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特邀主持人:曹毓民
2021-11-04
主持人简介:曹毓民,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文化研究工作三十余年。在《党建》《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新华日报》《群众》《江苏高教》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首),出版散文集一本。获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多项。现为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大运河(江苏段)旅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基地首席专家。
主持人语: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当下,“文化”的助推力量日益得到关注,尤其是历史所显现的区域文化的内生性力量的影响长远而深刻,被视为社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江南文化成为显学、热点,从政府、科研机构到民间力量,都在探寻江南文化的内核,探寻其在当代显扬的途径,以助力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吴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与根底,吴地历史生动演绎了文化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吴地乃至江南高度发展的推进作用,其中历代的大家集中体现了文化成熟的过程,赋予吴地和江南文化独有的基因。对这些大家进行个案研究,探究他们的智慧如何丰富了吴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内涵,是我们今天探寻现代江南文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借鉴。
1500多年前,生活在梁、陈间的顾野王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关注的大家。顾野王的出现,与东汉中晚期吴地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吴郡文化世家大族的形成密切相关,他是当时文化学术的集大成者,诗、书、礼、乐无不涉猎,且著述丰赡,他的《玉篇》《舆地志》《符瑞图》等多有创新之处,影响久远、深广;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危困之时慷慨举兵,是后世吴地文人“事事关心”“匹夫有责”的第一次书写,是一位不应该被忽视的思想、才情与担当兼具的大家,值得认真研究。本期“吴文化研究”刊发四篇研究顾野王的文章,以拓展顾野王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仲富兰教授在纪念顾野王诞辰1500周年研讨会上的发言《大吴胜壤,千秋笔墨:从顾野王到顾颉刚》,把顾野王置于2500多年的吴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历史时空,指出顾野王是吴地学者的思想集大成者,并把现代著名学者顾颉刚作为顾野王在当代的回响与接续,揭示了他们身上一脉相承的吴地文人传统精神,为顾野王研究在当代的阐发作了时空的拓展。
陈爽教授对顾野王的佚书《符瑞图》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从中日古代典籍中辑录《符瑞图》的47条佚文,对《符瑞图》的成书背景、历代典籍征引、主要内容等进行了阐释,并对其在唐宋间以及远达西域、东亚的传播作了探究,指出其对中外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马一平先生的《顾野王昆山后裔考》以方志、家谱、年谱、史书、墓志等大量文献为基础,对顾野王昆山后裔的分布状况作了全面、充分的爬梳,考证出顾阿瑛、顾鼎臣、顾炎武三个家族均为顾野王后裔,展示了江南顾氏的家族传承特性。文章从纷繁的文献中爬梳出众多线索,考订顾野王的生卒年以及部分顾氏后裔文献记载中的错讹,充分体现了本文作者深厚的学殖素养。
徐静副教授的《从历代文人诗咏略窥顾野王接受史》,从几处顾野王纪念地的历代诗咏的视角来探讨后世人们对顾野王的评价,“江东孔子儒”“自古圣贤人”是诗人们对顾野王的高度赞誉。
在长三角城市合力打造江南文化品牌的当下,希望本期的四篇文章能进一步引发人们对顾野王这位文化大家的深入关注,探寻文化大家的培育之路,丰富新时代江南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