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探索

2021-02-04董璞玮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逻辑性课文内容批判性

董璞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英语阅读教学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更重视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的教学,忽视或弱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本文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新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4 Unit2的阅读课My “ perfect holiday”,主题语境是人与自我。从课文内容看,主人公郑晨宇因不满父母对自己严苛的管理,希望可以独自在家。父母的一次出差使他愿望成真,尽情玩乐到半夜,导致第二天遇到了种种麻烦。他开始感到孤独,想念父母的种种付出,希望他们早日回来。从文体特征看,本课是记叙文,人称是第一人称,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此外,课文中包含许多表达技巧,通过让步、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使事实与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本文的亮点在于贴近生活。学生学习起来能够迅速进入状态,但是,恰恰由于其贴近生活,代入感很强,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思考会不自主地囿于惯性思维的束缚,在文章理解上会主观带入自身认知,如果缺乏有效引导,会导致逻辑性思维服从于惯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服从于主观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服从于常识性思维,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对此,教师不仅要关注课文内容,还需要深入分析语篇结构和修辞写作技巧,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实践

(一)分析语篇,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1.利用图示,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图示就是用图形来说明某种现象或事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图示分析语篇结构,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本篇课文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因此,教师可通过将文字转换成关系图等直观图像,训练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2.赏析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不同的表达手法蕴含的情感有所差异。教师在解读课文时,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如用词的精确性、修辞、语义衔接等,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

例如,第一段的句子“ Actually, they managed every minute of my life.”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managed every minute 充分表達了作者对父母管束太多的不满。对此,教师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Did Zheng Chenyus parents really manage his every minute?

Why does Zheng Chenyu say this?

这样的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关注修辞,从修辞中体会作者的不满,也从修辞中明白文章的逻辑性,促进逻辑性思维的发展。

(二)深挖课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在现有知识上独立探究事物的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利用标题预测和评价、联系实际判断与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1.利用课文标题预测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预测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标题是准确理解文章的钥匙。从标题入手,不仅能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还能获取更多的课文隐含信息。教师可从标题入手,通过一系列设问引导学生预测阅读课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读前环节,教师可以围绕标题My “perfect holiday”提问,以此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标题推测课文内容和作者感受,锻炼学生的预测、推理等批判性思维。

2.联系实际判断与推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接受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教师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要围绕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进行设问。

(三)创造生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是对课文的合理想象和补充延伸,需要建立在对课文准确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生、联想与想象。

1.模仿创生,激活创造性思维

模仿创生既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想象并模拟郑晨宇父母出差回来的对话场景。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通过运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将郑晨宇在父母出差前后的鲜明变化与父母对此的反应生动准确地演绎出来,说明学生对郑晨宇在父母出差后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了清晰正确的认知,并作出了恰当的反应和延伸,真正地锻炼了思维品质,达到了课堂预期效果。

2.引导学生想象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生对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评价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想象、改编、假设等生成任务,打开思路,发挥想象,赋予课文新的生命。

三、结语

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搭建好学习平台,更要确保学生能够用好这个平台。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将课本吃懂悟透,找准课文中的思维激发点和发展点,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逐步拓宽学生思路,促进思维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以开放的心态,允许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身见解,鼓励学生合理质疑,推动学生思维品质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逻辑性课文内容批判性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