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畴视阈中的英语交际动词释义现状调查

2021-02-04邓琳

辞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

邓琳

摘 要 文章拟从范畴视角,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现行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的交际动词释义情况进行调查。考虑到研究实际和统计的可操作性,将选取较为常用的交际动词类DISCUSS、SUGGEST、TELL次范畴中的交際动词为样本,从释义内容和释义方式两个维度调查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交际动词释义的范畴关联性和差异性,进而探析其优点与不足,以期能为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释义模式的优化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 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 英语交际动词 范畴化释义 现状调查

一、 引言

词典评论是元词典学理论的六个重要研究问题之一。(Hartmann & James2000)一方面,纵观近年来国内对英语学习型词典的评介研究,大多是从宏观角度或某一特定视角对词典进行考量(屈轶,张煜2008;陈燕2011;廖海宏2011;徐婷婷2011;鲁团花,田兵2013;李得卉2014),专门针对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的对比分析较少且研究纵深不够(Robinson2008;谢婷玉2011;刘莉莉2013)。正如于屏方(2007)所言,传统的词典评介多流于随感型的阐述、示范式的枚举和主观性的评判,导致随意性、局部性和非系统性较为突出;学术型的词典批评其首要条件是确立可以量化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范畴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从经典范畴到原型范畴再到图式范畴)给词典释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启示。受到范畴理论的影响,词典释义研究也经历了从基于“充分必要条件”的经典范畴释义、基于“原型样本”的原型样本范畴释义,到基于“图式例示”的图式范畴释义的转变与发展。因此,本文将在范畴视阈中对现行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的交际动词释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对未来独立研编型的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释义模式优化有所启示。

二、 调查对象与问题

(一) 调查对象

1. 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

经过调查发现,国内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市场绝大部分份额都被“以单语词典为基础的”翻译版或编译版双解词典所占据,适用于高级英语学习者的“独立研编”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几乎没有,仅有的适用于初中级学习者的双解词典也多是由一些中小型出版社所出版,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都较小。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五部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双解版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以下简称OALDEC8)、《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第8版(以下简称COBUILD8)、《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第5版(以下简称LDOCE5)、《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MECD)和《剑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以下简称CALD)。这五部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蓝本是享誉国际的五大英语学习型词典,为全世界所有EFL学习者编写,很受中国英语学习者欢迎,在国内学习型词典市场占有绝对份额,因此极具代表性。

2. 交际动词

考虑到研究实际和统计的可操作性,本文将从3个交际次范畴中选取较为常用的交际动词类别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对象。根据Douglas Biber在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朗文英语口笔语语法》)一书中提到最常用的交际动词主要有discuss、say、state、suggest、talk、tell等,我们选取了DISCUSS、SUGGEST、TELL次范畴中的交际动词(共计17个,详见表1)为样本进行分析和比较。详见表1:

(二) 调查问题

选取交际动词为研究样本,主要通过系统抽样的方式对现行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的交际动词释义情况进行调查,考察其范畴化释义情况以及对学习者释义需求的满足情况,具体调查问题如下:

1. 现行五部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范畴化释义情况如何?

2. 现行五部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释义有哪些优势与不足?

三、 范畴化释义的关联性调查

范畴化的认知就是在把握共性的基础上快速认知或识别范畴成员及其个性特征,以提高语言认知的效率。(章宜华2014)就词典释义而言,如果在释义中可以充分体现同一范畴语词的关联性,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在认知范畴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各个交际动词的句法语义差异。范畴化释义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释义中是否呈现了同一范畴交际动词的共享语义特征;(2) 释义中是否呈现了同一范畴交际动词的原型交际模式;(3) 对同一范畴交际动词是否采用了统一的释义模式。接下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调查当前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中交际动词释义的范畴关联性。

(一) 共享语义特征

在图式范畴中,原型样本是一个范畴的典型实例,具有认知上的凸显性,人们很容易识辨出它的范围属性,认知加工较为简单,而且它对例示的认知和识解具有参照性。(王寅2013)映射到词典释义中,图式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就可以用作释义属词,来表述同一范畴语词的共享语义特征。下面来看五部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对同一范畴交际动词释义的处理情况。先来看一组例子:

(1) a. suggest v. to put forward an idea or a plan for other people to think about 建议;提议

b. propose v. (formal) to suggest a plan, an idea, etc. for people to think about and decide on 提议;建议

c. advise v. to tell sb what you think they should do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劝告;忠告;建议

d. advocate v. (formal) to support sth publicly 拥护;支持;提倡

e. counsel v. (formal) to advise sb to do sth 建议;劝告(做某事)

f. recommend v. to advise a particular course of action, to advise sb to do sth劝告;建议

(OALDEC8)

这一组交际动词属于交际目的域中的SUGGEST次范畴。从OALDEC8的上述释义来看,这一组同义词的释义属词并不一致,所用的属词包括: put forward、suggest、tell、support、advise等,显得较为杂乱,且还出现了使用成员词项做属词的情况,并不能准确表述其共性,让学习者难以把握。譬如,recommend的释义属词用了advise,但在recommend词条的辨析专栏中又将recommend、advise、advocate、urge这四个词进行同义辨析,如果在释义时就能采用范畴化释义,充分体现其共享图式特征和例示区别性特征,就可以省去同义辨析专栏,避免增加学习者的查阅负担。

下面来看看五部双解学习型词典对SUGGEST次范畴的这一组交际动词进行释义时所使用的释义属词。详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五部双解学习型词典在对SUGGEST这一交际框架的交际动词进行释义时都没有注意到释义属词的一致性,并且所选用的释义属词也有待商榷。其中值得注意的是advise在每部词典中都被用作了释义属词,CALD更是用to give advice来释义动词advise。Advise通常指“权威人士的忠告”,也多指反面告诫,警告某人可能产生的危险,语气较recommend强烈。而recommend多指正面的建议,告知某人可能得到的益处。由此可见,用advise来释义recommend显然不那么恰当。

再看目的域DISCUSS次范畴中的一组交际动词的释义属词的使用情况。详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DISCUSS次范畴的释义属词在一致性方面仍有所欠缺。LDOCE5、MECD以及CALD只给出了parley做名词的释义,并没有对其动词用法进行释义。相比较而言,LDOCE5在DISCUSS释义属词的选择上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除了没有提供parley(v.)的动词释义外,对debate、negotiate、bargain、consult以及confer都用了同样的释义属词discuss,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范畴例示之间的共享语义原型。而CALD则显得较为杂乱,用到的释义属词有discuss、have formal discussion、exchange等,而且对bargain和parley这两个交际动词都没有提供释义。

通过以上抽样调查可以发现,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在对同一范畴交际动词进行释义时对释义属词的重要性关注度不够,一致性方面也有所欠缺,没有很好地为学习者呈现同一范畴语词的共享语义图式特征。

(二) 原型交际模式

作为同义范畴,各词项既有共享语义图式特征,也有共享的原型交际模式,功能特征和分布位置也大致相同。映射到词典释义中,原型交际模式的呈现也就是要在释义中描述动词行为事件及其参与者角色,将语词常用的搭配和类联接用法在释义中为学习者直观地呈现出来,这也正是中国EFL学习者在交际动词使用中的难点。

下面来看一组例子。

(2) a. suggest v. to tell someone your ideas about what they should do, where they should go etc 建议;提议

b. advise v. to tell someone what you think they should do, especially when you know more than they do about something 勸告、忠告、建议

c. propose v. formal to suggest something as a plan or course of action[正式]提议;建议

d. advocate v. to publicly say that something should be done 主张;拥护;鼓吹

e. counsel v. formal to advise someone[正式]建议

f. recommend v. to advise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especially because you have special knowledge of a situation or subject 劝告;建议

(LDOCE5)

SUGESST次范畴各词项基于基本认知域的共享图式是: a speaker(AGENT) expresses through language his wish(TOPIC) to get the addressee(RECEIPT) to act in some way。例(1)和例(2)分别是OALDEC8和LDOCE5中对SUGGEST次范畴各词项的释义,从这些释义中我们很难发现这样的共享特征,而且这两部词典采用的都是词组释义,没能为学习者清晰直观地呈现同一范畴的共享语义句法图式。对大部分学习者来说,要他们自己从释义或例证中抽象归纳出一组同义范畴语词的共享图式是很难的。

下面再来看首创整句释义法的COBUILD8中对SUGGEST次范畴各词项的释义情况。

(3) a. suggest v. if you suggest something, you put forward a plan or idea for someone to think about 提议;建议

b. advise v. if you advise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you tell them what you think they should do 劝告;忠告;给出主意

c. propose v. if you propose something such as a plan or an idea, you suggest it for people to think about and decide upon 提出;建议;提议

d. advocate v. if you advocate a particular action or plan, you recommend it publicly 拥护;提倡;主张【FORMAL正式】

e. counsel v. if you counsel someone to take a course of action, or if you counsel a course of action, you advise that course of action 建议;劝告(做)【FORMAL正式】

f. recommend v. if you recommend that something is done, you suggest that it should be done 建议;劝说(做)

(COBUILD8)

从例(3)可以看出,COBUILD8所推崇的整句释义法相较于其他四部词典所采用的短语释义法而言有其自身的优点: 在释义中呈现出与被释义词自然搭配的典型词汇和被释义词在使用时的语法结构,并用黑体对常用的句法结构进行了凸显标注。但COBUILD8这样的释义方式也容易导致学习者对语词的过度泛化使用;而且如果从范畴释义的角度来看,COBUILD8的整句释义也没能直观地体现出SUGGEST框架的共享图式。

通过抽样调查可以发现,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对同一范畴交际动词原型交际模式的呈现还不够直观清晰,为学习者所提供的二语习得所需的自然语境也不够丰富,这就给学习者的使用带来了困难,容易产生一些误用。譬如: 经过语料库分析发现,中国学习者在写作中误用suggest sb to do sth的比例为6.96%,但在英语中并没有这样的类联接方式,正确的用法应是suggest that sb do sth;此外,学习者对suggest that、suggest doing sth这样的常用类联接用法却使用过少,与英语本族语者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当前主流双解学习型词典的释义并没有满足学习者在交际动词产出方面的需求。

(三) 范畴释义的统一性

对于同一范畴的交际动词进行释义时,为方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各词项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减少学习者的认知努力,词典释义还需注意释义模式的统一性。

(4) a. say v. to speak or tell sb sth, using words 说;讲;告诉

b. speak v. to talk to someone about something;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body 说

c. tell v. to express sth in words 讲述;说;表达

(OALDEC8)

(5) a. say v. to express an idea, feeling, thought etc using words[用言语]表达[挂 念、感情、思想等]

b. speak v. to talk to someone about something 说

c. tell v. if someone tells you something, they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a story, their feelings etc. to you 告诉,告知;说,讲

(LDOCE5)

(6) a. say v. if you say something, you speak words 说;讲

b. speak v. When you speak, you use your voice in order to say something 说;讲

c. tell v. if you tell someone something, you give them information 告诉;告知

(COBUILD8)

通过抽样分析发现,除了COBUILD8全都采用整句释义外[见例(6)],其他四部主流双解学习型词典主要都采用短语释义法,但在释义模式方面也存在不一致性。譬如,例(5)中,LDOCE5对say和speak采用的是短語释义,但对同一范畴的tell则采用了整句释义。此外,各大词典都没有采用直观明了的方式对原型共享图式进行标注,只有COBUILD8在整句释义中用黑体标注了被释义词,但也没有对其他的句法或语义信息进行显著性标注。可见五部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在同一范畴各词项释义模式的统一性方面仍有欠缺,这也使得学习型词典释义的范畴关联性大打折扣。

四、 范畴化释义的区别性调查

同一范畴的各词项之间不仅有共享的原型语义句法特征,同时各词项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性特征。中国EFL学习者在产出活动中出现的同义范畴语词的混淆和误用、高频词泛化、用词的丰富度低等情况大多是由于学习者对同义范畴语词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掌握不足造成的。学习型词典释义要遵循认知经济性规律,就要帮助学习者在认识范畴共享图式特征的基础之上来认知同一范畴例示的个性特征。先来看一组例子。

(7) a. say v. to express something using words 说;讲

b. speak v. to use your voice to talk 说

c. tell v. to give information to someone 告诉;告知;通知

(MECD)

(8) a. say v. to pronounce words or sounds, to express a thought, opinion, or suggestion, or to state a fact or instruction 说;讲; 陈述;表达;说

b. speak v. to say words, to use the voice, or to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one 說;讲

c. tell v. to say something to someone, often giving them information 讲 述;说;告诉

(CALD)

首先,从语义上来看,在例(4)—例(8)中,say、speak、tell三个词同属交际目的域的TELL次范畴,这一范畴的共享图式原型是to express。而在语义上say凸显的是“用话语表达思想或观点”(to express one's thought, view or suggestion, etc. by a serial of words);speak凸显的是“用声音表达”(to express one's thought in speech);tell则凸显的是“用话语交流信息”(to express a particular thing or information to someone in words)。从以上五部双解学习型词典对TELL次范畴各词项的释义处理情况来看,这些释义既没有准确表述范畴的共享语义特征,也没有充分地揭示各例示之间在语义上的区别性特征。所使用的释义属词各不相同,用了speak、write、say、express、tell、give、pronounce等,但另一方面又用相同的词来阐释各词项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学习者产生混淆,难以理解这些词的准确意义。再来看SUGGEST范畴,这一个范畴词项所共享的语义特征是to tell sb what you think they should do,范畴原型实例是suggest;其中advise常指“权威人士的忠告,多为反面告诫”;propose为正式用语;advocate也是正式用语,凸显的是“公开支持、提倡”;counsel凸显的是“专业人士的建议”;recommend多指正面的建议。但从例(1)—例(3)所列举的主流双解学习型词典中SUGGEST框架的释义情况来看,也同样存在对各词项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揭示不足的问题。

其次,从搭配上来看,这一范畴的三个交际动词的个性特征也较为明显,而且以笔者所做的语料库对比分析发现: 中国学习者在交际动词使用的丰富度上显得差强人意,在写作中也很少通过交际动词与副词、名词等的搭配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或提供具体信息,往往都是泛泛而谈。譬如: 英语本族语者常用definitely say、hypothetically say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中国学习者却极少使用副词搭配;英语本族语者常用tell jokes/story/tales等这样更为具体的搭配,但中国学习者习惯于用较为笼统的人称代词与tell搭配,如tell him/her;英语本族语者并不使用generally speaking这样的搭配,但却被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度地使用。不过五部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都没有将它们的典型搭配信息呈现出来,学习者在产出活动中很难通过词典查阅获取想要得到的帮助。章宜华(2014)的小型实验论证了这一观点,他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五部主流英语学习型词典的释义帮助下,一、二年级英语专业词典学研究生正确匹配被释义词和释义的比例仅为48.61%,错误匹配率为51.39%。

再者,中国学习者在交际动词使用方面的失误很多都与对类联接知识的掌握不足有关,从而也就影响了学习者对交际动词正确和得体的使用。譬如,学习者在写作中出现speak N to inf、as sb said这样的误用,对tell N、tell N to N的过度使用以及对speak of、say that/wh、tell(N) that/wh等的过少使用,都说明了中国学习者对交际动词类联接用法的强烈需求。但对于体现被释词在自然语境中的用法的类联接信息,主流学习型词典一方面在内容上呈现不足,一方面也没有采用句法标注的形式来凸显。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整体而言,当前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范畴化释义意识还不强,较难发现范畴化释义的痕迹,具体体现为: 释义中体现的范畴关联性不强、对同一范畴各例示的个性特征揭示不足等。

五、 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释义问题小结

结合中国EFL学习者的交际动词中介语偏误特征和释义需求,并通过以上调查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在范畴化释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 微观结构里同一范畴语词的共享原型图式和例示个性特征揭示不足

对交际动词的中介语偏误特征分析可以发现,中国EFL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误用现象,对处于基本认知域的原型样本词存在过度泛化使用的现象,对处于复杂认知域的范畴例示又明显使用不足,于是便出现了在产出活动中用词单一、缺乏多样性等情况,在交际动词搭配和类联接用法上也有类似情况出现,影响了交际动词使用的正确性和得体性。这些中介语偏误特征都反映了学习者对交际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和原型交际模式的掌握不足,也反映了对学习型词典按范畴释义的需求。但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当前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在同一范畴交际动词释义处理中的范畴化意识还不够强,具体表现为: ① 在对同一范畴交际动词释义时,没有采用统一的释义模式,这样学习者在进行信息加工时会需要更多的认知努力;② 对同一范畴交际动词释义时,没有充分呈现出范畴内部语词之间的关联性,如释义属词使用不一致现象;也没有清晰表述范畴成员共享的原型交际模式,这样学习者就很难重构范畴的图式—例示关系,不利于学习者对范畴语词共性特征的把握,也就为范畴中例示个性特征的识解增加了困难;③ 对同一范畴成员之间的个性特征凸显不够,五部主流学习型词典在释义中无论是对语义还是句法区别性特征都没有给予足够的描述和凸显,这就容易引起学习者对同义范畴交际动词的混淆使用。

(二) 词典释义未能充分体现中国EFL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和认知特点

对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从宏观和微观进行深度调查后发现,中国EFL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和认知特点在释义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五部双解学习型词典对蓝本的依存性太强,其中只有COBUILD8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特点对单语蓝本进行了部分内容的增加和改动,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专门组织英语专家编写了符合中国学习者特点的词语用法辨析专栏;并结合语言的发展收录了部分新词新义,以保证双解版词典的时效性。而另外四部词典则完全依存于单语蓝本,缺乏原创性,这虽然继承了单语蓝本的权威性和原汁原味,但却没有考虑到中国英语学习者特有的二语学习特点,未能真正体现学习型词典的用户中心性和用户友好特征。譬如,通过语料库对比研究表明,中国EFL学习者在产出活动中常常出现误用或表达不地道的现象,这就反映了学习者对类联接信息和语块信息的需求。而且,国内外研究表明,以语块为单位记忆外语既可以加快大脑解码速度,又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母语负迁移影响,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流行性和地道性。(严维华2008;占赢2009;Nattinger1992;Wray2002)语块能力也是衡量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即学习者语言知识的获得和交际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增强其语块、搭配能力实现的。(章宜华2014)对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的意义表征情况调查表明主流双解学习型词典提供的语块信息很少,甚至有两部词典基本没有为学习者提供语块信息。这就说明当前主流双解学习型词典对于自然语言习得的“成语优先原则”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顺应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规律。

第二,五部學习型词典的释义都缺乏国别化特征。如上所述,当前国内市场上的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都是“以单语词典为基础的”翻译版或编译版双解词典,缺乏独立研编性和原创性。不同国家的二语学习者有着不同的母语和文化背景,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二语习得特点和中介语偏误特征,学习型词典在设计和编纂中应该体现这些国别化特征。但当前主流双解学习型词典所依存的单语蓝本都是以全世界所有非英语为母语的二语学习者为服务对象的,这些词典在体例设计和释义上都没有具体国别化。另一方面,MECD没有为交际动词的用法提供任何提示信息,其他四部双解学习型词典释义中所提供的提示信息(包括用法说明、学习者常犯错误提示等)都很少,其中也只有COBUILD8专门组织英语专家编写了符合中国学习者特点的词语用法辨析专栏(其比例为17.4%)。由此可见,总体上来说当前主流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国别化特征还有待加强。

希望以上调查分析的结果可以为独立研编型的英汉双解学习型词典释义模式的构建提供“他山之石”之借鉴,以优化释义模式,更好地顺应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特点。

参考文献

1. 陈燕.《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五版)评介.辞书研究,2011(1).

2. 李得卉.《剑桥高阶学习词典》(第四版)评价.外语与翻译,2014(4).

3. 廖海宏.《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七版)词典信息的计算词典学认知.辞书研究,2011(2).

4. 刘莉莉.英语核心词研究对汉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启示.现代语文,2013(2).

5. 鲁团花,田兵.从搭配习得评介英汉学习词典配例中搭配信息的呈现原则.鸡西大学学报,2013(6).

6. 屈轶,张煜.《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部分译文质疑与商榷.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4).

7. 王寅.范畴三论: 经典范畴、原型范畴、图式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对后现代哲学的贡献.外文研究,2013(1).

8.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编.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2011.

9. 徐婷婷.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强化编码功能——《朗文当代英语词典》(第五版)评介.辞书研究,2011(1).

10. 严维华.语块在语言输入和输出中的优势.外语教育,2008(1).

11.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2. 占赢.论预制语块教学对二语习得的作用.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09(2).

13. 章宜华.二语习得与学习词典研究.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4.

14. Hartmann R R K, James G.词典学词典.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5. Nattinger J R, DeCarrico J S.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6. Robinson P, Ellis N C.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2008.

17. 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浙江师范大学 金华 321004)

(责任编辑 马 沙)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
高中生足量阅读的现状和方法指导
固原市四所普通高中体育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调查
新密市冬季晨练人群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临湘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考
高职院校助困体系构建的现状调查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太原市高中足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