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发源地探秘(三)——菇民区亦为火爆法采矿发祥地

2021-02-04张寿橙

食药用菌 2021年1期
关键词:坑洞庆元县志

张寿橙

香菇发源地探秘(三)——菇民区亦为火爆法采矿发祥地

张寿橙

(浙江省龙泉市金沙张宅,浙江 龙泉 323700)

龙泉、庆元、景宁香菇发源地菇民区地理环境恶劣,但仍有大量人口聚集。从南宋《龙泉县志》香蕈185字陆容附注的“葚”字,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所引五金之矿575字,明成化《处州府志》龙泉卷“山川”项载有的《唐书·地理志》,乾隆《龙泉县志》中记载的孝义山烈女故事,以及龙、庆、景、云和菇民区内分布的众多唐宋矿冶遗址,推断香菇砍花法栽培发源地与火爆法开采冶炼五金的矿区重叠,有其重要内在关联:火爆法采矿须持续不断大量砍伐阔叶树,作为火爆的薪炭,而满山伐倒的阔叶树硬木,成为各种木腐菌滋生的场所并自然出菇,后经过人工的不断选择尝试,最终形成了香菇砍花法这一特殊栽培技术。

香菇发源地;火爆法采矿;龙泉县志;香菇砍花法

走进龙泉、庆元、景宁、云和四县菇民聚居区,随处可见的矿洞遗址,阴森而寂静。访问当地村民,有说不尽的矿洞传说,龙南乡西坪村人说:这些矿洞不知深浅,也不知长短,没有人敢进去。很早以前,造屋挖地基时,地下还挖出了古代人使用的石磨和许多木炭;屏南县横坑头村传说在矿洞一端可听到十里外村庄的鸡啼……最神秘的是,这些菇民区,山上没有一片像样的森林,没有一块平坦的农地,连房子也挤在高低不平的岩基上,可是仍有那么多的人口聚集。

原来,这里是我国唐宋时期以火爆法开采五金之矿的宝地。这个答案在1209年《龙泉县志》(该宋代县志在清乾隆年间失传)中已写明。明代陆容在写《菽园杂记》时,曾引入“五金之矿、青瓷、韶粉、采铜法、香蕈”等五条。并特别注明:

“以上五条出《龙泉县志》,银铜青瓷皆切民用,而青瓷尤易视之,盖不知其成之之难耳。苟知之,其忍暴殄之哉!蕈字原作葚,土音之讹,今正之。又尝见《本心斋蔬食谱》作蕁,尤无据。盖《说文》、《韵会》皆无蕈字,《广韵》有之。”

1 从南宋《龙泉县志》香蕈185字,陆容附注的“葚”字,寻找宋代印记

南宋《龙泉县志》为何澹所著,香蕈185字中,有“葚”字11个,陆容以为其系土音之误,将其改作“蕈”。而历史上龙庆景地方对香菇的称呼确实是“椹”或“葚”字,与蕈字同音(方言)。陆容作附注时,还查了“蕈”字的出处。其实,《本心斋蔬食谱》作“荨”也是当年该书作者陈达叟按照菇民或销售者对“葚”或“椹”的称呼而写成的同音字。陈达叟是宋人,他的生卒不详,但所写20种素食乃浙江中部金华一带所流行之食物。宋时已有菇民在浙江中部,如陈仁玉《菌谱》(1245)中的生产者——山獠,有人称菇为“荨”亦属常理。

由于陆容这个附注,我们得以从“葚”字开始,认识其时代印记,确认此香蕈185字,完全是宋代或宋代之前的香菇砍花法栽培。亦让我们确知,写作此185字者,决非一个普通的文人,而必是一个能完全融入菇民之中,理解菇山方言,知栽培秘密,而又有菌类学识的当地文人,即何澹。

既然香蕈185字确定为南宋《龙县宋志》无疑,同为五条中之“五金之矿、青瓷、韶粉、采铜法”等四条,便可确认为宋代。而将此与菇民区所见之众多矿洞遗址联系在一起,便可逐步看清先人们的功绩。

2 火爆法采矿是历史的创新

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所引五金之矿,共575字。照录如下,其详细说明先人是如何用火爆矿石法采矿和冶炼银、铜等五金的。

“五金之矿,生于山川重复高峰峻岭之间。其发之初,唯于顽石中隐见矿脉,微如毫发。有识矿者得之,凿取烹试。其矿色样不同,精粗亦异。矿中得银,多少不定,或一箩重二十五斤,得银多至二三两,少或三四钱。矿脉深浅不可测,有地面方发而遽绝者,有深入数丈而绝者,有甚微久而方阔者,有矿脉中绝而凿取不已复见兴盛者,此名为过璧。有方采于此,忽然不现,而复发于寻丈之间者,谓之虾蟆跳。大率坑匠采矿,如虫蠹木,或深数丈,或数十丈,或数百丈。随其浅深,断绝方止。旧取矿携尖铁及铁凿,竭力击之,凡数十下仅得一片。今不用锤尖,惟烧爆得矿。矿石不拘多少,采入碓坊,舂碓极细,是谓矿末。次以大桶盛水,投矿末于中,搅数百次,谓之搅粘。凡桶中之粘,分三等,浮于面者谓之细粘,桶中者谓之梅沙,沉于底者谓之粗矿肉。若细粘与梅沙,用尖底淘盆浮于淘池中,且淘且汰,泛扬去粗,留取其精英者。其粗矿肉,则用一木盆如小舟然,淘汰亦如前法。大率欲淘去石末,存其真矿,以桶盛贮,璀璨星星可观,是谓矿肉。次用米糊搜拌,圆如拳大,排于炭上,更以炭一尺许覆之。自旦发火,至申时住火候冷,名窖团。次用烀银炉炽炭,投铅于炉中,候化,即投窖团入炉,用鞴鼓扇不停手,盖铅性能收银尽归炉底,独有滓浮于面。凡数次,炉瓟出炽火,掠出炉面滓。烹炼既熟,良久以水灭火,则银铅为一,是谓铅驼。次就地用上等炉灰,视铅驼大小作一浅灰窠,置铅驼于灰窠内,用炭围叠侧,扇火不住手。初铅银混,泓然于灰窠之内,望泓面有烟云之气飞走不定,久之稍散,则雪花腾涌。雪花既尽,湛然澄澈。又少顷,其色自一边先变浑色,是谓窠翻。烟云雪花,乃铅气未尽之状。铅性畏灰,故用灰以捕铅。铅既入灰,唯银独存。自辰至午,方见尽银。铅入于灰坯,乃生药中蜜陀僧也。”

该火爆矿石技术流程和细节清晰,说明远在宋之前就已形成,其形成时期往前推至唐代甚至更早都是可能的。仅凭简陋工具要取得十分净银与净铜,非常之难,即使以今天之科技亦非易事。其从采矿、叠烧、淘选、焙烧成银的过程是:

①以目视法寻找矿苗:“顽石中隐见微如毫发之矿脉” “凿取烹试”。②将矿石用柴炭堆叠烧两次,六日六夜,铜在矿中,既经烈火,皆成茱萸头,出于矿面。然后采入碓坊,舂碓极细,是谓矿末。③以大桶盛水投矿末淘选,形成不同层次的悬浮物,精矿肉沉入桶底,逐次淘去浮滓,拣去杂石,选出精矿肉。④将选出的精矿肉用米糊拌制成团,排于炭中焙烧大约八九个小时,形成窖团。⑤将铅投入炉中熔化,再投入窖团,鼓风熔炼。待银铅混融成液状沉在炉底后,从炉中耙出浮滓,然后熄火,银铅溶液冷却后形成铅驼(银铅混为一体,是谓铅驼)。⑥将铅驼放入用灰堆就的灰窠内,周边围以木炭,点火烧灼,利用铅性畏灰的原理,分离银铅,提出纯银。

3 《唐书·地理志》印证了龙泉是我国火爆法著名铜产地

明成化《处州府志》龙泉卷“山川”项载有“《唐书·地理志》云:‘孝义山在县西五十里出铜今不复有’”。“豫章山在县南二十里嘗出铜今无”。此项记载在乾隆二十七年(1762)《龙泉县志》卷之一“山川”则写:“孝义山在县西四十里,上有孝女张夫人庙,宋孝童盧猛亦居此。唐地理志云出铜,又名铜山。”

光绪三年(1877)《龙泉县志》,1994年《龙泉县志》均有同样记载。

《唐书·地理志》记载了唐贞观十三年和天宝户口数、沿革等。时全国人口约五千五百万,一千五百个县,对各州县有记载,但对自然及山川物产所记极为简略。明成化《处州府志》(1486)引《唐书·地理志》所载,龙泉孝义山及豫章历史上产铜,至明成化时已无。孝义山应在如今竹垟、宝溪、住龙境内。豫章为如今之豫章,即兰巨乡,那里的铜山应为今之桐山村。龙泉这两个地方受《唐书·地理志》之特别关注,说明其在唐代产铜的影响非同一般,在当时约1 500个县中,这是唯一具体产铜地的记载。

4 孝义山烈女故事,导出龙泉千古矿冶悲情史

乾隆《龙泉县志》卷之一,对孝义山产铜还加载了一历史传说:

“五代时(公元907-966),张氏14岁,父以采矿为业,久不归,女持酒馔往,候家所畜狗随,焉父见之曰:我非不知汝孤苦,但为贫所困,欲得银而后归耳,女曰:父以银可少得乎,命苟尝得之,久矣,今既不得,其如命。何父不听,女悲泣而归,他日又往见父,泣且拜曰:父不归乎?儿何以为心,有心而已时,冶矿烈焰照空,女即投炉中,牝狗次之。乡人立祠以祀,尝有瑞竹一技覆盖女像如帡!”(引文中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乾隆《龙泉县志》记入的这一惨烈美丽的传说,从侧面反映了当时龙泉火爆法采矿冶炼于百姓生存之重大关系:孤苦父女悲惨生活,父亲釆矿艰幸而收入微薄,女儿苦盼其回而不得,乃葬身烈火,以了父亲为家中女儿生计而采矿谋生之苦难。显示父女情深和人性之善良,连随同她而往之狗也跃身烈火,其惨烈而悲壮可谓感天动地。孝义山在龙泉县城之西。此故事开篇即写“五代时”(907—960),正说明南宋嘉定二年《龙泉县志》所记五金之矿、采铜等三条,是宋人记前朝或更早的历史。堂堂县志写此民间传说,可知故事流传之广。

5 龙泉、庆元、景宁、云和菇民区内分布着众多唐宋矿冶遗址

菇民区除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外,云和县与龙泉接壤之原黄源乡,平均海拔920米,也是一个菇民聚居区,在江西传承砍花法栽培的知名人士原江西省第一个菌种场的创建者,1986年被选为景德镇市食用菌协会会长的毛作全即从此走出。这里有一个闻名全省的黄家畲银坑洞,为国务院公布的文保单位,注明是明代。这个银坑洞群主要有黄家畲银坑洞群、矿石搬运古道、天顺二年银官局、冶炼遗址、麻垟村大棚基冶炼遗址、明代矿头杨广三墓、回龙山矿工摩崖题记、矿工起事山寨遗址等,遗址内出土大量炉渣石磨石臼等,它们构成了全面反映采矿、矿石搬运、冶炼、矿务管理机构、矿头与矿工生活等情境的较为完整、成系统的明代银冶文物史迹网。

清代,黄家畲银坑洞就被作为当地的“八景” “四景”,文人多有吟咏。

光绪《庆元县志》有关于上乡苍岱村明代银坑洞的记载,并在该坑洞附近发现“成化十八年开采”(1482)的石刻。这里有一处连绵2.5公里的古矿坑遗址,分为苍岱段、坑里段和官山头段等三区块;苍岱段有28个古矿洞,长约450米,垂深约60米,曾是明朝庆元银矿开采的主矿区,绵延到闽北,范围几百公里。

图1 云和银坑洞太监阮料石碑

明万历四年(1576),庆元编写第一部县志,对该银坑洞有“明代”二字作定语。此志距陆容(1436—1949)编撰之《菽园杂记》已有100年。但是受叶宗留矿工起义被镇压及《菽园杂志》所列“龙泉五条”被定格为“明代”影响,将苍岱矿定为“明代”也是可以理解的。“成化十八年开采”,可能是坑主或坑工的随意之作,不能以此作为断代依据。

庆元是明正统矿工暴动中心,更是闽浙矿冶中心,在其矿洞遗存中,蕴藏更多的历史文化与采冶悲情,从火爆法年代上去突破,更能接近历史真相。庆元苍岱矿洞是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1206),洪咨夔《大冶赋》,何澹《龙泉县志》(1209)描述的火爆法采矿的最典型代表。这个矿在地理上与松溪连成一片,地理环境完全相同,更与何澹同处龙泉县。庆元于宋庆元三年(1197)从龙泉析出,此时距何澹1209年出《龙泉县志》不过12年,所以何澹所有泛称“龙泉”者,均含庆元。证明苍岱矿为唐宋遗址,笔者认为顺理成章。

2011年,景宁县梅岐乡竹山有一银坑洞开采遗址,刻有“至正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山前坑采银矿十分有利”,另多处散落题刻。同治《景宁县志》载:境内“废坑”凡十一处。其中渤海坑名列榜首。明代景宁籍进士潘琴,描述了渤海坑的开采:“矿工在洞内燃起火烛,像蛇一样地曲折前行。用锥凿一寸一寸地取下矿石,遇上坚硬的岩石,就用火烤,火烈石爆,经常有人当场毙命。”明代人写这些矿是作为一种历史遗留回忆,说明其已有一定的历史年代。毫无疑问,这些矿洞,均为唐宋遗址。

龙泉市屏南县横坑头村天堂湖至黄笋、仰天岙、局下坑一带分布着大量的银矿洞遗址。有银坑大门、官局圩等,官局圩为官员驻地。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曾在此进行过多次的地质勘查。这些矿洞到底是哪个年代遗留下来的,神秘莫测,大多认为是明代,但无文字依据。龙南乡西坪村,有巨大矿洞遗址,有不少石舂、石磨,这些石磨无凹凸磨齿,只能作研磨矿石之用。西坪有一古矿洞,传说可通至另一村庄桌案际,约十里之长,银官住所前些年仍在。西坪新老书记毛贵和毛水生说:上代传说西坪热闹时有几千人。

以上这些矿洞遗址,都处在海拔较高的核心菇民区。

类似矿洞传说在龙泉、庆元、景宁、云和四县市十分普遍,地质部门作了大量调研工作,也有地质专家怀疑其系唐宋遗址。但受《菽园杂记》影响,都将其定格于明代,乃至国务院文保单位,亦按明朝太监陆料之石碑将其作为明代之文物保护,是历史之误解所致。将此历史补正之后,对于菇民区文旅事业发展,和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香菇砍花法栽培源自龙庆景菇民区,如今已有大量史料证明,而我国古代以火爆法开采冶炼五金的矿区与其重叠,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火爆法采矿,必须持续不断大量砍伐阔叶树,用作火爆薪炭,而满山遍野伐倒的阔叶树硬木,成为各种木腐菌滋生的场所,乃至自然出菇,后经过人工的不断选择尝试,最终形成了香菇砍花法这一栽培技术。对此,笔者将另作阐述。

G09,S646

B

2095-0934(2021)01-085-04

(待续)

猜你喜欢

坑洞庆元县志
曹庆元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中国女排:一支超越世代的队伍
县志里的乡贤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落入坑洞的猎人
落入坑洞的猎人
不幸的猎人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