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

2021-02-03钱述才

甘肃教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小学

钱述才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抗压能力较弱,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作为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者,班主任不仅要抓好学习教育,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本研究中,以民乐县的部分小学为研究样本,调查了样本校学生心理现状及班主任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分析了小学班級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讨论了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以及方式方法。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1)24—0030—05

小学时期是学生走进集体、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面对各种压力时不屈不挠的斗志。尤其小学生的心灵稚嫩、脆弱,抗压能力远不及成人。他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长期积压,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1]。近年来小学生离家出走、自杀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消息屡见报端,也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由于社会竞争、考试压力、家庭教育不当等原因,如今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将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至关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和负责人,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师长,是学校德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并利用班主任工作优势,通过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善于观察,从人际关系、处理事情的方式等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以及时疏导。

为了解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笔者选取了民乐县的三所小学作为样本校,展开了以“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现状”为课题的调研,为寻找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提供客观依据。此次调研中,笔者在县城、乡镇和乡村各选择了一所小学作为样本校,且选择了每一所学校的所有年级中的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所选班级的班主任以及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班主任问卷和学生问卷部分内容相对应,以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且样本学校兼顾了不同层次,保证了被调查对象的广泛性。班主任调查问卷和学生问卷有效回收率都达到了90%以上,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

一、对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落实情况。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问卷调查,数据如下:

可见,城镇学校的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认识高于乡村学校的,学生的年级和心理疏导的需求成正比。

可见,被调查的大多数班主任对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管理工作中普遍持肯定态度,这为此次实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可见,大部分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片面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忽视了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

通过上述调查发现,班级管理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尤其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需求更加明显。但部分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全面,认识的面和重视的面都较窄,这说明大多数班主任还需要进一步对心理健康教育重新认识,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与班主任工作的融合策略需要再次研究。这也凸显了本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本研究中实验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及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动态常规化的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性问题,所以班主任要结合班级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不仅要分析学生所处地区的实际,还要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设置具体内容的原则[2]。在此次课题研究中,我们调查了样本校六个年级学生的需求,分别设计了以下内容(见表2):

通过为期一年的实验,对比实验班与普通班,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明显比普通班学生更开朗和阳光,更具有幸福感。可见,上述方案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综合考虑,我们得出落实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三、班级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善于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学生自己所立规矩比学校所立规矩更加近情、易行,更加深入人心,效果当然会更好[3]。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只有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面对心理问题能及时自主疏导,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小学生的认知有限,他们对心理健康的概念较为模糊,更难以正确辨识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而积压的心理问题长期无法疏导,无疑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让他们明确心理健康的概念,学会正视自身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奠定基础[4]。比如说,平时的主题班会中,班主任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播放、口头表述等方式,和学生分享典型的心理问题案例,利用具象化较强的案例向学生明确讲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以及其存在对学生成长所带来的危害。这种沟通方式,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融入对话,又能切实地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另外,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获取了学生的信任,利于学生打开心扉,向教师主动倾诉,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适时给予指导,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得以疏通。

(二)采取多元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1.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预案。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包括多方面的原因,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个人的发展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等。比如,有些学生比较叛逆,或者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心理辅导方案。

2.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每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也是,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成长环境等各种原因,他们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面对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班主任要多方面分析,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不仅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还要善于观察,尤其要从他们的日常交往、学习状况、待人接物等各个方面观察、审视[5]。从这些方面得到的各种信息,能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从而为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针对性的依据。

3.通过家访、谈话实现家校沟通。充分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基础。而家长是除班主任之外,最了解学生的人,可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家校沟通必不可少。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针对性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此外,班主任要经常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为家长指导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升教育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三)采取多样化方式,有效开展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干预工作

1.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教师的鼓励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候甚至能使他们超越自己的限度,发挥自己的潜力。尤其是学困生因为成绩差,常常被教师、家长训斥。因此,缺乏自信,产生了自卑心理。而这一心理往往使学生消极、沮丧,对待学习、生活都会失去进取心。同时,也影响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让学生重拾信心。比如,有些学生学习不够好,但为人善良、乐于助人。班主任只要发现这些学生做了好事,就要刻意在班级中表扬,让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在班主任和同学肯定的目光中,他感到自己也能行,从而逐渐消除自卑心理,逐渐形成健康的心理。

2.组织课外活动。学生出现学习压力,非常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或者是消沉的状态,此时,必须有宣泄口,否则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是学生宣泄压力的最好出口和有效的方式,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多彩的课外活动,设计一些比较轻松、学生觉得快乐的游戏。比如,在三月五日“学雷锋日”时,班主任可在班级群内分享“少儿学雷锋”的相关动画视频或童谣,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清明节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学生深情缅怀为我国发展而英勇奉献的革命先烈,使学生能够学习继承先辈革命意志,铸牢自身理想信念,同时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并积极学习。

3.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班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比如说,组织以“礼貌”“友善”“谦让”“爱国”“自律”等为主题的班会,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也可以分析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或者让学生进行上述主题的演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良好品质。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活动时,一定要考虑学生感兴趣的焦点和热点,最好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或者讨论,能够真正分辨善恶,明晰美丑,树立正确的“三观”。

4.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很多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孩子形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些性格特点,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就会显露出来。为了纠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福利机构的活动,或者到当地就近的特殊教育学校参观,或者参加“一元一天”的活动,让他们对自己充分认知,明白困难就是纸老虎,同时,学会感恩。

(四)构建学生心理档案,做好学生系统化的心理教育机制

在现阶段,需要构建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还需要建立学生心理成长发展的重要档案,记录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系统化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依据。这一档案的构建是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对班主任工作情况进行检验的重要内容[6]。

(五)班主任加强学习,优化工作方式

1.加强理论,提升自己。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及管理水平,直接决定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在班级管理中更好落实[7]。班主任要多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从网络上学习相关专家的优秀做法,积极参加学校、市县组织的各种相关培训活动,提升自己,从而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方式。

2.对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规划。班主任不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足够重视,还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系统规划,避免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制订明确的活动、活动目标,并创建相关评价体系,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具针对性。

3.教师注意自己的示范引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不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还要践行着示范引领的重任。鉴于此,平时,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做到以身作则[8]。

总之,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还要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强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让他们逐渐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桑志芹.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教育,2016(56):19-21.

[3]琚琤.“适合教育”视域下小学心理课程建设的思考和初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4):47-49.

[4]劉元英,王晋芳.多措并举精心实施开创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J].山西教育(管理),2015(12):26-28.

[5]王婷.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心理素养,2017(07):91.

[6]罗燕.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昭通学院学报,2017(10):77.

[7]荆荣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开展效果[J].心理月刊,2020(04):60.

[8]赵晓威.高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J].南国博览,2019(09):26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小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