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应远离“脏”吗?
——微生物学视角下的婴幼儿养育

2021-01-31杨恩慧宋占美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育儿婴幼儿卫生

吴 静,杨恩慧,宋占美

(1.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2.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台湾台北11605)

婴幼儿群体的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与国家未来,是“健康中国”计划的重要一环。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提出,“科学养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强化儿童家长为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高儿童家长健康素养。”[1]对于婴幼儿来说,卫生和健康的重要性毋容置疑,“脏”成为家长对婴幼儿限制性与否定性的高频率词汇。当前很多中国父母在煞费苦心地维护着婴幼儿干净及其所在环境的整洁。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家长反复给婴幼儿接触到的东西进行全面消毒,甚至向外出回家的婴幼儿身上直接喷洒消毒液。这样的养育是科学的吗?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婴幼儿真的应远离“脏”吗?我们常说“养孩子不能太干净”,这个度如何把握?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百姓通常把污秽肮脏与微生物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微生物会让人们生病,与人类接触的一些微生物还对人体有益。本文中的“脏”主要是指育儿过程中常见的“脏东西”,比如灰尘、油渍、污垢、鼻屎等;从微生物的视角看,这些“脏东西”附着或含有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笔者从微生物学的视角,围绕着育儿过程中竭力避免的各种“脏”,结合新近早期人类微生物的研究成果,探讨家长如何做好婴幼儿保育工作。

一、养育行为远离的“脏”

在0-3 岁这个阶段,家长尤其在意婴幼儿的卫生问题,在养育中费神耗力地清除各种“脏”的东西。

(一)室内被抗菌剂包围的婴幼儿

生活中触目可及的广告和育儿帖子,都在暗示或提醒家长各种有害细菌在家中猖獗,需要用抗菌的清洁产品来保卫婴幼儿健康。于是消毒凝胶、紫外线杀菌灯、餐具消毒柜、衣物消毒机、扫地拖地消毒一体机,纷纷进驻到百姓家中,形形色色消毒杀菌工具应有尽有。不仅如此,含有抗菌剂的商品全面融入家长的育儿生活,比如婴儿毛巾、婴幼服饰、洗衣液、沐浴露,甚至是砧板、儿童餐具。家长如痴如醉地为婴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消毒,不仅仅是所在环境和婴幼儿可能接触到的物体表面,还将抗菌物质运用到日常生活用品本身。

新冠疫情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公众的卫生意识,“消杀”成为传染病防护的关键词,消毒制剂的购买数量和使用频率大幅攀升。家长用杀菌99.9%的消毒液,把婴幼儿的手、裸露在外的皮肤、带出去的各种东西清洗一遍,恨不能把婴幼儿直接整个泡进消毒剂中。讲究的家长为婴幼儿的健康殚精竭虑,在家里处处消毒,希望家能变成医院无菌的手术室一样。

(二)室外被限制身体活动的婴幼儿

在琳琅满目的消毒工具和消毒液助力下,室内环境基本可以控制。室外环境较为复杂,随处可见的灰尘、泥土、枯枝烂叶、碎石子。以前中国婴幼儿出门的时候,经常被成人抱着,现在他们有了以婴儿推车为代表的专属交通工具。这种婴儿推车,不仅可以作婴幼儿的代步工具,而且可以满足睡觉需求,还能携带各种日常用品。2020年婴儿推车品类的渗透率已经达到90%,有越来越多的婴儿家庭不止买一辆推车,新生儿人均约为1.9辆[2]。有安全带设计的小推车,实际上充当了家长控制婴幼儿身体活动的工具。公园里、马路上、商场中,推车里的婴幼儿全身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看着这个世界。这样婴幼儿不仅能避免出现磕碰等危险,还能杜绝接触外界的“脏东西”。婴儿推车里并不都是婴儿,还有五六岁的幼儿。一些婴幼儿体能变差,走路易疲劳,更愿享受小推车的轻松和舒适。坐不住婴儿推车下来玩耍的小孩,总被家长说“脏死了”“不要动”“别摸”“不要吃”,或者直接被家长一把拉过去。

二、养育观念变化的“脏”

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与土地密不可分。进入新时代以来,“土”“灰尘”“汗水”“污渍”相关的东西,被定义为下等的,公众唯恐避之不及。家长在养育行为中尽可能远离“脏”,对“脏”的敌意日益深厚,这与“脏”的观念变化有关。“脏”在中国家长的观念里不断地被建构,“脏”不仅是特定的“脏东西”,而且是可能引起疾病的细菌。“脏”的概念经历了从“看得见”到“看不见”,从“在这里”到“哪里都是”的变化。

(一)从“看得见”到“看不见”

20世纪中后期,细菌的观念尚未在我国大众中普及,那时的家长多按照生活常识保持婴幼儿的卫生。当“脏”是指肉眼能看见的灰尘、小颗粒、泥土时,干净的保持基本无需耗费金钱,只需费些功夫。

直到抗菌产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循环播放,大众的卫生观念被重塑。这种广告的套路类似于婴幼儿手上被显微镜放大的细菌,被某某清洁产品轻松搞定。此类广告将消费产品连同消灭细菌的观念一起植入了家长心里。日常生活育儿过程中,这个显微镜存在于想象中。当“脏”看不见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开始为婴幼儿的卫生状况焦虑。

(二)从“在这里”到“哪里都是”

卫生主要靠眼睛观察,这样的干净概念容易操作、达成与评价。“脏”在特定的地方,很容易找到,比如给婴幼儿勤洗手,打扫家中地面。生活在乡下的婴幼儿,以泥土和灰尘为伴,习以为常,饭前给婴幼儿洗洗手算是达成卫生要求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多数父母认为,婴幼儿生活环境和成人类似,肮脏的地方物理地清除,就能满足他们对卫生的要求。

而抗菌产品广告打破了这种具体的卫生意识,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细菌观念。科学告诉家长,家里地板、婴幼儿玩具、奶瓶、衣服等等,到处都是细菌。清洁产品广告以图像语言含糊地表达了,大量细菌正在损害婴幼儿健康,应该不遗余力地消灭所有细菌。这种“脏”与细菌的心理联接,困扰着很多爱孩子的年轻家长,加重家长育儿任务和心理负担。然而,仿佛并没有更多的权威声音,接着向公众解释如何正确地认识细菌、对待细菌。

三、养育文化建构的“脏”

中国关于“脏”有丰富的文化建构和道德隐喻,比如云南苗族村落有“脏者”不婚的习俗[3]。有心理学实验证明,身体干净程度与道德概念存在隐喻联结,关于干净与肮脏的道德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并对道德判断产生一致性和补偿性效应[4]。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科学”育儿

移动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数量和速度,另一方面显著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门槛和成本。当前育儿的网站、微信公众号、APP数不胜数,计划备孕、怀孕生产、养儿育女全面覆盖,育儿知识、母婴用品和婴幼早教样样齐全,云端育儿、电子商务、线上线下融为一体。以95 后为代表的“网络原住民”逐步成为妈妈群体的主流,她们依靠互联网获取育儿资讯,购买母婴产品,进行育儿交流。在年轻育儿家庭用户中,超七成用户每天使用育儿APP,每次6-30min 是最常规的选择,育儿APP 发挥着“晒娃”和“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的功能[5]。

互联网擅长发现并放大为人父母的焦虑,还乐于制造新的育儿焦虑。健康焦虑是育儿焦虑中最为普遍的焦虑类型。围绕着健康焦虑背后的需求,大量知识和商品被制造出来。“科学”告诉家长宝宝皮肤稚嫩、肠胃娇弱、抵抗力差,容易被滋长的各种细菌侵袭。新媒体还会用各种服务和产品帮助家长缓解健康焦虑。“全方位呵护宝宝”“智慧妈妈的选择”,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将母爱和消费品捆绑在一起。于是,各类消毒设备、清洁工具、清洁剂被广泛宣传、接受、购买并使用。

(二)“靠经验”育儿与“靠科学”育儿的冲突

当前3岁以下婴幼儿由家中老人照顾的比例达到54.2%,高于父母照顾;以听取长辈意见为主的育儿方式,仅占10.8%[6]。在“靠经验”育儿的老人那里,婴幼儿的卫生与否,靠观察有没有灰尘、污垢等,细菌的观念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网络上“黑”老人带孩子的帖子比比皆是,单单围绕着健康和卫生就有数不清的槽点,比如“亲孩子”“嘴对嘴喂饭”。在“科学育儿”观念普及下,“靠经验”育儿的老人经常被嫌弃、被教育、被改造,在家庭育儿话语权上渐渐失语。老人多指奶奶和外婆,她们被认为是传统育儿的典型代表,变成现代科学育儿理念的反面教材。“互联网+”背景下,拥有现代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员,占据了育儿的话语霸权,传统育儿话语日益式微。

四、婴幼儿需要适宜的“脏”

从微生物的视角看,家长育儿过程中常见的“脏东西”,恰恰就是与人类自身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细菌等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一)婴幼儿阶段是建立与微生物共存关系的关键期

生命的最初几年也是微生物群发展的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抗菌产品的使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对人体微生态平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在婴幼儿更容易食物过敏、皮肤过敏、湿疹、哮喘,而20世纪初期这种现象很少发生,这些疾病被称为21世纪文明病[7]。

通常说皮肤和粘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并不完全准确。人体表皮微生物群,能够发挥着生物拮抗(antagonism)的功能,对婴幼儿形成生物性屏障。当外界细菌入侵的时候,原来住在婴幼儿皮肤上和粘膜上的微生物,与新入侵的细菌为争夺生存空间展开厮杀。皮肤表面原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新入侵的细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过度使用抗菌清洁产品,会让婴幼儿皮肤表面的菌群失衡,从而降低皮肤自身的抗菌能力。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可放松对“细菌”的戒备,减少抗菌湿巾和杀菌凝胶的使用频率。

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就在婴儿体内抢占地盘、安营扎寨,这些早期接触的部分菌株可终身定植[8]。3岁之前,婴幼儿肠道微生物群的种类不稳定性高,菌群的建立与演替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超过一定年龄(通常为3-4岁),肠道微生物群达到相对稳定的组成,并持续到成年[9]。肠道微生物群落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家发现的“新器官”,它在维持人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10]。人体肠道微生物是宿主免疫反应的维持者,它直接或间接地调控着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顺产的婴儿来说,来自母亲产道的微生物在新生儿的消化道内扮演着医生的角色[7]。外界适当病原体的刺激,能够激发人类免疫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力。婴幼儿免疫力较低,面对病原体的攻击抵抗力弱,适当接触微生物可以帮助他们增强机体抵抗力。让幼儿适当地暴露在微生物环境下,有助于帮助幼儿建立起有效的防御系统、识别机制和抵抗能力,从而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二)婴幼儿全面发展需要适宜的“脏”

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是婴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解放婴幼儿的双手,允许他们在“脏”的环境里玩耍,是婴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婴幼儿玩沙玩水、打理花草、观看虫子、抚摸宠物,能够满足好奇心,丰富事物认知,排解不良情绪。家长经常限制婴幼儿触摸“脏东西”,阻止他们探索周围的事物,影响了婴幼儿的求知欲、感知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现在都市里成长的幼儿,很多患有“自然缺乏症”[11]。据调查,河南某市92%的儿童认为自己可支配的户外自由玩耍时间“少”或“很少”,41%的儿童“不喜欢”或“很不喜欢”户外空间玩耍,一半以上的儿童认为自然是消极、恐怖的意象[12]。户外的草丛、水沟、树叶、小虫子、石头,是幼儿自主学习的宝贵资源。家长要引导婴幼儿抛开电视和IPAD,让他们尽情地在自然中玩耍,不因为所谓的“卫生问题”限制幼儿大胆探索。在户外婴幼儿“脏一点也没关系”,儿童的心灵需要自然的滋养和抚慰。婴幼儿在野外喜欢品尝、触摸、嗅闻,这种全身心的自然感知可以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

当前劳动教育被大力弘扬,而幼儿总把劳动与“脏”联系起来。在城市幼儿园的种植区中,很多幼儿不愿意动手操作,觉得土壤“脏”,怕种植活动弄脏了衣服和鞋子。如果家长总是以“脏”限制幼儿,这样家长就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脏”的观念教给他们。幼儿逐渐形成了“干净好孩子”的心理图式之后,就不愿意去触碰他们认为的“脏东西”,如此会影响正确劳动观念的形成。

五、育儿需要大胆地“脏”

国外逐渐流行起“Messy Play”,即“脏脏”地玩,让婴幼儿自由玩耍,即便又“脏”又乱也没关系。家长可以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去考虑接触微生物的好处与风险,并根据婴幼儿的成长阶段适当地降低消毒和清洁的严格程度。

(一)在家“脏”需要根据婴幼儿不同的成长阶段

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往往与细菌、病毒联系起来,甚至等同看待。新型冠状病毒全面爆发以来,家长出于对病毒的恐惧,强化了婴幼儿卫生的观念,做了大量的消毒和清洁工作。所有用品采取完全消毒灭菌的方式,看似爱孩子,实际上这种做法会对婴幼儿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有这么一项研究:奶嘴中的残留物采用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第一种父母用嘴吸掉直接让婴幼儿再用,第二种彻底清洗或者煮沸后才让婴幼儿使用;结果表明,第一种处理方式中看似“不卫生”的婴幼儿,却更少得湿疹,皮肤红肿后更少发炎,呼吸道感染也更少[13]。老人带孩子的卫生问题也许被年轻家长过度解读。

婴幼儿抵抗细菌的能力随着年龄而增强。当宝宝没满月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清洁和卫生。在1 岁之前,直接与婴儿口腔接触的物品,像奶嘴、奶瓶、小勺等,家长可以通过煮沸等方式进行消毒;而婴儿衣物、围兜、床上用品、玩具等,只要正常清洗即可。微生物刺激婴幼儿免疫系统发展是个慢性过程,随着年龄增长家长应逐渐降低清洁和消毒的严格程度。如果婴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用品反复被消毒,这样婴幼儿可能失去了接触微生物促进免疫系统发展的机会。当然,流感季节或当前新冠疫情背景下,或可能接触到化学残留物质时,婴幼儿有必要做好防护措施。

相对而言,婴幼儿对自家环境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适应性。家长不必为婴幼儿的卫生问题过于焦虑,可以给婴幼儿更多他们动手、自主探索的机会。自主进餐是婴幼儿味觉、嗅觉、触觉发展的最好感官活动之一。婴幼儿在餐桌上“边吃边玩”,实际上是在体验食物的物理性状,探索餐具与地板的相互作用关系。他们手脚并用的涂鸦、“一团糟”的洗澡、打理家中植物都有着不可取代的发展价值。

(二)在外“脏”需要勇气和理性

欧美国家的“Messy Play”从婴孩时期开始,而中国家长处处限制婴幼儿,不敢放手。0-3 岁的婴幼儿家长也应该“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他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阻碍这种教育理念实施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家长过于讲卫生,对“脏”的容忍度偏低。“脏”常常与人的道德和品质关联起来。“脏宝宝”的家长,会被提醒、被教育,甚至被鄙视,仿佛弄“脏”的不是自己家的孩子,而是社会的孩子、公众的孩子。

家长放手养育婴幼儿,首先需要丢掉婴幼儿必须时刻干净整洁的心理意象,理性地衡量不同场景“脏”的风险与收益。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泌尿生殖道等是各种病原菌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家里空气中的细菌比室外多,而公园、城郊等地方空气中细菌含量极少。婴幼儿应该经常被带到户外活动。蹒跚学步的孩童,没有所谓的卫生观念,喜欢品尝一切可以放进嘴巴的东西。此时,家长最好不要一味地制止他们,这样会伤害婴幼儿探究的内在动机和热情,也会减少适当接触微生物的机会。婴幼儿唾液中有大量的溶菌酶,对微生物具有清洗和杀菌的作用。他们的消化道由粘膜覆盖,对病原菌能够起到屏障的作用。一旦微生物进入到婴幼儿胃里,胃中的强酸会杀死许多微生物。即便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婴幼儿身体里,家长可以这样自我安慰:有些细菌或许为婴幼儿提供有价值的微生物,从而帮助婴幼儿形成崭新的微生物群。

(本文观点受到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杨海龙教授启发,深表感谢)

猜你喜欢

育儿婴幼儿卫生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偷偷摸摸育儿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卫生歌
讲卫生
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理念进展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