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中国戏曲的网络传播研究

2021-01-31史皓玮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戏曲媒介舞台

史皓玮

在自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人们的审美趣味与心理需求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戏曲作为长期浸润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古典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难免因传统话语与现代观念的断裂而囿于困境。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戏曲艺术不断地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逐渐调整其原有的艺术语汇与程式,从而打破传统戏曲在传播中的困境。因此,探讨融媒体环境下戏曲的网络传播问题对未来戏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文化价值。

一、网络时代下的戏曲艺术传播特征

作为一种植根于具有深厚底蕴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中国戏曲的发展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吸纳着多方面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古典意味浓烈的审美文化特征。自进入新时代以来,戏曲艺术不仅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发展,还面临着现代审美娱乐文化的冲击。面对戏曲在不同语境中的形态特征,学者施旭升曾指出:“戏曲,从古老的驱傩仪式到勾栏瓦肆的表演,再到现代剧场式的演出,都体现出不同的传播媒介和载体中的形态风貌和审美文化的定性。”①如今,在融媒体的生态坏境下,“由于其强调的是媒介融合、技术整合与信息资源共享,强调用最经济的方式传播信息”②,因此,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在此背景下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新媒体技术极大丰富了传统戏曲的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传播渠道类型大致分为专业的戏曲网站、流媒体平台、自媒体频道等。以昆曲为例,其在互联网上拥有中国昆曲网、上海昆剧团、昆曲大雅等多种类型的网站,受众可通过官网查询,直观、深入地了解到戏曲背后的丰富信息,进而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效率。除此之外,移动终端软件的兴起也对戏曲的传播起到了助推作用。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视域下,多媒终端打破了戏曲观演的时空局限,各大流媒体平台与短视频App的兴起使得受众可随时随地观看戏曲演出而无需走进剧院。戏曲主播的入驻更是吸引了年轻一代的受众群体,实现粉丝圈层的跨越传播。

其次,除了戏曲剧目、唱段的展示外,从文本层面来看,相关资讯也是传播的重要内容,因此,戏曲资讯的整合化也成了网络传播的一大特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现代传媒生态与信息产业格局带来了深刻变革,在融媒体的环境下,戏曲资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当前的流媒体平台不仅存储着大量珍贵的戏曲资源,而且还分门别类地对戏曲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受众可通过页面中的导航栏便捷精准地定位到自己感兴趣的戏曲。更重要的是,网络传播中的超文本链接功能让受众只需点击页面中的文字或图片,就可多维度、立体化地查阅到当前戏曲的详细资料。例如,在“中华戏曲”微信平台中,点击文章末尾的超链接文字便可直接跳转到详情网页中进行阅读或观看。因此,网络对于戏曲艺术来说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不论是广播戏曲、电视戏曲,还是电影戏曲等,都可通过媒介完备地保存下来,从而使戏曲在传播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文化价值。

最后,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创作者与受众的交互性特征。在互联网语境下,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为其搭建了便捷的参与互动平台。因而在公共话语得到满足并拓展的同时,戏曲自身的传播力度也得以扩大。在如今消费主义所宰制的现代社会下,詹金斯提出了“参与式文化”的概念,指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受众的互动、参与现象。戏迷们不但可以积极参与到各戏曲平台的评论区、论坛中,还自发地建立起戏迷的交流群,线上线下形成粉丝联动效应,戏曲也在大众自来水式的宣传中实现了最大化传播。更重要的是,受众还通过自媒体平台上传个人创作的戏曲作品,根据自己的偏好有针对性地发表观点。这种传受双方的身份转换也极大满足了受众的社交诉求,使得个人单向接受演变为参与式文化下的集体狂欢。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戏曲形态

(一)传统戏曲表现形式的变化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拓展。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重塑了戏曲的表现形态及审美特性。一直以来,戏曲追求的是一种虚拟性、写意性的空灵意境,正如以往受众大多根据戏曲舞台上现有的布景装置,在头脑中二次加工完成对舞台空间的真实再造那样。而数码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戏曲舞台无限逼近现实空间,还可以结合音效、光影、虚拟的视觉影像等,将戏曲舞台营造为一个无限延展的演出空间。例如,由网络小说《悟空传》改编的粤剧版《梦惊西游》,在武打场面中将电影音效作为背景音乐,烘托出气氛的紧张激烈。跨界融合剧《弘一法师》通过新媒体技术打造三维影像,模拟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光影的运用也充分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

除了对舞台空间外延的拓展,新媒体技术也对戏曲演员的表演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中国戏曲学院出品的新媒体京剧《梅兰霓裳》结合技术创作出“梅兰芳”先生的虚拟人物形象,将其通过屏幕置于舞台空间中,使得戏曲演员在一个多维立体的环境中表演,带给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以及视觉享受。学者周雪曾指出:“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在舞台戏曲艺术领域,多媒体从最初作为资料展示的一种媒介发展成为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的有效补充。”③

同时,戏曲艺术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展现的审美形态,正应和了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的“媒介奇观理论”。他认为通过场景奇观、言语奇观、偶像奇观三种方式,能够体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在消费主义和商业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传统戏曲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为受众在剧场营造出虚拟与神话的梦幻体验,虚拟戏曲演员也满足了受众对于梦想与奇迹的想象,“梅兰芳”先生的虚拟影像正是弥补了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见到他的缺憾而受到热捧。从这一角度来说,新媒体戏曲的视觉奇观也会吸引大批受众走进剧场领略传统艺术的别样风采。

从创作层面来看,为了契合青年文化认同以及受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传统戏曲也实现了传统表述方式与年轻语态之间的转译。如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突出情感主线,通过“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实现传统剧目的青春表达,再加上年轻演员在戏中的精彩演绎也满足了新生代受众的审美心理。

(二)传统戏曲新媒介传播的现实反思

现代传媒的兴盛带来大众审美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戏曲艺术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创新了传统的表现方式,而且还构建出新的舞台样式,大大丰富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力。戏曲的舞台美术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凭借震撼视效的演出效果,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而得以广泛传播。学者刘建曾指出:“现在戏曲舞台美术中应用的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如激光技术、虚拟显示技术以及柔型LED技术等。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丰富了戏曲舞台表现形式,增加了舞台美感。”④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网络传播为传统戏曲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滋生出一些需要警醒的负面影响。在当今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戏曲在网络传播批量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向大众化、平面化迈进。在此大背景下,传统戏曲在场的、不可复制的传播方式演变为一种可大量复制无需在场的艺术。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欣赏到戏曲演出,戏曲艺术由原本精英文化的高雅艺术逐渐消解为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大众消费品。而读屏时代下观众与戏曲舞台审美距离的消失也使得传统剧院的观赏仪式感不复存在。简而言之,新媒体戏曲的审美日常化只是将这种区别于以往媒介所形成的艺术语汇以一种“在场”的方式存在于我们周围,不过这种存在是以传统戏曲艺术“灵晕”的消失为代价的⑤。因此,戏曲艺术如何在保留本体形态的前提下,依托于新兴技术实现破圈传播就成为今后创作者亟需思考的方向。

另外,传统戏曲在现代传播语境中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更倾向于碎片化的表现形式。短视频App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影视艺术的发展,这与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短、平、快的传播特性息息相关。在很多短视频平台上都开设有专业的戏曲频道、戏曲话题以及戏曲爱好者的个人账号,传统戏曲在这样的传播载体中被肢解为不同的小片段。在传播过程中,官方生产者往往会根据戏曲中的名家名段进行筛选,而自媒体戏曲创作者却会不加选择地上传自己录制的戏曲片段,导致戏曲在新媒体平台上的质量呈现良莠不齐的态势。一言以蔽之,戏曲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特性虽迎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观念,但在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自身的完整性被割裂,从而消解了传统戏曲的严肃性。在抖音平台中的河南移动戏曲频道官方账号“移动戏曲频道”,点赞数以及播放量较高的置顶视频都是时长约几分钟的名剧选段,虽然进一步扩大了戏曲名段的影响力,但也将更多的小众戏曲变为沧海遗珠。

戏曲作为一种古典的文化样式,在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入过程中,将自身的审美娱乐性加以放大,虽然加速了传统戏曲的现代化转变,但在大众传媒以娱乐性为导向的意识形态下,戏曲自身所负载的精神境界、审美品格被不断弱化,难免会造成戏曲艺术内在精神的丧失以及表现形式的贫乏空洞。因而,传统戏曲在传播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化,如何在不断纳入新形式的同时保持自身的本体意涵,亟需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结构转型的语境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对其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传统戏曲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戏曲艺术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一些症结亟待解决。因此,我们在享受互联网为传统戏曲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如何趋利避害发挥好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实现传统戏曲的良性发展,是当前传统戏曲网络传播的肯綮所在。

注释:

①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②金菊爱.新媒体时代若干媒体新概念辨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7(01):83-86.

③⑤周雪.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戏曲传承与推广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④刘建.新媒体技术在戏曲舞台美术中的运用[J].剧作家,2020(04):106-107.

猜你喜欢

戏曲媒介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书,最优雅的媒介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