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肺灌洗联合个体化运动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2021-02-02刘浩刘艳霞
刘浩 刘艳霞
尘肺病患者常伴有疲倦、干咳、发烧等症状,导致患者身体状况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会采用大容量肺灌洗(WLL)清除患者肺泡腔及肺泡间质的粉尘等有害物质,可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减慢肺纤维化进展等,但该方式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面有所欠缺,影响整体干预效果[1-2]。而个体化运动法可通过全身性呼吸体操、肺功能训练、上肢哑铃训练、下肢阻力自行车训练等多方面锻炼,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加快康复速度[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WLL联合个体化运动对尘肺患者进行干预,旨在探究WLL联合个体化运动对尘肺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尘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34例,女7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7.34±2.56)岁;矽肺分期:Ⅰ期18例,Ⅱ期15例,Ⅲ期8例。观察组男33例,女8例;年龄44~73 岁,平均年龄(57.91±2.47)岁;矽肺分期:Ⅰ期20例,Ⅱ期13例,Ⅲ期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了对本研究的审查核实。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满足《尘肺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4]中关于尘肺的诊断标准;治疗依从性高;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心绞痛、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伴有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伴有造血系统相关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WLL干预:患者通过行气管插管全麻,保持平卧位并依据检查结果明确术侧肺和通气肺;之后开始大容量全肺灌洗,灌入量为500~1 000 mL/次,引流管中液体干净后灌洗停止,术侧肺灌入量总量为8 000~10 000 mL,间隔7 d后灌洗另一肺叶。完成两侧肺叶灌洗为一次完整肺灌洗,共需完成两次完整肺灌洗。干预18 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运动干预,①全身性呼吸体操:含腹式和唇式呼气、扩胸、下蹲和弯腰等动作,15 min/d,4 d/周。②肺功能训练:借用肺功能锻炼器,第1~5天的呼吸容量锻炼强度为用力肺活量(FVC)×0.4;第6~12 天 为FVC×0.6;第13 ~18 天 为FVC×0.7。20 min/d,4 d/周。③上肢哑铃训练:借用健身用哑铃,患者取坐位,掌心向上,双手抓握哑铃中部,于吸气时,手臂弯曲举起哑铃到肩部,之后呼气,哑铃放回原处,如此双手交替进行;第1~5天的训练强度为0.5 kg;第6~12 d为1.0 kg;第13~18天为2 kg。2组/d,4 d/周。④下肢阻力自行车训练:借用卧式健身车,医务人员对心率模式进行恰当选择,有氧运动适当的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Q+安静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Q代表运动量(小运动量:<50%,中运动量:50%~75%,大运动量:>75%)。锻炼强度:第1~5天选小运动量;第6~12天选中运动量;第13~18天选大运动量。15 min/d,4 d/周。⑤6 min步行训练:选取长度约为30 m的长廊,地势平坦,光线充足,无任何障碍物,每间隔5 m做一个标记,用红色条带标记出起点与终点;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之下,于患者无任何不适情况下,在6 min内尽可能行走较长距离,间隔20 min后再行走一次,取其平均值。干预18 d。
1.4 评价指标 ①呼吸功能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18 d后,利用口呼气一氧化氮测试法或鼻呼气一氧化氮测试法对两组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进行检测。②运动能力: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18 d后,利用Fugel-Meyer评测法(FMA)[5]对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肢体反射活动、屈肌协同运动、伸肌协同运动、正常反射活动等)进行评估,总分100分(上肢运动功能66分,下肢运动功能34分),评分<50分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分数与运动能力呈正向比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eNO浓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FeNO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 d,两组FeNO浓度均比干预前高,且观察组FeNO浓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eNO浓度比较(±s) 单位:ppb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eNO浓度比较(±s) 单位:ppb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8 d t配对值 P值观察组 41 13.02±4.15 32.71±5.18 18.995 <0.001对照组 41 12.56±4.21 28.53±5.34 15.038 <0.001 t值 0.498 3.598 P值 0.620 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8 d,两组FMA评分均比干预前高,且观察组FMA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8 d t配对值 P值观察组 41 58.72±4.64 93.53±3.06 40.102 <0.001对照组 41 57.84±5.67 90.72±2.87 33.129 <0.001 t值 0.769 4.289 P值 0.444 <0.001
3 讨论
尘肺病在与矿尘接触密切的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病进展迅速、危害较大,影响较为恶劣;同时该病患者多伴有呼吸短促、无食欲、胸痛等症状,且常导致患者出现肺癌、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等,严重的会导致肾脏病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6-8]。因此,实施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18 d,观察组FeNO浓度比对照组高,说明WLL联合个体化运动能够改善尘肺患者呼吸功能。WLL干预在临床上被认为是治疗尘肺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医护人员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术侧肺和通气肺,之后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可对肺泡、细支气管内、肺间质内的异物、粉尘、炎症细胞等进行清除,改善患者咳嗽、胸痛等症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但该方式一定程度上也会损伤患者肺组织,干预效果达不到预期[9-11]。而个体化运动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哑铃训练、下肢阻力自行车训练、全身性呼吸体操、肺功能训练,使患者体质得以增强,推动患者康复[12]。在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教患者腹式和唇式呼气、扩胸、下蹲等动作,实施全身性呼吸体操训练,且对患者肺功能锻炼进行指导,每隔一段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训练强度,可增加患者肺活量,从而增加FeNO浓度,进而改善呼吸功能。
尘肺病实施运动训练十分重要,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可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及运动功能等[13]。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8 d,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WLL联合个体化运动能够提高尘肺患者运动能力。分析原因为:个体化运动干预中通过指导患者借助健身用哑铃进行上肢哑铃训练,医护人员按患者情况增加训练强度,并指导患者借助卧式健身车进行下肢阻力自行车训练,在此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心率模式,避免患者出现运动过度而损伤机体,且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可使患者肢体灵活度及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指导患者进行6 min步行训练,可增强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能力。因此,WLL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通过清理肺部一系列的有害物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肢体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对尘肺患者进行WLL联合个体化运动干预的效果较好,可使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提升其运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