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戏剧类艺术课程建设与美育研究

2021-01-31刘长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育戏剧艺术

刘长宇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在当今喧嚣的世界中,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如价值观、道德观的转变。而这其中转变最大,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一类人竟然是当代大学生。近日,一则“成都理工大学一学生毕业砍伤两名舍友”的新闻让人瞠目结舌,不仅如此,前段时间北大女学生被男友折磨自杀的新闻,掀开了“PUA”的骗局。还有更甚者,一女大学生携刀乘地铁遭拒怒踹警察,强势叫嚣:“不就是拘15天吗!”近几年,无论是“复旦投毒案”还是“川大杀人案”,都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以大学生为主的特殊群体的相关犯罪案件的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我们在痛心疾首的同时,更应该追根溯源,对这类事件背后的原因进行挖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花季般的青年是怎样逐渐成为张扬跋扈、泯灭人性的凶手,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教育问题,也不是一个表层的社会环境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和动摇国家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对一定数量失足大学生深度调查访谈之后得出结论: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偏差。换句话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美与丑的分辨越来越模糊,对“美”和“丑”,“善”和“恶”理解不当、界限不明。如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学生失去了对真正“美”的正确理解和判断。究其根本,原因是他们缺失了一种切身的生活体验。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体验美的过程,是新时期中国高校的美育功能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如何切实有效加强美育,如何检验高校美育的成效,进而服务社会,是当前中国高校美育工作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课程现状分析

高校美育工作内容较多,切实推进高校艺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就是其中一项。改革的前提首先要对现状进行了解。为更深入了解当前高校艺术课程的现状,我对本校的某年级课程做了调查,以某年级的《艺术概论》课程为例,通过对几位学生做了深入访谈后,从学生口述中反思教学过程,课堂的基本呈现形式是这样的:整个教学过程主要采用普及式讲述,以知识灌输为主。由教师阐明艺术发展史和不同时期艺术作家作品,一个人完成了讲述知识的全过程,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觉阅览书籍课本等,留给学生欣赏、鉴别的范围小、程度浅。教师在课程互动过程中或许有和学生品评美感的解读,但最终依然是以教师主观性个人理解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发现每个学生缺少了个体的感受理解环节,明显偏离了最初的路线,忘记了初衷和目的。过滤掉了概念性知识后,你会发现学生可以说一无所获,这里的“获”主要是指通过切身的真实感受而得到的一种经过自身体验后的感悟。高校中艺术课程本质上是让我们通过课程感受生活,然后进行深刻理解艺术,最后学会鉴别艺术美。这三点恰好是高校艺术课的三个层次。而我们现在绝大部分高校中的艺术课堂教学中,恰恰缺失了第一个部分“感受”,只是单纯简单地传授艺术的概念化知识,学生没有真实的感受。艺术课程和其他学科的课程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没有差别,艺术对学生而言成为了一种符号,不会有一种心灵的刺激,那就更谈不上思想的洗礼和净化了,自然更高层次的美育功能便无从实现。

我们在仔细分析了高校艺术课程的传统授课过程和内容后,以戏剧类艺术课程为例,从中找出了“重理论”“重分析”“重逻辑”等客观理性的特点。而这几个特征恰恰不能够给人内心触动,自然感受美、认识美更无从理解。从美育的实践效果反向推论得出一个关键:切身体验,从人的感觉出发,有了最直接的触动才能从心中产生最直接的本能的、直观的、真实的感受。我们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出发。首先,最直观的就是视觉,人类是视觉动物,但是人类的视觉在一定情况下会成为下意识思考的“弊端”。所以当我们为了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追求更深入的美时,通常会用“心”体验和感受。当我们在深入欣赏一首歌曲时,往往会闭上眼睛,敞开听觉。记得在电影《左耳》中有这样一句话:医学专家说左耳是靠近心脏最近的地方,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这也说明了,听觉有时候带来的体验也许更胜过视觉。海伦说过一句话:盲人往往比正常的人能看到更多。我们用视觉看到更多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被诸多事物迷惑的风险,忘记本质。相对听觉和视觉之外,美国研究人员曾发现,盲人往往能够利用触觉使大脑中通往眼睛的神经通路重新接通。比如盲人在感受美的同时,利用自身的切实感受,得到了正常人难以获取的宝贵体验。我们的感官是人与这个世界发生关联的基础,决定了人类感知经验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感官正常者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对盲人的审美能力设限制。[1]因此,美育不是停留在表象,也不是滞留在表层含义,而是真正深挖内心,将受教育者内心的感觉触动放大化,从而得到真实的体验。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出发,这也是高校艺术课程应当把握的。结合鉴赏分析具体艺术作品的同时,联系当下实际和周围社会现实,一定注入“体验”这个重要基石环节,才能往理解和鉴别美的方向继续跨越。之前有幸聆听了我们学校前往延安红色教育基地带队老师学习后的感受,间接感受到脚下红色热土的魅力,记住了井冈山红色基地指导老师反复说:“我们要说身边,不要说天边。要讲故事,不要讲道理。”这句话从侧面突出了切身体验的真实性能引发人的内心强烈共鸣,继而引发大脑的深入思考。人们会更倾向理解具体的,自身或者周围有过经历体验的事情。在思考时,产生心中本能的、真实的想法,你会不由自主的去展开想象和联想。如果正在经历,你甚至会去认真地思考解决的办法。倘若高校戏剧类艺术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个体的情景设置和学生自发寻找解决方法,我相信是对美育教育的一次质的飞跃。在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将美育潜移默化填埋进学生的记忆深处。当这一系列完成了之后,这样的一次体验和感受便能深刻的留存在了你的大脑当中,切身的体验感会累积深深地记忆沟壑。在具备切身感受的同时,又可以完成自觉性思考的认知,从而抵达深刻记忆的终点。通过研究发现,当今有一种新的美育教育方法——教育戏剧。

二、高校戏剧类艺术课程建设的新思路

19世纪末,戏剧融入教学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两个教育理念。九十年代初,教育戏剧逐渐开始在我国展开。教育戏剧是将戏剧与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教育形式,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的目的。而最关键的在于,教育戏剧不单纯是戏剧和表演,而是人人可参与和感受真实的体验。教育戏剧在欧美和港台地区已经成熟发展,在大陆正方兴未艾。教育戏剧以教育为目的,他不要求学生们表演,而是要求学生们“成为”。让学生在体验时更具真实感,也让学生用真实的情感经验体会和判断。教育戏剧的教学模式,利用了戏剧艺术的多功能性,对于三观的正确树立具有实质性的效应。[2]教育戏剧在这时更像是一个模式和载体,他让我们更多的去理解、记忆和感受,直观地去体验美和丑。教育戏剧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学生会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代入到剧本的人物中。[3]将学生情感径直放到美与丑面前,让其自主判断和选择的同时,也让教育戏剧成为了直接感觉的桥梁和纽带。

在教育戏剧学习中,利用了互动式交流、游戏式渗透、启发式引导、参与式体验、音乐式调节等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戏剧中充分体验美,从而树立健全人格。[4]当下,教育戏剧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在一般课程中,以学习对象的需要为主,利用戏剧或者剧场的种种设计,建立出群体同参与,团队共合作的学习过程。教育戏剧将戏剧元素作为学习方法应用在了社会活动中,让学习对象达到在戏剧实践中学习的目的。[5]而教育戏剧达成美育条件的基础就是注重人的体验感。《朱子语类》卷一一九曾提到过:“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说一段过又一段,何补!……体验是自心里暗自讲量一次。”体验需要亲身经历,实地领会,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经验。体验式教育在各个领域的体现以及作用非常突出,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发生转变,而且可以提高个体的知识获取量,有助于全方位发展。[6]当前,许多高校非常重视课程体验感,而且已经出现包含体验式教学内容的课程。我曾给本校编导班同学的《表演基础》这门课程的授课,在第一节课开始,我作为引导和串联故事的主体,让学生们席地而坐,呈自然放松的状态,闭上眼睛去掉视觉的干扰。然后利用音乐式调节的方法,用一首含有独特情绪的歌曲将学生带入到具体思维环境中,引领学生用耳朵感受世界,增强体验感。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语言描述和音乐渲染的结合,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思维轨迹路线,并且让同学们在思考的同时,注重精神世界的体验感。在体验结束后,我询问了几位同学的具体感受,大家一致的回答,这种训练的体验感很强。不同的回答是因为每个人自身体验的不同,所感知到的精神世界也是不同。但同学们都在参与过程中进行了疗愈式宣泄,通过体验增强了内心的感受,触碰到了精神美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树立了学生正确的理性认知。教育戏剧侧重的不是由老师来讲,而是老师使用语言引领学生,以学生的体验和体验后的具体认知为主。教育戏剧有很多这种模式练习,目的就是让我们一步一步去明辨和分析丑。

三、明确突出美育中“体验”过程

在高校中,将教育戏剧融入到戏剧类艺术课程的教育内容十分重要。杨晓斌曾指出,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变巨大的关键时期,而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在转折期,这使得他们在人际关系和自身价值等方面产生了比较大的疑虑,而在大学课堂中运用教育戏剧的方法进行美育教育,不仅可以疏导大学生内心的忧虑,也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当代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最主要的是为日后大学生步入社会作铺垫。面对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犯罪案件,我们亟需将“教育戏剧+”的模式融入艺术课中。在本校的《剧本写作》课程中,教师曾组织学生一齐去赏花,通过观察体验以达成写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组织学生通过观看我校的传媒节戏剧表演比赛,来观察教育戏剧的呈现方式和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

无独有偶,挂靠在我校的“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与达州本地的诸多中小学联合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中,经常出现而且备受大家喜爱的节目就是戏剧舞台类,此类节目多是由大学生和中小学生一起合力完成。中小学生在排练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深入到角色当中,将角色的情感烙印在内心世界。其中,由小学生们出演的关于三国的剧目最让我印象深刻。比如由我校文艺普及基地大学生指导、靖安小学同学演诵的《七步诗》,小学生们通过扮演历史人物,充分了解了历史背景、增加知识内涵的同时,也深刻了解了历史人物的内心独白,对大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莫大的教育意义。而这恰恰也是教育戏剧的魅力所在之处。

同时,由我校“红烛”剧社排练表演的剧目《上海屋檐下》也是一次大的迈步。这是我校首次由学生组织排练表演的舞台戏剧。我作为指导老师,最开始向学生推荐了多个经典话剧剧本,大家为追求切实体验感和最佳呈现感,最后一致选择排练《上海屋檐下》。紧接着进行选角和挑选各种道具模板,尤其是在搭建平台时,大家力求呈现给观众最真实的体验感,在基础舞台上,搭建了另一个更接近时代环境的舞台。这个过程,更是教育戏剧的一次深入体验。大家不断打磨,在加深认同感和体验感的同时,对学生明辨“美”“丑”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在正式表演结束之后,我们采访了几位演员和观众。担任男一号的同学觉得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体验,尤其是在剧中,和其他角色的对戏,让自己的信念感和体验感更强。从服饰到妆容都坚持最大程度还原,让大家从心底相信自己和角色互相嵌合的同时,更提高了自信心。仿佛开启了第二人生一般,在角色的语言和动作中揣摩其内心和想法,体验了在书本和课堂中所没有的独特感受。将课堂搬到了舞台,以学生为中心、体验作为手段,建立团队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为学生明确目标,进行角色转换,落实体验感,给予指导的同时进行总结反思。[7]在访问观众时,观众的回答也让我们对教育戏剧美育能力信心倍增。大家通过欣赏这个具体的剧目,感知故事情节,得到了深刻的内心撼动,而不断回味之后仍然历久弥新。总而言之,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两者体验是不同的,但是不同之中却又有相同之处。大家共同沉浸在戏剧当中,通过外在的形式逐渐深入到了具体的体验和感受。增强演员的体验感,让学校的同学进入拟态的真实,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文风貌。归根结底,教育戏剧在此时的身份更像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在学生耳濡目染和置身参与之中,渐渐引领学生主动体验,调动内心情感参与,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经过体验感受美丑的真谛。教育戏剧是一种渐进性的实践教学,在课堂之外,舞台之中,它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心理认知模拟方式的学习,用情景体验的方式,加强了模拟力度和体会感知地探索。在这种情感陶冶的学习中培养自己对道德等观念的新认知。[8]

高校的美育工作现如今已经迫在眉睫,而美育是促使学生心智成熟和健全人格的必要方式。如果一个学生对于美与丑的定义模糊、界限不分,当他步入社会又会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对待周围的人?高校艺术课程承担了美育的新使命,但是我们现在只是处在最基本的层次,甚至可以说刚刚起步。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艺术,学习书本内容和历史性知识传授,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感知体验。将教育戏剧的方法渗透在美育的教学中中,把以美育人、以戏塑人的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是我们高校艺术课程共同的任务。面对当下各种传播媒介,我们更应该借助这个大潮趋势,加快我们高校美育的计划实施。但是,各类传播媒介虽然便捷迅速,但突出强调更多的是视听内容,我们的触觉和体验感自然被减弱。在全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大背景下,以及面对媒体传播中的美育课程,如何切实加强体验的感受,如何通过加强体验发挥教育戏剧美育的功能这是我们每个高校艺术课老师应该思考的方向。目前,我们暂且没有在艺术课程中缺失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美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谈鉴别美丑是一句空话,但是当有了一定基础的奠定之后,进行心灵熏陶和思想净化将会是一个通畅的过程。通过看万物、听声音以及触摸大自然,才能切身体验到美,并且进行主动深入理解和记忆。在这之后,将其灌注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之间,使辨别美丑成为一个人人皆可的“能力”,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才是美育的目的。美育的基础就在于体验,只有完成了这一步,美育工作才能真正拉开序幕。

猜你喜欢

美育戏剧艺术
论公民美育
有趣的戏剧课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戏剧类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