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生本』且行且思
2021-02-01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钟屋小学杨月华
文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钟屋小学 杨月华
2015 年9 月,学校引进“生本教育”理念,开始了生本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而我,有幸成为生本核心研究团队中的一员。2016 年2 月,我校的语文教研定为“生本+主题阅读”。
一、小组合作见成效
《幸福地做老师》一书的作者荆志强老师为我们分享其多年来的生本教育心得时说:“ 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为实现生本教育理念,“小组合作”已成为我们生本课堂的一种常态。刚刚开始,我班的小组合作的确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或缺乏明确分工,或陷入优生讲差生听的局面,或因时间不足,草草收场等等。在随后的反思和总结中,我对小组合作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一段时间后,小组交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交流时不仅有序,而且思维活跃。每个人都能够发表不同的见解,并能对同学的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我让孩子们讨论实验取得成功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在充分讨论之后,好学队的代表汇报说:“我们认为这次实验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小女孩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其次是因为这三个同学很团结。”活力队的组长吴同学马上站起来说:“你们小组总结出来的两个原因很正确,但是我们还总结出第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三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否则,无论他们多么团结,实验还是会失败的。”可见,只要运用得当,生本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二、美读方式有意思
主题阅读组专家邢淑红老师说:“文本不是无声的文字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智者。实现与文本对话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一个字——读,反反复复地读。”邢老师到校教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美读”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教学中,邢老师采用“回扣中心读、补白想象读、评价激励读、描述情景读、师生承接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代替了烦琐的讲解,环环相扣,连贯紧凑,既做到了以读代讲,也做到了以读带讲。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如此美读,别说学生了,所有听课的老师都陶醉在邢老师与学生的朗读声中,仿佛徜徉在德国那奇丽的街景中。前两天邢淑红老师带来《王维·诗中画》之诗文美读,邢教师带着学生从《竹里馆》到《临湖亭》,再到《山居秋暝》,情境赏析读,解文赏析读,古今对译读……从诗到文,由文返诗,美读穿梭其中,让王维的诗中画浮现在学生的眼前。读着读着,学生了解了王维的诗,理解了王维的诗,喜欢上了王维的诗;读着读着,学生也积累了更多经典的诗文。这一节课,可谓美的享受。
亲身感受到美读的妙处后,我在执教《盘古开天地》一课时,不再像以往那般段段讲解,句句分析,也仿照邢老师的美读方式,设计了“师生承接读、回环复沓读、填空背诵读、倒装句式读、动作体验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此读下来,学生竟然对文本有了深刻的感悟。
三、读写联动很精彩
“主题阅读”的课型之一“读写联动课型”,是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在这一个学期“生本+主题阅读”的教学研究中,不少教师都喜欢上了读写联动课型,特别是我们的科组长兰建锋老师对这个课型更是驾轻就熟。兰老师在教学《少年闰土》时,选择了“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的课型,从背诵鲁迅的诗歌到课文回顾,从对比阅读《故乡》(节选)到课堂练笔,从课内到课外,兰老师尽可能“不见自我”,创造最大的空间,带领学生积极飞扬地学习。
在兰老师的课上,学生成了课堂对话中的主角,真正主宰了课堂,走进了文本,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自然而然就理解了内容,品味了情感,感悟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