提与基础,保持高的活力、有益的组分和强大的恢复力是实现水环境健康的基本内容。为响应国家在新时期“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方针,促进长江流域水环境健康目标的实现,未来时期需重视的主要关键技术方略研究包括:深化发展新时期流域水功能区与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技术体系研究;长江流域典型污染物的输移规律及防治关键技术、流域水环境健康的监控技术及相关标准制定研究;长江流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健康保障关键技术、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高原河湖治理与保护关键技术、变化环境下两湖综合治理与保护;新水沙条件下长江干流河道演变规律与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岸线与洲滩综合治理修复技术、长江口滩槽长期演化过程及综合治理等方面。

(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

长江流域是鱼类资源和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天然宝库,确保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对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稳定和永续利用至关重要。为促进水生态安全,未来时期需要重视的主要关键技术方略研究包括:长江源河湖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保护对策、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关键技术;流域开发对水生态环境影响及减缓技术、长江流域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及关键技术、流域控制性水库群联合生态调度技术;生态化水利血防关键技术、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与生态通道修复关键技术;长江流域重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及效果评估技术、长江流域多目标鱼类洄游通道恢复及关键技术、长江源区珍稀特有鱼类水生生境保护关键技术等方面。

(4)水灾害防御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旱涝灾害突发、多发、频发的趋势明显增强,仍是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为促进防灾减灾,围绕旱灾防治、洪涝防治、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水文地质灾害防治等发展目标,未来时期需重视的主要关键技术方略研究包括:长江洪水管理、长江“四水”问题作用机制及演变趋势、变化环境下多尺度水文气象预报技术;长江上游堰塞湖灾害风险区划与对策、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洪旱灾害及对策、三峡水库防洪库容保持及长江中下游防洪布局调整;长江流域大范围洪旱监测预报技术以及城市洪涝监测预警关键技术、极端干旱条件下长江流域应急水源调控技术、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防洪调度技术;堤岸险情探测预警及智慧防汛与应急抢险技术、流域突发性洪水防治措施与技术体系、长江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关键技术及防御对策等方面。

(5)综合管理机制

为适应未来长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解决日益复杂的水资源环境问题,不仅需要系统性的技术支撑,也需要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利用管理体制机制。流域综合管理发展主要包括:跨省河湖长制协调监督机制,提出跨不同省级行政区域河湖管理保护的协调管理、技术指标和监督考核制度;流域区域多层级联合监管机制,建立流域机构与省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上下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长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等领域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流域水生态开发空间管控机制,健全水生态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约束和引导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布局,促进水生态格局优化,探索建立具有南方丰水地区特色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立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机制;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东、中、西部地区水资源水生态保护补偿与损害赔偿的双向责任机制,以及跨行政区的纠纷调节机制;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市场机制,推动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完善水权转让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河湖厂网一体化机制,实行流域内污水处理厂、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统一运营维护。

2.2   颠覆性技术与系统集成技术

全球气候变化和强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改变了流域水循环状况,导致全球流域水文情势的急剧改变,给未来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区域差异性,传统地表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以大坝截流、跨流域调水、地下水开采为主要手段,成本高、建设周期长,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且本质上,这些开发手段并未增加区域内地表水资源总量,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关键技术提升受到制约,长江流域发展理念、人水矛盾、治水思路和生态保护意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亟待研究前瞻性和颠覆性技术以保障未来水资源安全可持续性发展,如可大范围推广的,具有地区适应性的节水技术;具有颠覆性且成本低、灵活性高的大规模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应对洪涝风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流域生态防洪与洪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具有前瞻性的面向中远期大尺度的“三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融合综合调控技术等。

解决长江“四水”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单项技术成熟度、适应性和差异化,以及集成技术的综合效益等方面,对当前单项的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修复和水灾害风险防控等多类型技术进行集成,从而形成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多要素、多尺度、多层次有序推进长江“四水”问题的系统治理与保护。结合已开展的重点专项研发成果,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从上中下游统筹和江湖联动角度,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统筹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复合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内在规律性,明晰流域内各相关要素功能联系及空间影响范围,考虑现有单项技术的成熟度和集成技术的综合效益,融合管理、技术、政策、法规、经济及人文等多學科,从“四水”问题的要素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等系统治理角度进行长江流域系统技术集成。

2.3   区域需求与科技布局

长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域应以原生态保护为主,重点保护河流、沼泽等高原鱼类和水生生物的自然生境,加强流域内沿江城镇河段水污染治理。长江上游区域水能、矿产、生物资源丰富,但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防汛和抗旱问题突出,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该区域应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以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加快干支流重点河段、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治理与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统一调度。长江中、下游(包含两湖地区)区域水利基础设施能力强,但经济发展累积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生态损坏等新老水问题复杂交织;该区域应重点以系统治理长江流域“四水”问题为突破口,加强水工程联合调度、加强重要江段与河湖等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技术研究。

2.4   总体技术路线图

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30年的研究,构建适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要求的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具体而言,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水管理等方面系统认知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针对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领域的重大核心问题开展研究,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全面快速向前发展。经全面梳理与科学分析,治江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分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河湖治理与保护、水工程联合调度、流域综合管理、水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水利信息技术等八大领域。

目标是至2030年前后,基本解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基本科学问题,重点突破突发性重大水灾害综合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河流环境流量与调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的科学基础。至2040年前后,建成流域天空地一体化全覆盖感知系统,在水资源精准预测、水安全风险防控、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水生态系统管理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至2050年前后,解决全球变化下的长江流域水循环演化规律科学问题,在水—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多维调控、水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数字孪生流域的智慧应用。

3   保障机制

3.1   制定基础科学研究支持计划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方法创新,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优化基础研究投入结构,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科技计划等,对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前沿领域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3.2   建立跨学科水系统技术研究平台

加快支撐系统和平台建设,流域系统的全要素、全周期、全天候、高精度科学数据是水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的依托与支撑,建立长江水系统科学观测网、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测系统,实现流域一体化科学观测。建立高层次长江实验室,开发长江流域水系统治理与保护研究平台,实现集全要素监测、室内模拟、原位实验及数字模拟一体化的长江流域水系统治理与保护。充分利用这些系统和平台,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工作。

3.3   建立数字孪生流域科学与应用平台

为实现对流域的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建立数字孪生流域科学与应用平台。通过流域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流域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流域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实现物理流域与数字流域全要素动态实时畅通信息交互和深度融合,以满足流域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应用模拟需求,实现流域水系统综合问题解决从局部到流域系统尺度、从子过程向全过程、全周期、全要素的转变,为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模拟平台,为流域水资源管控提供决策支持平台。

3.4   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

提出经费支持和项目资助措施,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注重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团队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注重学科交叉,提升科技研发、自主创新和解决治江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3.5   改革和完善科技创新评价制度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科技创新规划评估制度,加快科技管理部门由项目管理向科技创新服务的职能转变。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及创新团队工作机制和培养环境,支持探索完善科研人员薪酬制度、分类考核制度、激励政策以及人才流动制度,鼓励创新人才从事科研攻关的工作热情。依托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培育申报,培养国际化、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积极推进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人才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努力形成科研机构间合力创新、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近些年,我国围绕长江水资源保护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不仅需要解决区域性或单方面水问题的治理技术,更需要整体系统性的战略对策和技术集成体系研究,并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作为保障。长江水利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有先进的原创科研成果,“立地”就是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从科学技术到管理模式全方位创新,使得科技与生产真正融合,期望所提长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方略,可为长江治理与保护提供支撑。由于研究时间有限,长江水问题涉及面广又异常复杂,仍有较多问题未能充分论述,所面临未来态势亦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今后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国英.集聚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J].中国水利,2021(14):1-3.

[2]陈厚群.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对水利科技发展战略浅见[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01):1-2.

[3]夏军.我国水资源管理与水系统科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4):394-398.

[4]梁瑞驹,王浩,杨小柳.水资源科技的发展与展望:“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1998[C].

[5]许继军,陈进.长江流域水利发展规律初探及思考[J]. 中国水利,2012(10):46-48.

[6]许继军,王永强.长江保护与利用面临的水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20,37(07):1-6.

[7]中国科学院水资源领域战略研究组. 中国至2050年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M]. 科学出版社,2009.

[8]仲志余.长江大保护与水安全亟需硬核科技支撑[J]. 民主与科学,2020(3):18-19.

[9]金兴平.对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与信息化实现的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2019,29(05):12-17.

[10]中国科学院生态与环境领域战略研究组. 中国至2050年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路线图[J]. 科学出版社,2009.

[11]曾子悦,许继军,王永强.基于遥感空间信息的洪水风险识别与动态模拟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20,31(03):463-472.

[12]王慧.水利科技创新  为水利发展插上腾飞翅膀[J].中国水利,2019(19):96-97.

[13]张建云,章树安.水文科技发展回顾及思考[J].水文,2006(03):13-17.

[14]Mushtaq B,Bandh S A,Shafi S. Water Resources Challenges – Penury and Peace[M].  2020.

[15]Garrick D E,Hall J W,Dobson A,et al. Valuing wa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Science,2017,358(6366):1003-1005.

[16]Science;New Science Findings Has Been Reported by Researchers a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a’s improving inland surface water quality since 2003). Ecology Environment & Conservation,2020.

[17]長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 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2019-2021)[R].长江出版社,2019-2021.

[18]中共水利部党组.党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长江治理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OL].[2021-09-01]. http://www.chinawater.com.cn/newscenter/kx/202109/t20210901_769945.html

[19]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R].2020.

收稿日期:2021-12-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9YFC0400890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CKSF2021486/SZ)

作者简介:吴志广,男,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水资源战略规划研究。E-mail:wuzhiguang@mail.crsri.cn

Technical strategy of Changjiang Rive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WU Zhiguang1,2,3     WANG Yongqiang1,2,3

(1.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2.Research Center o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Wuhan 430010,China;

3. Hubei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irstly,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in the new era were analyzed. And the current key technology level was assess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objectiv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such as 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wate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wate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and water disaster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suitabl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the future were filtered and integrated. Lastly,the technical system framework and technical roadmap for the systematic governance of the four water problems were formulated,and a technical strategy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the multi-objective coordinated governance was proposed. The above research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Key words:Changjiang River;Water resources;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Technical system;Management mechanism;Technical roadmap

猜你喜欢

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管理机制
重点主题实践型社会责任示范基地管理机制优化研究
浅谈群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关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基于Java技术的搜索引擎研究与实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