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大田小拱棚轻简化栽培技术初探
2021-02-04崔文浩洪金良苏丹军郑江程
崔文浩 洪金良 张 婷 苏丹军 郑江程*
羊肚菌大田小拱棚轻简化栽培技术初探
崔文浩1洪金良2张 婷1苏丹军3郑江程1*
(1. 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 ;2. 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浙江 衢州 324000 3. 衢州市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 衢州 324000)
针对浙江地区羊肚菌钢管大棚栽培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试验采用小拱棚轻简化大田栽培技术。具体介绍该项技术的菌种及外源营养袋的制作、机械整地播种、小拱棚搭建、发菌及出菇管理等;并比较栽培成本与效益。结果为羊肚菌小拱棚轻简化大田栽培模式与镀锌钢管大棚栽培模式产量相当,但前者可节省85%的设施成本和25%的人工成本。
羊肚菌;小拱棚;轻简化;栽培结果
羊肚菌因子实体形似羊肚而得名,不仅美味可口,还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2000年,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在羊肚菌室外栽培中首先采用外营养添加技术,取得了栽培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1]。截至2018年,全国羊肚菌栽培面积增至7万亩(1亩≈667 m2),市场投放干货量约240吨[2]。随着羊肚菌市场逐渐成熟,鲜菇出售价格稳定在80~150元/kg,每亩产值在1万~1.5万元。如何进一步提高羊肚菌栽培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问题亟需研究解决。
目前浙江地区羊肚菌栽培设施以镀锌钢管大棚为主,棚宽6~8 m,高3 m[3],每亩需投入成本1.5万~2万元。若与水稻等作物轮作,需每年拆除钢棚、整地,要花费大量人工。我们采用小拱棚和机械设备进行羊肚菌轻简化大田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减少了操作程序,降低了人工和设施成本。现将该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菌种和外源营养袋
栽培种选择六妹羊肚菌(),由四川金地田岭涧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比较适合浙江地区种植。其中低海拔地区(海拔100 m左右)和丘陵地区可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其他地区可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播种。栽培袋配方与外源营养袋配方相同,均为小麦78%、木屑20%、石膏1%,石灰1%,含水量60%。其中小麦需提前3天用1%石灰水浸泡预湿。料袋和营养袋均采用14 cm×30 cm×0.004 cm的聚丙烯袋。
2 播 种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两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地块栽培。
栽培前每亩均匀撒施生石灰50 kg,翻耕后利用抽水机抽水灌田,土壤浸泡2天后,排去田间积水,将土壤晾晒至适合大型机械操作,使用大型旋耕机深耕整平(图1),耕作深度25~30 cm,耕作完成即可播种。
2.2 播种处理
将羊肚菌菌种包放入菌袋粉碎机中脱袋打碎(图2),用1‰ KH2PO4溶液搅拌预湿,按每袋播种4 m2的用种量撒播于土面。按季风平行方向在大田上撒石灰划线,石灰线间距1.3 m。利用特制的开沟机沿石灰线开沟作畦,畦宽1 m、高0.2 m,沟宽0.3 m。保证开沟机卷起的泥土能均匀覆盖在播有菌种的畦面上,对菌种进行覆盖(图3)。最后在畦面覆盖宽1 m的黑白膜,覆膜前在膜上每隔20 cm平行扎3个孔,以利透气。
2.3 搭建小拱棚
小拱棚搭建前,在畦面铺设微喷带(图4)。搭建小拱棚可选用毛竹片或玻璃纤维支架。我们选用的是长2.2 m、宽6 mm的玻璃纤维支架。在畦面上搭建圆顶小拱棚,畦两端支架以两两十字交叉法固定,其余支架每根间隔1 m(图5),棚宽与畦宽等同,棚顶距离畦面0.45 m。在小拱棚外覆盖宽2 m规格为3针的遮阳网,小拱棚两端的遮阳网需特别加固,以防大风吹起。
2.4 外源营养袋的摆放
播种7~20天,掀开小拱棚一侧的地膜放于畦面一侧,在外源营养袋较平整一面等距离扎4~6个孔径为0.5 cm的小孔,将扎有小孔一面紧贴在畦面上。沿畦面走向平行摆放两行,行间距50 cm左右,袋的纵向间距40 cm左右。每亩放置外源营养袋1 600~2 000个(图6)。最后还原覆盖地膜。
3 发菌管理
小拱棚和地膜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温湿环境,有利于菌丝茁壮生长。若遇长时间干旱,可开启微喷设施,在沟内和畦面上喷水,不必掀开地膜,让水分沿地膜边缘土壤渗透进畦面。若遇长期阴雨天气,畦面湿度偏高,需时常揭膜通风,以防菌丝缺氧出现纤细发黄等情况。
外源营养袋摆放后20~25天,待气温回升后掀膜,随之加大通风量,对畦面菌丝补水,保持环境湿润,增加散射光照射。喷灌补水需将土壤完全浇透,必要时可浇水2~3遍。
4 出菇管理
羊肚菌原基发生后,为避免淋雨和空气骤升骤降对原基生长造成影响,可先将遮阳网掀去,在小拱棚上覆盖宽1.5 m的棚膜,保证棚膜边缘与畦面间留出约10 cm空隙,以利于空气流通,再覆上遮阳网。小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若温度超过22 ℃,应采取棚顶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但不能向畦面直接喷雾,以防原基黄化死亡(图7)。
图1 旋耕机深耕土壤
图3 开沟机开沟覆土
图4 小拱棚搭建
图5 小拱棚覆盖遮阳网
图6 外源营养袋摆放
图7 羊肚菌原基形成
图8 羊肚菌子囊果成熟
待子实体生长至顶部凹陷处基本展开,菇柄呈白色时,即可采收(图8)。采收时,先将遮阳网和棚膜掀到一边,用小刀在子囊果菌柄近地面处,齐土面割下,切除粘有泥土的部分,以免影响商品性状。
采收结束后,拆去小拱棚,将外源营养袋内的基质脱袋打碎后撒入土壤作为肥料,然后翻耕整地种植其他作物。
5 栽培成本与效益的比较
羊肚菌栽培投入包括地租、整地、设施、菌种、外源营养袋、人工等费用[4]。我们试验中搭建15亩栽培面积的小拱棚,购买玻璃纤维支架4 300元,遮阳网1.5万元,农膜9 750元,折算下来平均每亩设施成本约2 000元,而搭建钢架大棚所需费用在15 000元/亩以上。
在人工成本方面,利用旋耕机、菌袋粉碎机、开沟机进行土壤翻整及播种,能有效提高操作效率。经统计,本栽培模式每亩耕地、播种及小拱棚搭建需要人工5.5个,较大棚栽培模式减少2~3个。
其余地租、菌种、外源营养袋等成本方面,两种模式差异不大。
在出菇产量方面,2020年小拱棚采收的羊肚菌平均产量为299.25 g/m2,而对照镀锌钢管大棚栽培产量为316 g/m2,经方差分析,两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得出,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羊肚菌轻简化大田栽培模式较镀锌钢管大棚栽培模式可节约85%的设施成本和25%的人工成本。
[1] 谭方河.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历史、现状及前景[J].食药用菌, 2016, 24(3): 140-144.
[2] 张亚, 刘伟. 羊肚菌消费市场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 食药用菌, 2018, 26(3): 135-141.
[3] 罗凯, 朱瑞文, 涂俊铭. 南方冷棚羊肚菌栽培技术[J]. 中国食用菌, 2019, 38(11): 123-125.
[4] 刘伟, 蔡英丽, 张亚,等. 羊肚菌大田栽培项目的投入产出分析[J]. 食药用菌, 2017, 25(4): 220-225.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19C150001)
崔文浩,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E-mail:cuiwh_defoe@126.com。
郑江程,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及育种方面研究。
S646
B
2095-0934(2021)01-07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