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的成都公园城市建设

2021-01-31陈垚楠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都公园生态

陈垚楠

(四川农业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

2018年2月,习主席在考察成都市时指出,天府新区的建设要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充分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积极打造新型增长模式,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1]在社会发展朝着工业化,甚至是迈向超级工业化的后工业时代中,生态价值成了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调和剂。生态价值理念融入整个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对于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周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生态文明是建设公园城市的核心基础,将公园系统作为联结城市与自然的界面,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生态动力源泉,从而推进成都向新的阶段—公园城市转型。

一、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

公园城市其内涵不仅仅是“公园”+“城市”的简单叠加,对于这一概念我们可以通过逐字解读其蕴含的深意。“公”代表着公众共享的社会福利,“园”代表着城市中各类公园系统,“城”代表着周边的人居环境,“市”代表着生产经济活动。“公园城市”区别于“城市公园”,前者突出强调的是城市处于一个全面协调、整体健康的生态系统之中,后者则突出强调的是在总体发展背景下零散分布着的各类城市公园系统。[2]

公园城市是在坚持以生态价值为核心的基础上,创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进而对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最优化的决策部署。公园城市是追求社会公平、人民幸福的和谐之城;是追求科技进步、生态平衡的文明之城;是追求多元发展、开放共生的创新之城;是追求高品质生活、独特城市IP的宜居之城。公园城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公共服务为基础,突出公园城市的本质特征,积极构建生活、生产、生境、生态“四生一体”协调完备的公园系统,坚持围绕“人、城、境、业”这四个方面来建设富有生命活力、生态环保、生活高质、生态产业的充满强大竞争力的美好城市。

二、公园城市背后所蕴含的生态理念

整个社会经历了从过去的农耕文明到后来的工业文明的转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益紧张复杂,因而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中更加需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农耕与工业有所不同,农耕文明滋养下的人是直接向大地索取馈赠的,有强烈的依附性;而工业文明滋养下的人们可以择地而居,随意迁移,流动性激增,整个社会文化背景逐渐地极具包容性,面对全球化的席卷,我们更加需要为城市文脉的延续打造一个生态文明的大环境。过去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模式的社会,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人都是敬畏而又崇尚自然的,然而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通过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不断地实践,总结出经验,探索出了一系列的规律进而改造自然,甚至出现了征服自然的想法。在工业时代,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两者的对立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损耗,因而进入后工业时代我们追求的不再是绝对的对立。我们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新的模式、新的理论和新的展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助。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生态价值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公园城市的发展实现了城市生态发展与绿色生产理念的统一,[3]积极回应了人们对新时代人居环境的需求。公园城市是一个复杂有机的综合体,其核心是在保障人民生活、生产活动等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有机的融入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生态理念,推进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为何成都要建设公园城市

(一)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成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为公园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自然本底。成都中心城区地处成都平原,是典型的平原城市,平均海拔大多都在500米上下,市域内最低海拔为360米,[4]开阔平坦的地貌优势为公园城市的建设拓展了广袤的发展空间。充满生态智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延绵密布的水系网络使成都平原受到优渥滋养,其独特的山水田城格局使其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就其生态本底而言是一个广阔的天然公园,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公园形态,川西林盘、西蜀园林等传统绿色单元的空间资源,为公园城市的创建提供了开阔的远景和多功能价值的利用。在公园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成都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对其进行生态建设与梳理修复,不断提升绿化层次,完善绿化品质。

(二)社会文化资源丰厚

作为巴蜀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成都别名天府之国、蓉城、锦城,拥有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有着悠远深厚的传统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休闲娱乐文化、道教文化、诗词文化、竹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从古自今成都一直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有武侯祠、青羊宫、文殊院、杜甫草堂、琴台路、望江楼等文化遗址;[5]还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道教文化和山水文化遗产;有独特的川西林盘和西蜀园林等独特的园林文化;有文人入蜀而形成的海纳百川,突破单一内涵的蜀地文化。从人文景观到山水风景,处处彰显着深厚的历史文脉内涵与自然山水格局,为创建公园城市增添了浓厚的天府人文内涵。

成都人那悠哉游哉、闲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形成了成都特有的生活美学。一到周末节假日,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公园、商业步行街,总是一派生机盎然、人潮攒动的景象。成都人不仅热衷于泡茶馆、打麻将、吃火锅、逛街,更享受与亲朋好友去户外享受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成都的农家乐是在全国范围内最先出现、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和体系化的,这也与成都人热爱集体活动和社交生活的方式分不开。这些人文资源和社会风尚是建设公园城市的文脉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居民公共活动、市民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进而实现公园城市空间形态的协调统一布局与生态文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成都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去建设公园城市,据相关数据统计, 2019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12.65亿元,与2018年相比,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比上年增长7.8%。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成都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8∶1。随着“东进、南拓、北改、西控、中优”十字方针的空间战略布局,城市建设发展空间不断扩大,高科技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实现经济稳步增长。跻身新一线城市的成都,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创建美好宜居的公园城市是一强劲助推力量,建设公园城市也成为总体发展战略和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战略目标。

除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城市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大都市的复杂背景或许都包括在它本身高度抽象化的象征中,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生动描述,可以是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和建筑风貌,可以是山水林田、湖海丘山的独特风貌景观,也可以是居民日常生活活动中所散发出来的人间烟火气。[6]打造成都特有的城市形象,既能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为成都的传统文脉内涵树立一个外在的表象,又能使城市更加具有辨识度,进而推进一个城市更加具有整体协调的支撑发展。打造公园城市这一举措不仅利于城市形象的树立,还促进成都的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完备壮大。

四、公园城市建设的实践初探

在成都公园城市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不仅展现出了城市环境中的独特美景,还紧跟科技前沿为其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兴隆湖畔附近,看似和普通公园没有区别的华西天府分院,有着污水处理的隐藏功能。[7]在这里地上是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公园,转身一变在地下又成了污水处理厂。流经的污水通过地下走廊的处理,其中约有4万吨达到IV类用水标准的处理水用于河流的生态补水,其余经处理的高品质水,将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清扫等市政服务,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这个具有游憩公园与再生水厂的小型综合体,以多功能、集约化、高效率的布局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与公园城市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有限土地的多效利用,这一创新实践建设以局部带动整体,为今后的发展进程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在成都市域范围内建设的公园城市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项目则是“天府绿道”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格局,体现了“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的意境,成为展现锦城文化的蜀地画卷,为公园城市建设构建支撑体系。天府绿道项目的实施,将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深入落实,提出三年内消除四百多条“脏、污、差”河道水渠,整顿全市水环境违法排污、淤泥阻塞、集中漂浮物、违法搭建等一系列问题。[8]绿道与穿流其中的水系结合形成了周边环境的自然基底,为整体城市环境提供高品质生态资源。其中绿道还提供漫步、跑道、自行车道等一系列功能,绿道的打造将城市慢行系统与公园城市生态建设完美融合,实现了绿道的多功能协调发展。

五、关于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实战策略

(一)合理把握“城”与“园”的空间布局形态

整体区域布局中各类绿地类型以不同的组团形式融于城市生态系统之中,将生态系统的四大价值功能与居民生活生产活动的三类基本需求有机融合,进而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支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公园的空间形态布局赋予城市生态系统独特的功能价值,分为不可变动的刚性和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的弹性这两大类型,通过构建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网络、斑块廊道、立体绿化等不同绿色空间类型,实现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肌理之间的有机融合,使公园系统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支撑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8]

公园城市的建设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统筹谋划通过详实深入的调研,一边提出方案,一边修改计划,遵循“慢工出细活”。衡量公园城市建设的好不好,不是看规模与数量,而是看整体空间布局是否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安全宜居、整洁美观的公共空间;是否让公众共建共享共营;是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出最优的规划建设实践。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空间系统应通过多方面融合,在空间布局形态与生态价值内涵两个层面上实现向公园城市发展的转型,走向生产、生活、生境、生态的“四生合一”,实现“宜居立业,园城交融”的美好生活愿景。

(二)打造蜀地公园城市文化IP

成都的人文底蕴博大精深,市井生活相当丰富,将深厚的人文内涵转化为自带感召力的IP,塑造公园城市活力场景,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力保障,需要专业人才与公众力量协同发力。“历史与自然的文化可融入当地开发,将已开发的优秀成果做成宣传短片,利用网络,手机等自媒体,宣传公园城市文化形象。”[9]我们应致力于重点打造一个适应文旅产业发展,使蜀地公园城市文化IP突出重围的生态文化系统,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10]

公园本就是典型的文化场所,通过IP打造将产生出更多的居民文化生活活动,公园的活力将促成一张成都市民文化活地图。公众参与模式能让公园城市的生活场景直观鲜明的展现在世人眼前,让成都独特的生活美学成为无处不见的文化IP。打造共建共享共营模式,民众共同享受并且共同维护公园城市打造的公共空间,各类社会团体还可以积极参与公共空间的持续运营。牢牢抓住公园城市建设的机遇,系统梳理并整合成都文化脉络,将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打造鲜活形象的蜀地公园城市文化IP,讲好蓉城文化故事,极大地优化城市文化的品质,塑造一个“茂林修竹、良田美竹桑竹之属”的美好田园形象。

(三)借鉴EOD模式找准经济与生态间的平衡点

EOD(ecological office district)这一概念最初是指生态办公区域,而EOD的规划设计模式融合地运用了环境生态学的原理,重视在室内外空间,物质与能源因素能够良好循环,力图寻求一种低损耗、零废弃的生态平衡。[11]遵循EOD模式的生态办公区域大多都选址在城郊的山水环境之中,一般建筑密度低且内部生态环境良好,具有高舒适和低耗能的优势,有的甚至可以实现“无污染、零排放”。EOD模式在生产经营中具有明显优势:第一,办公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第二,企业形象与行业地位会得到一定提升。第三,优化硬体设施的投资,控制并节省运营成本。因此EOD模式成为城市发展中平衡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又一途径。

结 语

公园城市系统的形成,关键在于生态修复与创新建设。如何平衡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间的关系是公园城市建设的一大挑战。今日的成都可以将EOD模式视为平衡经济与生态间的切入点,将生态价值功能全面地引入城市规划布局和功能拓展中。EOD模式在产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展现了科学的生态原则,把绿色生态的理念渗入到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把绿色办公和自然资源植入公园城市,并将城市复杂繁琐的各个部分有机地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公园系统,推动建设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公园城市。

成都开展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是习主席为了让人民获得生活更大的幸福感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要论述,也是后工业时代城市建设转型的必然选择。公园城市的建设涉及的领域之广、专业程度之深,需要我们科学规划、开发和建设,实现公园城市在成都落地的创新实践。本文从生态视角,对公园城市内涵特征、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公园城市建设创新实践项目以及如何贯彻落实公园城市建设这一理念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公园城市建设对成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创建公园城市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遵循,将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建设的模式和发展的转型,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实现生境、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协调统一,实现高效、可持续、和谐健康以及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

猜你喜欢

成都公园生态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公园里玩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成都
一见如故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