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

2021-02-01姚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积气椎间盘腰椎间盘

姚岗

作者单位: 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多发、常见疾病,主要由外力导致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使相邻脊神经根受刺激、压迫、椎间盘纤维环破坏等发生,临床症状为一侧下肢麻木、双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上需重视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行MRI、CT检查为主要影像学诊断方法[1-2]。现分析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1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5~65(54.21±3.18)岁。患者均存在单侧下肢放射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等,在活动时疼痛感加重,还存在活动受限情况。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别行CT与MRI诊断。

1.2.1 MRI诊断方法:使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器(东软1.5T)、CTL线圈对患者进行扫描。告知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T2W、TRAT2W及FST2W扫描时,设置TE参数为90 ms,TR参数5 100 ms。行SAGT1W扫描时,设置TE参数为16 ms,TR参数500 ms,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横断位、矢状位扫描,明确患者脊柱突出、受压情况,仔细检查椎间膨出、椎管径线及硬囊膜情况。

1.2.2 CT诊断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美国GE64排)对患者进行扫描。患者保持仰卧位,明确扫描部位,重新设置CT机扫描参数,设置电压为120 kV、电流600 mA、层距0.625 mm,使其螺距的比例保持为0.516∶1,设置后对腰椎间隙进行仔细扫描。扫描中仔细观察患者的椎间盘突出形态、具体部位及密度等,并了解、掌握患者椎体、椎管径线、侧隐窝、椎弓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腰椎间盘位置、密度及形态,评估患者椎管径线、侧隐窝,并观察扫描过程中椎弓、椎体、椎小关节的病变情况,并进行记录。判定指标以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析CT与MRI诊断方法的准确率,以及相关症状(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椎间盘积气、椎间盘钙化)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手术结果显示,40例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硬膜囊受压12例、脊髓变形8例、椎间盘积气11例、椎间盘钙化9例。

2.1 CT与MRI诊断准确率比较 行CT诊断,30例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诊断准确率为75.00%(30/40);行MRI诊断,37例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准确率为92.50%(37/40)。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组间数据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

2.2 CT与MRI诊断相关症状的准确率比较 行MRI诊断硬膜囊受压及脊髓变形情况的结果优于CT诊断,行CT诊断椎间盘积气、钙化情况的结果优于MRI诊断,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CT与MRI诊断相关症状的准确率比较 [例(%)]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综合征,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发,常见20~50岁人群[3]。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疾病发作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增长,疾病发作常见原因为椎间盘退变、损伤,腰椎发育异常、遗传,长期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及急性外伤等,疾病发作后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下肢肌力下降、间歇性跛行及马尾综合征等表现,患者出现以上疾病表现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对患者机体健康造成威胁[4-5]。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个缓慢进展的过程,患者发病初期阶段症状表现不明显,若患者出现腰部酸胀、反复腰腿痛、伴有明显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乏力、大小便异常及鞍区感觉异常等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入院接受检查与积极治疗[6]。临床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病史情况进行询问,并分析其典型疾病表现情况,进行MRI及CT检查,进而对疾病状况进行有效分析,方便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7]。

MRI的英文全称为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中文为磁共振成像,其原理与核磁共振原理相一致,根据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环境中呈现的不同衰减情况,加之梯度磁场对发射出的电磁波进行检测,对于构成物体的原子核种类和位置予以确定,并根据获得数据进行内部结构图像绘制[8]。行MRI诊断,可对各种情况均予以清晰显示,并获得相应图像。由多个参数获得丰富诊断信息,为临床诊断和人体代谢功能诊断提供重要信息[9]。MRI技术可对磁场剖面图进行随时调节,获取适当的剖面图进行有效分析和诊断。获得的图像明显优于其他成像技术显示的图像,可清晰显示髓核、椎间盘情况,并达到所需效果和作用;可明确神经节、脊髓的变化情况[10]。对患者进行MRI诊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装有心脏起搏器、血管手术后留有金属支架、金属夹等患者应严禁做核磁共振检查,避免金属受强大磁场的吸引而移动,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胁;遗留在体内的金属铁离子不仅会降低图像质量,还会影响正确诊断。但行MRI诊断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不会对患者造成致命损伤,但在诊断中患者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如胃肠道出现病变情况,其诊断准确率不如内窥镜诊断结果,扫描时间较长,导致不能清晰分辨空间结构。除此之外,该种检查方法与CT诊断相比价格较昂贵,伪影相对较多,对于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存在较大局限性[1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他断层成像技术(如CT)存在一些共同点,常见共同点为:二者均可显示某种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除此之外,磁共振成像具有其自身特色,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三维体图像、断层图像及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等[12]。

CT的英文全称为Computed Tomography,CT诊断具有图像清晰、扫描时间短的优点,在大多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较广泛,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如外伤性血肿、颅内肿瘤等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大脑X线造影技术,除血管造影诊断外,仍用于血管发育异常、颅内动脉瘤诊断中[13]。螺旋CT扫描可获得准确、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实现三维图像。CT诊断在头颈部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如对中耳小胆脂瘤、鼻窦早期癌、眶内占位病变、听骨破坏与脱位、耳先天发育异常、鼻咽癌及内耳骨迷路的轻微破坏等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诊断准确率较高。如存在明显病变,行X线检查已被确定,不需要再进行CT诊断。目前在腹部、盆骨等位置检查中CT诊断被广泛应用,行CT诊断其骨关节疾病、腰椎间盘整体情况均可得到准确诊断和分析。行CT诊断存在一定辐射性,对于妊娠期女性不宜采用CT诊断。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诊断,可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的大小和位置,其分辨率较高,可准确判断患者腰椎间盘的形态、变形程度等,对椎间盘突出积气、钙化情况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行CT诊断也存在局限性和缺陷,医师行CT诊断时会出现一定差异,易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进而出现误诊情况。行MRI诊断,可直接获得矢状位图像,保证图像的完整性,可直观、全面观察到游离髓核的形态和部位,明确边缘骨硬化细节,清晰显示病变节数。但行MRI诊断也存在一定缺点,对于椎间盘积气、钙化情况不能予以准确诊断。

有关研究显示,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情况发生,需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并对其进行CT联合MRI诊断,2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清晰观察到患者骨结构、软组织情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不仅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CT与MRI诊断,MRI诊断的综合准确率较高,但CT和MRI诊断均存在一定不足,需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诊断,2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互补效果。

猜你喜欢

积气椎间盘腰椎间盘
管道积气对泵组振动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及术后门静脉积气发生情况分析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诊断小儿门静脉积气1例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