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倾斜角与ACDF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研究
2021-02-04房昕吴恺刘品端郭金铭
房昕,吴恺,刘品端,郭金铭
(1.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铁岭 112000;2.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辽宁锦州 121000;3.中国医学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辽宁沈阳 110000)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保守治疗无效颈椎病治疗的“金标准”[1],在降低颈肩部、肢体症状的同时,能够纠正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颈椎正常的矢状位序列,确保了颈椎稳定性。研究认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维持与ACDF手术预后具有直接联系,在临床中不可忽视。术前T1倾斜角(T1slope,T1S)是预测颈椎不稳定、影响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但X线片上T1S常受到双肩遮挡,T1及胸骨上缘辨认不清,影响其运用价值[2]。张光明等[3]研究发现,T1S与C7倾斜角(C7slope,C7S)具有强相关性,且后者测量更为简单,因此C7S有望成为颈椎矢状位平衡方面研究的重要参数。本研究纳入80例采用ACDF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探讨C7S与ACDF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颈椎病符合《实用骨科学》第四版[4]相关诊断标准;②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ACDF术治疗;③无手术史、颈椎骨折或颈椎发育异常;④术前、术后随访影像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等;②合并颈椎肿瘤、结核等其他疾病;③≥3个节段患病;④随访期<2年或病例资料缺失。本研究纳入2016年2月~2018年2月本院采用ACDF术治疗的80例颈椎病患者,男47例,女33例;年龄43~74岁,平均(57.11±6.56)岁;患病节段:C3-43例、C4-520例、C5-624例、C6-718例,C3-4合并C4-55例,C4-5合并C5-67例,C5-6合并C6-73例。
1.2 方法
手术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取仰卧位,肩背部适当垫高,适度拉伸颈部使其自然后伸。作右侧常规颈前外侧手术切口,逐层打开皮肤、皮下组织,从颈动脉鞘、内脏鞘之间到达患病节段椎体前间隙,两侧椎前筋膜、颈前肌分离后采用“C”臂定位,进一步明确患病椎间隙位置,Caspar撑开器置于患病间隙中央并适当撑开,沿椎间隙进行扩大减压,切除椎间盘,将后纵韧带切开。刮除患病椎间隙上下软骨终板,术中碎骨修剪后填入Cage融合器,置入椎间隙,安装规格适宜的钛板固定。“C”臂透视确认融合器、内固定位置满意,冲洗切口后安放引流装置,逐层缝合手术切口,采用无菌敷料包扎。术后取平卧位,给予消炎、镇痛等针对性治疗,于术后24~48 h停止引流,2 d后鼓励患者颈托保护下下床,术后颈托佩戴不低于2个月,随访2年以上。
影像参数测量[5]:术前、末次随访进行测量,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2-7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SVA):C2几何中心垂直线与C7上终板后角的距离,用于衡量颈椎矢状位平衡; T1S: T1上终板切线与水
平面的夹角;颈椎前凸角:即C7下终板切线得垂线与C2上终板切线所呈夹角,也称颈椎前凸角;患病节段Cobb 角(segment Cobb angle,SCobb):患病节段下位椎下终板延长线与上位椎上终板延长线夹角;C7S:C7上终板延长线与水平面夹角(见图1)。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所有患者末次随访的C7S、T1S、颈椎前凸角、SCobb较术前均显著增加,末次随访C2-7SVA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Spearman分析可见,术前C7S与T1S、颈椎前凸角呈显著正相关,与C2-7SV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Cobb无相关性(P>0.05);末次随访C7S与T1S、颈椎前凸角、SCobb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2-7SV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手术前后颈椎矢状位参数比较
表2 C7S与ACDF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颈椎疾病、手术方式研究的逐渐深入,脊柱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颈椎矢状位平衡及颈椎曲度相关问题,并认为颈椎矢状位失衡对颈肩部疼痛等症状的发生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报道称,矢状位失衡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较为局限[6-7]。T1S是预测颈椎不稳定、影响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之一[8],T1S较高者,术后颈椎后凸畸形、曲度丢失风险更高,在衡量ACDF术效果方面有一定指导价值[9]。但关于T1S的测量,程招军等[10]认为侧位X线片上T1椎体、胸骨上缘显示效果较差,测量准确度可能受到影响,而MRI、CT检查时患者为平卧位,与X线片上测量数值有所差异。而X线片上C7S清晰可见,并且王广超等[11]研究表明,C7S与T1S具有强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末次随访C7S与T1S均具有显著相关性,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因此C7S有望代替T1S用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衡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末次随访C7S、T1S、颈椎前凸角、SCobb较术前均显著增加,末次随访C2-7SVA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因为应用Caspar撑开器、椎间融合器置入及钛板内固定等重建了颈椎的生理曲度与节段稳定性,同时提升患病节段椎间隙高度及Cobb角。颈椎前凸角增大时,消除了颈后肌群紧张、痉挛,可降低颈肩僵硬、疼痛等症状;C2-7SVA降低则意味着颈椎前倾矫正,头部重心后移,可改善颈椎矢状位失衡,缓解颈肩部疼痛症状[12]。关于C7S与ACDF术后矢状位参数的关系,本研究发现,术前C7S与T1S、颈椎前凸角呈显著正相关,与C2-7SVA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SCobb无相关性(P>0.05),说明C7S对颈椎病术前颈椎前凸及矢状位平衡具有明显联系。刘涛等[13]也提出,颈椎病患者C7S发生变化时,C2-7SVA、颈椎前凸角都会发生一定的代偿性改变与之相适应。钛板固定系统有一定曲度,并同时具备刚性与一定的韧性,ACDF术后邻近节段以自身代偿应对患病节段的应力变化,邻近节段生物力学性能也因此改变,当邻近节段出现代偿极限时,颈椎矢状位参数也相应发生变化[14]。本研究所有患者末次随访的C7S与T1S、颈椎前凸角、SCobb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2-7SVA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ACDF术后患病节段的椎间融合器置入及钛板内固定,能够增加SCobb角和C2-7Cobb角,进而使C2-7SVA减小、C7S增加,从而有效恢复并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15-16]。因此本研究认为,C7S可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衡量的有效参数,并能替代X线片上测量难度较大、准确定稍差的T1S,可运用于颈椎病手术前后颈椎矢状位平衡变化的观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