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密与解密:波兰二战题材电影中的民族身份认同

2021-01-31胡雨婷师秋锋

视听 2021年10期
关键词:波兰人二战波兰

胡雨婷 师秋锋

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对特定民族文化的认同①。早期的身份认同理论源于主体论,是哲学研究中关于自我归属的认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身份认同理论拓展到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研究范围也从个体认同理论上升到民族认同理论。

民族认同是强调民族作为一个集体的共同认同。其集体成员间具有共同特征或相似性,同时又具有与其他集体的区别。而民族身份可被定义为集体的“一种共有的文化”,提供了在变化的历史经验之下,稳定不变和具有连续性的意义框架,因而揭示历史对理解集体性的民族身份至关重要②。

历史为人类提供了民族认同和归属感的依据(E.Florescano,2012),民族历史赋予同一民族共同的认知,这种内部共有而又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就是所谓的民族身份。民族身份所带来的认同感对个体的认知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媒介的影响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人和族群的意识形态,因此逐渐获得了历史的解释权,对历史的不同解读、阐释都会影响到个体对民族历史的认知。

电影是文化的产物,它在解读国家意志时提供了另一种解读历史的版本③。在塑造集体认知方面,电影不局限于简单的描述和记录,也是对事实的再创造。

一、民族认同的文化基础

波兰在地理上位于东欧,对天主教文化的认同感使波兰人更愿意融入拉丁文化圈,在波兰人的认知中波兰是守护西方天主教文明的骑士。而贵族和骑士作为战乱时期保家卫国的中坚力量,贵族精神和骑士文化成为波兰民族性的重要来源④。对历史的美好幻想形成了波兰人的浪漫主义史观,具体表现为强调自身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⑤。浪漫主义史观深刻影响到了波兰二战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如电影《洛托纳》(1966)是一部浪漫化的战争片,围绕一匹白色战马展开。在影片中,白马是神圣的,它在战场上和波兰战士一同抵抗德国的入侵。但白马也是不幸的,每一任主人都不幸死去。在电影结尾,白马被战败后充满怨恨的波兰士兵杀死。这种浪漫化的表达与残酷的战争形成巨大的反差。

与浪漫幻想相对应的是无休止的战乱。由于自身实力较为弱小,波兰始终无法摆脱被瓜分的命运。在长期战乱的环境下,天主教成了波兰人的精神寄托。作为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天主教塑造了波兰的民族性。天主教宣扬的隐忍、宽恕、牺牲等品格逐渐成为波兰民族性格的一部分,这些特质是波兰电影中隐藏的主线。如电影《科扎克》 (1990),讲述了医生科扎克在纳粹屠刀下拯救犹太儿童的故事,电影中的科扎克被塑造成拯救苍生的圣人形象,影片结局科扎克和儿童一同列队赴死的场景也是宗教化的处理。其他如《仁慈之心》《钢琴师》等影片都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

如果说宗教思想塑造了波兰人的历史认知方式,现实经历则提供了波兰电影的主要题材。

夹在德俄两个大国间的波兰,天然只能作为两强博弈的缓冲带,多次沦为牺牲品。18世纪后期,波兰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三次瓜分,一战后才重新独立。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落败,波兰人倾向于将自己塑造成长期受列强压迫的受害者形象,在波兰民族电影中,俄罗斯(包括苏联)也大多作为负面形象出现。

二战时期波兰也无法摆脱战争的厄运。战争一开始就被作为盟友的英法抛弃,不到一个月便被灭国。之后是长达八年的德占期,造成波兰全国六分之一人口,共600万人死亡。二战也成为波兰电影的重要题材。其根据不同特点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5—1955年:斯大林主义时期

作为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波兰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和思想上深受苏联影响。这种创作风格要求战争电影要歌颂胜利、表现阶级斗争。受此影响,波兰的二战题材电影变得虚假化,电影的结局必须是胜利和美好的。此外,电影审查制度的存在让电影题材和风格逐渐僵化,苏联电影占领了波兰的大银幕。电影导演亚历山大·福特尖锐批评苏联电影是在掩盖现实和粉饰太平。此时期波兰电影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华沙一条街》(1949)、《最后阶段》(1948)、《钢铁的心》(1948)、《不屈的城市》(1950),以宣扬爱国主义,表现波兰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为主。

(二)1956—1965年:波兰学派时期

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波兰掀起“去斯大林主义”运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电影体制也由国有制转变为电影小组制,导演获得了更多创作空间。二战题材电影的创作上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一代人》(1955)、《下水道》(1957)、《灰烬与钻石》(1958)等。此外,也开始涉及二战中的大屠杀题材,如《参孙》(1961)、《猎人者》(1963)、《铁路旁》(1963)等。这些作品不仅在造型与风格处理上别具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其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但1965年以后,随着波兰政府对电影政治审查的加强,二战题材的电影鲜有出现,波兰学派也相继陷入沉寂。

(三)1989年至今,自由创作时期

1989年波兰废除电影审查制度,进入自由创作时期,二战题材电影在题材和风格上更加多样化,开始涉及大屠杀中波兰人与犹太人的关系,如《科扎克》(1990)、《在森林那边》(1991)、《圣周》(1995)、《叛国者弗兰西斯科·克洛斯》(2000)等。此外,还有《钢琴家》(2002)、《卡廷惨案》(2007)等大屠杀题材电影。对二战题材的挖掘一方面是民族集体记忆的确认,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历史的重新演绎,重塑共同的民族记忆。

三、加密—解密的表达逻辑

电影是一种意识形态工具,战争电影始终带有政治化的表达⑥。这决定了波兰二战题材电影一直渴望摆脱苏联影响,重获历史解释权。但“混合了战争创伤的主题以及充满崇高与讽刺的伊索寓言式的叙述,可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出其反政府的潜力”⑦。为了通过苏联控制下的电影审查制度,波兰的二战题材电影形成了独特的“加密”表现形式:将敏感题材按规范形式处理后带给观众,观众对电影语言“解密”以获得影片所暗含的思想。

电影《下水道》(1957)的历史背景是发生于1944年的华沙起义,波兰救国军想在苏联解放华沙的前夕,从德国占领军手中提前夺回自己的首都。但面对数倍于己的德军,波兰救国军不得不躲进下水道,却发现出口被铁栅栏封死,透过栅栏看到了苏军的营地,而苏军却拒绝伸出援手。此类题材涉及官方意识形态和民族意识的冲突。电影为过审进行的剪辑,导致了叙事结构上的缺失,但瓦伊达用极其隐晦的方式重新解读了历史,这无疑更符合波兰人对华沙起义的认知。又如影片《灰烬与钻石》(1958)讲述了二战胜利前夕,波兰统治集团内部的党派斗争。这在当时也是不被允许的,为了通过重重审查,导演将政治刺杀和爱情故事交织在一起。而观众则通过主角马契克在爱情与使命之间的抉择窥见政治斗争的残酷。这种加密—解密的表达贯穿了波兰学派的电影,在电影审查制度消失后依然存在。2007年上映的《卡廷惨案》延续了加密—解密的表现形式。“卡廷惨案”发生于1940年春,苏联在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集体屠杀了2.2万名波兰军人、警察、知识分子、公务员。事件暴露之后苏联方面却指控纳粹德国犯下了这些罪行,直到1990年苏联官方才承认“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称对事件负有全部责任。“卡廷惨案”被波兰人视为苏联压迫波兰的象征,对于这一事件的再现是对民族历史的补全,也是民族集体记忆的再现。

历史为人类提供了民族认同和归属感的依据。但独特的政治环境使得波兰的二战历史被当时的官方所掩盖。在此背景下,波兰电影人无法按照常规的方式将真实的历史展现给观众。在波兰电影中,二战历史题材的相对缺失切断了波兰的民族记忆,而这种记忆是维持民族认同的必要手段。因此,波兰电影人通过加密—解密的表现形式,反复在影片中解读他们的历史,复述并强调能够给予他们存在感的象征性的事件和人物,以此来获取归属感,形成波兰的民族身份认同。

注释:

①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02):37-44.

②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7(02):83-88.

③安杰丽卡·卡玛乔,彭琨.战争未止诛心方终——作为建构和回忆波兰民族认同手段的当代电影[J].当代电影,2017(10):93-98.

④刘祖熙.论波兰传统文化的特征[J].世界历史,2004(02):47-56.

⑤赖元晋.十九世纪西方浪漫主义史学的性质和地位[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2):93-100.

⑥安德鲁·霍斯金斯,李红涛.连结性转向之后的媒介、战争与记忆[J].探索与争鸣,2015(07):106-114.

⑦[波兰]马特乌什·维尔纳.波兰当代电影[M].陈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22.

猜你喜欢

波兰人二战波兰
进军波兰
波兰睡眠研究会
英军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武器(Ⅲ)
“二战”的胜负难道在餐桌上早已决定?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二战”历史漫画
“享受排队”的波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