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古人的“登高”情结

2021-02-04高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统习俗文化素养

高娟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关注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语文课堂应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探究剖析一些文化现象,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古代诗人的“登高”情结不仅仅表现在传统习俗中,更多是源于自身情绪情感的需要,尝试着联系具体的诗歌去发现,去分析,去总结,相信一定能培养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打造出拥有文学人生味道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文化素养 传统习俗 文学人生

高中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感受﹒鉴赏”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在“应用﹒拓展”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意识,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出自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意思是说: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漫满了山;在海边观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澎湃。神思篇意在阐述写作构思的奇妙之处,作者可以完成内心的想象与外物的交接。外物由作者的耳目来接触,而神奇的想象由作者的内心来主宰。在许多古典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诗人有着“登高”的情结。每当登高望远,诗人的内心就会无比振奋,仿佛那些山川皆在胸中,于是文思如泉涌。

(一)传统习俗中的“登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人以九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亦称为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涉及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诗人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人,蒲州在华山的东面,所以在诗中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虽然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对于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越是感觉格格不入、孤单寂寞。“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着茱萸,可惜只少了我一人。”王维借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朋友真挚的思念之情。

说起登高的习俗,最早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礼记·祭法》中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大多依靠到山上采集和狩猎为生。大山中的各种植物、飞禽走兽使人类得以生存繁衍。从字形上来看,“崇”字上面为“山”,下面为“宗”,“山”即高山,“宗”为神圣,当中蕴含有对山的尊崇、敬畏之意。

那么古人为何偏要定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登高呢?有一种说法认为“九”在《易经》中为阳数,在重阳节这一天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才登高以避邪气。这一说法似乎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科学依据,但在我看来,九月九日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人们于重阳节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杜甫的《登高》亦写于重阳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个五十六岁的老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自己的登高所感,以寥寥几笔写尽了自己的身世遭遇,面对寥廓无边的秋色,身世飘零的感慨、老病孤愁的悲哀充斥在诗人的心间。

“登高”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在特定的节日中这种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在每一个特殊的个体身上,“登高”似乎更带有一种个人的目的性。借“登高”使自身的情绪得以排遣,使内心的情感得以纾解,在古诗词中更为常见。

(二)“登高”排遣抑郁之情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中写道: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心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在上片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将自己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理想抱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人在慨叹无人能理会他的登楼远眺之心,实则是在谴责当时执政者对外屈辱求和的态度,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就心理层面而言,登高有助于开拓视野,开阔心胸,内心的抑郁情绪得以纾解排遣。

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唐为宋所灭,亡家败国的李煜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忍辱负重地过着囚徒生活。在“无言独上西楼”一句中我们仿佛看见了李煜孤独落寞登楼的身影,他的内心深处隐寓着很多不能倾诉的源于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的孤寂与凄婉,沉郁哀婉,感人至深。因为这样的愁苦无处排遣,所以词人独自登上高楼,仰望天空,渴望能暂时纾解内心的愁情。只可惜多愁善感的词人面对如钩的残月,想到了是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却又勾起了内心深处的离愁别恨。

(三)“登高”一展雄心壮志

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望岳》,全诗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这种气概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也是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颂的原因。

登上高处,一览无余,众山被踩在脚下。众山的渺小与泰山的高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可谓气骨峥嵘,体势雄浑。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蓬勃向上的理想激情。登临巍峨高大的泰山之巅,放眼千里,诗人将内心的雄心壮志诉诸笔端。

(四)“登高”纾解思念之苦

宋代词人晏殊有一首很著名的词《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離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词以一个女子的视角来表现深秋怀人的主题。“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黄叶,秋景萧飒,女主人公独自登上高处,望尽了天涯路,望穿秋水,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但“望尽天涯路”却望不见天涯人,很好地表现了离愁别恨的主题,女子的情感表现得委婉而又细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传统文化,一首首诗词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总结,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能充溢文学人生的味道,坚持下去,也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习俗文化素养
“碎碎”平安(环球360°)
春到
龙舟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