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劫》:灾难缩影下的反思与重构
2021-01-31□高婷
□高 婷
一、历史文本:灾难叙事的宽度与厚度
《大明劫》是一部历史灾难题材的作品,在影片中灾难的呈现虽都点到为止,但也有迹可循。影片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共同切入来呈现这段历史,以明末瘟疫为线索,在讲述吴又可治疫救人的同时,配以孙传庭面对即将崩溃的国家寻求破解之道,在强烈的对比中寻找答案。
(一)宏观视角之大变局:树欲静而风不止
大明劫,是怎样的“劫”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百孔千疮?没有准确的答案,这是一个问句也是一个感叹句。这是一个朝代的劫,也是世道更替下封建王朝的宿命。在大明所面对的这场灾难中,自然灾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巨大的,而其同时面临的内忧外患,更使时代的困境覆水难收,无力破解。
电影的主线是瘟疫和战乱,是明末历史的缩影,背后隐喻着国家的病入膏肓。历史发展终有其必然,盛极而衰,历经274个春秋,华夏民族的历史再次面临大变局。正如《大明劫》中济世良医吴又可所说,重驭世之术,轻经世之道,积弊已深,非一味良药可治。面对危局,封建统治集团难以拿出解决方案,君臣猜忌,政治体制僵化,土地制度崩溃,加上连年天灾,疫病席卷,税赋难收,国库空虚,引发内外战争困局,明王朝面临着最黑暗的局面,危如累卵。社会底层农民群体尝试通过革命起义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在上层统治集团的倾轧下难逃失败的命运。最后,新兴的政治集团东北八旗铁骑顺势入关,清王朝强势入主中原,江山易主。
明末的大变局难以避免,腐朽的统治集团终归抵挡不了历史的滚滚洪流,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态处处存有弊端,环环皆扣,寸步难行,困在了危局之中,无人能逃出历史的大变局。这是民族命运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也是世代更替下不可逆的轨迹。
(二)微观维度之众生相: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史是由个体创造的,个人得失与国家命运也是休戚相关,时代的书写离不开对人物故事的关注。《大明劫》中的君王、将士、医者、豪强、乡绅、百姓等,众生相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语境,追根溯源,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始于人,也终于人。从明末众生相看国家命运,剖析大明劫:君主对臣子缺乏信任,不能勇于任事;国库空虚,将士得不到应有的操练和补给;地方豪强自私自利,缺乏大局观;朝堂之上贪污横行,国家积弊;四时不正,战乱四起,强弩之末下百姓流离失所,随波逐流,无奈从贼,造就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浩荡声势等。由此观之,灾难面前,需要的是万众一心,而不是各自为战,需要的是挺身而出的担当,而不是逃避,这样才能使国家避免一些灾难,减少一些损失。
在历史变局中,无人可以幸免。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乱世之下最痛苦的或许是随波逐流的那群贫苦百姓,他们无力抵抗天灾疫病,加之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到头来成为阴谋者换取功名利禄的投名状,这就是可悲的现实。自上而下,家国已是满目疮痍,社会秩序亟需变革,破旧出新。
二、历史语境:时移世易的态度和温度
用寥寥几言去描述历史是单薄的,处在当中的事件或是人物,是失了温度且没有支撑的。历史,要精读,要建构一个立体的语境。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要剖析历史,应从国家兴衰更替到个人荣辱得失。
(一)家国命运:山河破碎风飘絮
读史,要有严肃的态度。不只是了解历史,而是要理解历史。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之道。明末的历史则是反其道而行,呈现出了极端的背离。气候反常、灾荒战乱、朝堂腐败、瘟疫蔓延,这都是可考的史料。“天下糜烂,百姓从贼”,这背后更是承载了太多道不出的苦涩。天灾人祸,失了天时地利;百姓承受着无穷尽的苦难,人和更是虚谈。而历史也总是惊人的相似,从汉朝的治世大一统到东汉末年的战乱更替,从唐初的天朝气象到末期的藩镇割据,王朝的兴衰更替源自于制度的腐朽,积弊太深。《大明劫》其实是大明王朝气数已尽的真实写照。
影片将整个背景置于一片灰调之中,让人物处在肃杀和萧条的氛围之下,从闯军围城到瘟疫蔓延,从朝堂局势到百姓处境,影视创作者以小见大,将大明朝破败的面貌描绘出来。这是影片的设置,也没有违背真实的历史场景,呈现的是灾难赋予历史的厚重感和沉重感,在家国命运下难解的破败之势。
(二)个体建构:身世浮沉雨打萍
以人带史,赋予历史一定的温度。电影《大明劫》中两个人物确有其人,但是在相同时空下,二人是否有交集,是一片盲区,所以在不违背客观历史存在的背景下,赋予两个人物之间的碰撞。在艺术创作中不违背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想象,使得影片的表达更加饱满。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历史焕发出生机。
“铁甲蒙尘三军老,血漫中原万鬼新。得失谁算寻常事,挥剑斩断家国愁。”这是电影《大明劫》编剧为孙传庭做的诗。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是军人的宿命,身处乱世,明知不可为而临危受命,然则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一句“难道天要绝我”,道尽了他的不甘与无奈,可佩可叹。
“壮心未了醉中老,忍见荒冢土色新。江山不管兴亡事,岐黄何解苍生愁。”这是编剧为吴又可创作的诗。江湖游医,他是乱世之中的小人物。行医之路打破常规,醉心于对医术的钻研,不受世俗拘束也不被百姓认可,取舍之间,自有医者的大智慧,无力解决朝堂积弊沉珂,甘做经世致用的平凡医者,追寻医者大道。
孙传庭和吴又可,一张一弛,文武之间道尽了历史的沉重且无力。在严肃的历史中注入人物故事,在以小见大中感受历史的温度。通过建构相对立体的历史语境,使观众对历史片段有一个全局的认知和态度。从历史环境下的小人物看起,小人物书写大历史,观众从中获取真正的判断价值,做出思考。
三、历史意识:社会秩序的破坏与重建
“历史题材电影最显著的特征是依赖于遗存形态的历史,由此获取历史意识或曰历史性。”以史为鉴,总有一些东西能跨越时间的鸿沟为后世带来新的思考。不患天灾而患人性的苦难。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个人不能脱离国家而独存。作为旁观者,我们需要透过历史语境,去看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一)沉珂积弊:治世良方何处寻
大明劫缘起何处,大明困局带来的是社会秩序崩溃,历史真相掩盖在背后深刻的社会根源之中。繁荣盛世的来临,除了统治集团的英明决策,归根到底取决于制度的良性推动、社会资源的良性配置。反观明末历史,百年沉珂,积重难返。
从政治的格局来讲,良好的政治架构是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根基,然而,明朝的统治生涯伴随着各个阶层的利益交锋,皇权交锋(靖难之役)、皇权相权争夺(撤销丞相制度)、党派之争(东林党与阉党)、中央与地方的拉锯战、特务统治等,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消耗的是宝贵的资源。
从经济的秩序来看,明王朝的统治经济基础是土地、人口,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税和商税。一方面,农民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导致土地资源慢慢向大官僚、大地主集中,农业税减少;另一方面,明朝奉行重农抑商的国策,加之商贾的等级局限,商人依附于权贵士绅集团,组建起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商税难收。到明末,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已然难以维持,崩溃实属必然。
从社会的分工来看,八股取士依托文官统治发展迅速,读书人掌握社会的话语权和资源分配权。然而,社会治理需要的财务、医疗、科研等专业人才并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这些人才同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人才”,这才是正常的人才制度,人才制度的失衡必然会影响到全局。
从保障的角度来说,良性社会发展需要健全的保障制度。《大明劫》用鲜血给了我们沉重的答案。粮饷不足,军备废弛,部队战斗力低下;面对疫情,政府反应迟钝,应急救援资源匮乏,致使无数军人、百姓埋骨乱坟岗。社会缺乏人文关怀,人命如草芥,脆弱不堪。恰恰人才是社会赖以维持最宝贵的资源,失去了人,一切都是空谈。
(二)劈波斩浪:今时今日如何做
1.遇险即欲避,安能皆通达
面对灾难,要有挺身而出的大勇,既然阻止不了灾难的来临,去正视和直面才是根本,逃避和掩盖往往比灾难本身更可怕。闯军围开封,孙传庭临危受命,面对瘟疫来袭,他稳坐中军帐;吴又可,面临瘟疫困境,挺身而出,用科学方法拯救患者于危难。即使是微弱的力量,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用全民抗疫征服世界,钟南山院士、逆行的医护天使、火神山的中国速度、硬核抗疫的坚决等,临危有大勇,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需要我们去坚守的宝贵财富。
2.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人类倘若没有一点敬畏心,必会自食苦果。敬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灾难有其自然根源。古时,农业生产取决于气候四时,旱涝虫灾威胁粮食生产,人们敬畏自然的神秘。古代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兼并与征服、侵略与反击,战争带给普通人更多的是苦难与创伤,人们敬畏战争的残酷。瘟疫横行的惨痛教训同样需要警醒世人,我们要用科学认识自然规律,探索疾病的起源,理性解决争端,让战争成为永远的备选项,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历史,总有人在负重前行,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担当。人类,从来不能独存于社会,良性社会循环应该是人尽其责,物尽其用,因此,国家认同感显得尤为重要。从西汉名将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呐喊,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安定生活,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肩负的责任也不同。正如《大明劫》中孙传庭的军人使命、吴又可的医者仁心,同样还有留存在2020年春天的感动,医护人员、政府部门、军人警察、公益志愿组织等的社会保障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国人的团结、责任担当和新生代的传承。把个人选择融入家国命运中,才能在灾难面前无惧无畏。
四、结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该遗忘;灾难,更应铭记。处在历史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一味往前走,更应该以史为鉴,透过历史的尘埃,去寻找值得思考的东西。在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要在制度建设、民族认同等方面下功夫。在灾难面前,应更加从容,万众一心,共抗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