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202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
2021-02-04
前 言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改变了各行各业原来的发展轨迹,作为消费前沿的商贸流通业及各类商业服务业所受影响首当其冲。其中既有实体商业的逆境支撑、涅槃重生,也有线上消费的大创新、大发展。而在这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下,全球国际贸易以及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受到巨大影响,国际关系也更加复杂多变;对内整个消费市场的发展走向、市场格局、业态模式、消费认知、消费习惯等都因为疫情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这种局面下,对未来的商贸服务业发展如何预判?中国商业联合会延续了十八年的“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进行了预测。
在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对宏观经济和商贸流通行业出现的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组成专家评审组进行多次讨论。今年的专家评审组组长继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共同担任。部分专家委员、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媒体资深记者参加评审组的研讨和评述报告的撰写工作。
参加本年度评审和研讨的还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原常务副会长、研究员丁俊发,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刘海飞,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姚力鸣,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绍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东,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赖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谢莉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产业研究室副研究员、博士张昊,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沈实,中国商业联合会特邀副会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曹立生,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吴颖、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秘书长博士杨青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副秘书长张娟,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处长宋松,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张倩,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华北地区首席代表博士李涛,香港冯氏集团利程坊(上海)商贸有限公司董事林星晔,IBMG商业智库总裁唐韶娟,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曾令同,中国商报社副总编胡斌和记者冉隆楠、蒋永霞、贺阳,中国商业联合会办公室宣传处处长李海东,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郁迪、副秘书长杨金龙。
2020年9月25日,专家评审组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与会专家针对疫情对行业的影响,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如何拉动内需,外贸转内销路径,各业态的数字化建设,消费的结构性分化,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提升,渠道下沉,跨行业互助抱团,餐饮复苏,零供关系、终端和品牌商关系变革,抖音、快手、小程序等直播带货形式,电商新业态,到家服务等等问题,展开了前瞻性的研讨,会议持续讨论近四个小时,并提出20多个商业热点相关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任兴洲和现任所长、研究员王微等专家因事未能到会,以书面建议形式向秘书处提出了对明年商业热点的建议。
专家委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组提出的热点问题梳理、归纳为19个选题,征求160多位专家委员的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30日,秘书处在收集归纳各位专家以多种形式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第二次评审会议。与会专家针对反馈意见展开了深入讨论,对热点选题进行提炼、修改和补充,最终确定“202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并组织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撰写工作。
参加“202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执笔的有:郁迪、曹立生、钱慧敏、倪颖、张朝辉、张昊、谢莉娟、吴颖、杨金龙、张娟、冉隆楠、贺阳、蒋永霞。全篇由傅龙成审阅定稿,杨金龙参与修改,郁迪、杨金龙编辑并校对。
2021年1月18日,“202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北京向媒体及业界发布。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专家的评述报告撰写制作“2021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英文报告”,同期向香港及海外媒体和商界人士发布。
热点一
习总书记主持研究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流通产业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与作用增强
2020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专门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强调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必须把建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上升为战略任务来抓。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再次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并重点提到“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等。毋庸置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将是下阶段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支撑流通产业不断增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回溯过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市场流通体系的形成及其现代化发展,是一个持续的、渐进式变革的过程。专家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流通领域以商业、粮食、供销、物资、外贸等几大系统组成的体系框架相对固定,流通体系主要配合国家计划执行产品调拨职能,这种“政府分配型”而非“市场交换型”的流通体系,在当时环境下对保障供应和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计划经济的体制弊端,为后來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真正的“市场”流通体系的构建,始于改革开放后对原有封闭式流通体系的破除,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由交换型”的“市场”流通体系渐进成型。21世纪以后,随着流通业全面对外开放和外资商业进入,加快了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体系建设,并在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并存基础上,奠定了提升现代流通体系的总基调。
党的十八大以后,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功能定位更加明确,政府先后出台了40多个文件支持流通业发展,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家更是将流通与壮大国内市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相联系,统筹指导流通业发展。近年来,以“互联网+”全面提升现代流通体系和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双管齐下,使流通体系在线上和线下充分融合互动,成为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领先于世界的突出特点。回顾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流+电商”及各类新兴流通业态对稳价保供、人民居家购物保持生活安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历史经验不难看出,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是伴随着我国流通体制改革进程构建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摸着石头过河”的重大探索成果之一。专家指出,下阶段,继续抓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并突显中国特色,必然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流通特殊问题,使现代流通体系在日益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发展理念相一致。具体来说,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将重在统筹下述几方面关系:(1)开放与可控的关系,既要充分“搞活”流通,继续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也要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优化流通体系的宏观管理机制,在积极运用资本力量壮大流通的同时,有效遏制“资本的本性”,防范流通发展陷入单纯的资本逻辑。(2)实体和虚拟的关系,即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将切实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服务于广大劳动者对丰富使用价值的现实消费需要,预警过度金融化等虚拟经济信号,防范流通体系脱钩实体经济和背离社会主义发展目的。(3)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即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将使社会化大生产的丰裕物质成果广泛惠及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的大市场和大流通,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加快农村地区流通基础设施配置,激发以商业促产业、以创业促就业的流通减贫增收机制,使流通体系助力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专家还特别提醒,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既要以历史经验为鉴,更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指导,及时做出理论性定位。依据流通领域生产性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的科学划分,流通活动的行业类属是清晰有界的,也就决定了流通体系的界定不必大而全。找准现代流通体系的要害,抓好主要矛盾,将特别重视三大核心子体系:(1)物流体系。物流是商品流通领域的生产性子产业,物流体系尤其是交通运输体系愈加成为核心竞争力,是现代流通体系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2)批发体系。批发是流通体系中组织商品跨区域流转的主要力量,是政府执行流通宏观管理的重要抓手。下阶段,将加快传统批发市场向现代化批发交易平台的升级,并加快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批发商。(3)零售体系。从消费的需要决定生产的理念出发,现代零售体系的定位不止于单向地推动商品销售,更将利用终端信息优势,深度洞察消费需要并反向驱动生产创新。还应特别注意的是,相较于供给体系所承载的价值生产职能,以及生活服务体系中着重以劳务的提供直接满足消费需要的生产性劳动,流通体系的关键性差异在于媒介交换和价值实现,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不可逾越的中心枢纽,与供给体系和服务体系是相辅相成、互补融合的关系。
2021年国家将编制“十四五”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可以预期,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和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将呈现三个趋势性变化。(1)流通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赋予了现代流通体系更具体的含义。当前,数字化的零售体系已见雏形,中国零售业具有引领全球零售创新的潜力和经验。下一步,批发体系的数字化重构将是重要发力点,批零高效分工协作是数字化流通体系的应有之义。(2)流通体系与生产过程更好地融合。数字经济时代,流通体系与生产过程的融合,将跳出渠道视角,更多发挥由市场倒推生产,由流通反向引领柔性、韧性生产的先导性作用,使二者真正成为互为你我的产销结合体。(3)政府支持下的超前配置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中国特色流通体系的典型特点,在数字化转型趋势下,将加快交通运输及配送体系的智慧化升级。
总之,随着中国特色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速度加快,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将进一步增强。“十四五”期间及以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商流为核心、物流为基础、信息流为先导、资金流为支持,流通产业将不断夯实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激活小店经济、提振乡村市场、激发流通创业和解决劳动者生计等方面大有可为,而基于数字技术的普及应用,流通产业将更有能力引导生产精准发力,突显流通产业对于畅通经济内循环的先导性作用。
(执笔人 谢莉娟)
热点二
2021年消费品市场将快速增长 助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和生活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经济社会活动一度被迫按下“暂停键”,居民消费大幅下降,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0.5%。
面对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為中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及时采取科学、有力、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动员全国力量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六稳”“六保”工作,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较短时间内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生产、消费、生活持续向好恢复。
前三季度,我国GDP实现7227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5.5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货物出口同比增长1.8%,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8.7%。
针对消费因一季度疫情、二季度汛情受到较大冲击的情况,中央及各地、各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从优化国内供给、激活新型消费、推动城乡融合、促进消费回流、稳定居民收入、改善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系统地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助力消费品市场实现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增长0.9%,季度增速年内首次转正。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95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8月份加快2.8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实现增长。
受疫情影响,居民购物加速向网上转移,前三季度,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实现66477亿元,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保持同比两位数增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实体店客流持续回升,前三季度实体店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15.2%。下降幅度比上半年减少2.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实体店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餐饮收入降幅快速收窄,前三季度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3.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9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同比下降2.9%。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政策效果显著,下半年汽车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在7、8、9月份分别增长12.3%、11.8%和11.2%。
前三季度,基本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0.6%,日用生活类增长6.8%。消费升级类增长较快,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7.2%,化妆品类同比增长4.5%。
市场物价稳定,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3%,8、9月份分别同比上涨2.4%和1.7%。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3%,涨幅比上半年回落1.9个百分点,9月份同比上涨7.9%。猪肉价格涨幅自3月份开始逐月回落。
2020年我国GDP会实现正增长,第四季度消费品市场加快增长,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会是负增长。这既表明商业和消费受疫情影响巨大,同时也预示着未来较大的增长潜力。
2021年,我国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成效将进一步巩固和发挥,经济社会活动和居民商品消费、服务性消费将全面恢复到正常状态,经济增长、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将比2020年明显加快,将有力推动消费的快速增长。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其中相关战略、政策、措施的实施,将为消费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新动力和良好的新环境。《建议》中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善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建议》指出,全面促进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建议》指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建议》指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指出,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积极支持餐饮恢复发展;增加社区生活服务消费;培育信息消费新习惯;实施促进实物消费政策,畅通供需更高水平良性循环;加大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加快推进5G网络基站建设等等。十九条工作方案的进一步落地实施,将直接或间接促进商品和服务性消费。
由于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负增长,预计2021年,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全面促进消费的新发展格局下,在居民国外消费大幅回流国内的新形势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以10%以上的速度加快增长。
(执笔人 曹立生)
热点三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应对模式挑战
融入国内大市场未来可期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及供应链受到了严重冲击。随着全球需求减弱,边境互通受阻,许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尤以出口行业为甚。疫情爆发后,海外市场需求锐减,大批出口订单遭延迟或取消,外贸企业获取新订单更是难上加难。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及地缘政治问题也给全球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上述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积极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复苏和持续增长。
为有效解决传統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帮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国家部门和地方政府都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力求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融入国内大循环。2020年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针对出口企业转向内销市场面对的主要挑战出台支持措施,确保产业链及供应链畅通运转。
由于国内与国外销售市场业务模式存在差异,外贸企业转型内销面临一定难度。欧美的传统供应链体系由品牌和零售商主导,而中国传统批零企业及新零售平台则更为松散,也更具动态性。相比国外有规划性的传统采购模式,国内订单相对碎片化、多次少量;同时,国内销售交付周期短、回款周期也较长。这些问题都是出口型企业转向国内销售市场时面对的挑战。此外,国内和国外市场采用不同的质量认证标准,如国内的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涉及这一问题的产品如玩具及电器产品等,需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才可以在国内销售。为促进出口产品在国内销售,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允许在2020年底前因受疫情影响而需转内销的产品,如果符合国际生产标准且达到中国标准要求,经外贸企业作出自我符合标准书面承诺声明并加贴中文标签后,可在国内市场销售。同时,政府亦承诺继续深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改革,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的认证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此外,各级政府部门亦针对内外销税制不统一、知识产权保护、内销融资困难及成本高企等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其中包括简化办税程序、进一步放宽加工贸易内销申报纳税办理时限和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政府将为外贸企业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提供便利服务。同时,政府将加大出口转内销的金融保障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出口产品转内销提供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除上述国内外订单模式和体制上的差异以外,出口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还面临流通渠道的选择问题。中国的流通格局变化速度要比国外快,加上传统渠道费用高企,而外贸企业建立自己的渠道以及专门的销售团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推广,是帮助出口企业接触国内消费者的一种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电商平台客群广泛,同时拥有流量和营销优势,又能通过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社交互动等创新营销手段,帮助出口企业更快、更直接地面向国内消费者。针对目前出口企业面对的订单被取消或减少、库存积压、线下销售渠道受阻等问题,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等多家国内电商平台,均推出一系列帮扶措施,希望借助平台自身的知名度、流量和营销优势,帮助外贸企业将出口产品转销国内市场。
目前,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主要帮扶措施包括:(1)为外贸企业提供免费平台入驻服务及流量扶持。(2)在数据、营运、贷款、物流配送及广告营销等方面为外贸企业提供支持。(3)在平台上推出专属的“出口企业产品专区”。(4)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外贸产品举办网上直播等服务支持。(5)举办各类网上购物节,联合各地政府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购买出口转内销产品。
不熟悉国内市场,以及对国内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缺乏了解,亦是出口企业转内销时面对的重大挑战。过去,外贸企业服务的对象主要以国外品牌商和采购商为主,他们通常主导性较强,工厂只需按订单需求生产即可。相比出口市场,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电子商务时代下,消费趋势变化更快,消费者的期望不断提高。因此,要想长远立足于国内市场,外贸企业需要及时洞察消费者偏好,并发展供应链上下游其他环节的能力,即需要同时具有产品研发和设计、品牌建设、营销推广、零售运营等全方位能力,才能做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此方面,电商平台要积极配合外贸企业,为企业提供免费出口转内销课程及各项服务,帮助企业理解和认识内销市场;同时,电商平台利用其掌握的消费者大数据优势,帮助外贸企业了解市场最新趋势和变化,制定更为精准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计划。电商平台也积极和外贸企业在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模式方面进行探索和合作。与常见的“以产订销”模式不同,C2M从消费端需求入手,能更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反向拉动生产端,从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除了鼓励外贸企业与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政府也积极鼓励外贸企业利用步行街、重点商圈在品牌聚集和人气效应等方面的优势,拓展出口产品的内销渠道;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对接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组织各地大型商业企业与外贸企业开展订单直采或举办各种线上展会,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渠道,把产品卖出去。
由于上述诸多挑战,在转型内销之路上,大部分企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短期来看,在渠道上借力电商平台将优质的出口产品销往国内市场是有效去库存和增加企业收入的应对之策。长期来看,国外经济衰退,外部需求下降,而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是企业未来持续发展的目标所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中产阶级收入群体规模将超过5.6亿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
要做到长远可持续发展,传统以外贸为主业的企业除了服务于国外市场,还要加快融入国内市场,通过加强提升供应链上下游能力,特别是产品设计开发、营销和品牌建设能力,更好地打通国内外市场。与此同时,通过出口转内销推动国内外标准的加快对接,实现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增加消费者选择并带动消费升级,有效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快速发展。
(执笔人 钱慧敏 倪颖 张朝辉)
热点四
农产品流通助力乡村振兴优势凸显 批发市场升级转型加速
2020年疫情期间,作为民生事业的农产品流通业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渠道作用,忠于职守,勇担责任,做到农产品不脱销、不断货、不断供、不涨价,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在保供稳价、解决受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卖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对农产品流通业态和运营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2021年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向现代化、数字化批发交易平台转型,农贸市场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功能更加包容和趋向多元。农产品市场在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方面渠道优势也将更加凸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农产品流通行业发展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公益功能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稳定价格以及解决卖难的突出作用,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的检验和进一步肯定,而在疫情期间集中暴露的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经营业态低端、管理粗放、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正在加强扶持和支持,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作为民生公益事业来抓,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益功能的发挥将得到进一步支持,市场的社会责任将逐步制度化,行业法律法规建设进程有望加快,更多的支持政策也有望陆续出台。与此同时,粮油、肉类及蔬菜等农产品储备的重要性在疫情中凸显,国家储备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和方式将更加科学合理,批发市场在国家农产品储备战略中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农产品市场加快升级改造,线上线下融合,数字化转型、智慧农批将成为大势所趋。疫情期间,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很大冲击,生鲜电商平台业务爆发式增长,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始积极对接新型消费模式,整体向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现代化市场,也就是“智慧农批”发展,包括智慧化(食品溯源和批發商管理)、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冷链化、绿色化。未来“智慧农批”的发展需要系统的数字化管理,涵盖物流系统、进场的信息统计系统、设施设备的管理系统、经销商的管理系统和市场人员的管理系统、资金系统、商品系统、配送系统等方方面面。市场管理手段将更加科技化智慧化,智慧市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将融入到市场的数字化改造中。加强数字化信息体系建设和数字化支付,统一收银、统一结算,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打通田间到餐桌的“产供销”信息渠道,建立供应链可追溯体系,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供应链相关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也将得到加速推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关注人流管理,加强组织化,实现批零分离,改善环境,提升形象,公益功能和诚信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集中度正在迅速提高。农产品零售市场,即菜市场,作为城市的核心功能设施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共识,政府有关部门更加重视,与城市和谐发展。新冠疫情倒逼传统农产品市场必须在环境卫生和精细化管理上进行改进和提升,绿色环保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全球疫情还在蔓延的态势下,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完善常态化管理防控措施,加强市场环境卫生整治,细化疫情防控责任,形成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加强废弃物处理,推动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市场的环境建设,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实行“进入场会员制”、加强人员流动和食品的溯源管理、批零分离等举措,降低疫情传染风险,为购销双方创造良好的营销购物环境。农产品零售市场即菜市场迎来新的提升改造热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优化百货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城乡商业网点布局,引导行业适度集中。农产品市场运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加快,市场准入标准将提高,小规模、不规范的农产品市场将被逐步取缔或自然淘汰。
物流集约化程度大幅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步伐加快,冷链食品安全将更受关注。面对农产品物流企业弱、小、散的现状,一些市场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物流制约,以及2020年进口冷链环节频繁曝出的输入风险等问题,冷链物流发展、冷冻食品的溯源管理及食品安全,必将得到政府和行业企业的高度重视。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快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集配装备和分拨仓、前置仓等仓储设施建设。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将得到推广。《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等国家标准也将加快推动出台。
“流通扶贫”、“产业扶贫”凸显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势,强化农商互联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不返贫。2020年,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组织全国的农批市场积极参与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对口帮扶工作,协助商务部建立了52个未摘帽贫困县与52家农产品流通企业“结对子”定向帮扶机制,推动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农批行业共销售各类农产品1亿多吨,销售额超过8千多亿元。疫情期间,农产品批发市场也充分发挥了流通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成为解决受疫情严重影响的湖北、新疆等地滞销卖难农产品的生力军,是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主阵地。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传统农产品流通企业也将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通过完善和提升市场功能,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供应链创新应用,发挥流通主渠道优势,通过自建基地、建立冷库、农产品深加工、农优特产品品牌开发等多种产业方式,反向打通上下游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与供应链各环节有机整合、相互融合、协同共生,提升规模效益,将产生大量就业和创业机会。
此外,广大农村及三、四線城市消费潜力大,市场下沉进一步加快。通过商务、农业农村、供销社等部门统筹整合推进完善产业链建设,将带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农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探索“互联网+流通”,市场与电商结合等精准扶贫模式,真正打通农特产品运输、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条,扶持打造贫困地区代表性农产品品牌,搭建线上线下展示和销售平台,实现优质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商超、企业、学校、医院、单位食堂等销售渠道,实现多方互利共赢,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消费升级刺激进口农产品消费,农产品流通国际交流合作将更加密切和深入,批发市场国际化能力提高。新冠疫情在全球多地暴发并呈扩散蔓延态势,给世界贸易带来一定冲击。从全球范围看,国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全球贸易放缓,但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是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共同目标。尽管受疫情影响,进口食品销售受到极大冲击,但消费者对优质进口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仍然强烈。更加密切和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必将成为全球农产品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共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也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产品市场国际合作,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其进出口经销商的国际化能力也将得到持续提升。
(执笔人 张娟)
热点五
餐饮市场止跌回暖 绿色消费、厉行节约成行业共识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与新冠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餐饮业损失严重相比,中国餐饮业将率先走出低谷,回归拉动市场消费的引擎地位。
一、餐饮市场疫后恢复增长,外卖成餐饮新增量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餐饮业遭受严重冲击,餐饮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维持多年的稳步增长势头戛然而止。表现为: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跌44.3%,增速同比下跌53.9个百分点。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19%),2020年一季度全国餐饮市场降幅高于整个消费品市场降幅25.3个百分点。
进入5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好转,国家扶持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五一”假期各地政府发放餐饮消费券,餐饮业持续推进复工复产,提振了消费信心,促进了餐饮市场回暖,餐饮业降幅呈趋缓态势。9月份,全国餐饮市场在消费季带动下,回暖态势开始显现,限额以上单位收入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
尽管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还在持续,但餐饮企业已克服堂食停滞、原材料涨价、资金及房租压力、外卖平台佣金过高等困难,通过加大线上营销力度,积极开展线上外卖,逐步实现疫后重生。此外,餐厅创办餐饮菜站,发展标准化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外卖,推出“无接触外卖”、“窗口销售”等多元业务,通过创新业务和营销模式实现了餐饮企业的有序恢复。目前,餐饮业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0%以上。
疫情期间外卖独大,比重一度达到餐饮收入的60%以上,疫后逐步稳定在20%—25%,高于疫情爆发前10%-15%的比例。专家分析,外卖成为疫情常态化时代的餐饮业新增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10月,全国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6.1%。2020年1-10月,全国餐饮收入29598亿元,同比下降2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389亿元,同比下降17.8%。
新冠疫情对中国餐饮业虽然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新机遇。餐饮业态的融合与创新、农村餐饮消费市场的培育、扩内需、促消费、“夜间经济”、冬奥会主题餐饮的培育等将成为促进餐饮消费的新动能、新商机。
二、全面推进品质提升,绿色餐饮仍为主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餐饮业正在向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进。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引导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激发餐饮企业主动提升品质、规范管理、改善环境、优化服务、诚信自律的内在动力,使餐饮业成为彰显和谐文明社会、安定富裕生活的载体,逐步由以政府推动为主转变为市场自我发展、行业自我约束、企业自我提升,打造餐饮业品质不断提升优化、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情况下,消费者对有关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饮食消费观念越来越关注,消费需求从产品、服务、供应方式、饮食文化等多角度不断提升,倒逼餐饮企业积极探索复苏新举措,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及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餐饮服务对食材的安全性、季节性、属地性、保鲜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整个行业更加重视菜品的营养健康,更加注重就餐环境的科学、合理、舒适。
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推进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供给侧深入改革的主攻方向。构建更加成熟的业态细分市场,适应餐饮消费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体验化发展趋势,推进中式正餐、快餐等重点业态的稳定发展,积极培育休闲简餐、咖啡轻食、国际美食等潜力业态,规范团餐运营,补足老年餐饮、社区餐饮、医疗辅助用餐等市场短板,更好地满足城镇化、老龄化需求,以新技术、新体验、智能化、数字化加速升级,仍是餐饮市场的新增长点。
三、拒烹野味、杜绝浪费,节约成为新时尚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杜绝餐饮浪费行为。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社会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的工作。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一项长期工作,培养节约习惯须久久为功。随着国家对粮食节约立法工作的推进,餐饮业作为粮、油、肉、菜的消费终端,成为节约粮食、杜绝餐饮浪费的重要环节。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不断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增强餐饮人勤俭节约和粮食危机意识,培育餐饮消费的节约风尚,在餐饮行业倡导和实施包括“拒烹野味”、“光盘行动”、“减少餐厨垃圾”、“提高食材利用”在内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推进“厉行节约、反對浪费”工作从我做起,杜绝食材、点餐、消费各环节的浪费,将成为全行业普遍认同并践行的新风气、新时尚。
四、餐饮进入智能时代,科技引领行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疫情催生了线上经营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创造了线上业务的明显增量;居家防疫培育了大批线上消费群体,网络订餐外卖在各餐饮企业的占比越来越高,甚至成为餐饮企业未来经营的常态,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来源。
5G时代的到来,通过抖音、快手等进行线上的直播带货,已成为餐饮企业积极开发的新营销方式。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利用云计算精确分析企业经营数据,有效降低经营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成为后疫情时代企业乐于投资的方向。
疫情后,餐饮业的科技理念会提升。移动互联深入应用,促进餐饮企业扩大中央厨房服务功能,拓展网络营销渠道,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经营水平,进一步发展移动互联网上营销,实现线上预订、线下体验相结合发展。后疫情时代,采用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依靠标准化降低风险的模式会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智能炒菜机、机器人送餐、全自助无人服务的智能化餐厅进一步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经营方式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餐饮服务中,开辟行业新增长点。未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愈加广泛应用,将加大科技进步在餐饮业发展中的作用。
(执笔人 吴颖)
热点六
生活服务业需求强劲、潜力巨大
业态融合、数字化、平台化将成新趋势
生活服务业是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载体。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体门店的生存状况受到了不小的挑战,美容美发、洗染、人像摄影、沐浴、维修等生活服务业态受到了较大冲击。但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生活服务业的活力迅速恢复,新业态、新职业层出不穷,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以来,服务业稳步复苏,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逐月加快,9月份当月增长5.4%。这样的快速增长,生活服务业的迅速复苏做出了不小的贡献。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势头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前期受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明显恢复。
专家认为,尽管被突发而至的疫情打乱了前进的脚步,但传统生活服务业依然展现了蓬勃生机,“融合”成为新的发展关键词。无论是多业态融合发展,还是线上线下融合,都成为如今生活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下,全国各地诸多生活社区积极建设社区商业、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便民生活服务业态,打造15分钟便民商圈。如北京昌平区“回天地区”自“回天计划”实施以来,该地区已新建规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便民服务网点30余个。合肥包河区则正在推进建设社区“两级中心”,其中刚刚建成的大强路睦邻中心,囊括农贸市场、便利店、药房、社区食堂、社区工坊等便民生活服务业态,覆盖周边居民近三万人。另一方面,企业也主动引进生活服务业态,餐饮、零售和文旅体等居民服务业正在加速融合,业态模式更加多样纷呈。如盒马鲜生作为商超,积极引进生活服务业态如匠心工坊、家政服务等,为周边居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北京超市发则积极推进社区商业e中心建设,除了提供原本的零售服务外,还为周边居民提供快剪、洗衣、裁缝、家政、维修等便民服务,满足低频生活服务需求。
专家注意到,疫情加速了传统生活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进度。如生鲜电商平台多点Dmall不只提供买菜配送到家服务,还接入了洗涤护理、家政保洁、家居维修、医疗健康、旅游出行等生活服务入口,既有电子券售卖,也有上门服務。此外,多点Dmall还对物美超市的线下理发店进行数字化改造,不仅提高了理发店运营效率,也让消费者免去了排队的烦恼。疫情影响下,为了保障私家车车主对于车内消毒杀菌、日常保养的需求,京东汽车京车会提供了线上下单提前预约、线下门店进行服务的模式,既减少人员接触,也便于车主合理安排到店时间。此外,京东5月上线的自营房产业务,为消费者打造了线上买房的全新体验,VR全景看房、直播看房等服务,使得消费者在家中便可以感受到实地看房般的真实体验。
除了传统生活服务业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在疫情的影响下,由于人们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加上数字化经济加速发展,体验型服务消费迅速崛起,大量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外卖、团购等生活服务业新业态蓬勃兴起,网约配送员、数字化运营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智联招聘联手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生活服务业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传统生活服务业从业者正在涌入新职业领域,新职业逐步成为生活服务业从业者探索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新起点。
调研表明,随着高性能芯片、基础软件、移动设备、物联网、高速互联网、VR、云计算、大数据平台、5G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其与垂直行业的结合进一步改善服务体验,催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为生活服务市场带来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体验,包括以直播技术为基础的一系列体验类的直播,如云健身、云蹦迪、云吸猫、云旅行等,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配送、无人驾驶、无人机,也包括外卖、线上生鲜零售、社区团购、闪购、在线购药等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新业态。这些新业态一方面提升了生活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另一方面也给居民带来了更优质的生活体验。
在生活服务业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下,众多新职业应运而生,既有室内萌宠互动(如宠物咖啡馆)、宠物摄影、电影酒店等传统业态融合了新内容后重新焕发活力的新业态,也有极限体验(如蹦床、漂浮、冲浪、跳伞、滑翔伞)、小众爱好体验(如油画、花艺、国学、戏曲培训、开蚌)等在近几年实现快速发展的重度垂直体验类新业态,还包括因疫情而引起关注的家庭、公共场所消毒杀菌、医疗机构核酸检测、线上医疗等医疗健康类新业态。
产业数字化为经济增长注入“数字动力”,不少生活服务企业和商户以“数字抗疫”为契机,积极推进数字化升级,催生了线上零售、线上教育、线上娱乐、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新模式,生活服务市场进入数字化红利时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我国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政策红利与政府支持的背景下,未来我国生活服务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随着线上线下融合程度的提高,预计生活服务行业数字化趋势有望持续深化,对生活服务行业转型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数字化生活服务不仅能保障日常的衣食住行,而且其强大的发展韧性,也是支撑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政策的支持加上消费者的需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等仍将成为生活服务业发展的关注重点,而多业态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将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机遇同时伴随着挑战。专家们指出,从整体来看,目前生活服务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并不高,大多数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程度并不强,是一时跟风还是持续投入尚有待观察;生活服务行业整体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化较低,2021年在品牌化发展方面能否有所突破,值得期待;伴随疫情影响而生的新职业、新业态,发展并不稳定,在新的一年里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发展仍需市场检验。
(执笔人 冉隆楠)
热点七
RCEP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跨境电商迎来新机遇
2020年11月15日,历时8年,由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标志着涵盖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全面启航。至此,我国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增至19个,自贸伙伴达到26个。
专家指出,RCEP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在全球经济因疫情和贸易保护而停滞的背景下,RCEP的签署将提振各方信心,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最新引擎;同时也将有效助力国家双循环战略,在国内消费逐渐回暖的良好势头下提升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推动国内消费扩容升级,其中跨境电商更是迎来重大机遇。
一、RCEP重构区域产业链新格局,扩大开放助推消费升级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自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贸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以来,至2020年10月我国自贸区已有21个,自贸网络已形成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多点开花、连线成面的开放新格局。专家表示,本次签署的RCEP协议,15个成员国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人口占全球30%,2019年GDP规模占据全球总量的29.3%,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7.4%;相互间产业结构完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域内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劳动力要素齐全;随着合作国数量增多、覆盖领域的拓展及政策的延伸,未来会逐渐形成国与国之间产业链的良性互动,这对各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完整、多样和可持续发展上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专家认为,RCEP的签订将显著优化区域内整体营商环境,大幅降低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提升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使成员国间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市场准入进一步放宽;而协定中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便利化、检验检疫、新技术标准的逐步统一,也将进一步促使区域内经贸规则的优化和整合,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进一步发展。
作为超级自贸区网络上体量最大的一环,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进程中,未来区域间技术、商品、服务、资本等要素会加速流动,企业会面临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和更具挑战性的竞争环境,进一步的开放竞争将倒逼企业进行质量革命,不再依赖人口数量红利、土地资源红利,而真正拥抱质量红利,用切实过硬的质量满足市场、赢得市场,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国际化品牌。
专家还观察指出,中国在RCEP中具备双重身份:一方面中国因经济仍處于相对高增长阶段且居民消费潜力空间巨大,是RCEP内的最大需求方。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进博会,累计达成726.2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市场需求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中国产业链的完整性也具备对区域外的全球市场提供供给的作用。因此,双循环战略与双身份复合角色叠加,意味着我国将居民的广义配置更多向商品消费进行引导,用增量的商品需求,作为枢纽助力超级自贸区,并因此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而产业链的升级又进一步带动居民收入增加和内需的扩张,并进一步助推国内消费升级。
二、跨境电商迎重大发展机遇,免税商业成热点
近年来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的新增长点和重要力量。2020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文件,同意在雄安新区、大同市、满洲里市、营口市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上之前已经获批的59个,至此,全国将有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覆盖30个省、自治区、市。国务院将复制推广前四批综合试验区的成熟经验和做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品牌建设,引导跨境电子商务全面发展,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1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统计,前三季度,我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增长52.8%,市场采购出口5098.6亿元,增长35.5%。作为新兴贸易业态,跨境电商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逆势上扬,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
RCEP协议生效后,15个成员国内的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将逐步削减,其中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以此保障商品的自由贸易,尤其是中国和日本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这些无疑都为蓬勃发展中的跨境电商带来重大机遇。
RCEP一共有20个章节,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准入以及自然人临时移动4个方面的市场开放及相应规则,并纳入了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竞争政策、政府采购及中小企业等多项现代化议题。其中有诸多关于提升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措施,这些举措在减免关税、提高贸易标准化水平以及削弱贸易壁垒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专家认为,随着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我国跨境电商相应的交易成本也会随之下降,使得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变得更简单,同时商品进口成本大幅下降,这会很大程度上提升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助于实现跨境电商行业的规模经济发展。
2020年12月1日国务院常委会议部署落实RCEP实施生效有关工作。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本就走在世界前列,RCEP签订后这种优势更为明显。届时,区域内各成员国的资源、商品流动、技术和服务资本合作,以及人才合作将会更加便利,有利于创造价值和整合资源,这将为我国跨境电商在海外仓的建立与运作、东亚和东南亚市场的建立以及国际人才的招聘方面带来巨大机遇。尤其是在B2C模式上,原来所面临的地域文化差异、物流配送难、支付信任以及宽带成本和网速限制等现实问题将会随着区域经贸一体化逐渐得以解决。
未来跨境电商发展更强调品牌化和海外目的国本土化,这些都需要跨境电商企业大量的海外资本投入。2020年很多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布局海外仓,RCEP区域内规则统一以后,对于区域内的投资者来说,进入了一个国家等于进入了区域的全部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效率最优化。同时,区域内跨境电商市场将从野蛮生长逐步转向规范发展,并围绕跨境电商形成一个紧密的生态链和服务链,继续促进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
另外,区域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将释放巨大市场潜力,进一步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往来,而随着跨境电商便捷度的提升和零关税带来的商品价格优势的释放,将进一步加速海外高端消费回流。
(执笔人 杨金龙)
热点八
商业创新进入“深水区” 数字化商业生态加速形成
近年来,商业创新如火如荼、亮点纷呈。在2020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我们更见证了新业态、新模式在满足顾客需求、便利居民消费,以及保障商品供给中的巨大作用。此间,充分应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整合渠道资源、拓展应用场景,成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实现经营升级的核心举措。当前,商业领域的创新与探索逐渐进入了“深水区”,新一轮的融合与变革正在发生,加速形成的“数字生态圈”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行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理念正在持续更新。从购买过程来看,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催生了更为便利、快捷的零售服务,而不断提升的需求层次又提出了将社交、娱乐等元素融入消费活动的要求。就产品特点而言,物质生活的改善离不开更高品质的商品,而消费者在越来越“挑剔”的同时还会不断地追求“实惠”。由此,把握并满足场景化、复合型的需求特征成为商业创新的核心目标。
社交电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需求变化的新特点。它将社交群体作为发现顾客并传递信息的纽带,消费者则可以在购买过程中与亲朋好友形成互动。同属一个“朋友圈”的人们往往在兴趣爱好、审美眼光、收入条件等多个方面具有相似性,“精挑细选”时可以相互提供参考,也就更容易围绕购买活动形成共同话题。凭借这一优势,社交电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快速兴起、迭代发展。如果说“微商”和专业内容网站的电商模块分别是综合与垂直两类社交电商的早期形式,那么“拼多多”、“京东拼购”、“苏宁拼购”的出现及其基于低价的促销推广策略则代表着社交电商与团购模式的融合式变革。随着大型商业企业的加入,运用社交元素的营销理念和经营模式已在电商领域逐渐得到普及。不断加剧的竞争则给企业提出了通过上下游合作来提升品质、降低价格的新要求,推动社交电商进入以供应链生态为依托的成熟发展期。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推动了“宅经济”的发展,为社区电商提供了发展契机。从依托社区住户间联系实现用户扩张的角度看,社区电商也具有社交属性。但这种模式通常以销售生鲜食品为主,更加注重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消费体验,是融入了电商基因的社区商业。除了每日优鲜等采用“前置仓+到家配送”模式的生鲜电商以外,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的众包服务平台,超级物种、盒马鲜生、7FRESH、苏鲜生等具有O2O属性的“零售+餐饮”复合业种,以及“盒马mini”、“苏宁小店”等社区化的小店业态,都将满足一定范围内的即时消费需求作为一个经营重点。在电商以到家业务拓展下沉渠道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药店、便利店、家政服务商也接入了本地生活服务网络。加之网购用户群的扩大与习惯的养成,社区电商将在满足居民多元消费需求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直播电商在2020年的快速增长引人瞩目,它不仅能够满足疫情期间许多人的购物娱乐需求,还可以为上游厂家和产地农户解决销售问题。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意见领袖”的口碑营销突破了传统图文及长短视频的形式限制,使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主播之间的共情与互动成为提升销量的重要途径。如果说以商品搜索为起点的传统电商购物更具目的性,那么直播电商带来的消费体验更像是娱乐休闲般的“逛街”,主播的讲解和推介在激发购买欲望、促进销售实现方面具有关键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电商、视频平台以及新创企业加入直播电商行业,由追求短期红利向构建长期竞争能力转型成为必然要求。如今,直播电商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货源精选、脚本设计、专业推介、订单实现、后台支持等涵盖整个环节流程的行业体系。从阿里推出电商真人秀节目打造专业主播,到京东投入综合资源打造直播生态,围绕顾客流量与销售转化率的竞争将促使企业回归提升服务品质与经营能力的商业本质。
可以看到,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诉求的过程中,以细分领域间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商业创新正不断深入。不仅经营品类、顾客对象、服务范围、店铺形式等特征维度的内部界限被逐渐突破,各维度属性间相互组合留下的空白也很快被填补。其背后,则是商业服务终端之间的互联与整合。从线下的不同业态,到线上的APP、小程序以及各种频道、栏目,都在被相互打通并建立起关联。对商家而言,这是要形成数字化商业生态,在实现彼此导流的同时满足多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对顾客而言,则意味着更为方便的场景切换和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
商业领域的深度创新离不开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人工智能,能够使销售预测、存货管理、商品促销、物流配送等商业活动过程变得更为精准和高效。同时,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为提升产品性价比创造了条件,以消费者搜索行为与评价内容为基础的C2M反向定制也成为现实。直播电商能够实现视频播放、观众互动与拼单抢购,也有赖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数据传输与基于云计算的多路转码、自动选择、智能甄别等技术。
数字信息技术正成为人类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了数字化远程服务在医疗、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中的深入探索与快速发展,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线上市场的范围与规模仍将保持扩大趋势。显然,依托数字信息技术提供更为丰富、更为多元的商业服务并形成“生态圈效應”,对于满足顾客立体化、场景式消费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专家提请注意的是,许多技术创新是先于应用需求出现的,商业创新则带来了新的想象力和可能性;而技术创新的应用是否成功,最终仍取决于消费市场的选择。在先进科技与美好生活之间构建起桥梁,则是技术与需求双轮驱动下商业创新的意义之所在。
(执笔人 张昊)
热点九
科技进步助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商业未来空间巨大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对商业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疫情推动了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商业企业也不例外,技术推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成为商业企业的重头戏。基于新技术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升级、大数据应用、模式创新在商业领域生根发芽,这给未来商业带来更多可能,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当属线下实体商业企业,自然,压力也给了它们更多前进的动力。原本就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众多实体商业企业紧急“上线”,无限拓展渠道。企业加速开通公众号、小程序、App等,门店发货的到家服务逐渐成为业务的重要支撑。2020年3月上旬,超市发加码线上业务,加急开发的线上微店业务量同比去年飙升5倍多。生鲜传奇为了给顾客提供安全便捷的购物渠道,于2月5日紧急上线了App、小程序商城,还同步开通了到家服务。早就“上线”的银泰百货也升级配送服务,其推出的“定时达”夜间配送服务时间延长至22点。另外,还有很多商家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这些多元化的业务创新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尤其是针对新业务的供应链的升级,以及大数据的应用。
2020年的智慧门店、智慧街区、新零售商业层出不穷,智慧商业雏形显现。扫码支付、人脸识别这些智能化的购物方式大家已经不陌生,一些商业企业还上线智能导购、智能客服、智慧停车等一系列智能服务。餐饮企业也纷纷上线线上下单系统和平台,排队、点餐、结账完全自助完成。有些商业企业还推出智能自提柜,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捷的购物方式。这些变化是技术推动下商业基础设施的又一次升级,它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作效率,更为消费者打造了良好的购物体验。线上电商平台更是走在了技术创新的前沿。2020年天猫推出“旗舰店2.0升级计划”,为了能承载未来商业增长模型的升级变化,在其已具备的数据智能化、店铺空间放大等功能之上,还在加速与直播、短视频、小程序等功能的有机结合。另外,天猫还针对电器品牌上线了“样板间”频道,实现了3D实景下的1:1还原,打开了3D购物新通道。
与商业紧密相连的物流也在从数字化朝着数智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政策环境和技术进步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物流领域的智能落地和应用进展得如火如荼。比如,仓储端的智能仓储系统、智能仓、数字仓,还有末端配送环节的无人车、无人机等各种智能设备开始应用于物流领域。
在技术的推动下,商业领域的便捷性、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同时用户的多样性需求也得到满足。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用于商业领域的技术也不会停止脚步,专家指出,未来技术在推动商业高质量发展上主要有三个趋势。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及设备将会越来越普及。应用于商业领域的无人自助收银台、无人车、无人机、智能客服、智能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甚至在直播带货领域还出现了人工智能主播,并且智能技术还将会作用于新制造,智能制造、柔性制造、云制造正在兴起。
第二,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商业企业的多渠道将形成合力。尽管商业企业都在进行全渠道布局,但是这些渠道更多的是停留在互补作用上,其实它们之间还可以擦出更多的火花。比如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进程,使线上的互联网力量和线下的实体店终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力,从而完成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在商业维度上的优化升级。
第三,云计算、云服务助力商业效率更上一层楼。目前,商业领域非常重视大数据的应用,并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云计算将在助力商业企业转型上发挥重要作用。底层硬核技术升级将会给商业带来巨大动力和极致效能。未来是云计算的时代,目前已经有企业率先“上云”。去年10月,银泰商业与其最后一台服务器“告别”,从此银泰百货实现了100%云化。银泰实现了物流WMS、ERP、财务、门店POS、物流配送、App、会员、支付、营销等功能,所有与零售相关的业务实现云上统一处理。除了银泰,其他一些商业企业也开始了云端的探索。
先进技术与商业领域的融合是一个长期过程,期间也会发生较大的变革。技术从发展、应用到大规模商业化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与行业具体业务的相互磨合,同时在融合发展之中技术会逐渐改变行业的发展特征,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新的商业模式。无论如何,紧抓技术引擎,商业才有前行的机会与更多的可能。
(执笔人 蒋永霞)
热点十
夜经济迈入“2.0”时代 小店经济蕴含大潜能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国市场活力开始逐渐恢复,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态势。这其中,夜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供给”与“需求”端涌现出了大量新形态、新趋势,我国的夜经济逐渐迈入“2.0”时代。此外,作为国内“最小颗粒度”的商业单位,2020年我国小店经济的发展也开始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一大批人气旺、烟火气息浓厚的小店正竞相涌现。
一、全国纷纷点亮夜经济
不同于夜经济的“1.0”版本,当前夜经济的消费模式开始延伸到实体零售的各个环节,并成为多个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以往单一消费业态的夜经济正逐渐进阶成为产业多元、场景融合的“2.0”版本。
从政策层面上来看,中央高度重视夜间经济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要求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也专门提出要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打造國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10月1日我国共出台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共计197项,其中以夜间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共计82项。2020年前三季度出台夜间经济高度相关政策数量和出台主体数量达2019年全年的近4倍。
不少城市为促进夜经济发展做出诸多探索。例如,北京故宫600年来首开“夜场”,大型灯光秀令人流连忘返;上海黄浦江的轮船夜游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西安大唐不夜城则融合了“唐”文创产品、乐队驻唱、花车夜游等内容,堪称旅游“网红打卡地”。
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部分城市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国各地夜经济正强势回归。
据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2020年9月,各地夜间消费较2020年2月疫情最严重时上涨了439.4%,较2019年同期上升37.2%,超九成城市夜间消费总额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此外,中小商家在夜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小店占平台总商户的比重达到89%。11月下旬中国商业联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2020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峰会”,交流各地夜经济发展经验,研讨新形势如何将夜经济作为当前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抓手,提出了许多建议。
专家们指出,回归后的夜经济展现出了新面貌。从供给端来看,以往的夜经济,业态较为单一,主要以餐饮娱乐为主,而当前的夜经济形态则涵括了夜景观光、街区夜游、景区夜游、夜市夜宵、夜间演艺、夜间购物、夜间集市,以及夜间文化场所的休闲活动等多种形式,夜间旅游文化业态正在不断丰富、提升。
从需求端来看,逛夜市吃小吃、24小时不打烊书店、深夜剧场等夜间多场景的消费需求不断衍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养生和精神文化消费。在夜里,比起单一的口腹之欲,消费者对于精神食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夜经济不再只是简单的“吃喝买”,而是包括了饮食、观光旅游、购物、娱乐、体育健身、阅读学习、艺术欣赏等多样形态。
当前,我国夜经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夜经济不仅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驱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还发挥着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创造就业、提振信心、展现特色文化的多重功能。
二、小店经济——平凡而伟大的“螺丝钉”
就在各地纷纷点亮夜经济的同时,作为城市发展“毛细血管”的小店经济也开始备受重视。
小店,指小型店铺,通常是面向居民消费的,包括餐饮、住宿、配送等行业在内的小微商店或个体工商户,员工数量在10人左右甚至以下,或是年营业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微型企业,或是年营业额不超过1500万元的网店。基于小店形成的促进大众就业、服务改善民生、驱动多元消费的经济形态,被称为“小店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注册小店达8000多万户,带动就业约2亿人,规模数量大,吸纳就业多,行业分布广泛,业态多元。
据《中国线下零售小店数字化转型报告》分析,我国线下零售小店以夫妻店为主要经营方式,规模小、方式灵活,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效率低、短板明显、转型意愿强烈的特点。作为社会组织的“毛细血管”,零售小店虽小却功能巨大,在拉动就业、促进消费、保障民生等方面贡献重要力量,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零售小店在活跃经济、提振市场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千千万万个零售小店可谓社会经济系统中平凡而伟大的“螺丝钉”。
2020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对小店经济作出工作部署,通过组织全国试点、地方广泛参与,促进小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通知》指出,未来将通过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培育一批试点城市,推动社区、批发市场、商圈、特色街等小店集聚区转型升级,推进电商平台、物流企业、商贸企业、中央厨房等“以大带小”、赋能小店,加快发展“产品优、服务好、环境美、营销广”为标准的特色小店,并要求地方加强联动,全国一盘棋。至2025年,形成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1000个,达到“百城千区亿店”目标。
多方支持下,小店经济开始呈现“深V”复苏,并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韧性。据美团最新发布的2020年秋季小店大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美团平台上新增小店近30万家,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9、10月全国小店消费复苏率均超100%,首次超越了往年的消费水平。
专家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小店经济有望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等方面释放巨大能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小店经济或将全面步入数字化时代,并助力更多创业者实现梦想。
(执笔人 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