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路径探析
——以四川省达州市红色文化为例
2021-01-31唐海燕倪胜利
唐海燕,倪胜利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00)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变革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变革了人们的思维模式。麦肯锡说: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那么何为大数据?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数据研究机构 Gartner 认为“大数据是一种和信息社会相伴而生的全新的信息资产,具有海量化、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特征。”麦肯锡全球研究公司认为大数据是一种规模远大于传统数据库软件,同时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也优于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数据集合。在 John Wiley出版的 《大数据傻瓜书》一书中,将其定义为一种新旧技术的结合,可以管理规模巨大的独立数据,适时、适速的进行分析和响应,以帮助公司获取可行的洞察力。[1]这些多方位的定义让我们对“大数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绝不能简单地将大数据看做一种数据集合,它同时也是一种技术和手段。我们身处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中,大数据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如何立处于时代的洪流中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周易》已经给出了答案,《周易》曾言“生生之谓易”,所谓“生生”指的是逐渐推进新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开拓一切生存状态的新境界。
一、大数据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创造的价值
“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在世界上的社会主义运动的过程中人们所取得和创造的优秀成果;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建设时期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2]地方红色文化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类型,因为其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建设与改革实践中逐渐积淀起来的。地方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教育的宝贵资源理应受到重视,但在大数据背景下,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有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实施成效具有预测性
大数据具有海量化的重要特点,正是因为“海量化”这个核心词,使得大数据可以依据海量的数据进行趋势预测。未来状态作为我们的预测对象绝非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客观过程的自然延续。未来必有其由来,“彰往察来”作为《周易》占卜预测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自有其深意。“彰往察来”即由过去和现在而来,预测未来的基本点在于借鉴过去和洞察现在。而大数据的前瞻性在于重视数据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注意因果分析,所以数据预测的支点是基于海量化大数据的“理性逻辑”。田冰认为,大数据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数据事实为基础的一种对目标群体或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可预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3]传统的一些教育研究方法,例如抽样调查法具有数据收集范围狭窄以及样本分析不确定等缺陷,但在大数据时代,对于达州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措施可行度以及融入效果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各项结果和指标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提前引导学生和转变各项传播策略,使得教育成效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和前瞻性。
(二)内容传播具有多样性
大数据时代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每天能够接触到的知识量呈现几何增长的趋势,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主要是融入在思政课堂上,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内容更是单薄。在这个网络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数据的传播形式和接受途径早已让人耳目一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扁平单一,大多采用PPT加图片的展示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旦定型,学生往往把学习红色文化传统当做任务,而现在接受红色文化不再是单一地到场地感受氛围或者听老师讲这么单一,利用数据集搭建网络共享平台,建立数字红文馆已经可能成为现实。大数据内容往往是把所有碎片化的东西汇聚在一个集合里,碎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所以红色文化传播教育往往更需要直观性和动态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思维模式。在大数据的作用之下,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能够采取的形式早已更加丰富多彩,图片、视频、动画、游戏、VR等技术都可以让红色文化的内容变得鲜活起来。当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更强的直观感受性时,才能与大数据的特点更为契合。
(三)教育模式趋于个性化
孔子早已提出过个性化思维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但由于受教育人数众多,教育资源不足,我们往往采用班级授课制这一效率更高的模式,这也使得“因材施教”不可能得以完美实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要慢慢摆脱大班、统一化和模式化的教育,这样的教育生产出来的人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缺乏个性。但大数据的发展使得个性化的教育可能变为现实,大数据思维让个性化思维成为教育的主体思维,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习者个体完善地发展,教育模式从班集体教育慢慢向数据个性化教育模式发展。要想让本土红色文化成功融入高校教育,就得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特点,通过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大数据的收集,可以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红色文化的看法、学习的需求、接受红色文化的能力、学习能力等相关信息。根据反馈数据针对性地引导和改变教育传播策略。
二、大数据给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挑战传统教育思维
如前所述,大数据是数据碎片的集合体,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获取信息,诸如报纸、广播、纸质书籍等传统媒介已经开始遭遇“凛冽寒冬”。他们已经不再习惯于“一页页,一行行”这样的线性思维模式,而呈现出一种新的思维,即使用想象直觉性思维将诸多碎片化内容进行连接。传统教育所具有的系统性、条理性和理性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教育模式来看,传统的教育呈现出单向的特点,尤其是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往往注重主体对客体的单向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所以思政课堂的教育效果并不突出。但大数据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平台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主客体的不平衡关系必然被打破。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数据结构去分析自己的需求,在网络平台上发出截然不同的声音,而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受启蒙运动以及如今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如今中国大学生追求的是独立、自由、个性化和多元化,个体愈来愈受数据的影响,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然面临挑战。
(二)挑战教师适应能力
目前高校的很多老师依然不具备大数据思维,加之学校在教师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和实践训练都不足,所以这是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高校许多教师一时间无法接受大数据观念的冲击,同时受到古板传统观念的制约,对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和功能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无法适应大数据的新变革时代。基于人们传统理念的思维定势,对于主观性强的情感和行为是难以量化的,大数据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研究采样时,面临重重现实困难,阻碍了研究范式的转变。[1]高校教师面临的思维转化和技术困境无疑加剧了利用数据手段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困难。地方红色文化作为达州校园文化的重要一角缺乏开发,与技术困境和教师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如何快速适应数据化浪潮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不仅是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的挑战,也是教师适应能力的挑战。
(三)引发教育伦理困境
学生的“隐私权”问题是大数据时代教育伦理较为严峻的问题,学生的隐私哪些能够被老师知晓?哪些又不能被暴露?其中是否有鲜明的界限?大数据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收集个人的身份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机器的交叉处理,一旦泄露,会给学生本人带来极大的困扰。从网络时代对个人信息的精确收集转向基于大数据样本中数据挖掘产生相关个人信息的关联集成, 这颠覆了过去隐私保护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4]大数据的自由、公开、共享在给红色文化进入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数据泄露潜在的危害,所以在利用大数据的同时,就涉及了对学生隐私权和数据质量保护的问题。朱锋刚认为:“伦理世界的开放性使得具体情景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确定因素外,始终存在着无从知晓、无法确认的参与者。未现并非基于人为策划,而是由参与者的不确定而造成的。”[5]这种由大数据技术所造成的隐匿未知性,使得人类伦理中的权利与义务、主体与责任变成了无法估测的不确定因素。
三、达州市红色文化进高校课堂的现状分析
位于川东地区的达州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即川陕苏区的核心地带,这里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供开发和利用。为了充分了解达州红色文化的分布情况,笔者对达州老一辈的人进行了访谈,了解到达州红色文化跨时间度长、类型多样、资源众多且广泛。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包括战争印记和文化教育印记、进步思想印记、当代时期的红色书籍、爱国主义基地和革命纪念馆等。为了充分利用达州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理应对其高校教育传播现状进行相应的分析。
(一)达州市红色文化进高校的传播路径
为了解达州本土红色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播现状,笔者以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为例,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0份,问卷回收率达96%。 其中文科类学生40%,理工类学生占45%,艺体类学生15占%,城镇学生占76%,农村学生占24%。根据回收问卷的数据分析结果,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传播中有了新的进展。第一,思政课堂的融合教育。达州本来就是红色文化圣地,在高校教育中,思政课老师会为学生普及达州深厚的红色文化历史背景,以期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二,教育讲座传播。达州市党史研究室每年都会派出专家到高校开展讲座。开辟了“红色巴渠文化大讲堂”的宣传阵地,多次开展“重温经典红色文化”的讲座,竭力让学生们认识达州深厚的红色面貌。第三,文学艺术传播。学校组织学生编排巴山红军舞、写红色剧本,举办多场演讲比赛、红色书法比赛等等。第四,学术研究传播。中共达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党史工作简讯》、《党建与党史》两篇刊物;《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开辟了省级特色栏目“川陕苏区研究”,以期更多的人能关注到达州本土的红色文化;四川文理学院、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也先后举办了多场红色学术研讨会。
(二)达州高校红文教育传播路径的不足
依据调查结果,尽管高校教育已经做了诸多努力在本土红文的宣传上,但仍能看出有诸多不足之处。第一,未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导致传播途径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方式极少。没能和网络影视和视频模式结合,大都以纸质的期刊、报纸等方式进行传播,学生无法提起兴趣。第二,未能形成数据集合力。学校只顾着灌输式传播,没有对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进行研究调查,没有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导致投入多,收效却甚微。第三,常规形式多,特色活动少。采取的都是专家宣讲、期刊作文等方式,而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学生连接起来,那些学生认为“跟得上潮流”的生动活泼的、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少。由此可见,只有从技术和理念的角度去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才能为红色文化教育创造新的价值。
四、大数据时代下达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意义
(一)应对海量大数据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学生被无处不在的信息包围甚至吞噬着,在这些混乱、没有条理的信息攻势之下,很容易迷失在这真假难辨的“数据世界”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红色文化显示出宝贵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国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红色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承积累作用。周易也曾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红色文化又何尝能与我们的传统割裂开来?“红色”遗传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饱含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不屈精神。在海量数据的冲击下,正确健全的三观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面对这“数据声色”的诱惑极容易走上歧途。将本土的红色文化带入高校,融合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一角,对于海量数据的挑战,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二)培养挑战创新新思维
借助于数据化的手段,“红文思维”和“数据思维”之间的碰撞,更能擦出创新的火花。一个有活力并且具有创造力的传统,理应能够对现代议题作出开创性的回应,这是一种文化是否需要继续传承下去的根本标准。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境遇之下,红色文化能够被赋予新的内涵,而这些新的内涵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探索和开发,如果没有应对挑战的勇气和敢于创新的思维,是不可能实现新的飞跃的,将本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新思维,从而在数据时代为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三)拓展高校教育新形式
达州本土的红色文化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拓展教育内容的优质素材,同时在与数据化手段结合中能够有效拓展高校教育的形式,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要将本地优秀的红文资源利用起来,可以充分开展户外实践教学,也可以建立数据教学馆,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不同的“红文”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本土红色文化的传入,结合数据手段能够不断涌出新的文化教育新模式,也有利于红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式教育的引导下,能够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让学生在充分领悟红色文化的内蕴中塑造完满的人格。
五、大数据视域下达州红色文化融入本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打造一批达州特色红文教育专题网站
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获取和收集都变得比过去容易,获取红色信息源的渠道不再仅仅是去实地参观,我们通过网络也能感受到鲜活的红色气息。达州市拥有3个国家级、2个省级、51个市级、117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因此,若打造独特的本土红色特色网站,各地的学生不用受限于地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达州的红文历史教育。但是在网站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同时可以增加网站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有学习和接受文化的乐趣。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收集,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都变得可以量化分析,这对于红文网站的建设也具有启示作用。在红文网站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更贴近学生,也为了能增加学生对网站的关注度,可以让学生们为网站的建立出谋划策,学生在网站建设过程中,特色的红文教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在他们中传播了。
(二)形成学生中心的红色数据管理结构
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才能真正发挥其“个性化教育”的作用。在管理庞大的大数据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数据为中心,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高校在推进本土红文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致力于不断完善数据的管理结构,大数据本来就具有“碎片化”和“分散”的特点,在整理海量数据的同时,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数据管理结构,那数据就会像泥沙一样杂厘不清。与此同时,在数据管理上也要不断实现数据开放的共享程度,完善高校数据库共享机制,院级层面和校级层面实现“和谐共生”。以学生数据为中心,以院级数据库为基础,根据学生数据流断周期,基于达州本土红色文化视角,高校各部门通过数据建模和数据分析,不断完善学生中心的大数据管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海量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三)提高红色数据挖掘的实效性
大数据可以使得教育实施成效具有预测性,而要实现预测性的核心环节在于对学生海量数据的挖掘、采集、分析和处理。所谓数据挖掘,即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聚合、提炼过程。[8]在海量的学生数据中大浪淘沙,不是所有的学生数据都是有意义的,如何将有用的数据挖掘出来,并且将它应用到红色文化的教育上,这就需要数据挖掘者具有一定的敏锐性。高校教育者要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红色数据的可利用性,把数据汇总起来,才能形成真正可利用的数据模型。高校要积极开展相关的数据培训,使高校教育工作者具有数据意识和运用数据的能力,能够挖掘数据中的规律性信息,最大程度提高红色数据挖掘的实效性。
(四)增强师生对大数据手段的“悦纳”能力
身处于数据时代,想要将红色传统更好地融入高校教育之中,使用数据手段的前提是师生对大数据的“悦纳”。因此必须让师生对数据手段有一定的了解,要从心理层面接受它,并且愿意使用它。时代在进步,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大数据已是大势所趋,在与全面信息化接轨的今天,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不断增强自己对大数据手段的悦纳能力。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海量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前沿资源、一种生产要素,在教育领域具有重大的可开发潜力,而善于收集海量数据并有效挖掘数据内涵,能够成为现代教育创新成果的重磅炸弹,海量大数据的出现是一种令人惊异的生产力创造。只有适应大数据冲击,树立大数据意识,才能重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因此,如何与大数据“完美契合”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大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