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害危机与文学书写
——苏州民歌视阈下的1923年日本关东震灾

2021-02-0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众诗歌日本

代 华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的东京、横滨等地突发强烈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火灾、海啸等次生灾害造成了惨重的物质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据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14余万人死亡,20多万人受伤,50万人无家可归,并使日本1/20的财富化为灰烬[1]。惨况消息传入中国后,民众密切关注灾区,一系列社评和灾况报道等作品集中出现。由于多地正在进行抵制日货、经济绝交等排日活动,文学作品表达的诉求不尽相同,其中既有同情之心和赈济之举,亦包含维护民族利权的举动与和平共处的期待。

一、同情日灾:主流的情感表达

关东大地震惨况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引起了民众的同情之心,苏州民歌对此作了翔实的描述。1923年9月5日,《苏州晨报》刊载的《日本大火曲》生动地再现了灾区场景:

日本呀,东京,大呀大地震,竦笃前日夜黄昏,嗳呀,听听吓煞人,嗳呀嗳嗳吓,听听吓煞人。

东京呀,横滨,房子摇勿定,洋房坍脱□淘成,嗳呀,实头真结滚,嗳呀嗳嗳呀,实头真结滚。

再有吓,火山,冒出烟火来,四面八方才受灾,嗳呀,日人救命喊,嗳呀嗳嗳呀,日人救命喊。

自来呀,水管,才吓隙裂开,各处许多救火队,嗳呀,勿敢上前来,嗳吓嗳嗳呀,勿敢上前来。

各处吓,大桥,完全才烧断,高大洋房折两叚,嗳呀,建筑才烧完,嗳呀嗳嗳呀,建筑才烧完。

损失吓,财产,目下勿能计,大约共有十五亿,嗳呀,僚想阿邪气,嗳呀嗳嗳呀,僚想阿邪气。

被害呀,性命,多得勿相信,共总烧死念万零,嗳呀,看看真伤心,嗳呀嗳嗳呀,看看真伤心。

看看呀,现在,此次大震灾,比较永元大火灾,嗳呀,何止十百倍,嗳呀嗳嗳呀,何止十百倍。[2]

该曲采用了“仿知心客调”的形式歌唱,告知读者受灾的区域是东京和横滨,灾害类别是地震、火山和烟火,灾况是房屋坍塌、水管损坏、大桥烧断、财产损失十五亿以及烧死者人数。灾况场景惨烈,引起读者共鸣,不禁让人“听听吓煞人”“看看真伤心”,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与上述内容相似,9月16日该报刊发的《日灾新十叹》也是此种情感的表达。

第一叹来叹日本,区区那格来唱新唱春,日本地震真真苦,死脱那格百姓数勿清。第二叹来叹东洋,地震那格海啸真凶猛,外加大火四处烧,救火那格会里无法想。第三叹来叹百姓,大哭那格小喊直惨闻,火大等时救命喊,谷落那格三姆成灰烬。第四叹来叹口气,格格那格地震大来西,性命送脱勿勿少,损失那格总有几十亿。第五叹来叹尸山,尸首那格堆得好像山,房屋坍脱无其数,铁路那格弄得才分散。第六叹来叹东京,东京那格乃是日都城,此次地震才弄光,全国那格精华烧干净……第八叹来叹横滨,横滨那格挨着最繁盛,现在全城成焦土,连搭那格草木无一根……[3]

该首地方民歌叹“全国那格精华烧干净”,叹“尸首那格堆得好像山”,又怜悯日本“大哭那格小喊直惨闻”。不仅如此,具有苏南特色的“五更调”也是同情日灾情感表达的诗歌代表。署名为白头公公的《救济日灾五更调》唱道 :“一更一点月正清,日本大地震,咦呀得而哙,真真大灾星,人未死得无道成,十万另,为有难民,多得数勿清,咦呀得而哙,无食真可恨。二更二点月上升,看见惨伤心,咦呀得而哙,建筑烧干尽,繁华锦地变灰尘,大伤损,财产算算,五千万有另,咦呀得而哙,缺少食物品……”[4]钝汉的《赈济日本五更调》亦是此类主题 :“一更一点月光湾,此次日本灾,咦呀得而哙,损失海七外,财产总有几万万,交交关,性命是呀,大约十年万,咦呀得而哙,看看心中悲。”[5]同情的内容主要是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天底撰写的诗歌《日本大地震》,更是将人间惨剧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阅读完后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悲伤同情之心弥漫在诗词之间。

黑烟满塞大空,红焰紧幕天宇……一片惨景。我捧着一张新闻,只看见,爆裂、淹没、惨极、剧烈、全毁、全没等字样。只看见,空前、未见、浮尸、难民、践踏、死伤等字眼。只看见,万、兆、千、亿、无数、全死等字样。我急等着看,捧着报纸却只是泫然,我不能架起飞机去慰问,我只得在黄海岸上和他们同声叫天。我不为伟大的建筑物悲伤,我不为绝世的珠宝怜惜,我不为东方的文化中心地哀恸,我只为无数万冤魂号啕。参天的黑烟红焰中,咆哮着多少生灵。一片瓦砾焦土上,腐碎了多少父母妻子。[6]

《盛京时报》刊发的作品再现了地震打击下的灾民又受到海啸席卷的挣扎和苦楚 :“沉没惊涛骇浪中,不分白叟与黄童。避灾刚免焦头苦,遇难旋占灭顶凶。今后汪洋知海若,当前皂白问天公。小民何罪遭斯劫,此理殊深莫可穷。”[7]

二、赈济日灾:人道的国际救护

关东震灾引起了广泛的同情,同情之外积极赈济日灾亦是诗歌重点表达的主题之一。署名为春省快乐人的《劝赈日灾连环歌》首先描述了地震引发的大火造成的灾难和带来的不幸 :“日本火山喷,喷出火德星,星星尽是火,火烧东京城,城中如许大,大半送性命,命该不派死,死路会逢生,生灵受巨灾,灾区呼号声,声比哀鸿惨,惨劫何忍闻。”并指出这是日本侵略扩张遭到上天报应的结果 :“闻者心窃喜,喜彼天报应,应雪国耻仇,仇人自焚尽。”即便如此,面对这样的惨况,仍旧“惨劫何忍闻”。于是,诗歌最后呼吁道 :“尽我一点愿,愿出一锭银,银钱与粮食,食时省一分,分出施赈济,济彼将残生,生性能分善,善人天报应,应该有兴日。”[8]救灾恤邻的传统美德得到充分体现。

俊民的《赈济四季歌》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感。该诗歌描述道 :“春季里来梅花开,日本地震真海外,九月一日恶时辰,损失总有几万万。夏季里来荷花开,东邻政府心太狠,所以天公有眼睛,空前灾星降来临。秋季里来丹桂香,现在情形真真僵,乞求各国来赈济,以后劝怀心□硬。冬季里来腊梅盛,我劝中国同胞们,姑念同种去济急,包系子绝蛮□盛……”字里行间虽然充满着对日本政府的不满和愤恨,但在惨烈的损失面前,中国民众以德报怨,诗歌最后劝诫民众要“姑念同种去济急”[9]。

不仅如此,署名桃坞病夫的《救济日灾》要求民众深明大义,有救人于水火的担当 。《救济日灾》采用“仿上海码头调”的形式既有灾况的实景,又有民族冲突的写照,更有理性救人的格局与胸怀。

九月呀,一日,日本大地震,火山爆裂富士顶,嗳呀,火星往上喷,看起来,赛过放流星。

电线呀,震断,走电烧屋顶,全境火灾惨劫威,嗳呀,深川搭横滨,最结滚,本所东京城。

工场吓,商店,同时烧干尽,绝大建筑数勿清,嗳呀,统统变灰尘,就是剩,勿到二三成。

百姓呀,伤亡,足有念万另,皇帝太子显显灵,嗳呀,总算未伤身,最可惨,中国留学生。

使馆呀,毁坏,公使逃性命,案卷随带勿要紧,嗳呀,免得无对证,横须贺,军港兵轮沉。

如此呀,巨灾,坐视万勿能,虽则前仇冤未伸,嗳呀,不可我负人,大丈夫,必要摆得正。[10]

对于赈济日灾的缘由,诗歌也给出了答案 。《日灾新十叹》认为,灾区的旅日华人和留学生需要救助,救灾救人是本分 :“……第七叹来叹留日生,我国那格留日众学生,生死存亡都不知,急煞那格屋里老亲娘……第九叹来叹华侨,华侨那格死脱勿勿少,为吃格碗断命饭,遭此大灾阿苦恼。第十叹来叹连声,我今那格□劝同胞们,慷慨解囊去救济,披发那格往救是本分。”[3]1923年9月16日《苏州晨报》刊载的《救济日灾五更调》则认为,各国都在赈济日本震灾,我国应站在世界道义的角度上积极运送米粮钱财和医药等救助日灾 :“三更三点月正明,各国来助赈,咦呀得而哙,我国亦有份,二十万元洋塔饼,各物品,以弱扶弱,弛禁米粮运,咦呀得而哙,大义恤东邻。四更四点月西移,各处商会里,咦呀得而哙,搭仔各团体,才是慈悲来救济,麦悚米,罐头食物,大洋药搭衣,咦呀得而哙,才去助赈济。”[4]还有的诗歌认为,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同文同种,此次地震灾害引起我们伤心和关注 :“四更四点月渐沉,然而中国人,咦呀得而哙,同种又同文,兔死狐悲心不忍,好伤心,劝诸君呀,解囊去助赈,咦呀得而哙,行点恻隐心。”并劝说大家尽快救助 :“五更五点唱完哉,省里各商会,咦呀得而哙,开起救济会,捐仔铜钿去赈济,救危难,白米面粉,装个几千袋,咦呀得而哙,赶快勿能慢。”[5]《恤邻五更调》则认为,中日两国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两国也是乡邻,大家应该多点热心肠,不要计较往事,慷慨解囊救助灾民 :“四更四点月色清,我伲中国人,咦呀得而哙,搭里是乡邻,应该披发救灾民,热热心,从前事体,一慨勿去谕,咦呀得而哙,的是好国民。五更五点月西沉,发发慈善心,咦呀得而哙,挖出金勒银,慷慨解囊来助赈,热心人,格格几声,的刮真对正,咦呀得而哙,才侬听勿听。”[11]

三、维护利权:理性的外交主张

赈济日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学者根据《申报》刊登的中国协济日灾义赈会鸣谢广告,对1923年9月12日至1924年1月29日进行统计,该义赈会共收到社会捐款金额为:大洋184003.95元、旧制钱283330文[12]。又如,为救护关东震灾而成立的游日同人筹赈会获得捐款洋9181余元,还得到了社会各界捐助的大量物品[13]159。在积极赈济日灾的同时,民众认为不能以损害本国利权为代价,这在诗歌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其中以反对米谷弛禁和抵制日货为代表。

关东震灾发生后,“拟应日本芳泽公使之请,发表谷物解禁令”[14]。同时,“日使商外(交)部,请弛米禁,运粮赴日赈灾”[15]。“民国”北京政府“决议暂时弛禁”并通告了长江各省长官,同时,拟定赈济日灾米粮免税的五条办法,此项决议引起了民众极大的反响。1923年9月10日,《申报》的评论指出 :“平日禁米出口时,米价已涨到十三四元。倘一弛了禁,可不要飞涨一二倍么。这样从井救人的办法,似乎不大妥当。日本的灾民,固然是应当救的,然而也不能教国内小百姓饿死啊。”[16]由于部分省份米谷收成不足,加之奸商囤积居奇,造成米价上涨,百姓困苦不堪。如南京“因日来哄传米粮弛禁赈日,以故前昨两日,每石骤增六七角”[17],再如江西“因救日而开谷米出口禁,而赣省米商,则以有利可图,无不大买特买。以致米价飞涨,影响民食,殊非浅鲜”[18]。这种状况在多地上演。针对此种情况,俊民的《国事十三叹(续)》描写道 :“第十叹来叹奸商,可恨贩米运出洋,济东邻倭奴贼,弄得米价日日涨。”[19]不仅如此,1923年9月22日,《苏州晨报》刊发的《赈济四季歌》在最后尤其强调“米不必出洋”[9]。上述文学作品抒发了米粮出洋造成的米价上涨给百姓带来的生活压力,劝诫政府与民众合理赈济、理性赈济,这是维护本国利权的直接表现。

不仅在米粮方面诗歌表达了维护本国民众合法利权的情感,在抵制日货方面亦是如此。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侵略扩张政策,使得中日两国之间充满了血腥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尤其是1923年上半年中国社会各界掀起的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旅顺大连以及抗议长沙“六·一”惨案等诸事件,掀起了三次排日、抵日的高潮。俊民的《追吊日灾文》采用“仿吊古战场文”的形式描述道 :“东邻日本,强暴存心,欺我中华,连年无停,甲午一役,台湾被割,韩邦开火,占我领土,联军入京,五十万银,袁老洪宪,念一条件,哀的美敦,逼人承认,湘西长沙,枪杀学生,如此凶狠,人岂不恨。”[20]该文真实地再现了自甲午战争以来日人占我国土、杀我国人、逼签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场景。随后在刊发的《追吊日灾文(续)》中,该文认为,面对日本侵略行径,民众应采取抵制作为回击 :“恨则无外乎抵制,以作警告之先声。”[21]在此情形之下,《国事十三叹(续)》记述道 :“十二叹来叹百姓,抵制劣货大事情,要坚持来到底,勿忘国耻顶要紧。”[19]这些诗歌提醒民众在赈济日灾的同时不要忘记抵制日货,继续进行经济绝交,这不仅涉及国家利权,也是勿忘国耻的表现。

四、和平相处:真诚的民族期待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与世界人民友好往来的传统,即使在尖锐的民族矛盾面前,中国人民依旧心怀和平交往的期望,通过种种善举传递真诚的希望。1923年9月5日,《时报》刊发评论认为,“东邻浩劫已成火海,吾人以人类的同情国际的友谊,应具无量之悲悼,加以尽力之救恤”[22]。还有民众指出,“日本此次惨遭亘古未有之巨灾,吾人之应捐弃前嫌,共起救济”[23]。甚至有民众强调 :“中日两国,因种种之外交关系,年来感情,日趋于恶劣,然外交为一问题,救灾为又一问题。”[24]此种言行尽显中国人民的善举。虽然抵日、排日仍旧进行,但中国民众积极赈济日灾的行动却没有停滞。“吾国自日辰丸案发生后,对日之情感,遂疏。洎二十一条款发生以来,而排日之运动,且日趋于剧烈,此何以故,由爱情为之也。今日本不幸发生巨灾,吾国政学商工各界皆捐弃前嫌,奔走呼号,乐为拯救,此又何以故,又由爱情为之也。由前而言,则为爱国;由后而言,则为爱群。自今以后,吾甚望日人,鉴吾民爱国之心,而本人类爱群之念,以与我国相周旋也。”[25]上述言论既是中国人民宽广胸怀的体现,又传递着友好交往的信息与和平共处的期待。

《赈灾声电忠告日本国民书》也是这方面的代表。日本地震后,“我国民闻此灾变,即不念旧恶,披缨往救,踊跃输将,毫无吝色,可见我国民之所谓亲善。绝非贵军阀之口是心非者可比”。该文呼吁道 :“我同文同种同洲之日本国民乎,盖趁此时机,一面警告军阀,一面督促政府,速戢其从前之侵掠野心,立醒其嗣后之武力迷梦,自动的偿还旅大,撤废苛约,以谋真挚之亲善,永久之和平乎。”[26]对此,苏州民歌也表达相同的声音。署名为白头公公的《救济日灾五更调》首先描述了关东灾区惨烈的场景,然后指出我国积极赈济日灾的过程,诗歌最后呼吁道 :“五更五点月已沉,我劝大日本,咦呀得而哙,良心摆摆平,对待邦交要和平,顶要紧,中日亲善,东亚保得稳,咦呀得而哙,篱笆扎得紧。”[4]诗歌再次期待日方对于中国民众此次赈济日灾的行为要“良心摆摆平”,认为“对待邦交要和平,顶要紧”,并期待“中日亲善,东亚保得稳”。

在期待中日和平相处的同时,部分民众理性地认识到日本侵略的本性,报刊发文提醒民众要时刻提防日本对我国的威胁。1923年9月18日,《申报》刊载诗歌《日灾杂感》表达了上述担忧 :“烈焰腾空海飓狂,可怜一炬迈咸阳。应知机巧终难恃,此事沧桑未可忘。疾首痛心浩劫余,宵衣旰食耻安居。莫嗟三岛劳筹划,惨淡中原患未除。”[27]

五、余论

关东大地震发生前,中国多地掀起了规模庞大的排日浪潮。关东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民众持续开展抵制日货和经济绝交运动,同时又对日本灾况表达同情之心,并且自发成立或组织社团积极筹款募捐从事赈济活动,理性地将维护民族利权和救护日本震灾区分开来。正如《赈灾声电忠告日本国民书》一文在最后的按语中特别让读者注意 :“救济日灾与对于经济绝交截然两途,非待恢复主权,万勿稍有更变。”[26]随着旅日华人归国带回灾区的种种信息,特别是日人地震后残杀华人事件被披露后,中国民众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声讨和对日经济绝交运动 。《民国日报》刊发题为《日人暴行》一文指责道 :“我国人于日灾发生后,抛弃积仇,慷慨救灾,日人反以惨杀华侨数百人以报,此种无意识之暴行,不知是何用心?”[28]在此情形下,民族主义与人道主义再次交织在一起。

猜你喜欢

民众诗歌日本
诗歌不除外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日本元旦是新年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探寻日本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黄金时代》日本版
政府帮民众排解孤独感
诗歌岛·八面来风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