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金融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基于新业态与扩招背景

2021-01-3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金融高职专业

邱 俊 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金融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推动金融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一代数字技术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金融工作岗位的变化,工作方式、工作任务的改变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扩招100万人,并明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1]。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2]。高职扩招是职业教育的大事,也是国家宏观层面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新业态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这将引起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专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同时,高职扩招带来的生源多元化,将对招生制度、学籍管理等提出新的挑战,成为教育变革的助推器。金融新业态与高职扩招将助推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

一、我国金融业人才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金融业总体呈现出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布局综合化、市场竞争激烈化、业务转型科技化、风险监管常态化等特征。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升级,需要通过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有效解决金融供给结构性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至今日,科技已成为影响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金融业的机构类型、服务模式、产品结构、交易形式等业态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人才需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1.金融从业人员总量持续增加,细分行业用人需求增速不同

金融从业人员数量随着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而不断增长,2018年金融业从业人员总数达到699.3万人,其中银行业就业人员超过金融业总人数的一半①。近年来,普通民众对生命健康愈加重视,对突发疾病保障意识不断增强,这将有助于拉动寿险和健康险等险种的需求,推动保险行业发展。

2.行业高薪吸引人才不断涌入,人员流动以行业内部为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2 413元,而金融业的年平均工资为129 837元,是所有行业平均工资的1.6倍①。高收入吸引人才不断涌入,尤其是初级金融人才。但随着近年来金融创新业务不断增长以及细分发展的差异化,金融业内人才流动也在不断加剧,“我国金融业内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只有28.3个月,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更短,且这一数字仍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3]。但相比其他行业,金融业的人才流动大多局限于本行业内流动。

3.不同细分行业与人才层级存在需求标准差异,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要求提高

从近年来金融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专业对口”的重要性逐步降低,“毕业院校”的重要性明显提升。金融人才在不同细分行业的需求标准有差异,证券、基金、保险行业中的投资分析、风险控制等岗位,对“专业学历”和“资格证书”的要求仍然较高,而银行业的首要考虑因素是“综合素质”。同时,金融机构对于不同层级的人才也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专业学历、“资格证书”、行业经验背景以及管理和沟通等金融专业之外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侧重。近年来,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才供需的结构性问题,适应新时代的金融科技人才缺乏,因此,金融行业的非科技岗位对人才的复合型、创新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职金融人才培养需求特点与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高职院校的金融人才培养现状,课题组选取了浙江省高职金融领域的一所品牌学校作为样本,从人才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两方面展开调研。人才需求侧主要是对金融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岗位人才结构需求、岗位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用人单位满意度、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等。调研对象为浙江地区曾经来样本学校招聘过的或者目前拥有样本学校毕业生的部分金融企业,有效样本企业数为64家。人才培养供给侧是对人才培养的输出即已毕业学生进行调研,包括就业基本情况、工作满意度、对学校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评价、自我综合素质评价等。调研的学生为该校金融管理专业历届毕业生中目前仍在金融机构工作或曾经在金融机构工作过的学生,有效样本学生数为599人。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职金融人才的需求特点

1.需求数量有一定占比,需求岗位集中于基层一线

多年来的高校扩招政策影响了毕业生的供给,用人单位招聘门槛相应提高。从需求数量来看,被调研企业近三年的新招聘员工中,高职毕业生虽占有一定比例,但占比相对较低,64.06%的被调研企业的该比例在5.00%以下,仅有1.56%的被调研企业的该比例在50.00%以上。从就业岗位来看,被调研企业招聘的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基本集中在基层一线岗位,其中,一线操作员工(如柜员、大堂经理、话务员等)需求占比为78.13%,营销人员(如客户经理、销售员等)需求占比为65.63%,还有部分学生从事管理岗、行政岗、财务出纳岗及其他岗位,这与高职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

2.需求机构向非银行类金融拓展,就业地域呈下沉趋势

新业态背景下,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高职金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从原来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机构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拓展,包括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从就业地域来看,二三线城市、郊区、城镇、农村等对高职金融人才的接纳度高于一线城市。此次被调研毕业生的就业地区位于二三线城市市区与郊区的占比为54.09%,位于中小城镇与农村的占比为18.20%,说明高职金融人才的就业地域分布呈现下沉趋势,也反映出国家乡村振兴与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对高职金融人才产生了大量需求。

3.知识与技能需求多样化,综合素养要求提高

随着金融科技的创新驱动,金融服务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以单一业务处理为主的线下人工服务,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面、专业、智能化的线上服务。新型服务方式助推企业不断提高对高职金融人才的要求。此次调研显示,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需求以及传统的打字、点钞技能要求存在弱化倾向,但对毕业生的专业实践知识、金融业务流程的掌握、行业本属的资格证书获取等要求都有所提高。同时,对计算机水平、法律法规、服务礼仪掌握程度要求提高,并强调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非专业能力即综合素质方面,如毕业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互联网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以及敬业、诚实、责任心等职业素养的要求都有明显提升,体现出明显的职业能力要求综合化倾向。

(二)高职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的营销实操能力有待提高

调研显示,金融企业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98.44%),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总体满意度也较高(84.98%),供需双方基本匹配。其中,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最为满意,这体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毕业生对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最为满意,这体现了金融行业的就业吸引力。但是,企业认为毕业生的营销、沟通能力与其期望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也认为学校的部分实践操作类课程、实践实训教学还有待改进。由于专业特性及行业限制,金融专业在校内难以实现全真环境的实训教学,在校外难以实现全员实践教学。如何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效果,是今后人才培养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校教学标准化存在矛盾

对就业满意度不高学生的进一步调研发现,虽然金融企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引力,但工作收入不再是决定一份工作是否满意的唯一或最重要因素,职业晋升、工作压力、兴趣爱好等需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选择和满意度。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开始,“0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是面对变化多、信息资源发达的一代,其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其需求、兴趣、追求等都更加个性化。另外,2019年、2020年政府连续提出高职扩招,将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拓展到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这使得人才培养的多样化诉求更加明显。但是,按照以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来看,基本上是依照“一个专业一个模式”的标准进行教学,在“00后”群体的价值取向多样化与高职扩招后生源多样化的双重压力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3.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与企业需求有差距

调研显示,“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企业期望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提升“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一方面反映出在重视技术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短板;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金融业态不断变化的时代,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毕业生仅仅依靠校内知识的积累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如何通过大学期间的人才培养提升毕业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夯实其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基础,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三、扩招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改革招生制度,使学生进得来

职教高考主要是“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形式,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录取。高职扩招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很难适应传统的招考模式,而其原来已经具备的经验、技能、特长又无法被纳入到招考标准中,从而失去学习机会。因此,要使扩招的特殊群体能进得来,必须改革招生制度。分类招生、开放入学势在必行,注册入学、申请入学将会成为招录这类特殊生源的主要方式。

2.优化教学管理,方便学生学习

高职扩招后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将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多元与多层的特征将更加明显”[4]。班级组建、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都将出现重大变化,传统的按专业组班可能被单独编班、灵活变换组班代替,学生管理由传统的教师教导式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转变,学籍管理方面“弹性学制”“学分制”将成为主流。

3.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会

现有的“以统一方式,在统一时间地点,采用统一内容标准,对同一批学生进行‘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4]将不再适用于所有学生。面对那些文化基础差异较大、年龄参差不齐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随之变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一是课程结构变革,非传统生源更看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因为这跟他们的就业直接挂钩,对其职业发展更有意义;二是课程形式变革,非传统生源中的大部分人群存在工读矛盾,还需要兼顾家庭,因此大量的课程只能放在晚上、周末,或者通过线上课程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变革,非传统生源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但大都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原有的适用于全日制高中生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四是评价标准变革,原有标准是对照人才培养方案,以“完成规定学分”作为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依据,但这对非传统生源学生来说并不适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是非传统生源学生来高职院校学习的重点,因此,获取这类证书所需的“应知”“应会”才是教学评估的重点。

4.提高教师素养,使学生乐学、善学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已经适应了单一生源背景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面对多元化生源学生,如何有效实施学生管理和开展课程教学将是一个巨大挑战。生源变化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对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实践经验、行业经历、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新时期高职金融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1.瞄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兼顾中长期高层级人才成长需求

如前所述,金融新业态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复合型、创新型、精英型需求,高职扩招的生源多样化带来了培养目标的多层性。金融业态发展的外生力量与高职扩招的内生力量,都要求高职金融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短期而言,高职金融人才培养应坚持“为行业企业培养输送职业素养优、专业基础牢、服务水平好、职业技能高、岗位能力强的一流技能型金融人才”的基本定位,但同时需注重在高职阶段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中期和长期来看,使其在胜任基本工作岗位之后,经过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持续学习,中期能够成长为专业知识广博、产品营销意识强、岗位迁移能力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一流复合型金融人才;长期能够成为前瞻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较强风险防控能力的一流精英型金融人才。

2.坚持产教融合基本原则,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构建长效运行机制

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是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职教模式,他们的共同点是企业主导,深度参与。目前,金融专业的校企合作存在着企业方被动参与、不愿参与的情况,且校企合作更多局限于订单培养、交流学习等浅层合作,尚未形成命运共同体,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议与金融优势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建立校企合作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双元共享、知行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根据金融新业态的迅速发展,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新技术和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深化“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行、上课即上岗”校企双主体育人方式改革;在人才培养对象上,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加大职后培训、在职培训力度,由企业提供培训对象,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针对性地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拓展行业教师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制度创新、平台搭建加强专兼职教师间的互动合作;在实习实训场所建设上,通过建设“校中行”、与紧密型合作企业共建“企中校”等模式,校企共建集金融业务实训教学、金融企业真实服务、企业员工职业培训与行业企业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人才培养评价上,依托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企共同开展对学生业务知识掌握度、岗位职业能力提升度的评价,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学院运行机制,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基于行业企业自身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吸引行业企业主动、深入、全方位地参与人才培养,共同打造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的产业生力军。

3.借力“双高”专业群平台,构建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于2019年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高职金融人才培养要抓住双高建设契机,推进金融相关专业集群式发展,促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各类资源共享。课程设置以金融产业需求、企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共享课程+专业特色课程+岗位能力迁移课程+证书培训课程”的架构,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群共享课程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培养与训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设置经济学基础、金融基础、金融科技概论、金融职业技能、金融服务礼仪、金融服务营销、创新创业指导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是专业群内体现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中,金融专业建议设置银行产品、银行会计实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个人理财等课程。岗位能力迁移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岗位多样化选择以及获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需要,实现群内专业岗位群的互融互通,提升专业人才岗位迁移能力而设置,借此金融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专业课程。证书培训课程对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满足学生考证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而设置。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既能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针对性地满足非传统生源学生即学即用、学以致用的迫切需求,又能打破传统课程设置的专业壁垒,拓宽学生的选择覆盖面,提升其职业素养的复合化、综合化水平。

4.紧跟金融产业新变化,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

从产业需求视角,面向金融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开展顶层设计,将金融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务、新规范和金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基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优化课程资源建设,将金融产业新变化转化为数字化教学资源新要素。运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教、学、训、赛”等实际教学活动重组教学资源,将金融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场景转化为数字化模拟应用场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推广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促进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特别对于非传统生源学生,优化高职教育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灵活组合,积极引入信息化工具,实现教学时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元化”[5]。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做好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与考核情况,教师也能更灵活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为实现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制提供数据支撑。加大智慧教室、情景式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技能训练室等教学场地建设力度,开发全真模拟互动式教学软件,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教学过程与业务流程连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金融专业课程实践教学。

5.对接国家资历框架,借助学分银行与“1+X”证书制度,推动学籍管理改革

资历框架也被称为学习成果框架,按照OECD(国际经济合作组织)(2007)和欧盟(2008)的界定,资历框架是“按照事先确定的一套标准对各级学习成果所应达到的程度或目标作出规定,是沟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各类教育的‘立交桥’,是各种途径学习成果互认的兑换工具”[6]。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习形式愈加丰富,为了解决各类学习成果的累计、互认、兑换等问题,资历框架建设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的资历框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也是开展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阵地。在国家资历框架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可以借助学分银行与“1+X”证书试点,分步推进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第一步,改变招生方式。对于非应届生源学生,灵活评价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采用注册制、申请制入学。第二步,采用分类、分层培养方式,实施模块化教学。立足于重点人群的职业能力提升需求,打破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限制,遴选和就业能力直接相关的核心知识、技能组成“教学模块”,对应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同的生源群体可以根据其背景、年龄、经历及学习能力、学习偏好特点,选择适合的模块进行学习。第三步,改革学籍管理制度,以学分制代替学年制,实行弹性学制,开设周末班、晚上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时间需求,科学进行学习成绩管理、学分管理和学籍管理。对接国家学分银行和“1+X”证书,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第四步,对接国家资历框架,建立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行业企业的资源共享平台,借助学分银行实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后教育的互通,满足学生的学历提升、在职培训等终身学习需求。

6.加强金融科技与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

金融新业态下,金融科技成为驱动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对于高职扩招的非传统生源学生,即学即用、提升职业能力、解决当下的就业固然是其最迫切的需要,但是,具备良好的金融科技素养与创新思维是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对于传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源来说,加强金融科技与创新创业教育同样重要。除了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比如金融科技概论、创新创业等课程以外,更应该将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融入基础课程以及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对于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可以根据金融企业工作岗位需求,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提升金融科技素养;对于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金融创新案例调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利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学习,通过大数据进行线上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大数据、互联网所带来的科技魅力。同时,通过第二、第三课堂以及社团、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活动,植入科技与创新元素,多层面培养学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激发和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助力其后续发展。

7.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促进人人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7]。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许多万人规模的美国社区学院“成立了100多人的管理服务队伍,还建有兼职学生服务队伍”[8],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一样的学业和个人咨询与服务”[8],具体内容涵盖学习、生活、职业工作咨询指导、图书馆和计算机使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等各个方面,对退伍军人、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且各部门大都承担着复杂的工作任务,时间和精力有限,服务无法精准化和精细化。为此,学校应该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变管理为服务,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学业上配备学业导师并提供系统的专业咨询,从专业方向、培养方案、课程选修、学习方式、学籍管理、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生活上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注释:

① 数据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9)。

猜你喜欢

金融高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