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式探索

2021-02-03刘玉子

甘肃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有效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刘玉子

【摘要】有效评价,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评价而言的一种有品质的、高质量的评价。有效评价,不仅有助于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还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清晰明确的评价目标,是有效评价的行动指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有效评价的基本依据;卓有成效的评价方式,是有效评价的实施路径。因此,定目标、定标准、定方式,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评价的三把钥匙。不仅如此,以有效评价为无形推手,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24—0064—03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教师要建立一种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对过去基于三维教学目标评价体系的整合、提炼与升级。该学习评价体系特别强调表现性评价,即围绕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时的实际表现实施评价,具体包括“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态度以及学生整合、运用知识的效度”等。

评价,是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无形之手[1]。有效的评价,能够让课堂张弛有度、精彩纷呈、效率陡升。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基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施有效评价呢?窃以为,定目标、定标准、定方式,是有效评价的三把钥匙。清晰明确的评价目标,能够让评价有方向;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能够让评价有依据;卓有成效的评价方式,能够让评价有蹊径。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标是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评价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是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还是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态度?是评价学生整合、运用知识的效度,还是评价学生拓展、延伸知识的广度……抑或是,兼而有之?倘若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教学评价缺乏清晰明确的目标,那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难免就会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如此,评价的作用就会因缺乏清晰明确的评价目标而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提升高中地理课堂中评价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应该在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结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学情确定清晰的评价目标。

比如说,在教学“海陆间的水循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评价学生对“海陆间水循环概念的理解程度”作为评价方向;在教学“海陆风形成的原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评价学生“地理信息的收集能力”作为评价方向;在教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将评价学生“准确、灵活运用地理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方向。

显然,有了清晰明确的评价方向之后,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尴尬,也不会出现“丢了西瓜捡芝麻”的现象。相反,以清晰明确的评价方向为指引、为导航,教学评价就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有效评价的基本依据。评价标准就好比是一把尺子,能够让教学评价的过程更科学、更合理,能够让教学评价的结果更客观、更公正[2]。有效的评价,既不是“毫无尺度”的随意评价,也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盲目评价,而是以生为本的科学评价。不同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也会存在不同的差异。如果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忽视甚至无视学生之间的各種差异,那么,评价的结果肯定不够精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得教学评价更加有序、有效,教师要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学生学情,潜心制定科学合理的分层评价标准。

比如说,在教学“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项教学活动,即让学生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为了科学、客观、真实、公正地评价学生在此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笔者制定了细致入微的评价标准,选录如下:在观察世界大洋洋流时,学生是否能够将其分成不同的海区进行对比观察;学生在观察世界大洋洋流时,是否会遵循一定的顺序;学生在观察世界大洋洋流时,是否能够主次分明、细致入微地观察。

实践证明,实施评价的过程,归因于评价主体能够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所以评价的过程就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的结果也就更加趋于准确。与此同时,以评价标准为引领,教师可以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并为今后“扬长避短”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指明方向。

在评价目标相同,评价标准一致的情况下,往往会因为评价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立足不同的教学活动,基于发展学生不同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高中地理教师理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据此提升评价的效益,进而更好地发挥评价在促进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作用。依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细分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

1.学生自评,在自评中反思。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他们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领、启迪、指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各种教学任务,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些自我评价的机会,搭建自我评价的舞台。通过有效的自我评价,学生会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某种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准确地感知自己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而这又会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以及提升自身整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找准方向、优化方法等。

比如说,以“评价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为评价方向,笔者潜心设计了一张学生“自我评价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自己是否能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一些地理问题;提出的地理问题,是否有深度、是否有质量;自己对类似的教学活动是否感兴趣;自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通透等。

显而易见,利用“自我评价量表”能够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我评价应该“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能够使得整个评价的过程简单易行。当然,教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利用“自我评价量表”进行自我评价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达标检测练习等进行自我评价。

2.同学互评,在互评中互鉴。尽管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项与短板,但由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盲区”,会遗漏自己的一些长项,忽略自己的一些短板。而这,也是自我评价的不足之处。为了弥补学生自我评价的不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有序、有趣、有效地开展同学互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学习方式。事实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契机,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组的成员对学习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承担小组探究活动中的相关任务,在完成相关探究任务时是否能够做到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是否活跃……这一切,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时,同一小组的成员最有“发言权”。

例如,在教学“如何预防和适应近现代气候变暖的形势”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某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学生说,对于持续不断波动变化的气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去适应环境;也有学生说,气候变化与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诸如,乱砍滥伐、温室气体排放等,因此,人类应该主动作为,改变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更好地预防或减轻各种因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在学生有效合作的基础上,笔者又组织学生有效地进行同学互评。

同学互评,并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更不是互相指责、互相批评,而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同学互评过程中,在指出同学的不足与短板的同时,还会指出同学的优点与长项。而这,正有助于同学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有助于每一位学生更全面地发展自身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教师点评,在点评中顿悟。教师点评,即教师评价,不仅要让学生能够认清自我,还要让学生有所顿悟。以教师的点评为增长点,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点评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把握好点评的时机,还要掌握好点评的力度。唯有如此,才能将教师点评的作用最大化,才能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有所顿悟。

例如,为了全面、深入、详细地了解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笔者设计了一份与环境意识相关的调查问卷。这份调查问卷既注重评价学生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也注重评价学生对待环境问题的行为,既注重个性化评价,也注重整体化评价。当学生在线完成这份调查问卷之后,笔者首先利用大数据对学生完成调查问卷的实际状况作了统计、对比、分析。之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完成调查问卷的情况进行了批量点评与个别点评。

很显然,通过批量点评,教师能够指出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而通过个别点评,教师则能够指出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存在的一些个性问题。在本案例中,教师利用大数据,在学生完成问卷调查之后,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点评,其点评是适度的,也是适时的。与此同时,教师的点评对每一位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而言之,定目标、定标准、定方式,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实施有效评价的三把钥匙。定目标,能够让教学评价的方向更加明确;定标准,能够让教学评价的过程更加科学;定方式,能够让教学评价的路径更加通畅。当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变得有序、有效,那么,在评价这只无形之手的指引下,高中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全面提高。

[1]陈绮云.高中地理学案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4.

[2]鲁武东.浅谈如何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J].新一代:理论版,2019(18):142.

猜你喜欢

有效评价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新课标下有效音乐课堂策略探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