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胜壤,千秋笔墨:从顾野王到顾颉刚*
2021-01-31仲富兰
仲富兰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上海 200063)
非常高兴能够出席“纪念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研讨会”,我主要是来学习的。今天还特地拜谒了石湖之畔的顾公墓地,斯人已逝一千五百多年,但他的智慧犹在,精神气韵犹在。放眼那一抹远山,那一湾近水,那一座千年古墓,任我心游物外,冥思遐想。在此,我谈一点浅薄的感想,请各位同道批评指正。
一、顾野王是吴文化的光辉财富
顾野王是吴郡吴县梓里(今苏州吴中区光福镇)人,他与上海这块土地也有着因缘。虽然“上海”这个地名是宋代才出现的,但在古代,上海就是吴郡的一部分。在今上海市金山区的东北部有个古镇—亭林镇,顾野王曾长期生活在那里。顾野王时代的亭林镇属吴郡华亭。历史地理的划来划去,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位文化巨擎的怀念。
纪念顾野王之地,目前有好几个地方:一是吴郡华亭,顾野王长期居住于云间乡亭林镇,证之于崇祯《松江府志》和当代的《上海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等。二是苏州吴县,顾野王籍贯确实是吴郡吴县梓里人,崇祯《吴县志》等均有记载。三是吴郡海盐新埭泖口村(今属浙江嘉兴平湖市),顾野王在这里生活过,明天启、清光绪的《平湖县志》与1997年的浙江《嘉兴市志》(中国书籍出版社)等有记载。四是顾野王幼年时跟随在福建做官的父亲顾烜,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县)生活过,那里的地方志书也有记载。我想,就如同今天的上海人、苏州人大抵有籍贯与出生地的不同一样,顾野王是苏州人,长期在亭林生活与著述。从行政地理来看,古代这些地方都曾属于吴郡,本来就是一个地方,再说一个人一生到过许多地方,特别是文化名人,各地都会留下记载。现在大家都来纪念这位文化大师,是一件令人高兴与欣慰的事情。
为什么我说顾野王是“大吴胜壤,千秋笔墨”呢?因为他是古代吴地学者的精神楷模,是吴文化杰出的代表人物。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过,要论及上海文化,其实吴文化是上海文化的母胎与底色。西晋陆机的《吴趋行》里说:“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①陆机著、杨明校笺:《陆机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385页。这说明西晋时期的文士就认识到了苏州已成为中心城市,以苏州为导向,为苏州的文化发端作了注解。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可能各个地域文化都有特色,但吴文化的特色鲜明。如果要我对吴文化作一番表述,我认为,吴文化肇始于太湖三山旧石器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以商末“泰伯奔吴”为契机实现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首度融合,成型于春秋时期定都姑苏、争霸称雄的吴国,以“吴侬软语”为主要方言特征,苏南浙北环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
我曾经读过林锡旦先生于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之际写的《古城赋》:“江南平原,勾吴立国;太湖之滨,伍员建城。通门二八而水道陆衢;环城一河并三纵四横。水木清华,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锦绣之乡、风雅之薮;风土清嘉,人物隽秀,且发展为文萃之邦、园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苏州,以地兮亦谓吴中,世称兮人间天堂,又号兮东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遗迹;星星点点,世有传承。”②林锡旦:《古城赋》,《苏州日报》2004年6月10日。林先生说得非常到位,也非常精彩。
环太湖文化,亦即吴文化,有什么特点呢?历代文人学士都曾经作过精彩的聚焦,如钟灵毓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等,都可以说,但我觉得,还是明代大学士王鏊的《姑苏志》中说得精准:“精细雅洁,称苏州绣。”③王鏊:《姑苏志》,明正德元年刊,嘉靖时期增修。
王鏊(1450—1524),吴县人,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自幼随父读书,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曾经官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王守仁曾经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④《王鏊与严嵩的师生之谊》,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2fd11c0102v6ot.html。尽管王鏊说的是苏州刺绣“精细雅洁”,其实这个表述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对吴文化、苏州文化人文内涵很好的表述。
在1500年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吴地就诞生了顾野王这样的文化巨人,集中展现了吴地学者的思想光华。亭林的名字,当然与顾野王有关,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历史地理学家。顾清主编的《松江府志》记载:“松江华亭县亭林乡乃梁顾野王(华亭人)所居之地,今宝云寺是也。”又明郎瑛《志失顾野王》文云:“淞江华亭县亭林乡,乃梁顾野王所居之地,今宝林寺是也……”宝林寺是宝云寺的异名,《(绍熙)云间志·卷上·古迹》中说:“顾亭林,旧经:顾亭林湖在东南三十五里。湖南又有顾亭林,陈顾野王居此,因以为名焉。今为宝云寺。寺有《伽蓝神记》云:寺南高基,野王曾于此修《舆地志》。今传以为顾野王读书墩。”“顾野王读书墩”今已成为“顾野王读书堆”公园,是上海市有记载的最早的私家园林。
金山亭林是顾野王平生重要的游寓、创作之地。他在此著书立说,其中就有全国性地理总志《舆地志》。宋代诗人唐询的《华亭十咏》,开篇第一首就是《顾亭林》,前四句为:“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疏。”⑤《杏花村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王安石的《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顾亭林》唱和道:“寥寥湖上亭,不见野王居。平林岂旧物,岁晚空扶疏。自古圣贤人,邑国皆丘墟。不朽在名德,千秋想其余。”①《临川先生文集》(一),《王安石全集》第5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第324—325页。诗中提到的“野王居”,是顾野王今位于金山亭林的故居,岁月沧桑,亭林湖上的凉亭孤寂寥落,顾野王住过的房子已经荡然无存,但顾野王值得人们千秋万代的敬仰。
顾野王不但是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末侯景之乱时,他还曾招募义军,驰援京师。入陈后官至黄门侍郎,掌管修史。他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虫篆奇字,又擅绘画,尝画古贤像,由王褒书赞,时人称为“二绝”,足见顾野王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他的学问又是做得非常精到的,他在《玉篇》的序言中,指出文字可以突破时空阻碍:“文遗百代,则礼乐可知;驿宣万里,则心言可进……”②顾野王:《玉篇·序》,《原本玉篇残卷》,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这个观点是非常了不起的。至今在日本及韩国,“玉篇”二字还是汉文字典的代名词。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顾野王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玉篇》30 卷,其时年仅25岁。《玉篇》为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后的又一部重要字典,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孙星衍曾评论说,顾野王的“功绩不在大禹之下”③孙星衍撰、黄冕点校:《孙氏周易集解》,中华书局2018年出版。,并非言过其实。《玉篇》是中国继《说文解字》后,对后代字典编纂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书,原本只存残卷,有抄本藏于今日本京都博物馆。
二、从顾野王到国学大师顾颉刚
从顾野王,又使我想到了另一个苏州人,大学者、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他们都姓顾,是不是有血缘上的联系,我没有做过考证,我想也无需做这个工作。顾颉刚先生不仅是20世纪历史学的杰出大师、一位满腹经纶的学问大家,也是中国民俗学的开山祖师,可以说他对于中国史学、中国民俗学以至整体学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术成就与其他因素之外,顾颉刚先生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几代学人,我们就是读他的书走上治学道路的。
顾颉刚先生一生学术成就广泛,在很多学术领域有精深的造诣和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他学问的核心点则是在古史的考辨研究,不管什么时候、哪种环境,古史问题都是他萦绕心怀、挥之不去的情感所系。他在《史林杂识》“小引”中曾表述了他的学术情怀:“通观五十年来积稿,虽所得有浅深,所论有然否,而有一主题思想坚持而不变者,曰对于战国、秦、汉时代学说之批判。战国之世,百家争鸣,皆欲以己说易天下,为欲起人信念,必求证于古人;然彼时社会已与古代截然异致,势不得不强古人以就我,而古史于是乎多歧……前人之奋斗精神及其成就激励我辈,便欲清扫战国而下之蔀障,以恢复古代史实之真面目……”④顾颉刚:《史林杂识》,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与之相对应的是,顾颉刚先生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认可,甚至被誉为“中国史学现代化的第一人”,也主要是由于他倡导的声势浩大的“古史辨运动”及其巨大成就。
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而不应该是禁锢的。他只承认规律和真理,而不屈服于任何权威。“古史辨”竖起了一面大旗,一面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旗。顾先生告诫过他的学生,做学问务必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迷信、不盲从,总是通过自己的探寻,永不停歇追求真理的脚步。顾颉刚先生平等对待各种不同学术见解的博大学术胸襟,办刊、办报建立阵地的无私学术奉献,不遗余力奖掖青年后进的学术气度,以及高尚的民族气节等,在促进中国史学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其弟子及后学的楷模,使其学术影响更深远也更广泛。
顾颉刚先生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与其做事善于计划有直接关系。先生一生之中不断地为自己制定宏大并面临重重困难的研究计划,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计划有的未能如期、如愿完成,但他一直在坚忍不拔地执行计划。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疑惑,不迷茫,就不会盲从,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不怨天也不尤人。先生的渊博学识与高风亮节,让所有崇拜他的学子怀念到如今。最近,我在做上海历史文化的一些工作,首先就是捧读顾颉刚先生的《苏州史志笔记》,从中汲取学术养分。
我举例的历史上的这两位苏州人,他们各自生活的时代也相差十几个世纪,但一千多年间仿佛有一根红线,从顾野王到顾颉刚,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禀赋,我想,这就是吴文化的力量,是“大吴胜壤,千秋笔墨”的文化传承。从上古时期的勾吴时代起,随着历史上北方一次又一次的大战乱,大批北方的地主、官僚、文人一次又一次地流徙吴地,他们的生活习气,熏染了吴地民众的文化特色。到唐与两宋时代,吴地城市经济、城市文化空前繁荣。特别是在明清期间,吴地中心的苏州,在人口、财富、工农业生产、国内外贸易以及文化、教育、学术、艺术等主要领域都跃居全国前列,成为“第一大都会”,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里孕育,吴文化的内涵特别丰富,特性更加鲜明,生命力十分强大,辐射全国甚至海外不少国家和地区。
三、学习先贤至德,加强吴文化与江南文化研究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缅怀吴地先贤至德,为的是汲取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我本来这次带来了与吴地学者共同开展江南文化研究传播的建议,PPT都做好了,但是现场参观深受感染,我就临时改变主意,不说什么传播建议了,我想谈的就是结合吴文化的发扬光大,将上海文化与吴文化结合起来,共同做好地域文化这篇大文章。我想,研究好吴文化,正是江南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目前,我正在做一个题目,就是“江南民俗图录”,我想更多地吸收长三角各地的老照片、老图片,更加形象地传播与理解吴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精神内涵。其中,就要更多地搜集和描绘从顾野王到顾颉刚这一千多年来,产生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区的吴文化。自古以来,凭借太湖流域富庶的经济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吴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区域文化。
泰伯、仲雍所开创的吴国文化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成长,诞生了顾野王等一批文化大家,此后历经唐、宋、元的发展,至明代形成高峰。一千多年间,吴地走出了一大批文化大家,古今遗墨,千古芬芳,这是吴地文化的荣光。晚清以降,至民国,吴文化走出了叶圣陶、王伯祥、顾颉刚等后来被称为“京华五老”的国学大家和文化巨匠,又展现出极其灿烂的文化之光。
如今,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国家文物有865件/套,国家二级文物有1188件/套,国家三级文物达32295件/套,古籍善本共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常熟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6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1件,国家二级有261件;以书画、陶瓷、玉器三大类为主。仅从两地博物馆珍藏的吴地文物中,就可以见到太湖流域吴国文化有着灿烂光芒,让人深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江南水乡延绵不断的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为吴地先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所感动。从博物馆再到吴文化历史研究成果,吴地先人们所展现的文化特色开始清晰起来,在江南大地上所展现的优秀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证。
吴地文化有崇文尚学的精神传统。太湖流域保持农业生产常年丰收,家家户户富足有余(从遗址中发现死者身旁有一年的粮食),这就加速了社会分工,使一部分人可以从事造船、冶铸、制陶、桑蚕、畜牧、纺织、染色、商业、管理、军事等,而这些行业和门类,都必须有人传授,也必然会有人创新。百业兴旺,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改进,因此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当今,改革开放使我国走向新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一直鼓舞我们前进,“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①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https://rwxy.xmu.edu.cn/2018/1218/c14532a359716/page.htm。
对于吴文化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基本有两种观点:一指先秦时期的吴国文化,即狭义的吴文化,主张者多来自考古界和博物馆界;二指吴地文化,即广义的吴文化,包括吴国文化的源流及后世吴地文化的发展,主张者多在社会的其他层面。而吴文化的时间跨度,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吴文化只是指古吴国的考古文化,广义的吴文化应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精神的文化创造。我们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的同仁将更加注重吴文化与江南文化研究,并且将这种研究与新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用新的视野、新的研究方法,努力打造吴文化研究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