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时代脉搏 书写四川华章
——“十四五”时期四川文艺发展建议
2021-01-31施霞李昊张旻昉刘晓远
◇ 施霞,李昊,张旻昉,刘晓远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步期,也是四川实现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期。文艺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作用更加关键。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和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的厚望,对照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使命,对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四川文艺工作尚且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如: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仍然存在;文艺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有待发掘培养;组织文艺创作的机制和运行方式还需改进;文艺理论特别是评论工作尚待加强;文艺惠民覆盖面需进一步扩大;新文艺组织参与文艺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补齐短板,加快发展,努力打造文艺川军、川派评论,为开创四川文艺事业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助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文艺创作的主要成就与经验
(一)四川文学凯歌高奏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文学事业成果丰硕,团结奋进,先后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受到中国作协、四川省委办公厅通报表彰。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出作品、出人才”工作重心,对标“三个一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1.“现象级”:脱贫攻坚创作喜获丰收
四川省作协助力脱贫攻坚,与省扶贫开发局联合开展为期四年的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向全省各级作协会员和广大文学工作者发出“脱贫攻坚文学不能缺席、脱贫攻坚作家不能缺席”的号召,切实推进“文学公益捐赠”“文学志愿服务”“文学精品扶贫”等工作,收获了一批脱贫攻坚文学精品,又锻炼培养了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文学川军队伍。相关作品和活动在全国文学界、评论界广受好评,称“四川文学扶贫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①张杰:《为不放弃而书写:“文学川军”助力脱贫攻坚,“走在全国前列”》,新浪网,http://k.sina.com.cn/article_149681456 5_593793e5020010kcf.html.2021-04-21.。
2.“第三极”:网络文学再创佳绩
为更好促进网络文学发展,四川成立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发展市县区基层网络作家协会,吸纳会员500余人。积极承担联系、协调和服务等工作,搭建交流平台,组织举办网络作家培训班,开展重大节点主题网络文学活动,举办学术研讨会与文学论坛,每年定期发布《四川网络文学年度发展报告》,建设四川网络作家网及微信公众号,加强创作导向与政策引导,促进网络文学统一、有序管理与规范化发展。
四川网络文学享有“中国网络文学第三极”之称。全省网络文学事业迅猛发展,网络文学创作保持增长态势,网络作家逐年递增,网络文学佳作不断,网络文学“出海”规模化,彰显“文学川军”实力。
3.“影响力”:获奖、品牌与活动的交响
为实现“文学作品影响力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工作目标,四川省狠抓文学精品创作生产,获得多个文学奖项。文学品牌影响广泛,国内外交流进一步加强,海外影响力得到提升。
“十三五”期间,四川共扶持重点作品45部,目前已出版或发表的作品有21部,涉及小说、诗歌、报告文学、散文、儿童文学、文学理论、文艺评论等门类。全省62位会员作家作品在《人民文学》《小说选刊》《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内重点文学报刊发表,先后有1部作品获鲁迅文学奖,2部作品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4部作品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部作品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5部作品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文学活动引起国际国内广泛关注,深受好评。“四川作家代表团东欧行”等国内外文学交流活动成果丰硕,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作协签订文学作品互译输出框架协议。
(二)四川艺术攀原登峰
“十三五”期间,四川省艺术创作始终围绕“把导向、强主体、出精品、出人才”的总体工作思路,抓住阶段中心工作,加强组织创作生产,推出舞台艺术优秀作品30部,扶持剧目创作40部,实现名家传戏和传曲入选项目21个41人次、传承经典折子戏47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项目160项,获资助资金1.19亿元,圆满达成了“十三五”规划的目标。
1.文艺生产:“四有”格局组织有力
四川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选题为导向,资金为杠杆,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艺术创作生产,艺术创作有规划、有项目、有资金、有组织的“四有”格局初步形成,艺术精品不断涌现。110件美术作品入选中国美协第13届美展,36件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12届书法篆刻作品展,6件摄影作品入选第27届全国摄影展。16项舞台艺术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荣获“荷花奖”等国家级奖项。
2.跨界拓展:“五大”融合促进创新
四川积极关注文艺发展的新活力、新变化、新趋势,寻找文艺发展的新生力量,拓展文艺发展新增量,文艺融合在区域、新文艺组织、科技、经济社会、文艺门类五大领域取得成效,为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构筑新时代文艺高峰建设增添活力。重庆市文联和四川省文联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四川省委的要求,签署《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文艺先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川渝文艺合作的长效机制。关注新文艺群体,出版《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首次全面系统地反映全省83952个新文艺组织、约251万从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举办“新时代、新文艺、新力量、新展望——四川新文艺群体发展成果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呈现和展示新文艺组织和群体发展成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积极探索“文艺+互联网”运营模式,抓好信息化平台建设,编制《四川省文联“互联网+”建设规划(2019—2028)》,着力构建以四川文艺网、数字艺术馆、文艺人才数据库、文艺作品数据库、四川特色资源数据库、微信公众号为主干的全省网络文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互联网工作格局。组织特色小城镇建设调研活动,形成研究报告《文化创意产业助力我省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推出四川文艺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规划,做好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加强各艺术门类间的交流合作,突出创新发展理念,组织跨艺术门类的系列展演、创作、培训、交流等,在融合中不断提高各艺术门类的创新发展能力、创作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发挥互补效应、叠加效应和乘数效应,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团队精神,通过融合实现整体优化。
3.加强服务:“三大”体系彰显成效
建设文艺惠民体系。紧紧围绕增强“四力”,持续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深入开展文艺交流,提升四川影响力。
深入推进文艺惠民工程。创新工作方式,延伸工作手臂,建立以活动品牌为抓手,基地拓展为基础,队伍建设为核心,百姓需求为重点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艺惠民体系。
持续建设文艺人才队伍。开展全省文艺人才资源数据调查,系统摸底,梳理文艺人才现状,积极构建文艺人才队伍分层次、分梯队的培养体系。加强高端文艺人才培养,培育中青年文艺骨干,夯实基层文艺队伍,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培养后备人才。
积极开展对外文艺交流。紧紧围绕构建“大外宣”格局,“请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通过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文艺演出、文艺专题论坛、学术交流、学者互访等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积极拓展文艺交流,不断扩大巴蜀文艺的传播力、影响力。积极探索对外交流新途径。应牙买加、圭亚那、巴西三国大使馆邀请,首次组织艺术工作者参加与三国建交45周年系列庆典活动。积极搭建全国性、区域性交流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在达州举办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基层文艺工作者进行交流;与中国摄影报联合举办摄影拉力赛,在全省9个市州接力开展活跃群众性摄影活动。
(三)“川派评论”特色凸显
四川文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艺评论,打响川派评论品牌”的要求,召开4场川派评论学术研讨和评论骨干培训会暨文艺理论与实践系列学术研讨会,发布《川派评论:文艺理论与实践系列论坛西昌倡议》,提出川派评论的“明砍”精神;吸纳新文艺群体代表、青年代表,成立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专委会、青年评论工作专委会,扩充评论川军队伍;拓展文艺评论领域,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论工作专委会;强化社会担当,评论抗疫,激发和激励文艺工作者的抗疫斗志与活力。
1.“明砍”精神初步凝练
积极挖掘区域特色和评论优势,打响本土文艺评论品牌“川派评论”,提出具有思想力量和美学风范的四川表达:凝练“明砍”精神,为新时期的四川文艺评论指明方向。
2.评论队伍做大做强
注重吸收优秀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和新文艺组织人才,成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评论工作专委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专委会,扩充评论川军队伍,储备青年人才;加强骨干人才培养,举办“评论人才培训班”,建立青年文艺评论特约机制;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文艺评论专业和研究方向,编写具有“川派”特色的文艺评论教程。
3.工作机制持续优化
服务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加强对成都及省副中心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研究,专题研讨川西、川东、川北、川中、攀西等城市群的文化艺术发展,加强四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文旅强省建设研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论工作专委会,为四川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出谋划策。建立评论奖励机制,开展文艺评论与文化强省建设、文艺评论与城市主题凝练、文艺评论与文化旅游新经济等课题研究。支持评论家参与国际影视节、国际非遗节、农民文化艺术节、川剧节等重大活动,培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良知。推动文艺评论介入创作,在作品出版前即介入研讨,帮助作家精心打磨作品。
4.阵地建设不断拓展
推动做强《当代文坛》《四川戏剧》等核心期刊平台,加强对优秀作品、新人新作的评论,加强对焦点热点、网络文艺的评论,加强对四川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评论,加强文艺思潮、文艺走势的研究,对不同的文艺现象和作品做具体、个性、科学的分析。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主力军的作用,开辟专栏,打造川派评论品牌栏目,使四川报业集团全媒体文艺评论研讨会、《现代艺术》“文艺评论”等专栏在业内产生持续影响。
二、“十三五”时期四川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精品力作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文艺创作有数量缺质量,精品力作缺乏,真正叫得响、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较少。
文艺作品产出多,精品少,是目前四川文艺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所在。以“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主题文学作品为例,产出有1000余篇(首、部),扶持重点选题107部,获得广泛好评的精品力作大约有20余部,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作品较少。两届四川网络小说评比,有50部优秀作品产出,但每年一次的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上共计才10部四川网络小说上榜,其中,“爱潜水的乌贼”一人就有三部作品。
影视作品影响力弱,精品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不高,是目前四川影视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中国影视蓝皮书》发布2019年度十大影响力电视剧,四川无一上榜①文旅中国:《〈中国影视蓝皮书〉之2020年度十大影响力影视剧发布》,百度,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4849596 82822549&wfr=spider&for=pc. 2021-01-21.。
戏曲作品深受现代生活娱乐方式的冲击,从业人才短缺,编剧人才流失,创作弱化,优秀作品数量减少,演员队伍老化,演出场所不足,观众分流严重等问题普遍存在。
(二)文艺创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无论是创作人才还是评论队伍,都缺少具有引领和示范性的标杆,文艺院团普遍缺乏聚焦创作、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集体创作、抱团打造的理念。没有建立全省良好的创作生态,创作高原还没有建立起来,攀登高峰的基础和保障尚不牢固。
文艺创作队伍仍是老将居多,年轻的新生力量尚需跟进培养。文艺作品后期运营模式较单一,创作人才及IP外流现象不容忽视。
文艺评论总体研究力量不足,国家级评论基地有待突破。四川网络文学的研究队伍建设速度与网络文学发展的速度不成正比,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目前,从事文艺评论的专门性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的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等。而专著出版、论文项目、科研投入等主要指标仍低于京、沪、浙、湘地区,可见,四川地区文艺研究尚未跟上文艺创作的蓬勃发展需要,进而制约了四川文艺的发展。缺乏国家级评论基地也制约了四川评论高水平的发展和文艺评论人才的聚集。
新文艺群体还未能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四川在延伸服务手臂、团结新文艺组织、努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服务方面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但在引导、管理等方面还缺乏长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促进新文艺群体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生力量,是当前四川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一环。
(三)文艺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文艺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拓展,文艺帮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文艺惠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文艺融合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文艺阵地联盟有待进一步拓展。文学方面,有四川省文学报刊联盟和四川省校园文学社团联盟,在原有的文学名刊名院基础上,还需要继续推出更多的精品刊物,扩大宣传四川文艺的阵地和窗口;艺术方面,仅有文化院团联盟和四川影视艺术联盟,覆盖的文艺门类较少。应健全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与演艺中心、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的合作机制,成立更多的文艺阵地联盟。
基层文艺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省文联、省作协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密切与各市(州)文联、作协加强联系联络,领导完善基层文艺组织的服务功能与机制建设。关心支持新的文学组织发展,鼓励市(州)文艺工作者对口到省上各文艺院团、文艺组织学习交流。
文化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学方面,网络文学IP优质影视转化作品少,本土企业对本土文化产品的运营更少。要大力推动文艺创作IP变现,实现本土文化产品的一体化产业运作模式。
三、“十四五”时期四川文艺创作发展建议
(一)发展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打赢防控疫情人民战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推出一批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艺名家,做强一批聚焦优秀人才的知名文艺院团,使四川的文艺创作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文艺精品创造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四川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水平和实力力争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为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提供重要支撑。
(二)主要任务
1.强化原创力:增加文艺精品力作总量
坚持精品战略。聚焦主题主线抓精品,创新工作机制抓精品,实施项目驱动抓精品,坚守艺术理想抓精品,打造一批代表四川文化形象、富于四川地域特色、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学艺术精品,扶持培育一批活跃在国内外演出舞台的知名文艺团体和优秀文艺人才,努力建成文化强省。
聚焦主题主线。组织实施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国家或省级重点文化创作生产项目,抓好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以及乡村振兴、全面小康、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文旅融合等各类重点题材创作生产,推出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四川特色的优秀作品。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府部门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行政审批流程,加快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全链条艺术创作扶持机制,着力保障重大题材作品的创作排演。健全精品创作协调机制、活动组织开展机制、文艺作品评议评价机制等,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引导激励机制,不断推出新时代文艺精品力作,强化文艺“筑峰”行动。
实施项目驱动。以项目促精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各类文艺基金,充分发挥《四川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四川艺术基金等政策与资金的引导作用,扶持创作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作品。
完善文艺教育体系。统筹推进多门类、多学科、多层次的文艺教育体系。鼓励文艺院校与优秀社会资源合作,与国内外知名的院校、院团、文化集团合作办学。鼓励支持市州及重点院团通过“团带班”和学历教育相结合,定向培养青年戏曲演员。建设四川省文化干部网络学院,构建“互联网+”远程教育模式,推进全省文化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培养一支适应文化强省建设需要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确保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素质整体提高、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人才成长环境逐步优化。加大国内外领军型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一批文化名家大师工作室,支持文化领军人才开展创作、展演、深造以及名家传艺活动。实施四川省戏曲名家名角培养工程和四川省青年戏曲人才培养计划,助力青年艺术人才成长。实施青年文艺人才递进培养计划,指导文联、作协组织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主题教育培训、中青年文艺人才专题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完善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扶持,不断壮大文艺“川军”队伍。
打造知名文艺院团。完善文艺院团管理体制机制,鼓励文艺人才通过技术、专利、品牌入股,探索高层次文化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资助文艺院团建设。实施基层文艺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文艺志愿者、文艺社工队伍,引导市县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基层骨干文艺院团。
2.提升传播力:创新文艺宣传推广机制
加强宣传推广。聚焦“出人才、出精品”,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大力宣传报道精品力作、优秀人才;紧跟国家战略,推动富有四川特色和影响力的文艺精品“走出去”;提升文艺作品展演展览平台建设,发挥艺术引领时代风尚的作用。
做强文艺宣传阵地。实施精品期刊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星星》诗刊、《当代文坛》《四川戏剧》《四川文学》等期刊平台的影响力、覆盖面、美誉度。发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文艺类报刊主力军作用,打造一批文艺品牌栏目。探索文艺作品点评、微评论等新方式,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加强文艺期刊新媒体建设,做好新媒体运营推广,增强文艺期刊互联网传播。
做实文艺精品“走出去”。加强对各艺术门类领军人物和代表性艺术家的宣传推介,支持采风创作、出川交流、办展、演出、出版创作成果等,提升文艺川军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加强文艺品牌建设,增强“巴蜀画派”“网络文学第三极”“川派评论”在全国的影响;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与重庆市加快形成艺术创作合作共享格局。实施“巴山蜀水情”电影工程,联合打造一批反映巴蜀文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就的优秀影片,组织策划川话版特色影片,推动富有巴蜀特色和影响力的优秀影片“走出去”。融入国家战略,实施巴蜀文化全球推广计划,把四川文化推送到世界各地。
做优文化演艺平台。发挥四川艺术节、四川电视节等重大文化活动示范引导作用,提高优秀文艺作品知名度、扩大观众覆盖面;强化文化演艺与科技、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优秀演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整合全省剧院资源,完善剧院联盟,加强对剧场、演艺区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培育演艺中介机构,健全演出市场网络体系,提高演艺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好川剧节、第三届四川艺术节(2023年)以及全省舞蹈、川剧演员、小戏小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艺术赛事,力争推出一批优秀艺术作品和人才,打造一批文艺活动品牌,扩大和引导艺术消费。
做好文艺融合工程。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实施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普及、营销推广等“互联网+”计划,推动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引导和扶持网络文艺、空中剧场、小剧场戏剧等新兴文艺类型发展,创造艺术发展新生态;推进数字文艺档案建设。
3.厚植传承力:加强本土文化“双创”
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民俗传统文化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入市民生活,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广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深入推进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推广“一校一非遗”等有益做法,将中小学校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推出一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读物。鼓励发展民间文化收藏,支持社会各界举办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市民生活。
振兴地方戏曲曲艺。开展地方戏曲曲艺普查调研,建立优秀保留剧目名录。组织实施名家传戏——川剧及四川曲艺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送川剧进课堂光盘录制,川剧传统折子戏录制,扶持川剧及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对优秀川剧及四川曲艺剧目演出进行补贴等项目,并结合“三个一批”戏曲剧本创作扶持,建立优秀戏曲剧本共享机制。
4.加大评论力:深入推进“川派评论”品牌建设
依托省内高校和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建设一支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专业思维的文艺评论队伍,形成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顺应时代要求的文艺评论体系。提高文艺评论对艺术生产的指导性及二者的融合度,发挥文艺评论对大众艺术审美趣味的导向作用。以评论集结创作力量,以评论汇聚全国关注,叫响“川派评论”。
做好重大主题文艺评论。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蜀兴川等重大主题的文艺作品展开相关研讨,助力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建设。融入文艺工作中心大局,发挥文艺智库职能,参与政府相关重大文艺项目的评审、策划,编辑政府重点出版物,自觉承接一部分政府文化文艺工作职能。
加强成渝两地合作。成立成渝文艺评论发展联盟。进一步团结和凝聚巴蜀的文艺评论工作者,形成文艺评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共进新格局,共同回应新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强两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文旅强省建设研究,深化“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署,开展成渝两地城市群的文化艺术发展专题研讨。
加大建设文艺评论基地。全面推动“实力派”批评家在全国平台发声,向全国文艺论坛展示“川派评论”的整体形象,进一步凝聚“川派评论”力量,推广“川派评论”品牌。积极构建文艺评论市、区、县三级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基层文艺培训活动,让文艺评论成为活跃基层文艺的一种方式。加大省级文艺评论基地建设力度,填补国家级文艺评论基地的空白。
抓好评论人才培训。重视人才建设,建构文艺评论的“川军梯队”,以高校学子为主体,推进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培养,成立高校评论社和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四川省高校青年文艺评论联盟”。举办四川省文艺评论家理论研修班和评论人才培训班。加强骨干人才培养,建立青年文艺评论特约机制等。
拓展文艺评论阵地。鼓励《当代文坛》开辟“川派评论”专栏,不断推出本土优秀作家作品、评论家评论文章。《戏剧家》开辟专栏,坚持编辑出版戏剧评论年度选编,推动市级文艺评论家协会建设。构建专家评论大众评论机制,发挥新媒体、自媒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