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自信到文化消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中的生态观

2021-01-31陆晓芸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河南戏剧受众

陆晓芸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底气①。文化消费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②。但同时“文化消费也是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的”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娱乐。他们开始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寻觅高品质、有深度的文化娱乐产品。《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作为一部贯穿河南古今历史的“现象级”戏剧作品,所展现的河南文化的厚重与博大正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但在《只有河南》走红的背后,只谈“文化自信”是远远不够的,还离不开它深入创作、全方位投入市场等环节中的“生态”理念。

一、创作内容中显露的文化自信

一部作品内容的好坏取决于它的深度与广度。从生态角度来看,深,在于内涵的深刻,体现出的是一种多元的层次感;广,在于内容的普世性,表现出的是一种平等的关怀。好的作品往往用平静的语调讲述“震撼人心”的故事,让受众能从炫目的舞台上感受到创作者深埋的情感。

层次感主要体现在创作者对内容的挖掘上。首先是《只有河南》的投资人胡葆森先生,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他有属于自己的河南情怀。这种情怀对“生于此,长于此”的河南本地创作者来说,是一种对河南文化的依恋与敬畏。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的浸润下,才得以让更多的河南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浓烈的家国意识以及对“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自信。其次是导演王潮歌,她是个地道的北京人,但她却用戏剧展现了一个“比河南更河南”的中原文化。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她对于文化有一种来自骨子里的崇敬,《只有河南》是她继“印象”“又见”系列文化产品之后的又一扛鼎之作。相较于本地创作者的文化自觉,外地导演则更加注重表现自己对河南文化的新解读。他们以受众的身份,怀揣着对河南文化的敬意,在吸收和理解河南文化的基础上,对河南文化进行二次创作,为河南文化的“出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当地创作者文化自觉和外来创作者新解读的共同作用下,《只有河南》打破了历史的时间维度,通过独立的空间构造出不同时期的河南,赋予中原文化“一人千面”的特性,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多元的层次感,以至于受众在每一次的沉浸式体验中都对河南有一种新的认识。

普世性主要体现在创作者对创作对象的一种平等关怀。从生态角度看,《只有河南》是一个超大体量的戏剧剧场聚落群,它抛离了一个剧场的概念:21个剧场,21个故事,21个主体,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在以小见大的手法下,涵盖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在这21个剧目中,既有河南唐宋时的繁荣,也有1942年的苦难,还有河南精神的传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有河南》打破了历史的空间维度,以人物群像的方式展现了中原文化的广博与兼容并包,让受众更为客观地认识河南。

《只有河南》将文化自信与创作内容相结合,以一种“毫无保留”的方式将中原文化全盘托出,并将其与“戏剧幻城”的建筑特色和戏剧内核相融合,打破了历史与现实的时空界限,以独立的空间为媒介,连接过去与现在。给受众提供了一个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中原文化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颠覆”受众对河南的刻板印象。

二、市场生态机制下崛起的文化消费

政策为市场提供大环境,市场凭政策得以更好地发展。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到现在“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体现的是文化消费理念的转变,一种从自信到可持续的嬗变。艺术与市场是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体,它们各自发展、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于文艺作品。从生态角度看,《只有河南》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业态产业链。从前期的筹备创作,到中期的包装销售,再到后期的宣发以及相关衍生品的推广都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在这些表象之下,值得一提的是其创作者、受众及大环境中的市场生态机制。

从文艺创作者角度来看,市场对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创作者对自己的高要求。《只有河南》作为一种建立在商业基础上的文化现象,很容易被人误解为是借科技的噱头消费文化。但创作者却将《只有河南》中厚重的文化与先进的科技进行融合,重现河南历史,不再是浅层次的复现,而是上升到了一种精神再造的境界。其次是“创作理念”的表达。一部作品能否受到受众的认可,关键在于创作者的“理念”是否能得到受众的认同和共鸣。《只有河南》通过群像式的戏剧演出,涵盖了河南百态,以此吸引愈来愈多的外来受众。再次是为“卖点”做好了伏笔。在《只有河南》中,导演王潮歌利用小麦作为意象,为后面“戏剧幻城”的开园埋下引子,“六月六,麦熟城开”几乎一度成为“戏剧幻城”开业的口头禅。随着创作者们对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文化自信的种子也渐渐扎根于文艺创作者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创作的潜意识。

从受众角度来看,受众与市场是相互弥补的。首先,随着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对于有深度的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受众开始关注文化,并投身其中感受文化。其次,科技水平的提高让之前很多难以实现的设想成为可能。《只有河南》对受众的吸引之处就在于它利用科技对文化进行全新的包装:以黄河文化为创作根基,通过一种可触摸、可感知、可沉浸的全新艺术形式,去感受河南文化的厚重与弥远。再次,国家政策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文化大环境。无论是“十九大”还是“十四五”规划都能明显感受到国家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国家为年轻人营造文化氛围的努力。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只有河南》成了一种里程碑式的存在,让越来越多的受众前往,瞻其真容。在文化消费飞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受众物质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以及文化大环境对他们的熏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只有河南》的出现为国人文化自信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宣传推广角度来看,《只有河南》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推广方式。首先,就宣传主题而言,常规的推广主题大多展现产品理念,但《只有河南》的推广以“情怀”为主、文化为辅。情怀是一种情感,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都有。因此,相较于宣传文化产品的“高概念”,选择“情怀”辅之以河南文化则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其次,在宣传媒介方面,常规的推广方式大多以宣传片、平面广告为主,但《只有河南》很好地利用了全媒体时代的特性,选用访谈和短视频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的模式进行。通过视频中的一些剧透和一些名人游玩过后的观后感来吸引受众,将此处打造为一个“网红打卡地”。再次,在整体市场运营方面,衍生品是市场运营的最后环节。它既是一种从主体中演变出来的新产物,也是市场生态圈衔接的关键所在。《只有河南》的衍生品很好地做到了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实现了市场运营的有机循环,推动了新一轮的文化消费。

在政策导向和文化价值的共同驱使下,《只有河南》凭借其在市场中敏锐的“生态意识”打造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市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将原本割裂的流程弥合,构成了一个完整、全面的生态体系。

三、文化“重塑”之鉴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凭借其“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新剧种”的称号,一度成为河南最火的文旅景点,堪称文化“包装”的典范。用戏剧论述河南古今,用全息影像再现河南历史,高高的黄土墙内夯起的是一座充满地方记忆和文化意蕴的古城。此种簇新的艺术形式给文艺创作的兼容并“包”带来了新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创作内容的“包容”和作品的“包装”方面。

其一,用多元的视角“包容”创作内容。好的文艺作品往往具有普适性,任何一个人都能在作品中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情感共鸣点。让艺术走近人,艺术才有灵魂。因此,创作者应该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地域文化的人文性、社会性以及独特性进行挖掘和创造。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它们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创作者要做的则是二者之间的权衡,利用科技拆解并简化精英文化,用高雅艺术的表现形式升华大众文化的内涵,以多元的视角赋予作品层次感,以达到“千人千味”的效果。

其二,用人文色彩“包装”文化“短板”。在当今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再好的文化也离不开精美的“包装”。中原文化深沉厚重,却因其摆脱不掉的“乡土气”而难以跨越“走出去”的鸿沟。但《只有河南》反其道而行之,直面短板,以“乡土文化”为特色,另辟蹊径,以河南的“泥土”为主创元素,将傍土而生的小麦作为一种意象元素。因此,“包装”时应注意元素的选择和搭配,不能太过露骨、直接地选择文化中浅层的肉眼可见的元素,要尽量选择与地方文化相关,且能与人产生联系的、有深度的事物作为“包装”对象,辅之以相应的人文色彩,以实现文化形象的重塑。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④。《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作为一部构筑独具河南特色的、有良好发展势态的“现象级”作品,让地方文化完成了一次从文化自信到文化消费的过渡。该作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文艺创作”这一问题,以河南文化为核心,以现代化剧场为纽带,建构了一个全新的、绿色的、可持续的文化产业生态体系。

注释:

①李松,王建民,张跃,朱凌飞,马居里,许雪莲.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J].艺术百家,2012(05):27-38+62.

②杨晓光.关于文化消费的理论探讨[J].山东社会科学,2006(03):156-159.

③顾向锋.思想政治教学中文化消费决策素养的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④刘正全.正确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及时代意义[J].魅力中国,2018(43):250-251.

猜你喜欢

河南戏剧受众
有趣的戏剧课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出彩河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戏剧类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