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述评

2021-02-04张华斌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钱氏解构主义钱锺书

张华斌

内容摘要:近年来,钱锺书先生在译学理论建构上的贡献日渐引起国内学界关注,一批研究钱锺书翻译思想的著述相继问世。本文基于文献检索法,从发表年份、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等方面概述了2000-2019年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指出钱译研究尚存挖掘不够、视野狭窄及“碎片化”态势严重等不足。文章认为,构建科学系统、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方为钱译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钱锺书 翻译理论 述评

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在漫长的学术生涯中,留下了《管锥编》《谈艺录》《围城》《七缀集》《人兽鬼》等不朽巨作。钱氏在国学、文学、文艺理论等领域登峰造极的学术造诣为其赢得了“文化昆仑”之美誉;而作为翻译家(尤其是翻译理论家),钱锺书及其成就却有被低估之嫌,盖因其译论散落诸文,未见集中阐发所致。其实,钱氏在众多著述中对其翻译思想有过精妙的论述;但其文要言不烦,博大精深,故而留给学界不少解读空间。新千年以降,国内钱学研究似有向钱氏翻译理论建构转向的趋势,学者们纷纷聚焦锺书先生散落各地的译学思想,并形成题材各异、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拟简要梳理2000-2019年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以期对我国新形势下译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管孔之见。

一.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现状

(一)年份分布

笔者分别在“中国知网(中心站)”、“读秀”和“万方数据库”以“‘钱钟书①and‘翻译”为主题词,对200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文献进行高级检索(见表1)后发现,“读秀”所列140部学术著作中,仅于德英的《“隔”与“不隔”的循环,钱钟书“化境”论的再阐释》和杨全红的《钱锺书译论译艺研究》2部专著全书以钱锺书翻译思想为研究对象,其余著作仅零星提及钱氏译论。因而本研究重点搜索关涉钱锺书翻译思想的学术论文,并根据以下条件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1)、研究对象为钱钟(锺)书的翻译观(思想);(2)、剔除以“《围城》”、“杨绛”、“钱钟(锺)书生平”、“钱钟(锺)书翻译毛泽东著作”(属于翻译实践范畴)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献;(3)、各库重复文献只计1篇。最后发现,符合条件的论文(含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报刊文章及会议论文)共128篇,其发表年份分布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19年间,国内学者对钱锺书翻译思想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研究热情。分阶段看,2000-2005年,钱氏译论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年均仅2-3篇论文;2006年后为钱氏译论研究的黄金时期,2006年达到峰值(15篇),除2008、2016、2019等少数年份外,年均发表论文维持在10篇左右。尽管如此,论文总数仍相对偏少,这与钱锺书先生在我国译学史上的地位不尽相称。

(二)研究对象

就研究对象而言,上述文献几乎覆盖了钱锺书翻译思想的方方面面。如贾兴蓉等从《林纾的翻译》入手解读钱氏翻译思想,认为该文为钱氏翻译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崔永禄、杨全红、李文革、王瑞芳、葛中俊、谢天振、王军平、赵睿、薄振杰、谭业升、杨全红、高佳艳、聂友军等将研究聚焦于“化境”论,对钱氏译论这一核心范畴的产生背景、丰富内涵及其与其余诸范畴之间的关系等予以详尽阐述。胡德香、滕梅、黄勤、夏天、李江春、施佳胜、王心洁等将“诱”“讹”“化”等翻译观置于钱氏译论坐标体系予以观照,并厘清其纵横关系。任淑坤、秦亚勋、杨雯琴等将钱氏译论与其他翻译家思想进行比较,试图在抽丝剥茧式的缕析中求同存异。郑延国、罗选民、阮诗芸等从宏观视角审视钱锺书翻译思想,对钱氏译论进行“全景式”扫描。

其余学者对钱锺书翻译思想的某一局部予以特别的关注,如杨全红、贾兴蓉等探讨钱氏翻译标准,张佩瑶、胡开宝、葛中俊等重点解读钱氏翻译概念,崔永禄等则追溯钱氏翻译思想与传统译论的渊源。凡此种种,可谓多点开花。

值得一提的是,全部文献中,以“化境”或“化”“诱”“讹”等钱氏翻译思想核心范畴、概念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共有48篇,占总数的37.5%。由此可见,上述范畴、概念乃是钱氏翻译思想核心话语,备受瞩目实为正常。但钱锺书翻译思想何以成为体系?其众多范畴、概念的内在逻辑何在?钱氏译论与其他本土译学理论的联动关系如何?此类研究暂付阙如。

(三)研究角度

从研究角度(理论视角)看,国内学者大多沿用“以西释中”的办法,以西方理论为准绳衡量钱锺书翻译思想的有效性,其中解构主义(如李文革、王瑞芳、冯立新、高佳艳)、阐释学(如滕梅、黄勤)、西方修辭学(如秦亚勋、杨雯琴)、认知语言学(如薄振杰、谭业升)和西方哲学(如聂友军、蓝红军、穆雷、伍凌、聂友军)等最具代表性。在中国尚未出现系统化本土译学理论的背景下,学者们采取“以西释中”之法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他们试图走出一条中西融合的译学建构之路;但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钱氏译论,无论是钱氏关于“译”的训诂,还是其对“化境”等范畴诗意般的阐释均烙上深深的中国文化烙印,以西方理论加以解读有时显得力不从心。

二.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之反思

诚如上文所述,近20年来,国内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已然取得长足进步,然而辩证地看,其研究尚存种种不足,笔者借机与方家商榷。

(一)研究缺乏深度挖掘

除杨全红、葛中俊、秦亚勋等少数学者外,绝大多数学者缺乏对钱氏译论进行持续研究。此外,在研究深度上,相关文献有浅尝辄止之嫌,譬如对于“媒”或“诱”“挑动有些人的好奇心”,诱导他们读原作的作用,陈福康也不禁感叹道,“关于翻译的这一作用,我国译论界从未有人提及。”[1]而研究者恰可顺藤摸瓜,进而梳理出更多翻译所应具备的功能来。

(二)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众所周知,钱锺书翻译思想有中、西哲学两大源头,任何将二者割裂开来的治学方法都有失偏颇。然而国内学者大多从单一向度管窥钱氏译论,或考察其与中国传统译论(哲学)的渊源(如崔永禄、张佩瑶),或追溯其西方理论源头(如聂友军、蓝红军、穆雷、李文革、王瑞芳、冯立新、秦亚勋、高佳艳),鲜有从中国传统译学和西方译学两个向度综合审视钱锺书翻译思想,结果导致再生范畴、概念严重不足。即便偶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再生话语,追根溯源,其“版权”仍属钱先生,如“换器弹曲”“失本成译”“一分为三”等,不过是对钱氏译论的概括或再释罢了,缺乏创新发展。

(三)研究呈现“碎片化”态势

从整体上看,国内新千年来的钱氏译论研究存在各自为政的“碎片化”态势。首先表现为研究视角过多,尤其西方理论俯拾皆是,其结果往往是管中窥豹,难见钱锺书翻译思想之全貌。其次,对钱锺书翻译思想某些方面存在迥异的解读,如关于“化境”是否为中国式解构主义翻译观的问题,“意义不确定性”成为认知分野,李文革、王瑞芳[2]与冯立新[3]认为其与解构主义翻译观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中国式”的解构主义;而高佳艳[4]则认为“将‘化境说与解构主义翻译观相类比甚至等同不利于我们正确理解解构主义翻译观的精髓。”凡此种种,亟待学界廓清概念、去粗存精。

三.结语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自信既是我们因应这一大变局的主观自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钱锺书翻译思想不仅是我国译学界一大“宝藏”,也是中国可望向世界贡献的又一份“中国智慧”。我们理应不断激荡智慧,深挖内涵。

在研究范式上既要注重“中国性”,又要融入“现代性”。前者要求我们聚焦钱锺书翻译思想产生的文化土壤,以整体论、系统论视之,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话语体系构建这一浩大工程。后者要求我们敢于跨越文化的鸿沟,善于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实现洋为中用。“西方译论,虽然缺少整体的人文观照,却重术语建构,重逻辑思辨,重推理论证,重体系与流派,理论专著层出不穷,更有利于推动学科的深入发展。”[5]只有将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探索出一条科学系统、融通中西的译学话语体系。

注 释

①笔者通过比对发现,以“钱钟书”为主题搜索的文献包含以“钱锺书”为主题搜索的文献,故本研究以“钱钟书”为主要关键词。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國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文革,王瑞芳.中国式的“解构”翻译思想------重释钱钟书的“化境说”[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101-104.

[3]冯立新.钱钟书翻译思想探微------以解构主义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4):130-140.

[4]高佳艳.“化境”=解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3):59-71.

[5]许均,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猜你喜欢

钱氏解构主义钱锺书
解构主义对现代园林与景观设计的影响
钱锺书的幽默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得金书铁券 思家训门风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最短的情书
重塑与解构
钱氏家族迁徙考
疯癫亦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