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与经济融合研究
——基于山西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实践及思考

2021-01-31谢世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玻璃器皿祁县科技

□温 星,谢世娟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着力点和重要支撑,是促进实体经济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科技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技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将会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因此,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推动科技与经济在各个领域、各个产业的深度融合。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撑、经济指数良好运行的保障,是真正的强国之本。世界各国发展史表明,没有制造业的崛起就不会有真正的大国崛起。制造业也是所有经济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满足人们对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实实在在的需求,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离不开制造业的充分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全球经济放缓、生产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发展遇到了困难。本文将以祁县玻璃器皿产业为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山西省传统制造业乃至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或启示。

2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发展遭遇的困境

祁县是晋商发祥地之一,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县城。祁县被誉为“中国玻璃器皿之都”,作为祁县最重要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的玻璃器皿产业,有着对外合作历史悠久、晋商底蕴深厚、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国内国际运输便利、国际合作基础扎实、对外合作优势明显、产业布局集中、产业链条完整等一系列优势。其产品出口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开展产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交流。其玻璃器皿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6%。产品远销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加拿大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进入G20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际中小企业论坛、博鳌亚洲国际论坛等国际峰会。

然而,产品主要出口的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受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产品出口逐年下降。而国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上升,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成本优势不断消失,产业利润已经很薄,产业发展遭遇困境,产业亟须转型升级。

2.1 产业的成本优势不断消失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随着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相对美国工厂的制造成本优势已经减弱到5%以内,其中用工成本是主要方面。从用工成本来看,我国工人年均工资比十年前增长12%,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当地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延缓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玻璃器皿作为祁县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链条,但是从产业特征来看,人工吹制玻璃器皿产业的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逐步由十几年前的25%上升到50%。而东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优势逐步增强,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2.2 产业的创新能力极为薄弱

相较于欧洲一些高档精品玻璃器皿生产企业而言,目前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创新主要以制造工艺创新、外观设计创新为主,核心熔炼技术、硅酸盐材料等研发创新能力有限,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2.3 对外合作层次相对偏低

“引进来”处于初级阶段。祁县玻璃器皿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重引进一批旗舰型、科技型、税源型、总部型的优质外资企业项目,吸引国外企业把研发中心、结算中心、交易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机构设在本地,形成了技术创新力强、业务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市场互补性强的合作格局,形成以高端科研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完备的产业体系。然而,当前祁县与海外企业的合作仍处于较低层次,例如,帝豪、晶鹏、汇亚塞尔、丰盛尔鹏等10户玻璃器皿企业积极引入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等国资本,建设了大批合资企业,而合资企业通常只将生产环节放在本地,对本地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作用不大。

“走出去”处于低级阶段。从“走出去”方式来看,企业对外合作方式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产品输出、资本输出、品牌输出。但是,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大多在资金实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其对外合作以最低级的方式——产品外贸出口为主,而资本输出及品牌输出等方式推动的对外合作基本属于空白。因此,祁县玻璃器皿企业“走出去”还处于低级阶段。

2.4 公共服务体系支撑不足

祁县对外合作公共服务支撑体系缺失成为中小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短板。首先,当地政府与海外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未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严重制约了当地中小企业的国际合作与发展;其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较多,投资环境差别很大,相关信息资源零散,而当地政府和协会未针对本地企业的对外合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造成当地企业对海外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交流合作信息获取的不顺畅;再次,当地企业对外合作平台搭建和利用程度有待提升。祁县玻璃器皿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以展会营销为主,外销主要通过国际展览、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以及西安、北京、上海、太原等地的贸易商进行推广。国内市场起步时间短,主要以参加酒店用品展、礼品展、百货会等进行推广,对其他对外合作平台的利用较少,造成对外合作平台种类单一。

2.5 高端科研人才及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缺乏

由于该地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才引进机制等原因,高端科研人才及专业技术人员缺失是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发展的短板,对产业转型升级造成了极大限制。例如,大华公司原有技术人员在两年内未解决的自动化加工设备难点问题,通过在太原聘用机械自动化专家半年内就顺利解决。再如,玻璃器皿产品终端涉及手绘、描金、彩绘、贴花、喷色、磨花、刻花、烤花等很多环节,这些环节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当前全县玻璃器皿产业从业人员约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名,占从业人员的25%,专业技术人员极其缺乏。虽然当前祁县玻璃器皿产业与当地一家学校合作,长期为企业输送专业技术人员,但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因此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面临着人工吹制生产缺少年轻产业工人,产品前端缺乏高端设计人才,产品终端手绘、描金、彩绘等环节缺少优秀技师,机制生产又缺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等困境。

3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实践与成效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发展以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并举。通过引进技术能使企业迅速提升产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通过引进人才能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3.1 引进先进技术,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为促进祁县玻璃器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祁县玻璃器皿产业发挥大华等龙头企业作用,于2020年5月7日成立山西大华玻璃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这是全国日用玻璃器皿产业第一家智能工厂。该项目从德国、意大利、捷克等国引进三条先进生产线:一条为德国高档晶质高脚杯生产线;第二条为玻璃大工件类生产线,生产花瓶及水具系列玻璃器皿;第三条为高档口杯类生产线。三条生产线均采用国内外顶级生产和加工技术。

同时该项目采用华为智能化工厂系统,充分体现数据化、自动化、智能化,集中央智能控制系统、采集和处理数据为一体,从全自动配料、玻璃熔窑、热端成形、冷端加工,到视觉检视、自动包装、自动入库码垛等环节均通过中央智能控制系统,全工段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推动配料、熔窑、能耗、设备运行更加精准、合理、稳定,从而实现智能、先进的设计目标。该项目投产后年生产各类玻璃器皿将达4500万只,年产值达40 392万元,实现利润10 712万元,税金5549万元。

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2020年11月,山西宏艺玻璃器皿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全自动机制玻璃器皿生产线投产运行。该项目采用购买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配套全自动吹泡机、推杯机、退火窑、接杯机、冷加工生产线等设备。项目投产后,可减少60%的劳动力,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预计每年可新增产值8000万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宏艺新建的全自动机制玻璃器皿生产线投产运行和大华在建智能工厂项目,是推动祁县乃至晋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项目成功实施后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增强竞争优势,其必将成为国内玻璃器皿行业发展的龙头、产业升级的引擎。

3.2 实施人机并举,充分发挥人工吹制与手绘优势

企业通过引进欧洲高级技工驻祁指导与共建国际玻璃器皿专业学校等方式,巩固提升祁县玻璃器皿人工吹制与手绘优势,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发挥手工套色、花挺、混色、热黏等工艺特长,开展中外设计合作,凸显产品内涵和质感,走精品化、特色化、艺术化道路,打造全球最负盛名的手工玻璃器皿制造基地。

3.3 深化产学研融合,夯实人才支撑

(1)建立产学联盟。祁县玻璃器皿协会定期选送企业优秀技师到欧洲工厂、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进行培训实践,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在龙头企业建立专家工作站和高校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研发新型玻璃器皿产品。

(2)建立国际化专业学校,培育技术人才。祁县职业中学与美国波士顿玻璃艺术学校共建国际玻璃器皿专业学校,引进国际先进教学队伍,开设硅酸盐、玻璃艺术设计、国际贸易等专业课程,开展玻璃艺术交流与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养玻璃器皿设计、营销高端人才和吹制、手绘、刻花等高级技工,为行业储备设计人才和技术人才。

(3)建立国际化研究所,强化产业特色优势。祁县玻璃器皿企业联合美国波士顿、英国沃尔汉普顿等知名学院以及国内北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中国建材研究院等,与国家玻璃器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发起建立玻璃器皿研究所,汇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智慧,在技术环节,引进配料、炉型、深加工工艺、检验检测、生产流程等方面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促进流程科学化、技术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实现企业在质量和规模上的稳定提升,强化企业在行业传统领域的特色优势。在设计环节,引进国内外知名工艺美术大师,重点研发艺术玻璃、彩色浮雕玻璃、铸造玻璃、玻璃摆件等高档工艺品,提升产品附加值,丰富企业技术和产品储备。

(4)开展行业人才培育工作。在行业内开展玻璃器皿“行业技能大赛”“工艺美术大师”和“玻璃器皿工匠”评选等活动,表彰奖励企业及个人,并使技能竞赛和评选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营造发现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利用大华、红海等培训基地,每年进行初级技能培训和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针对性制定企业人才、技术引进政策,吸引全球顶级制造商及国内同行集聚,打造全球玻璃器皿制造硅谷。

3.4 大力发展“互联网+”,推动产业发展

推进与中船重工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合作建设的“玻璃器皿云及智慧城市云数据平台项目”,建立产业云数据中心,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建设集产品定制、三维设计、生产运营、培训咨询、信息发布等多维一体的玻璃器皿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推动玻璃小镇、旅游观光、玻璃器皿及装备制造及关联产业的发展。

探索玻璃器皿产业“互联网+”营销发展模式。祁县玻璃器皿企业在政府的鼓励与帮助下,将与百度、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小米、亚马逊等互联网零售平台合作进行产品宣传与销售。同时积极与国内知名代运营公司开展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祁县玻璃器皿电商有700余户,电商销售占产值的15%以上。

4 对传统制造产业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启示与思考

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实践与成效对我省传统制造产业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4.1 实现科技经济融合的有效路径

迈克尔·波特认为,任何传统产业只要加上知识和技术,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习总书记在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视察时提出,企业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因此,传统制造产业的发展应依托产业优势,以科技引领为关键,人才培养为根本,企业为主体,坚持大平台积聚、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科技与经济融合的路径,从而推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路径1: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加快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之路。具体而言,对于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尤其是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与创新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对于类似于祁县玻璃器皿产业这样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研发能力弱的产业,应由产业中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先锋,引进国外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在运用其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加快学习——消化——吸收到孵化再转化的速度,通过跨越组合,生产出自己的智能设备,推广应用到整个产业,促进产业整体的转型升级。

路径2:以特色发展、提升附加价值为目标,走产品艺术化、精品化、定制化之路。具体而言,以产业中的特色企业为主体,借鉴德国的学徒制、双轨制教育,通过与国际国内的优质院校合作,引进与培养设计人才及技术人才,通过设计生产艺术精品与定制精品促进企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4.2 加强自有品牌建设,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国内环境具有制度优势显著、社会大局稳定、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市场空间广阔、人民收入提高、需求丰富多样等多方面优势。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国内环境良好的局面,传统制造业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着力进行自有品牌培育与建设,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产品和个性化设计产品的需求,在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前提下,应更加重视国内市场的培育。

企业是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科技创新需要富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企业家,也需要富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企业家。传统制造产业中的很多企业由于融资难、创新风险高、行业利润低、企业家个人素质等原因,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性比较弱。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打造一支具有卓越领导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企业家队伍是传统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4.3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特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调研时指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依托产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需要科研力量和科技成果。传统制造产业可以借鉴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做法,企业与研究所、高校建立产学研联盟,进行产学研合作。如在企业内建立科研院所或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室,研究和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从而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品的特色发展。

4.4 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传统制造业应该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可以借鉴祁县玻璃器皿产业的做法,通过与优质院校合作,聘用优秀教师进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选拔企业优秀员工进学校接受专业培训。在企业建立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选拔留用优秀实习生。通过在行业内开展“行业技能大赛”“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工匠”等活动的比赛和评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4.5 发挥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作用

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中,各级政府各部门应通过制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资金扶持、金融税收、土地使用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制定与落实的领导监督作用、搭台搭桥的媒介服务作用及顶层设计的决策引导等作用。如通过加大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力度,加大成果处置、股权激励、收益分配、兼职兼薪、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等政策落实力度,通过搭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平台,设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中心,引导建立科技金融人才中介机构等,鼓励、支持、帮助传统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创新或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需要大量资金,而贷款难、融资难是阻碍企业创新脚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因此,在推动科技与经济有效融合中,金融机构起着重要的资金保障作用。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建立金融服务平台,增设担保租赁及保险部门,创新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探索基于“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的措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5 结语

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关键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之间存在多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其难度和深度、广度和精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或中小企业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转型发展、特色转型之路依然荆棘丛生,它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校、金融机构等多方发力,相互协作。

猜你喜欢

玻璃器皿祁县科技
山西省祁县G208公路某段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元代玻璃器皿中的“蓝莲仙子”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隋唐时期玻璃器皿特点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