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环·己唑醇等6种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

2021-02-02阮赞誉陆志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氟环唑咪鲜胺嘧菌

阮赞誉,陆志杰

(1.海宁市土肥植保能源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2.海宁市农业机械技术服务站,浙江 海宁 314400)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的发生可引起水稻产量的大幅度降低,严重时会导致产量减少40%~50%,甚至颗粒无收[1-2]。2015—2018年,稻瘟病在海宁地区部分单季晚稻品种上发生流行,造成了严重损失。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穗颈瘟较好的药剂,我们开展了6种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穗颈瘟防效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海宁市盐官镇万寿村一农户田块中进行。前茬为小麦,肥力中等偏上。水稻品种为秀水321,2017年6月5日播种。

供试杀菌剂共6种: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美国世姆公司);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江苏辉丰农化有限公司);25%吡唑·嘧菌酯乳油(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2%春雷霉素水剂(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喷药器械为红土地牌16 L电动背负式喷雾器。

1.2 处理设计

设7个处理: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1 500 mL·hm-2;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 1 200 mL·hm-2;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450 mL·hm-2;25%吡唑·嘧菌酯乳油720 mL·hm-2;2%春雷霉素水剂1 500 mL·hm-2;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75 g·hm-2;清水对照(CK)。小区面积66.7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各处理小区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于2017年8月28日上午施药,用水量450 L·hm-2,当时天气晴朗。施药时水稻处于破口初期,前期有叶瘟发生。

1.3 调查项目

在水稻穗颈瘟发病稳定期(10月13日)调查各处理发病情况。每小区采用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隔丛调查10丛,记录发病穗数,根据GB/T 15790—2009进行病穗分级,计算病指和防效。采用 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以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 5%差异显著水平(P<0.05)。

水稻穗颈瘟病穗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或个别枝梗发病;2级,每穗损失5.1%~20%或1/3左右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20.1%~50%或穗颈或主轴发病;4级,每穗损失50.1%~70%或穗颈发病造成大部分秕谷;5级,每穗损失70%以上或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2 结果与分析

施药后目测整个试验田块,水稻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发生,说明各杀菌剂处理对水稻安全。

从表1可知,6种杀菌剂在水稻破口初期施用,对水稻穗颈瘟都具有一定的防效,但差异较大。三环·己唑醇处理防效最好,达89.3%;三环·氟环唑处理次之,达到74.6%;吡唑·嘧菌酯处理为70.1%;三环唑处理为58.3%;咪鲜胺铜盐·氟环唑和春雷霉素处理分别为47.8%和47.6%,与前面4个处理差异显著。

表1 6种杀菌剂处理对水稻穗颈瘟的防效表现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破口初期使用27%三环·己唑醇悬浮剂1 200 mL·hm-2、30%三环·氟环唑悬浮剂1 500 mL·hm-2、25%吡唑·嘧菌酯乳油720 mL·hm-2对水稻穗颈瘟进行防治,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避免因频繁使用而产生抗药性,建议不同杀菌剂轮换使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75 g·hm-2、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450 mL·hm-2和2%春雷霉素水剂1 500 mL·hm-2单次防治效果不太理想,如需使用,建议进行2次防治。

猜你喜欢

氟环唑咪鲜胺嘧菌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法国将撤销所有氟环唑产品登记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
噻呋酰胺、氟环唑及其混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抑菌活性与田间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