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把字句研究综述

2021-02-04魏静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魏静

内容摘要:作为汉语中常见且特有的句式结构,把字句历来都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因其偏离传统的主谓宾词序,以及赋予动词以及其他成分新的句法与语义的特征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本文对基于最简方案的把字句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研究结果显示对把字句已有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尤其是把字句的句法与语义特征以及推导生成过程。虽然学术成果颇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量研究聚焦宾语式把字句,让研究结果缺乏普遍适用性以及教学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等问题。

关键词:把字句 最简方案 生成语法

把字句的特殊属性,挑战传统理论框架,使得研究更有价值。最初的研究大多围绕生成语法展开,将“把”字定义为赋格者,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生成语法的进一步发展即最简方案的问世,生成语法已经不足以支撑把字句的研究。最简方案作为生成语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把字句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合理且充分的理论框架,并且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转换生成语法是諾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在句法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1993年,随着他的《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anguage Theory》的出版,最简方案理论应运而生。作为早期转换生成语法的最新研究,提出运算系统是人类语言的核心要素,他能够完美解决语音与语义相关任务(Howard Lasnik,2002),尽管MP覆盖的语言语料库少于GB,“但它仍然是生成语法的最新发展,因为它追求更经济、更简单的目标,对称完美的理论涵盖了越来越多的语料库”(鲁守春&温宾利,2004)。总之,他标志着生成语法的一个新阶段。

概念介绍:

最简方案试图通过极简的方法来解释和描述语言,这为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词库和运算系统。“词汇是语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代表着词汇表中所列词汇项(词)的音、义和句法特征的信息”。(胡壮麟&姜望琪,2015),对于运算系统,包括合并和移动两部分,两者本质上都是二进制的。

最简方案最突出的特点是经济原则。不同于生成语法中繁琐复杂的规则,其目标是实现最简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移位经济性原则

相比较于长距离移动,最简方案更倾向于较短距离的移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主目语的局部约束,它要求主目语只移动到结构内下一个最高阶段的主目位置。

Who willi you think ti become the winner?

Who doi you ti think will become the winner?

A句与B句表达相同语义,A句将will 移动至willi的位置,跨越两个单词,而B句仅需跨越一个单词you,因此更加省力,最简方案更提倡B句的移动方式,。

派生经济性原则:该原则提倡位移仅是为了将可理解的特征与不可理解特征进行匹配。

表征经济性:“最简方案规定语法结构必须是有目的存在,句子的结构不应比满足语法性限制的要求更大或更复杂”(张杰,2006),在统一表达的前提下,句子的形式应尽可能短。

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最简方案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理论研究与结构分析上,缺少将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成果,成为了该研究的空缺领域。因此我认为可以将移位的经济性应用到语法教学,例如特殊疑问句的转换生成过程。

“把”字句是我国最常用的构式表达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苏莉莉,2011)。把,曾经作为介词、动词、赋格词、致使结构中心词等。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它已经失去了动词属性逐渐被语法化。黎锦熙率先开创了把字句的研究,从句法学角度入手,提出“提宾”说,该理论认为“把”的作用是将原先位于动词之后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提宾”说发表以后,王力又提出“处置”说。Hashimoto将“把”字句处理成施行结构。Wang 认为“把”字句是高及物性句式。进一步推动了把字句研究的发展。

最简方案下的把字句研究

由于生成语法的局限性,研究者们开始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进行把字句的研究,Ling Yan等人对所有的把字句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把”不应仅仅看作是一个词语,更应该是一个语法化的词缀功能词(Ling Yan,2005)同时他还创新性的将宾语把字句分成四类,致使把字句分成三类,对于每一类的推导生成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张厚振结合其他相关句式,分析了把字句的主要特点,旨在实现与SRC、DOC、DNC、SVC等其他句式的统一。研究发现把字句后的名词短语必须是具体所指,不是任意一个,从而提升主语和把字之后的名词短语地位,便于进行特征核查。他试图在分析把字句时结合其他句式结构,从而在Larson的VP外壳理论基础上实现统一。他还进一步印证了黎锦熙的“提宾假设”,即名词性短语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名词短语,例如:

张三把桌子收拾了。

张三收拾桌子。

这两个句子具有不同的句式结构,但却传达相同的意义,(a)句实际上是由(b)转化而来的,而b是一个典型的SVO结构。当把它转换成“把”字句时,它会将宾语移动至动词前,尽管前面没有限定词,但它必须是一个明确的、为说话人和听话者所知的词,例子中两个人都知晓具体指哪一个桌子。他将把结构与其它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拓宽了研究视野。

许多新生学术力量也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段赛男基于MP,进一步探讨了名词短语规范化特征背后的原因。他指出,轻动词的EPP特征驱动了动宾的移位,从而导致宾语移位,产生了把字句(段赛男,2007)。该文对把字句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着重探讨了把字句基本成分的句法地位,并对宾语、方位/工具和致使把字句的偏误进行了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各种把字句的句法作了原则性的解释,使我们对把的性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把字句的句法结构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该文的结论处指出把字句的形成只是宾语移位的副作用,并指出了所有把字句的不同之处。然而,把字句与话题结构的异同以及对“把”字句的否定问题,却未曾涉及到。

有一些研究侧重探究一种把字句。陈霞,仅聚焦宾语把字句结构,该结构中把字后面的名词是动词的直接宾语(陈霞,2013)。它为一些遗留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深入探讨了典型把字句主要成分的句法属性。然而,由于致使把字句比一般的把字句复杂得多,使得该研究的结论不能覆盖所有的结构,结论缺乏普遍适用性。

在宾语把字句的分析方面,苏丽丽在MP框架下,运用特征核查理论,探讨并分析了现代汉语宾语式“把”字句推导生成过程。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更具体的观点。然而,正如论文所述,本研究忽视了其他把字句,这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对所有把字句都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

结论:由于以GB框架的研究没有足够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从MP的角度来研究把结构。通过对把字句研究的深入、全面的分析,发现MP在汉语语料库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把字句。研究普遍认为:“把”后的名词性短语无论有无限定词,都是特定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共同知识。其特异性受检验理论的制约。把字句的生成过程实际上是由于宾语移位形成的,而移位是由于轻动词的EPP特征造成的。

尽管对于把字句的研究看起来已经很全面深入了,但通过以上讨论表明,它们的分析还远远不够完善。大多数是进行孤立的研究,没有与其他结构相结合,便难以寻求一个普遍适用的理论。其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宾语把字句,而对其他三个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用语言语料库的数量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是不可取的,国内的研究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甚至有人认为引入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语言事实,我认为这将阻碍工具思想研究的发展。

“把”字句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句式,也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句式之一。学好“把”字句能够有效提高汉语学习者利用汉语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张锐,2020)。但是把字句的教学价值研究却较为鲜见,将对“把”字句教学应用的尝试性分析较少,尤其是结合最简方案将把字句的研究应用到教学中去是一个研究空缺。张锐以马达加斯加初中级水平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他们使用“把”字句时表现出来的一些普遍问题,根据这些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与特点,制定更为有效的把字句教学策略。把字句的教学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价值。

总而言之,以最简方案为框架,把字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学术成果,但作为生成语法的一个新成果,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的研究较少,因此,要想成熟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学者们。

参考文献

1.陈霞,汉语中宾语式把字句的最简方案分析,河南师范大学[D]2013.

2.段赛男,汉语把字句的最简方案分析,湖南大学 [D]2007.

3.胡壮麟,姜望琪 语言学高级教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鲁守春,温宾利关于最简方案的访谈”述评[J].现代外语季刊,2004(5)27卷2期.

5.苏莉莉,最简方案框架下汉语宾语式“把字句”的推导与生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1)3卷11期.

6.张杰,最简方案新框架下把字句的生成与推导[J],外国语言文学.2006(02).

7.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 中华书局,1944.

8.张厚振,汉语“把字句”基于最简方案的思考,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张锐,马达加斯加学生“把”字句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江西师范大学,2020.

10.The minimalist program in syntax. Howard Lasnik.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2, Vol.6 (10), pp.432-437.

11.Yan  Ling.  The  Syntax  of  the  BA-constructions.  In  Osama  Agdel-Ghafer,  Brad Montgomety-Anderson  and  Maria  del  Carmen  Prafita  Couto  (eds),  Kansas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Kansas, 2004,27:92-109 .

(作者單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