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课要有略读味

2021-02-04张桂荣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石猴猴王孙悟空

张桂荣

《猴王出世》是五年级第五单元“中国名著”专题中的一篇课文。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文字的规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课文内容的学习中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了解大意,整体感知。笔者课前了解到学生都喜欢动画版的《西游记》,并且大多数学生都看过动画版电视剧《西游记》,所以开课就播放动画版主题曲《猴哥》。学生一边听一边跟唱。播完歌曲后,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西游记》的故事,顺势呈现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导出学习主题——《猴王出世》,并让学生根据文前的“阅读提示”,明确两个问题:石猴是從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有的学生说石猴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有的学生说石猴凭着自己的本事找到了水源和安身之处,才成为猴王的。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说说留在自己脑海里的猴王形象。学生先后谈到了猴王的神奇、活泼、勇敢、无畏和自信等。笔者顺势小结,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学习。

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一是学习“猴王出世”,感悟语言的精练。笔者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当学生找到“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时,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喜欢的原因。学生说,“石猴在山间自由嬉戏,快乐无比”。笔者让学生从语言形式、内容和节奏三个方面思考这句话的特点。学生在笔者的启发下,发现这句话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精练;内容涉及石猴的饮食、交友和起居等,语言节奏短促有力。笔者让学生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读出活力。学生再次品读,读出了石猴的活泼可爱。

二是研读“猴子成王”,感受语言的魅力。笔者让学生快速浏览“石猴称王”的内容,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学生在交流汇报时,有的说喜欢“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一句,因为“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写出了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有的说喜欢“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儿,也都进去了”一句,因为 “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将猴子的“胆小”刻画得入木三分。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尝试表演“瞑目蹲身”“将身一纵”“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动作,再次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拓展阅读,深化认知。学生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后,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笔者让学生用四字词语说说自己心中的美猴王。学生有的说“活泼可爱”,有的说“机智勇敢”,有的说“敢做敢为”,有的说“身手不凡”,等等。笔者鼓励了学生的思考并提出要求:《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语言非常优美。从19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同学们课后品读原著,切身感受经典的魅力,下节语文课召开一个“西游故事”分享会,每组准备一个故事。

(作者单位:襄阳市新华路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石猴猴王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挑选新猴王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猴王出世》缩写
挑选新猴王
惟妙惟肖的方城石猴
民间艺术的奇葩:漫谈方城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