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的思考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

2021-01-31信宜市贵子镇中心学校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倒数意图重难点

文/信宜市贵子镇中心学校 谢 参

尊重学生差异的教育是良好数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教学需要面向普遍学生,更要尊重学生差异。学生认知水平有差异,但教师应给予所有学生平等的关注与帮助。教科书是适用于全国适龄儿童学习的读物,具有通用性与一般性。正是因为这样,教师若想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数学教育,那就需要教师结合当地教育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解读教材。

一、教材研读的重要性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其中的信息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研读教材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的时候,课堂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研读教材的深刻程度。有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同学们,见过这些字吗?(出示课件) 召——另,音——昱,旯——旮。

生:见过。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汉字上下颠倒了。

师:是的。汉字中的这种现象很特殊。在数学中,倒数就是具有这样的特殊现象。师:(在黑板上出示了等分数)你们能写出这些分数的倒数吗?

学生非常容易地将倒数写出来了。

然而,学生回答不出来。

同样是教学“倒数”这一节课,也有教师这样进行教学:

学生立刻拿起笔计算,生怕别人算得比自己快。

师:(笑着说)我不需要笔算,我都能立刻把结果算出来。

接着,教师迅速地写上答案。学生很惊讶,但仍然不信服,觉得老师课前就算好了。

师:如果你们不相信,你们就当场给我说一个分数,我都能马上算出这个分数乘以什么数等于1.

一场师生挑战赛立即开始,学生们很兴奋,教师回答得迅速而准确。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心服口服了,而且学生对教师的特殊技能产生了好奇心。

师:大家想知道老师快速得出答案的原因吗?这个技能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关哦。

两位教师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第一位教师的导入看似很新颖,但是这样的导入方式重点突出了倒数的外在形式,学生的学习重心有所偏移。因此当数字不再以分数的形式出现时,学生自然不知所措。第二位教师一开始便抓住倒数的本质内容进行导入,学生便能明白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学生一开始就抓住了倒数的本质。两位教师的教学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研读的深入程度。如果教师不能深入理解教材,不能有效抓住教材重难点的话,教学设计的方向也会有所偏差。

二、 教材研读策略之理解教材编写意图

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地把握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教学的切入点。怎样才算是真正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呢?我们可以通过解决几个问题达到理解编写意图的目的,分别为:①教材编写这个内容的原因是什么;②为什么教材要用这个素材呢;③这个素材好在哪里;④教材的旁注与空白是什么目的。教师可以通过新旧教材、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思考什么是可变的,什么是不可变的。可变的往往是形式,不可变的往往就是实质。

如:“9+几进位加法”的教学内容。教材以笑笑数两箱牛奶为情景导入教学内容,其中一箱牛奶有9瓶,另外一箱有5 瓶。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运用直接数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运用了“凑十法”,将5 分成1 和4,则9+1=10,10+4=14,最终得出正确答案。也有学生在运用凑十法时,将9 分成5 和4,则5+5=10,10=4=14,也能得出正确答案。教材中多种方法的呈现是符合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的,也体现一种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但是,这时智慧老人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别的方法吗?”这一句话的引导是促使学生思考运用计数器解决问题。在运用计数器进行计算时体现了满十进一知识点。这也意味着教材的编写意图是让孩子在多样化的计算中,体会哪一种方法是最优的,从而选择最优方案进行计算。

三、 教材研读策略之抓住教学重难点

解读教材应该把突出教学重点作为基本要求,把握教学重点是研读教材的重要目的。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十几-9 的退位减法”。

本节课是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科书借助学生熟悉的“买铅笔”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十几减9 的计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的铺垫作用。学生学习退位减法是以此为基点的,基础不打好的话,会对学生后续学习会产生障碍。在解决“还剩多少支铅笔”的问题过程中,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二是借助直观模型探索算法。对于在整体中去除部分求剩余部分的解题情景,学生能明确这是用减法计算的。所以,探索算法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四、 教材研读策略之挖掘教材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呈现的方式比较隐蔽,不像概念、公式、定理等显露出来,学生也不易发现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教材时潜心挖掘,有意识地将转化、对应、集合、函数、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加以渗透,为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与思考

北师大版教材主要以“生活情境+ 问题串”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材中的问题串有三种呈现方式,分别为递进式、并列式和分散式。在每一种形式的问题串下都有相应的问题解决方式,而这些问题串的设计及解决方式往往就体现了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材解读不应忽视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揣摩,更应该通过对编写意图的揣摩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最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对小学生而言,阐述数学思想方法较为深奥。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个长期渗透长期感悟的过程。所以教师也应该端正态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并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唯有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倒数意图重难点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惊喜倒数日历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燕山秋意图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