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结构视角下的“打工人”语录研究

2021-01-31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早安语录职场

吉 意

2020年,以“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为代表的“打工人”语录在互联网上走红。在《新周刊》发布的《2020年十大关键词》①中,“打工人”一词赫然在列,成为当年众多关于劳动者的热议的突出代表。“打工人”最早源于调侃985、211大学毕业生都是大专人的打工仔的一个网络段子,随后网友基于这一情感基调,创作出了一系列段子、视频、图片等文本。尽管这些网络文本不具有系统性,但当它被某一特定群体反复运用时,或许能反映这一群体的共同处境和心理状态,正如雷蒙·威廉斯所说,它代表了“一个特定时期人们对整体生活方式的体验”。

威廉斯在《电影序言》中首次提出情感结构时认为文学和电影都是当时社会共同经验的载体,在《漫长的革命》中则进一步把情感结构的适用范围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分析中。本文从情感结构视角出发对“打工人”的一系列媒介文本进行解读,尝试描绘“打工人”一词的语义形象及其所反映的当代青年职场人的情感结构,深入探究这一情感结构与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

一、“打工人”的语义形象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

“有人相爱,有人夜里看海,有人七八个闹钟起不来。早安打工人!”

“干不完的活,睡不够的觉,喂不胖的钱包,买不起的貂,半辈子就挣了两个忆,一个失忆,一个回忆。早安,打工人!”

“你的同事,要不就是拆二代体验生活,要不就是关系户整天吊儿郎当。只有你,是真正在为生活奔波的打工仔。加油,打工人!”

这些“打工人”语录显示了当代青年职场人在事业、情感、物质、出身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遭受的窘境和挫折。从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可以描绘出创作、传播这类文本的群体形象: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正式的工作,面临不同程度的生活压力;出身平凡,渴望通过自身努力实现阶级跨越而不成,又无法退出竞争;追逐前沿、新潮文化的年轻一代,有一定的娱乐精神,敢于自嘲;对社会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熟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因为有共同的时代经历和相似的个人经验,青年职场人成为话语意义上的共同体,通过简单的“打工人”语录实现情感的互通。

二、“打工人”语录情感结构分析

在传统语境中,“打工人”通常指代漂泊无定、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低下的体力劳动者,打工则被视为一种最后的生存手段。在“打工人”语录走红之前,恐怕没有多少年轻人愿以“打工人”称呼自己②。雷蒙·威廉斯主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结构,时代和人们经验的变化会使得感觉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③。从避之不及到坦然接受,对于“打工人”一词的态度转变既投射了当代青年职场人的共同情感、意识变化,也反映了社会中结构性因素的变迁。

(一)劳资关系愈发紧张

如今,“职场即是家”的文化及工作环境建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学管理浸润下的职场人的个性、技能被工具化,其本质与流水线上的工人无异,甚至失去“如厕自由”,在写字楼里工作的青年职场人被“压榨”得一干二净,疲惫不堪。同时,“内卷”这一网络热词也印证了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程度。“内卷”原本是人类学的术语,在如今的网络语境中用来指代某一行业或领域的没有实质性进步的发展状态。在工作场景中,“内卷”常表现为没有效率的加班、单位用人门槛越来越高、非理性竞争遍布等。

另一方面,还有来自精神上的打压。智联招聘2020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63.65%的受访白领表示自己经历过职场PUA④。2020年7月,火箭少女成员Yamy公开老板徐明朝侮辱、诋毁她的录音;同年8月,某银行招聘的新员工表示,在单位聚餐时因没喝领导敬酒被扇耳光辱骂。一个个案例在网络中都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不难感受到,压力全方位地将新一代的职场人包裹住,而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以“打工人”自居,不再过分苛求自己,放过自己,“我只是打工的,我只做打工人应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在追求个人价值的理想和“苟活”于职场的现实之间找到的平衡。

(二)社会环境

1.“打工人”的网络狂欢

进入互联网时代,众多学者认为网络狂欢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巴赫金所谓的“第二生活”,“第二生活”与常规、严肃的“第一生活”并存,但它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⑤。在网络中,人们展开互动狂欢的中介有文字、符号、图片和视频等,而话语狂欢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打工人”群体网络声势增长迅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该群体的快乐极化现象,传播、再创作这一语录都在营造一种戏谑、愉悦的狂欢氛围。在B站播放过千万的《早安,打工人》视频,用一只被链条锁住的狂吠的狗,配以夸张激昂的语调喊出“只要我够努力,老板很快就能过上他想要的生活!该起床奋斗了!早安,打工人!”,制造出反转的娱乐效果,这种快乐简单易得,感染力强。除了娱乐性,狂欢往往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表征着某种不可见的集体归属感、存在意义等。显然,打工人的梗不仅仅是劳动者的自娱自乐,网民经由这种身份展示迅速凝聚为一个共同体,鄙视链被打破,产生了情感连结,等级分明的工薪阶层开始和解,产生一致的自我认同,从而构成社会行动的基础。

2.关乎现实的社会意识

在我国的主流话语里,劳动这一社会行为是光荣神圣的,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社会倡导人们要热爱劳动、勤恳敬业,用自身的辛勤劳动收获硕果,赢得尊重。在本文的分析框架中,“打工人”的话语实践尝试对抗、消解这一关于劳动的主流话语。它的表面语境虽在激励劳动者,“带着美好的憧憬,用努力和汗水去创造未来”,但这只是一种反语,实在暗讽“打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窘境及劳动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现实结果。在此,广义上的劳动被视为被迫的、痛苦的、无奈的选择,这与前文所述的社会结构因素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打工人”可以看作是当代青年职场人的一次‘奋力呼喊’”,“它是关乎现实当下的一种思考和感觉,是积极能动地改变所处的文化语境”⑥,甚至影响未来社会文化的走向。在“打工人”声势逐渐浩大的过程中,消费主义也在为其“添柴加火”。一方面,各种商业主体在社交网络中密集地使用“打工人”一梗,以其为噱头的商业营销爆发式涌现,不可避免地让人产生麻痹冷漠的情绪。另一方面,营销号甚至个别媒体收编个体的嘲讽并遮蔽不满,强调“苦中作乐”,以此实现情感的规训。

(三)个人情感

1.从鸡汤成功学到反鸡汤到“打工人”

作为一种特定时期的网络文化现象,“打工人”语录经由曾经流行的描绘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发展而来,并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在戏谑地揭露职场现状的同时,给予问候和激励,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投合了特定时期的大众心理状态。“打工人”语录通常以对现实的戏谑开头,以“加油/早安,打工人”结尾,只有一到两句话,文本结构十分简明。一方面,“打工人”语录对现实的描绘更接近真实。它不似心灵鸡汤般刻意修饰、美化现实,也不像反鸡汤那样过分刻薄、讽刺。关于“打工人”的状况描述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同时运用了适度的戏谑手法。它包含许多社会生活的细节,更易引发情感共鸣。例如,“奶茶好喝吗?好喝就对了!奶茶是奖励给打工人心灵慰藉的一剂良药!早安,打工人!”。另一方面,在情感上,“打工人”语录没有过度煽情或高亢、矫揉造作,也不刻意制造某种绝望与幻灭情绪,因为“加油!打工人”“早安!打工人”的问候打气,削弱了前文现实描述流露的痛苦与绝望的感觉,同时鼓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工作态度。

2.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袁光峰在研究“弱势感”时指出,“弱势感”已经成为当下诸多中国人一种重要的自我体验⑦。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快速分化,不公平等现象普遍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弱势感”不再仅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还出现在都市白领、知识分子等群体身上。这些群体中活跃于互联网的那一部分与自称“打工人”的人群高度重合,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基础消费能力,但在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容易感到不公平、无力感和相对被剥夺感。结合这一社会心理再读“打工人”语录,可以感受到这种弱势感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表达中。他们选择妥协于“打工”一词的传统语义,其实是通过自我矮化,将来源于外部的弱势感转向自身,形成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实现自我和解。正如有一条语录中所说:“生活里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你要知道,如果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

三、结语

当旧有的社会经验不再适用,新的社会意识尚未形成,个体与社会就会常常处于一种张力关系中,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及人们情感结构的变化而逐渐形成和转变。从以前“搬砖”“社畜”到如今的“打工人”,青年职场人的“自我标签”正在经历微妙又深刻的变化。“打工人”语录能够在热点更迭迅速的网络中获得极大的认同、传播和再创作,正是因为其以一种能够被文化制度允许、被大众接受、充满创造性的话语方式回应了当代城市劳动者的情感结构。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还在不断地变化,应永远保持清醒,去思考那些未被言明却深刻影响我们的共同经验。

注释:

①新周刊.2020十大关键词[EB/OL].腾讯网,2020-12-15.https://mp.weixin.qq.com/s/i7kKGq0PqhbQT-bAKpQ6MxA.

②界面文化.阅读时,我们在一起|界面文化编辑部2020私人书单[EB/OL].界面新闻,2020-12-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7025318200279405&wfr=spider&for=pc.

③郝强.从“感觉结构”到“情感转向”——雷蒙·威廉斯与当代西方情感理论的关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2-19.

④职场PUA一般表现为上级对下级的精神打击、人格侮辱、价值否定等,进而促成下级实现自己的成就或目的,是一种不平等、不健康的人际关系行为。

⑤张荣.从网络狂欢看互联网时代的个人、共同体与社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73-80.

⑥谢菁.论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D].湘潭:湘潭大学,2013.

⑦袁光锋.公共舆论建构中的“弱势感”——基于“情感结构”的分析[J].新闻记者,2015(04):47-53.

猜你喜欢

早安语录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恐龙河谷:早安,打工王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早安梦想
早安,北京
早安,小松鼠
语录
语录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