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社退稿策略探讨

2021-02-03史伟明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1期

摘要:文章以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为例,从分析出版社退稿的原因入手,探讨退稿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进一步论述编辑在退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原则以及处理技巧。

关键词:退稿原因;退稿的意义;退稿流程;退稿的艺术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1-0228-03

法国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掌门人加斯东·伽利玛认为,编辑职业最重要的经验是要知道如何退稿。稿件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只有明确退稿标准,规范退稿流程,处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才能有效保证出版质量,提高出版水平,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一、退稿的主要原因

退稿是编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最容易被作者误解的。其实,稿件的采纳与否受诸多因素影响,比较常见的退稿原因有文字质量较差、存在意识形态问题、学术价值不高、专业不对口等[1]。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逐一解析。

(一)稿件质量未达到出版标准

以大学出版为例,作者大多是各大高等学府的教授、副教授,文化素质较高,如果亲自执笔的话,其实是不大可能出现文字质量差到无法出版的情况。但现实情况是,有些作者因为工作繁忙,自身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对教材、专著的写作工作不够重视,应付了事,书稿的大部分内容由学生代笔,统稿人也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并没有通读全文,书稿很容易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语句不通顺的情况,甚至同一个专业名词在同一页内就出现多种不同说法,图表与正文不呼应、逻辑上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此外,部分作者大量引用外文资料,翻译的部分是使用翻译软件完成的。这种软件其实很难把外文准确翻译成通顺的中文,尤其是一些学术资料本身句式比较复杂,从句套从句,虽然翻译后看起来是中文,读起来却怎么也读不明白。日常审稿中,如果只是少量句子存在这种问题,编辑一般会让作者修改即可,但如果篇幅较大,或者涉及诸多章节,造成稿件整体质量不合格,就只能做退稿处理。

(二)稿件存在意识形态问题

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在书稿中表达得愈来愈隐晦。有些作者专业水平较高,政治敏感度却不高,认识不到学术问题深层隐藏的立场问题。更有甚者披着学术的外衣,实则宣扬错误的观点、立场。

以笔者看过的一本名为《XXX戏剧译介研究》的稿件为例,从稿件名可推断,其应该是研讨如何将戏剧作品准确、生动地翻译成某种语言的学术专著。然而实际上,作者的写作重点并没有放在翻译方面,而是用较大篇幅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尤其是现代史上比较特殊的时期,涉及多位领导人。并且,其列举的戏剧作品大多在意识形态领域争议极大,有些话剧作品甚至是国内禁演的。显而易见,该稿件就是披着“戏剧作品翻译研究”的外衣,实则为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戏剧作品“树碑立传”。经核实,该稿件是别的出版社的退稿,作者又投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试试运气”,所幸及时发现问题,直接做退稿处理。

(三)稿件的学术价值不高

书稿的价值包括很多方面,工具书的价值侧重在实用性、规范性方面;文学类图书的价值主要在于文学性,如语言生动、词句优美、情节跌宕起伏;而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代表的是先进的文化,较为看重学术价值。学术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创新性的内容。理论价值主要是对现有理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创新性。有些书稿选题过时、立意不高,引用的案例、数据过于陈旧,有些观点、立场没有与时俱进,难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出版此类书稿是不合时宜的,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专业不对口

这种问题大多存在于自来稿中。有些作者可能对出版行业不大了解,对大学出版社的业务范围也不清楚,认为既然是出版社,万物皆可出版。笔者在工作中也遇到过此类啼笑皆非的事情。曾经有一位老先生找到笔者,说自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校友,因对母校感情颇深,想要在母校的出版社出版他个人微信朋友圈中的一些文字、照片,并且要求出版社支付稿酬。笔者耐心跟他解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是出版大学教材、学术专著的,虽然偶有散文集、诗集之类的文艺作品出版,大多是因为作者是高校教师,作品内容也是与教学生涯有关的。虽然感动于老先生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但的确爱莫能助。老先生很执拗,反复跟笔者强调他的文字质量很好,图片也非常精美,销量绝对可观。笔者只好建议他咨询一下专门出版文艺作品的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在文艺作品的版式设计、发行推广方面更具优势,可能对他的作品更有助益。

实际上,老先生这种情况不是个例。专业不对口已成为退稿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退稿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

出版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的阵地,是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创造者、实现者。出版优秀的图书,对于提升整个国家、民族的综合素质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定与和谐密切相关。

图书编辑是图书的把关人,其不仅要对文字负责,还要担负起确保图书意识形态正确的重大责任[2]。无论是选题立意还是书稿内容,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稿件应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实际工作中,编辑要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有关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等,并坚定地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贯彻执行;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严格把关,绝不让不合格的图书流入市场。

(二)经济意义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是出版社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退稿虽然会在短期内减少出版社的收入,甚至损失排版费、外聘专家的费用,但从长期发展看,将不合格的稿件拒之门外,能有效地保证和提高图书质量,实际上有益于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增长。若让不合格的图书流入市场,即使一时获利,出版社在社会效益方面的损失将会是巨大的、难以弥补的。长此以往,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也必将受损。对于一个出版社而言,经济效益非常重要,是关系到出版社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对于不符合出版要求的稿件,无论作者的学术地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必须当退则退。

三、退稿的常见流程

(一)策划编辑预审

策划编辑预审这一环节,目前是最受忽视的。很多策划编辑认为,稿子我都给文字编辑要来了,还不应该他们看吗?其实不然。无论是约稿还是自来稿,策划编辑是最熟悉作者情况的,最容易了解稿子的策划意图、组稿过程、参编者的学术水平、稿件有可能出现纰漏的地方乃至将会采用的市场营销策略等。稿件能否实现最初的策划目标,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策划编辑掌握的信息最全面,判断也会较为准确、客观。这些信息可以说是文字编辑不了解的,至少了解得没有那么全面。

(二)责任编辑初审

责任编辑主要从文字质量、意识形态、结构逻辑方面对稿件进行审读。审读全稿后,通过标记、折页等方式,在稿件上着重标出有问题的部分,详细填写稿历,指出问题,列出退稿原因,并提出退稿意见,提请复审,重点审读有問题的部分,附上退稿建议。

(三)复审、终审决策

在责任编辑审读的基础上,复审、终审对稿件的政策性、科学性、先进性、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稿件文字质量、学术观点、政治立场作出退稿决定。

(四)专家小组评议

在前述流程中,不同审次的编辑意见不统一,或者属于重大项目的稿件,可以由社内专家和外聘专家组成专家评议小组,更客观地分析稿件存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决策。

无论是策划编辑、责任编辑,还是复审、终审、专家评议小组,在研讨退稿时,应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3],一视同仁,“对稿不对人”,不能因作者年轻、资历尚浅,就草草作出决断,也不能因作者是业内专家、名家,就万万不可退,要坚守底线,谨慎决策。

四、退稿的策略

一般来说,编辑可以通过邮政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作者退稿事宜。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电话,尤其是使用出版社办公室的座机打给作者较为正式,也体现对作者的尊重。另外,微信也比较常用。因大学出版社稿件作者多为教师,办公时间接听电话多有不便,所以编辑常常先用微信留言的方式询问作者是否方便通话,如果对方没有回复就换个时间再联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在交流的过程中,编辑都应重视沟通技巧,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

(一)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以大学出版社为例,通常来说,接触到的作者都是各领域中的专家,即便是刚刚加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也都是各专业中的精英。一旦面对退稿的尴尬局面,第一反应多是不服气。编辑一职,更多的是杂家,除了学习自身专业,其他相关专业也要知道、了解,但是在深度上,肯定没法跟专门教这门课的老师比。这就需要编辑提前做好功课,高度熟悉原稿,对稿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梳理、归纳;需要核查的部分,要记下找到的出处,以备与作者核实;涉及结构、逻辑这样全局性的问题,最好事先画一个示意图,理清思路,组织好语言,标注好相关内容的页码。这样,在与作者解释退稿原因时,才能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也便于退稿后作者有针对性地修改。编辑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负责,能让作者认识到退稿不是编辑或出版社任意妄为,而是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后作出的决定,有效地打消作者的疑虑。

(二)不同作者区别对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在通知作者退稿事宜时,编辑也应根据每位作者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个性化退稿。

通知退稿对于资深编辑来说,可能只是众多日常事务中普普通通的一项,但是对于年轻或没什么出书经历的作者来说,自己的稿件被退掉可能是颇有“刺激”意味的重大挫折。这类作者比较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偏执地认为是编辑、出版社故意为难他。这时就需要对接的编辑具备较高的共情能力,能够换位思考,体谅作者的心情,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疏导工作,让作者充分了解到编辑工作的责任和使命[4]。要让作者明白,编辑不是作者的敌人,而是亦师亦友,现在暂时的退稿是为了引导和激励作者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在通知作者退稿事宜时,编辑语气要和缓,尽可能多用语气助词,描述要客观,以事实为依据,充分肯定稿子中有价值的部分,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多鼓励,少打击[5]。要认识到,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优秀的作者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的。

一般来说,长期合作的作者对退稿的接受能力较强,了解稿件的采纳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容易情绪化,能够客观地看待被退稿[6]。但是,这一类作者通常社会地位比较高,被通知退稿还是会感到没面子。这就需要编辑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盛气凌人,可以以节日问候的方式缓和气氛;也可以询问作者最近忙不忙,是否有新课题等,以打破僵局。在与作者解释稿件问题时,编辑应不卑不亢,既谦虚谨慎,又坚持原则,力争做到让作者心悦诚服,不因一次退稿影响未来长久的合作[5]。

(三)退稿不退人

退稿不是目的,应充分利用退稿进行深层、高效的沟通,使作者更加明确出版社及编辑的意图,拉近编辑与作者的距离,增进两者之间的感情,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诚恳热情的待人接物方式赢得作者的理解和认可。编辑应与作者建立长期联系,定期互动交流,邀请或共同参与学术研讨会,社内有相关专业的新书上市时,可以免费寄送样书给作者,既联络感情,又推广新书,对较长时间没有新作的作者而言还能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不断壮大出版社的作者队伍,在重点开发成熟作者的基础上,培养后备力量,形成不同年龄的作者梯队,长久、稳定地推出好书[7]。

针对来稿不符合本社出版范围的情况,即使没有实际交稿,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退稿。对于这一类作者,编辑不应该简单粗暴地拒绝了事,而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耐心地向他们介绍本社的出版特色,在他们心中树立起鲜明的品牌形象,把作者转变成读者、消费者。

五、结语

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编辑而言,退稿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这是出版工作无法避免的。要知道,世上许多名家名作,正是经过这样的打磨,才破茧成蝶,流芳百世。作为编辑,首先要对退稿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端正态度,坚守原则,谨慎决策;其次要理解、尊重作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帮助作者提高作品质量,实现出版社与作者双赢以及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 蔡琳,王秦玲,孟凡婷.关于编辑部退稿[J].编辑学报,2009,21(4):342-343.

[2] 高玉宽.论高校学报编辑的退稿艺术[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4):82-84.

[3] 李玲.图书出版工作中的退稿微探[J].科教文汇,2021(8):178-179.

[4] 王永灿.编辑应如何做好组约稿件退稿工作[J].现代出版,2017(1):42-46.

[5] 李春英.编辑工作中的退稿处理流程探微[J].出版发行研究,2007(7):38-41.

[6] 王贞.浅谈退稿中的人文关怀[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5-126.

[7] 周国清.理解·尊重·稳定:编辑退稿的作者意识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3):10-13.

作者简介 史伟明,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