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写作活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以《苏武传》为例

2021-01-31广东华侨中学赵丽莉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爱国精神颁奖词苏武

文/广东华侨中学 赵丽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一直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巧设写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情境下的写作任务,通过多样化的写作训练来丰富文言文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课本剧改编,把握情节

新课标指出“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苏武传》以多种艺术手法和一波三折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促使学生全面把握理解情节,我设计了课本剧改编的写作活动:1. 提供并介绍剧本写作知识,如矛盾冲突的集中与激发,语言的个性化等知识。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定情节,把《苏武传》改编成多幕剧剧本。3.选择优秀剧本在班级演出。

学生积极参与到课本剧的创作中,在剧本写作过程中,不断地对人物的性格、事件发生的背景、人物之后的经历有深入了解的需求,促使学生主动地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资料,如关于人物的身材外貌、关于李陵的经历和评价、对当时汉和匈奴的外交活动等资料,同时能依照自己的阅读经验、理解水平去研读课文和这些文史资料。有小组学生围绕着战争与和平、坚守与背叛、爱国精神展开戏剧冲突,创作了“出使被困”“卫律诱降”“苏武牧羊”“李陵劝降”“荣归大汉”五幕剧。

二、叙述视角转换,深入心理

叙述视角的转化,对于人物形象的表现有很大的影响。《苏武传》中,班固从第三者的视角叙述,为苏武立传,主要突出苏武爱国志士的光辉人物形象,却也忽略了人物内心的复杂和丰富性。为突出表现出苏武被囚困于匈奴漫长19 年间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心路历程,我设计了以下写作活动:发挥合理想象,适当增加人物的心理描写,以第一人称叙述,把苏武遭囚禁和北海牧羊的主要内容改编成小说。

这一写作任务通过以第一人称叙述来写作小说,让学生从苏武的外在形象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使苏武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学生从自己的阅读感受、人生经历和对人物的理解出发创作了风格各异又带有自己独特理解的小说。这个写作活动强化了学生个体的阅读体验,深化了对历史人物的理解,积累、丰富、提升了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经验。

三、颁奖词写作,品评人物

“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文学作品的要求。《苏武传》塑造了具有不屈民族气节、高尚爱国精神的苏武形象。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理解苏武的艺术形象,评价苏武爱国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我设计了以下写作活动:苏武出使匈奴,不辱使命,以2019 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为例,请为苏武写一段颁奖词。

学生作品展示:

曾忆壮年出使,意气风发,一腔热血抛洒黄沙;十九载终归来,须发尽白,丹心犹在终见天日。威逼利诱前,他富贵不能淫;艰难困苦前,他威武不能屈。纵世间忠贞志士少,他仍愿持节穿越荒漠,像火把照亮前方。(余艾琳)

学生想要对人物做出评价,就必然促使自己更深入地阅读文本和相关拓展资料来丰富和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在写作的过程中,不仅促使学生掌握了颁奖词的写作,提升了他们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苏武形象中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去更积极更广泛更深入的阅读,更主动地用自己的阅读经验、知识储备进行写作,不仅令到他们获得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而且有效提升了他们的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爱国精神颁奖词苏武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苏武庙
花蝴蝶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用最美的文字致敬最美逆行者
——《为逆行者写写颁奖词》教学设计
大地已为查干湖撰写了颁奖词
浅谈陆游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精神
电视媒体实证“国家记忆”的价值功能
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