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60-80年代旅美游记中的美国形象

2021-02-04曹翠云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

曹翠云

内容摘要:1979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自1949以来的隔绝状态。旅美游记不仅记录了中国作家认识美国的心路历程,而且为中国人了解美国、了解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以20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作家的旅美游记为对象,分析美国形象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作家看待美国的态度以及中国现代化观念的确立。

关键词:旅行写作 美国形象 现代化

在三十年的隔绝之后,中国和美国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美国重新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作为大洋彼岸的现代化国家,它吸引着中国人好奇的目光。从1949-2018年旅美游记的写作和出版情况来看,旅美游记以个人视角呈现了中美两国的相遇、交流和美国形象建立的过程。在中美断交的三十年里,有少量作品中记录着中国人在美国的见闻和感受。改革开放后,旅美游记逐渐增多,记录了中美交流的轨迹和初始进程。到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旅美游记大量涌现。

据不完全统计,自1949年至2018年,中国人书写的美国游记共有253部。依据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建立的转折点,以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改革开放和1990年为时间节点可以将旅美游记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1年旅美游记3部。一位是台湾作家杨牧,1964年杨牧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计划并在美国完成学业。另一位是台湾作家林海音,接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访问。1970年,梁实秋携夫人赴美旅居,在美国的日常生活和旅行记录在他的《西雅图杂记》中。1972-1978年旅美游记3部。1972年,中国的驻外记者、驻外人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代表团,先后在美国进行参观访问和科学考察,他们主要描写美国的地理景观和城市港口,这些游记在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1979-1989年旅美游记29部。这一时期,前往美国探亲访友、经商、留学和进行文化交流的中国人逐渐增多。这时期旅美游记作者,包括赴美交流的中国作家、政府官员、文化交流艺术团、留学生、雕塑师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陆陆续续出版了不少国外游记选,对1949以来中国作家的国外游记进行集中出版,其中7部包含了美国游记。1990-2018年旅美游记218部。随着接触领域的不断拓展,交流规模的不断刷新,前往美国旅游和移民美国的人越来越多。旅行写作在这一时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旅行者身份各异,作家、学者、政府官员、商人、科考人员、留学生、冒险家等等;他们的旅行目的也各不相同,为自由、对异国的向往、文化交流、求学、工作需要、娱乐、探险等;使用的文体各异,散文、报道、日记、攻略、诗歌、摄影、书信或各种文体的杂糅。

本文选取20世纪60到80年代中美由隔绝、建交到开放这三十年间的旅美游记,考察中国作家旅美游记里的美国形象、对美国的接受以及中国现代化观念的确立。这段时期的旅美游记有30多部,大多使用第一人称叙述,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关注生活中的琐碎的细节,体现出明显的个人化倾向,70年代之后的游记还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游记的内容包括自然景观、动植物、美国历史、文学艺术、历史人物、交通、生活方式、金融法律、国家制度、家庭关系、都市生活、妇女解放、种族歧视等等。旅行路线,一般是由北京、上海或香港出发,抵达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或西雅图,再由西向东飞往纽约,然后乘汽车或火车赴华盛顿、爱荷华、洛杉矶、芝加哥、底特律、波士顿等城市。自由女神像、世贸大厦、哈德逊河、白宫、国会山、尼加拉瓜瀑布、迪士尼乐园、好莱坞、百老汇等都是到美国必去之地;纽约地下铁、黑人聚居区、天使岛这些美国繁华背后的阴暗面也吸引着游记作者们。游记中记录着美国人日常生活的点滴,公共场所的见闻,以及通过电视、电影、报纸等媒介而了解的美国人精神文化生活。贯穿这三十年旅美游记始终的,是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中国海峡两岸作家与美国作家在美国相聚一堂,一同探讨文学、交流写作。徐迟在《美国,一个秋天的旅行》的自序中写道:“了解美国,谈何容易。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它,必须了解他们,了解所有的我们国度之外的国家、外国的人民和外国社会的思想感情。”[1]中国作家心怀世界的开放态度,走出国门。

如今重新阅读这些游记作品,那些曾经令中国作家和学者感到震惊并产生强烈视觉震撼的美国现代化的物质景象,已经在中国一一实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游记作品中构建起的美国形象在中国传播、为中国人认识和接受,并且对中国人现代观念的确立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游记在表现异国和传播异国文化的同时,也充当着形象制造者和传播媒介两种角色。旅美游记,是美国形象在中国得以建立和传播的媒介之一,它给未出国门的人们打开一扇展望世界的窗户。

20世纪60-80年代,游记作者的身份主要为作家、学者、记者和科学考察人员,他们前往美国进行访问和参观。虽然他们访美的时间虽然不尽一致,但是他们的接触地带却是惊人的一致,无外乎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爱荷华、波士顿等城市,观光的景点大多为自由女神像、世贸大厦、白宫、国会山、林肯纪念观、尼加拉瓜瀑布、好莱坞等,以及超级市场、百货商场、迪士尼乐园、自助餐厅等。这些物质景观与当时的中国面貌形成鲜明对比,成为游记作品中的视觉奇观,一幕幕进入中国人的视野。通过这些城市景观、人文和自然风景以及公共场所,美国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在游记中建立起来。

在旅美游记中,城市往往是被旅行者最先关注的对象,对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城市的描写几乎出现在每部旅美游记中,在城市景观的外部描写之下蕴含着城市的时代性、地域性和文化意蕴。城市外部和内部的综合呈现,加上人们对城市的感知和内感受,共同构建出一个城市的形象。与任何美国城市相比,纽约是最吸引外国游客的。在阅读旅美游记过程中,游记作者常常置身于纽约的繁华街头,在匆忙中观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斑斓闪烁的霓虹和拥挤喧嚣的人群,华尔街、华盛顿广场、第五大道、百老汇大道、帝国大厦等城市景观不断冲入我们的视野。纽约代表了二十世纪西方的物质文明,它的形象表明了美国当时所达到的高超技术和高度文明的程度。身处纽约,李准感觉“就象被撂在沸腾的开水锅里一样”[2],汽车、行人都在紧张地争抢着,“他们身上都贴着一张魔鬼的符箓,这张符箓就是‘钱。”[3]通过描写人的生存状态,李准对纽约空间和精神层面的进行了双重考察,指出这背后的真正驱动力是金钱。自由女神像作为标志物位于纽约,它不仅是纽约的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而且一直以来被称为美国的象征。旅美游记中对自由女神像的描写,呈现出两种角度。一种是从美学角度,单纯将自由女神像视为一座青铜雕塑来看待,它巨大而雄伟,平易而崇高。但是,将其视为自由精神之象征时,自由女神像就成了一个虚伪的标志,与历史上移民的悲惨命运以及当下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形成鲜明对比,是对美国自由精神的讽刺。纽约的城市形象既有着繁荣、发达、进步和文明的正面特征,也有着残酷、堕落、混乱的反面特征。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作家和学者们对美国物质文明和繁荣的认同,构建了中国人对现代化都市的美好想象;反面特征的描写,则表现出一种对历史和现代化的反思。這些游记作品,更加注重物质层面的呈现,对社会问题则不做政治讨论,体现出明显的去政治化。

美国的都市唤起了游记作者们对现代化的美好向往,爱荷华则牵动着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和还乡情感。杨牧笔下的爱荷华美丽而忧愁,安定且优美。爱荷华如此美丽,但初到美国的杨牧感叹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对异乡风景的赞叹,其实是对故土的思念。一年以后,当杨牧从西海岸回到爱荷华大学时,看见熟悉的草地、奔走的小松鼠、一幢幢砖房和常春藤时,“居然有了风尘仆仆遄返家门的感觉”[4]。爱荷华的异国乌托邦形象,在此后的旅美游记作品中不断被重述。李准则“觉得这里既安静又平易,好像远离烦嚣人世到了‘世外”[5];徐迟在离开爱荷华后,称其为“可爱的爱城”。爱荷华的田园风光与恬淡气质,与中国农业传统遥相契合,让中国作家产生身在异国却仿佛回到家中的感觉。此外,爱荷华农场的现代化农业设备和管理方式带来的赞叹,使中国作家以现代化观念和理性目光重新投向故土并对中国的农业方式进行审视,其中蕴含着对中国由落后的生产方式走向机械化、现代化憧憬。

美国对历史古迹和“老东西”的珍爱和保存,让中国作家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并正视中国在传统文化观念上的封闭状态。在参观福德公司办的博物馆和绿野村时,梁实秋指出这是爱国精神的表现,因为“爱国的人一定珍视他的国家过去留下的文物遗产。”[6]冯骥才前往欧尔德·斯特布里村参观,这个用从各地收集来的古老建筑布置而成的村子,再现了1830年左右的昔日图景,置身此地如同进入历史的幻象之中。冯骥才指出,美国人对过去的舍弃和保留有一种历史的眼光,而“所谓历史眼光,不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而是站在未来看现在。”[7]在印第安人居留地的旅行,冯骥才看到印第安老人在使用现代用品,而年轻人的房间却保持着一派印第安景象,这使他获得新的启示:“一个没有经过开放的民族,对自己文化的保护,往往陷于盲目,担惊受怕和抱残守缺。”[8]

对美国人和美国式生活方式的描写,是旅美游记中的重要部分。自我脱离本土,以自我本土的眼光观察、审视他者。美国人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现代观念与中国传统相互碰撞,中国知识分子对异国文化和传统的认同和接受以及对本国传统的重新思考相伴而生,现代化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突破,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王蒙在《旅美花絮》中记录了在短暂接触中对美国最直观的体验和“文化震惊”,百老汇舞台上大跳扭摆舞的舞蹈明星,同性恋游行,支票与信用卡的使用,“小偷市场”与汽车房交易,总统选举等等。在花絮的最后,王蒙不禁感叹美国真的是一个五花八门、时刻变化的大国。在《西雅图杂记》中,梁实秋专注于描写美国人的家庭生活,并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在住宅方式上,美国人不喜欢设围墙,而中国俗话说“亲兄弟,高打墙!”[9];在表达孝心上,美国人心有所感便直说出来,而中国人则是藏在心里,或是以百里负米、卧冰求鲤等行动来表达。美国的菜市场——超级市场讲究方便快捷、明码标价,而中国人在菜场则喜欢讨价还价、讨个姜取个葱之类的。在《美国是个裸体》中。冯骥才通过比较东西方文化来,试图寻找东西方截然相反的区别,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个性和行事方式进行了比较。美国人性急却不能侵犯别人,不干涉别人私事。美国人通过演讲展现个性施展魅力,而中国人从小的教育是听话而不是讲话。美国人把债务当做一种资本,而中国人怕欠债,认为无债一身轻。美国人把鬼当做一种情绪刺激,而中国人认为鬼是人间的阴影。美国人讲究“露”,而中国人不尚招摇,讲究含蓄美。美国与中国在文化和传统上有如此多的不同,但是,“只有互相认识到区别,才能如山水日月,光辉互映,相安共存。”[10]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整个美国出版界以及美国青年对中国的了解却是少之又少。在美国,翻译中国的文学书籍非常少,有的美国作家连鲁迅都还不知道。甚至“前些年好多美国青年不知道有中国……好像中国在地球上根本不存在。即使是大学的世界历史课本,中国也只有两三页,所以很多美国青年,只知道中国有个孔子,再一点就是知道中国还有个李小龙!”[11]对此,李准写到:“这种在文化交流上的‘沙文主义态度是一种愚蠢的表现。”[12]与美国青年对中国的无知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美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盛赞和渴望交流的愿望。在与美国作家的接触和交谈中,让李准触动的是不少美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情感。美国作家对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坎坷命运、中國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力量以及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怀着浓厚兴趣和真挚关怀,对两国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交流有着强烈的愿望。谈及两国文化艺术的差异时,他们都是世界主义者,将两国的文化艺术视为对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美国隐逸派诗人施奈德提出,“把东方古代神秘主义移植到美国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格局”[13],表达了东西方文化融和与交流的美好愿望。这种世界主义的精神和东西融合的愿望,使得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抗与冲突被弱化了。

在20世纪60-80年代,中国作家书写美国时始终保持着再现美国、审视美国以及反思自身的态度。旅美游记再现了美国都市的繁华景象和美国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审视了美国暴露的社会问题和精神危机。面对中美两国不同文化和观念的差异,中国作家保持着开放、融合态度,在借鉴美国的同时反思中国的传统观念、思考中国现代化的进路。

参考文献

[1]徐迟:《美国,一个秋天的旅行》,见徐迟《徐迟文集(第四卷)》,作家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第338页

[2]李准:《彼岸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1月第1版,第67页

[3]李准:《彼岸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1月第1版,第67页

[4]杨牧:《昨日以前的星光》,花城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第215页

[5]李准:《彼岸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1月第1版,第51页

[6]梁实秋:《西雅图杂记》,见《梁实秋文集(第三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79页

[7]冯骥才:《美国是个裸体》,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1版,第140页

[8]冯骥才:《美国是个裸体》,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1版,第124页

[9]梁实秋:《西雅图杂记》,见《梁实秋文集(第三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34页

[10]冯骥才:《美国是个裸体》,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4月第1版自序

[11]李准:《彼岸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1月第1版,第60页

[12]李准:《彼岸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1月第1版,第58页

[13]李准:《彼岸集》,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1月第1版,第24页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定前行
敢立潮头唱大风
中国现代化历程三种道路模式的探索及考点梳理
中西方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
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现代化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