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城市电视台的突围探究
2021-02-03许健
摘要:目前,城市电视台节目生产处于一种迷顿状态。文章分析城市台的现实状况,并结合无锡广播电视台的一些做法,阐述“服务”是媒体融合时代城市电视台节目内容创研和生产的方向,提出做好服务类节目的战略是:注入新媒体思维,融合新媒体平台,精准服务本土受众。
关键词:融媒体;服务;本土;有用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154-03
一、引言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和方式,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原有生态环境。如今,电视媒体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城市电视台更是承受着内挤外压的痛,面临着节目危机和生存危机。城市电视台要想在当下媒体竞争中重新获得生存空间,扩大影响力,唯有以受众为中心,拥抱新媒体,深耕本土,在节目的“服务”上做文章,向社会化多元服务拓展,坚持创新变革,精准对接受众需求。
二、城市电视台节目生产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受新媒体、自媒体的冲击,城市电视台和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视观众正在消失。
(一)节目到達率陡降
如今,电视机已经不再是家庭的必需品,客厅电视文化正在逐渐消亡。在网络竞争中,有线电视网劣势尽显,以无锡为例,有线电视的退订率逐年攀升,用户逐年减少,以有线电视网为主要传输途径的城市电视台节目到达率日趋下降。
(二)从大屏到小屏的受众迁移
宽带技术的不断迭代,时刻在线得以实现,碎片化的互联网信息特点,逐渐培养了受众对手机小屏的依赖,手机凭借着智能化和便捷性优势战胜了电视机,成了人们获取信息、进行文化娱乐的主要载体和途径。
(三)节目生产力缺乏后劲
受制于市场、环境、资源、人才等因素,城市电视台节目呈现出萎缩低迷的状态,节目样式老套,并且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沼泽。民生新闻、方言栏目过后,城市电视台因缺少资金和人才制造现象级节目集群,节目创新带来的收视率变化也未能与广告经营形成正比关系,城市电视台在内容生产上无论是创新力、制作能力还是整体竞争力都在不断下降。
在目前的媒体生态下,城市电视台节目的信息传播、社会服务、文化娱乐三大功能已经完全被弱化,特别是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新媒体替代。
三、“服务”是城市电视台节目生产的必然方向
城市电视台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其在重重压力下仍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那就是本土性与公信力。城市电视台应牢牢抓住优势,在增强节目的服务性上发力,向本土受众提供融媒体时代的精准服务,以服务的贴近性重塑影响力。城市电视台相对本土报媒、自媒体以及外来卫视、央视、网媒等,具有以下电视节目“服务”优势[1]。
(一)积累丰富的本土资源
城市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扎根本土的长期宣传报道过程中,触达广而深,与本地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积累了大量可转化的“服务”资源,构建了丰富且有效的线下服务网络。
(二)具备齐全的技术设备
专业的演播室、专业的灯光设备、影视拍摄器材,城市电视台相较于网络平台自媒体视频制作者来说,技术设备专业且齐全,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
(三)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
科班出身的主持人、编导、记者以及摄像、后期包装制作人员,城市电视台拥有节目生产链所需的完整的专业人才队伍,相较于本地报媒和自媒体视频制作者来说,具有视频节目制作的天然优势。
(四)拥有公信力播出平台
网络传播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是创作者和传播者。虽然电视播出平台近年来影响力在减弱,受众也减少了,但确是一个有门槛的传播平台,城市电视台具有本土的唯一性,传播平台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是自媒体以及一些新媒体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
应该说城市电视台节目生产往服务方向发展既是媒体生态环境所迫,也是转型的内生需要,更是为了符合受众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
四、服务类节目的现状
从广义上讲,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具有某种服务功能。从狭义上说,服务类节目是指为人们和社会的日常生活、具体需要提供指导、帮助和具体服务的一种节目形式。这类节目在其性质上就是为受众服务的,最直接的体现是人们会利用节目找到或寻求自己所需要的服务。
无锡广播电视台作为全国地级市城市电视台的典型代表,这几年在原创节目方面一直进行着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创新,但无论是新办节目还是老节目的提升转型始终都围绕着“服务”展开,形成了集合民生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多维度、多层面、立体电视节目“服务”矩阵。
(一)民生新闻的“服务”升级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自此,民生新闻成了城市电视台的当家栏目。时至今日,民生新闻栏目依然是各城市电视台节目群的支柱,但新闻内容和关注重点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服务”变化。
无锡广播电视台目前有两档大时段的民生新闻栏目《第一看点》和《今晚60分》,节目已有17年之久。近年来,已经逐步完成“服务”转型,从简单地提供民生新闻转向了提供民生服务。一是从新闻事件外延到服务功能[2]。以社会新闻为切入口,以服务功能为最终点形成闭环,使受众先了解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然后通过剖析、提示以及注意事项等服务信息,让受众学习到相关实用知识。二是加大了舆论监督力度,服务百姓民生。通过记者的明察暗访探寻事件真相,以舆论监督有效推动百姓民生问题的解决。三是嫁接专业资源,服务百姓生活。这两个新闻栏目先后策划推出了《老娘舅》版块,聘请专业调解员协调百姓间的矛盾;《拜托了律师》版块,以律师替代记者,给出专业法律意见,解决百姓生活困惑。四是利用网络直播,延伸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如台风等恶劣天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栏目利用网络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迅速链接同步,实时发布最新动态以及生活提醒,将新媒体的“快”与传统媒体的“准”进行优势互补,向无锡百姓及时提供多屏整合的出行及居家服务。
(二)塑造帮忙节目“服务”品牌
帮忙类节目是民生新闻的创新和延续,也是彰显媒体社会责任以及电视节目真正“服务”到家最现实的体现。它克服了民生新闻只管现象,不管结果的问题。帮忙节目关注受众个体,聚焦急事、难事、烦心事,真正对受众服务到位,追求结果,解决问题。对受众来说,帮忙节目是“有用”的节目,因此深入人心,社会影响力比较大,哪怕是在如今的媒体生态下,帮忙类节目依然独树一帜,以服务取胜,成了一些城市电视台的立台之本,甚至一些省级地面频道也将帮忙节目品牌化,如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范大姐帮忙》、安徽经济生活频道的《帮女郎帮你忙》等。
无锡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阿喜帮忙》栏目成立于2007年,阿喜是无锡民俗传说中脍炙人口的女性人物,是吉祥象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美好。栏目出镜的帮忙女记者统一叫“阿喜”,“您好,我是阿喜”,亲切热心、有忙必帮、一帮到底是她们的标签,通过10多年坚持的帮忙服务品牌打造,“阿喜”记者一次次辛苦奔波,帮一个个求助者切实解决了难题,让节目积累了受众的信任。“有事找阿喜”成了市民的口头禅,也足以体现《阿喜帮忙》服务到人心的成效。
(三)架起政府和市民的“服务”桥梁
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民的电视问政类节目在城市电视台应运而生[3]。这类节目在政府和市民中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搭建了传递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民众呼声的服务平台。电视问政节目关注的都是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小区建设等关乎民生的现象问题,涉及的不是個体,而是群体性顽疾。这类节目由政府执政考核监督部门发起,跟电视台发起的帮忙节目相比,更有力度,更犀利有效。政府领导直面问题,在媒体、观众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下,无法推诿、回避,必须现场协调解决。节目贴近生活,以问题为导向,动真碰硬,强力推动整改落实,确确实实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
无锡广播电视台与无锡市纪委、监察委联合创办的《作风面对面》就是演播室类电视问政节目。节目依托12345政府热线大数据政情民意分析系统,对实时汇聚的海量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邀请相关政府部门“一把手”走进直播室,和百姓面对面沟通交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2020年9月,无锡广播电视台与无锡市信访局联合推出的《一访定心》是现场类节目。通过记者现场走访串联聚焦民生热点、难点、痛点,倾听民声,化解矛盾,探索无锡基层社会治理的共治模式。栏目开办以来,共收集线索、案例1000多条,矛盾化解率达到了82%以上。《一访定心》体现了鲜明的政媒融合特色,打造了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先后获评无锡市首届“民心工程奖”金奖、2020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2020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江苏新闻媒体深化“走转改”优秀作品一等奖等一系列奖励和荣誉,并得到了国家信访局官微的点赞传播。
(四)生活“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生活服务类节目主要是指关注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的节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服务类节目越来越丰富,各城市电视台结合本地市场和市民需求不断对节目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进行迭代更新。根据衣食住行等市民生活需求进行垂直化分类,生活服务类节目可分为美食·烹饪节目、美容·服饰节目、家居·房产节目、旅游·汽车节目、择业·择偶节目、寻医·养生节目等。
生活服务类节目艺术呈现张力很大,表现形式精彩多样,形成了“服务+综艺”“服务+真人秀”等各类创新节目样式。湖南卫视热播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是“旅游服务+综艺”节目的典型代表,天津卫视《非你莫属》是“职介服务+真人秀”节目,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是“家装服务+真人秀”节目。
无锡广播电视台立足市民需求,以“借鉴创新 适用实用”打造了一个涵盖市民生活的接地气的生活服务类节目群,具体包括《第一房产》《时尚360》《健康好生活》《汽车时代》等,在垂直行业领域塑造媒体专业性,既为受众提供了专业化、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也为受众的生活消费提供了多元化选择,更搭建了市场化经营的平台。
(五)向特定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老年人是城市电视台最忠诚的观众,他们相对其他年龄段群体空闲时间比较多,也养成了看电视的习惯。抓住老年人收视群体,城市电视台将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近几年,各城市电视台陆续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生活服务栏目,而且电视栏目名称都贴有明显的“老年”标签。如北京电视台的《银发少年》、济南电视台的《金色芳华》等。这些节目以其实用性迎合了老年人的需求,让更多老年群体在文化、养生、趣味等方面有所收获。2021年元旦,无锡广播电视台推出《金色年华》老年人专属服务节目,以“让岁月绽放精彩”为节目口号,给老年人提供“实用、实惠、实在”的资讯服务和生活服务。
五、如何做好服务类节目
服务类节目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服务功能,所以服务是节目的灵魂,要根据受众的需求,体现服务的有用、实用、管用三个层面。而电视服务类节目又必须考虑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要将服务和电视相融相生,充分运用电视化手段实现服务功能,坚持创新、适应时代,让节目有用又好看。
(一)强调实用性
实用性与服务性是服务类节目的第一考虑。在节目策划和题材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清醒认识到节目能为受众解决什么问题?能带给受众什么样的服务?通过节目,受众能得到什么?并且节目内容应尽可能是共性问题,能让更多的受众产生共鸣共振。
(二)兼顾观赏性
电视节目是声画结合的表现形式,服务类节目同样要考虑节目的观赏性,要让节目好看,让受众有兴趣看、想看、能看下去。让“服务”精彩,不流于呆板的说教,必须在节目中融入讲故事、悬念设置、场景互动、娱乐元素等电视表现手段,以符合电视节目制作的规律和要求。
(三)注重专业性
服务必须讲求专业性。城市电视台提供民生服务,必须熟悉法律条文、懂政策条例,节目的介入起到了舆论监督作用,而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城市电视台提供生活服务,必须钻入某一领域,掌握丰富的资源和知识。因此,首先要打造“专家型”记者、编导、主持人团队,其次要建设充沛的“专家型”社会资源库,为更好地服务受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四)坚守本土性
扎根本土、深耕本土是城市电视台赖以生存的重要法宝。服务类节目的服务对象是本土受众,因此必须立足本土。节目的气质、表现形式和内容要包含本土文化和本土元素,要洋溢本土气息,要符合受众的喜好和口味。
(五)拥抱新媒体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但也带来了融合空间。城市电视台要热情拥抱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尤其是现在移动网络视频趋势下,应该把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作为服务类节目的延伸平台。一是要将节目碎片化,创作易于移动端传播的短视频;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形成传播渠道的融合叠加效应,提升节目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结语
“以用户为中心”是互联网产品思维的核心,在媒体融合时代,对于城市电视台节目生产来说,受众就是用户,节目就是产品,因此唯有做精服务,做强服务,受众才能成为忠实用户,节目才能收获广阔的市场。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城市电视台节目生产“一切为受众”的初心不能变,城市电视台唯有守正创新,在变与不变中践行地方主流媒体的责任使命,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红茹.城市电视台如何打好服务牌:以呼和浩特电视台为例[J].新闻论坛,2018(2):48-49.
[2] 李锐.民生新闻的内涵和外延[J].科学之友,2010(6):128-129.
[3] 张嘉为.问政类电视节目的样态变化及传播效能:以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为例[J].管理观察,2019(10):105-106.
作者简介 许健,本科,记者,研究方向:城市电视台节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