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青少年育新初中女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方法的研究

2021-02-0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弹跳力排球专项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前言

1.1、选题依据

在排球运动中,弹跳能力在比赛中取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高水平排球比赛中,除了技战术的创新,体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球队的可持续发展。而弹跳能力则决定着队员在排球大舞台上所站的高度。弹跳力是力量和速度的结合,对扣球和拦网十分关键。青少年,位于排球后备人才输送路上的起点,他们的发展将直接威胁到中国排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从青少年抓起,打牢地基。但对于排球弹跳力的研究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如,超等长、核心力量训练以及振动训练都可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但核心力量和超等长均是从局部出发来提高弹跳力。因此作者将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超等长练习、核心力量训练和上肢摆臂力量训练的组合训练,通过改善整体力量来提高弹跳力。没有良好的核心力量,下肢力量的传达将会受到影响。人体作为一个有机体整体,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发展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而不是改善局部。

(1)研究目的。

弹跳力是影响排球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身素质的能力,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弹跳,充分运用弹跳能力与技术的运用结合,就可以掌握更多的比赛空间和制胜机会。弹跳的能力也被称为爆发力,是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青少年阶段是提升弹跳力的重要敏感期,对提升弹跳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北京市育新初中女排12名队员为实验对象,主要以实验法对提升弹跳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实验论证,找出能够明显改善弹跳力训练效果的方法,能够为从事青少年排球训练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2)研究意义。

本文在分析排球运动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进行研究,适合初中女排在初中生长发育的阶段,身体机能适宜的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在科学的训练方法中使弹跳能力得到进步,在排球比赛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1.2、文献综述

(1)相关概念鉴定。

①排球弹跳力

游道熔,在探讨少年排球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几个问题时提出,专项运动素质的训练是各种身体素质之间相互促进且相互制约。如弹跳力是排球选手的专项运动素质,建立在较好的速度、灵敏、柔韧等多种素质的基础上,弹跳力的提高为速度、灵敏、力量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陈智敏将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定义为:弹跳力指运动员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即运动员的腿部肌肉神经以很快的速度带动腿部肌肉收缩,克服自身重力快速起跳的能力。练飞龙,则将排球弹跳力定义为:弹跳力指人体蹬地所完成的与地面之间产生一定距离的能力。这两位学者均只强调了排球弹跳素质中的爆发力和速度因素却忽略了排球弹跳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将排球弹跳力定义为:在排球专项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运动员结合自身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素质,尽最大努力助跑起跳蹬离地面的垂直高度的能力。

②组合训练法

于兴波,认为组合训练法是一堂训练课中采用多种训练方法的组合,在内容安排上,既有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又有速度训练和身体力量素质训练,将机体看作一个整体,以围绕专项能力的多层级结构和能量代谢机制理论为基础,将影响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各个训练因素全部纳入到训练课中,贯彻多个因素同步发展的思想。郑谋荣,在足球研究中,将组合训练定义为由训练方法、训练原则、承担负荷、训练内容以及训练安排内容构成。开展足球组合训练时,要依据相关训练理论、运动现状及训练目标,以原则为基础,规范、指导训练活动。另外,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确定训练内容与训练目标,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与方法开展转型训练。田径教练阚福林,提出组合训练法是在一个或若干个训练单元中,依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项目要求及其个人特点等因素的差异,科学地运用训练学原理,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求获取最佳整体效应的训练方法。综上所述,本文将排球弹跳力的组合训练定义为,在专项技术动作和力量的基础上,采用上下肢和核心相结合的力量训练动作发展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

(2)排球弹跳力训练方法研究现状。

①超等长训练在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面的研究

朱宏在超等长训练对提高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效果中提到,超等长训练就是对肌肉进行快速动力性负荷牵拉,产生的爆发性肌肉收缩的训练方法。而跳深练习做为超等长训练的一种具体方式,可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李铁录从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上,对超等长训练对调高弹跳力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跳深练习在缩短运动员起跳时间上并不优于连续跳跃练习;王建进一步研究从跳深的不同方式和高度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不同跳深高度、跳深形式练习的选择对发展肌肉弹跳力不同,向上跳还是向前跳,单腿还是双腿,应依据运动竞赛项目的发力工作方式而定。综上可知,跳深练习是超等长练习最有代表性的动作,且常被用于提高运动员弹跳能力的训练手段之一。

②核心力量训练在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面的研究

孙霞以北京体育大学排球专项班16名男生为研究对象,进行9周的分组实验,结论表明:a.实验后,实验组的弹跳力指标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b.在常规的力量训练中,添加悬吊训练手段,通过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及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文中并指出:核心肌群的协同用力,是排球运动员做起跳动作的主要发力源之一。因此,重视核心肌群的训练对排球专项弹跳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小亮通过对排球训练队20名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6周的分组实验,对照组按常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手段,实验组则结合常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结合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对排球运动员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十分有效。实验后,训练组的核心力量明显增强,改善了完成动作时发力肌群近端的稳定性,增强了肌肉间的协调能力,核心力量的增强对排球专项弹跳力的影响有极大作用。

申喆以郑州九中女排队员为实验对象,从中选出符合条件的18名,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表明:核心稳定性的加强可以提高运动员在空中的身体控制能力。但对反应弹跳力的助跑摸高成绩影响不大,这可能与实验中实验组运动员进行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核心部位而且时间较短有很大关系。

综上可知,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弹跳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核心训练可改善核心对肢体控制的稳定性,使运动员的滞空能力得到提高。

③振动力量训练在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面的研究

古松利用Power Plate振动力量训练器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全身振动力量训练,发现振动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进行全身振动刺激的实验组运动员的弹跳素质有显著提高,速度素质和专项耐力素质也有提高;刘卉发现不同振动频率,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可见振动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但这种方法推广较难、器械昂贵、操作复杂。

由以上综述可知,虽然超等长、核心力量训练以及振动训练都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弹跳力,但只有振动训练涉及到了全身力量训练对弹跳力的影响,核心力量和超等长军师从局部出发来提高弹跳力。因此作者,将在专项技术动作的基础上,结合超等长练习、核心力量训练和上肢摆臂力量训练的组合训练,通过改善整体力量来提高弹跳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训练方法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大型网站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以 “排球弹跳训练”、“女排”、“青少年女排”、“弹跳力”为关键词进行相关文献搜索,查阅了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排球弹跳的训练方法文献资料,并对相关文献内容进行整理,借鉴其中一些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数理统计法。

将研究对象的相关测试数据保存到Excel中,并将这些数据导入SPSS 18.0软件,进行实验前后组内平均数、标准差计算,并对实验前后组间差异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3)实验法。

①实验对象

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初中的12名女排为研究对象。

②实验设计

本实验周期设计为8周,实验前将12名运动员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人。实验对象的信息见表1,经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存在差异。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信息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助跑摸高、原地起跳摸高、负重深蹲专项素质测试。根据实验前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助跑摸高 (T=0.52,P=0.164)、原地摸高(T=1.118,P=0.290)、负重深蹲(T=0.63,P=0.360)。 由 P 值知实验组和对照组都>0.05,说明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测试指标均没有较大差别;可以看出实验分组较为合理,两组的运动水平接近,有利于实验的开展实验组训练内容:悬式高翻、箱式深蹲、快速半蹲、跳栏架、负重15m冲刺、沙坑直腿跳、原地连续摸高、弹力带摆臂、平板支撑、膝盖静力。对照组训练内容:深蹲、半蹲、负重提踵。两组均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8周结束后的第一周的周一再进行助跑摸高和原地起跳摸高测试,起跳过程都加上手臂摆动动作。

③实验过程控制

整个实验过程共8周,实验期间,两组运动员按指定的力量训练计划依次进行,实验组按组合训练法,对照组按照传统训练手段进行训练。两组运动员训练内容只区别于排球专项弹跳训练的内容,其他安排的训练内容与往常不变。为保持训练的准确性,两组的力量训练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安排进行。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为期一周的热身训练,使实验对象熟悉练习动作和动作要领。实验开始前,实验对象先进性15-20分钟的热身运动。每次实验结束后一小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测量原地起跳摸高和助跑起跳摸高并记录下来。实验期间的饮食、睡眠均按统一要求进行。运动过程中实验对象佩戴心率带以监控两组的负荷强度,确保两组负荷强度一致。实验过程中若出现损伤则实验立即停止,之前记录的数据均作废。

④实验实施过程

实验组进行组合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其训练内容和安排见2。高翻,要求运动员从半蹲位即膝关节处于90°-120°左右拉起的,而不是按传统的,从地面上拉起后再翻。箱式深蹲,将一个高60cm的跳箱放在运动员深蹲时臀部刚好能在膝关节处于90°-120°的位置时触碰到跳箱的边缘,要求运动员一触碰到立即蹲起。以上这两个动作模仿了排球运动员起跳时膝关节的角度和蹬伸动作以发展腿部爆发力和蹬伸能力。负重冲刺,运动员在两脚上分别绑上2.5kg的沙袋,听到哨声立刻启动,要求运动员尽自己最大努力冲刺,发展运动员腿部蹬伸能力。正面跳栏架,要求运动员连线跳跃,中间不能停顿。该动作模拟了排球助跑起跳两个环节,发展运动员连线助跑起跳能力。皮筋摆臂,将弹力带绑在与运动员肩膀高度齐平处,运动员模仿排球助跑起跳扣球前的手臂摆动动作,以发展上肢爆发力。平板支撑,要求运动员保持头、背部、髋、膝、踝保持一条直线,其目的是发展运动元的核心能力。沙坑直腿跳,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腿部肌肉的神经募集能力,运动员必须按节奏进行起跳。跳深,运动员原地连线跳深。以上动作组间间歇3-5分钟,组内间歇30-40秒。

对照组,深度、半蹲角度和速度均没有要求,蹲到自己不能蹲了再起。负重提踵,要求躯干保持稳定不晃动。每个动作组间间歇3-5分钟,组内间歇30-40秒。

表2 实验组训练内容、频率、负荷强度及负荷量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组和对照组弹跳素质测试结果

通过为期8周的实验,对这8周实验测试的原地起跳摸高和助跑摸高专项弹跳素质指标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得到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原地摸高和助跑摸高结果如下表3和表4。

表3 实验后对照组弹跳素质指标测试结果

表4 实验后实验组弹跳素质指标测试

由测试结果可知,对照组实验前后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实验后,无论是助跑摸高还是原地摸高均有一定的提高,表明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弹跳有一定的作用并不能全盘否决;其次,实验组,实验前后原地摸高和助跑摸高出现显著差异性,表明结合排球扣球助跑起跳以及制动时膝关节角度的上下肢爆发力和核心力量组合训练可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其原因在于,箱式深蹲、快速半蹲,负重冲刺跑、均位于制动时膝关节角度且着重发展整个弹跳时相中最重要的蹬伸时相。由研究表明,助跑起跳整个时相中,缓冲制动阶段用时越少,蹬伸时间越长,弹跳高度越高,原因是助跑活动的最大冲量在缓冲制动一瞬间可直接转化为垂直向上的力。而且箱式深蹲、快速半蹲着重发展的是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而不是力量速度,且强调膝关节角度于排球起跳时的角度一致更加符合专项的需要。高翻和悬式高翻可有效发展运动员的上肢爆发力,平板支撑可改善核心力量,有利于身体协调发力,可更好地将下肢力量传递到上肢。可见单独训练下肢爆发力和上肢爆发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核心力量,将会使弹跳高度受损。因此作者的组合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4、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实际出发,以排球专项助跑起跳动作为模型,结合上下肢爆发力和核心力量训练的组合训练可有效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因此,排球体能教练员,在发展运动员的弹跳训练时应树立整体意识,人的每个环节都是相互连系的统一体,不能一味单独训练排球运动的下肢或上肢爆发力,忽略核心训练。应该将三者有机结合,整体功能一定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可更高效的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

猜你喜欢

弹跳力排球专项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弹跳力
对提高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措施分析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训练方法的研究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广西高校气排球和硬式排球公体课教学的价值比较分析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