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概况课程中国话语体系建构

2021-01-31马月兰蔡玉侠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话语建构体系

马月兰, 蔡玉侠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是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要重视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厚培文化自信沃土。2017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其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区域与国别知识,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熟悉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1]。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2]西方文化类课程教学应该向学生展示中国视角,展现中国立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让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3]。

一、英美概况课程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要以中国意识形态为主导,用中国文化表达、沟通、交流和解读[4]。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过程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坚持以正确的意识形态为导向,客观分析中西方语料的文化内涵,用中国立场和中国话语传达中国意志。

英美概况课程涉及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教育、文学、宗教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跨学科性强。课程内涵和外延决定其必然带有较强的西方意识形态特征,有着鲜明的西方话语色彩。比如会涉及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语言和词汇,对这些材料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感悟,很有可能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国语境,沉浸于西方文化意识氛围,被西方话语体系濡染,滋生出崇洋媚外心理。因此在讲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世界文化遗产,全面公正看待文化差异,构建与中国精神和中国意志相一致的中国话语体系。

在英美概况课程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参考国外教材、英文视频、英文网站、英文词典乃至外国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外国原版教材在阐述历史,表达观点时,在客观性、全面性等层面存在一定偏差,一定程度上存在与我们的意识形态相左的现象。任课教师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分析和处理此类问题。在参考和借鉴语言材料时,不可以原封照搬,而是要认真分析,要科学对其进行甄别,要批判性使用。尤其是在授课过程中要站稳中国立场,使用中国话语。例如,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时,教师应当结合历史语境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加工并整理,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并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任何课程的学习都要有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思维,要批判地分析和接受外来信息,尤其要正确区分国内外网站的不同立场和倾向,如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之间存在的差异。明确立场对读者思维和判断的影响,摆正客观的立场,作出正确的选择。

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有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学会整合学科知识,在全面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都有较为直接的影响,应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对西方文化进行甄别和评析。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能自我调节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5]。但就目前英美概况教学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要在教师的培养下加以提高。究其根本,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意识不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课程评价体系考察主要以学生知识积累为导向,侧重考察事实性知识,弱化了对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考察;第三,教材编写体例中缺少培养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专题模块。正因如此,学生文化比较意识不强,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意识较弱。具体表现在,学生深度思考意识缺乏,没有掌握深度思考的方法;对于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历史事件之间、历史人物之间,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之间的关联缺乏深层次思考,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批判性思维。在教学中加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十分必要。

二、英美概况课程中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策略

《2018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外语类专业学生需具备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6]。这种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要有中国话语体系为支撑。具体到英美概况课程中,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应当有文化甄别、文化传输、文化吸纳等因素。教学设计应从传授知识转变到构建思考问题的模式上来;教学评估要坚持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问题导向模式,让高效的提问贯穿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其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是本文所提出策略的特色及创新点。所有问题均由课程组参照学术界研究成果、学生已有知识、学生认知水平进行设计。设计问题凸显比较性与关联性,帮助学生形成环环相扣、寻根问底的探究习惯。

(一)系统设计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素材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内容应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客观分析西方语言素材,使传授的知识与中国文化有机融合,在一定层面实现内容分析和传授的“本土化”,对知识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过滤,以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和阐释。

设计素材时,基于学生已有知识,教师依据与讲授内容相关性的紧密程度准备授课材料。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些地名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其表达已约定俗成,且在一定程度上被普遍接受,形成有一定认知偏差的理解“惯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清楚其深层含义。如,中东(Middle East)是西方国家在近代向外扩张时,特别是向亚洲地区进行殖民时形成的政治地理概念[7]。准确而言,它是西方殖民主义“欧洲中心论”的产物。16—17世纪,英、法等国向东方扩张之时,就是以欧洲为中心,将东方各国、各地区按距离西欧的远近沿着扩张的路线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远东”。“中东”一词,最初是由英国人托马斯·爱德华·戈登提出来的,他的目的主要在于区别“近东”和“远东”[8]。由此如果在国际上把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称为“远东地区”,就带有一定殖民主义色彩。虽然如此,由于约定俗成,“中东、远东”这些词语还是保留下来了,但是在语料使用时要让学生明确其形成过程,并在具体运用中加以甄别。另一个常识性例子是中国钓鱼岛的称谓。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称为钓鱼岛,而日本人称之为“尖阁列岛”。不同的称呼有不同意味,所以国际上个别国家或地区使用“尖阁列岛”称呼我国的钓鱼岛时有对我国主权进行挑衅的意味。教师选用授课材料时要特别注意,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些,如中国南海岛屿南沙群岛,中国称为南沙群岛,越南称为“长沙群岛”,西方一些国家则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另外,授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比较性关联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比如讲到历代英国王朝时,具体剖析相关材料,选取中国历史上与之对应的朝代和著名文化典范进行比较分析,体现不同的文化重点,可以补充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母长病,帝目不交睫,汤药非口亲尝弗进。”[9]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9]这样的补充,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英国皇室相关知识和基督教文化的同时,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在中西文化习俗和习惯的对比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和熏陶。

(二)引导学生思考西方文化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关联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高效的提问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西方文化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之间的关联,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教师的提问技巧需遵循目的—意图原则[10],即按照交际的总目的,将目的分成若干个意图贯彻到交际中去,使所提问题与提问目的形成最佳关联。笔者认为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在对话中增加话轮和关联视角,采取多发性提问,以提问引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关联性问题可以涉及跨时代历史事件的关联,如从美国总统林肯与美国南方重建方式的关联中看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由此联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发展经济战胜困难时的决定性作用。再如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政治与经济,这一时期是英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但从中国视角看,英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也是在这一时期,深入了解并剖析鸦片战争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帝国主义的侵略基因,以及其曾经的繁荣大多是建立在向外扩张和掠夺的基础之上。

除适度关联分析语料外,教师还可以适度补充理论知识,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相关思考题,如讲解古英语历史材料,涉及书写材料时,可以联系中国书法的发展史。讲述中国书法开端于更早的历史时期,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讲到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时引导学生关联思考。美国的“门户开放”是要求西方所有的殖民地对美国开放。当时的中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门户开放”增加了一个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借口,使中国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关联思考让学生明确近代西方繁荣与中国的衰弱密切相关。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与中国文化相关的难易适中的英语书籍,如《剑桥中国插图简史》[11]、《中华上下五千年》、叶朗主编的中英文版《中国文化史》[12],要求学生比较英国剑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史与中国出版的教科书中对某一历史事件描述的不同,分析评价英文原版书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书写是否具有客观性。

(三)将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融入关联思维训练

按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该遵循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产出什么,以什么为导向产出,怎样产出,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具体解答。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钉钉群提交每次课程的笔记,将渗透与讲课内容大致同时期的中国文化元素作为考核笔记的要素之一,并将优秀笔记的重点内容在群内共享,教师给出一定量的评语,促进学生思考;在学习通的讨论区布置讨论题,如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为何歌颂西风?在中国语境下为何称赞东风?从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的服饰看当时中英两国的不同经济发展情况;总结文艺复兴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相似之处等等。以上方法既可帮助学生了解英美概况,又可实现文化的双向交流,并辅助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查阅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相关的文献,质疑自己的理解惯性,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讲到鸦片战争时,让学生比较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对鸦片战争介绍的不同之处。学生会发现百度百科对鸦片战争的命名与维基百科不同,且所提供的内容远比维基百科详细。维基百科给出的内容是:由于中国拒绝从印度进口鸦片,导致中英之间爆发了两次战争(1839—1842年;1856—1860年),1842年英国取得胜利后,中国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在第二次战争中,英法胜利后在中国建立了自由通商口岸,并使鸦片贸易合法化[13]。本来是英国挑起的侵略中国的“英中战争”,在英国却变成“中英战争”。“英中”与“中英”的不同表述不仅是文字顺序的不同,更体现了对战争责任的不同解读。百度百科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解释: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百度百科补充了有关鸦片战争的大量详实的历史材料,包括背景、起因、经过、结果、评价、影响,以及相关视频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词条信息的不同,如百度百科直接定义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14]而维基百科则将此性质淡化,属于不客观的表述。这种将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这一关注点与关联思维训练相融合的做法,既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能力。

综上所述,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必须注重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及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认真对照《国家师范专业认证》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文化能力培养目标的定位,做到备课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意识,授课注重引导学生寻找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关联,将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融入关联思维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只有坚持中国特色,增强民族自信,才会有国际大视野,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话语建构体系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