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政治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研究

2021-01-31高州市第四中学冯凯旋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活动

文/高州市第四中学 冯凯旋

高中政治教学,无论是高考模式的改变,或者是新教材的删减,始终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学科素养进行,板块主线更鲜明,知识内容更清晰,考试方向更具体明确。

一、以社会实践为熔炉,锤炼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程,堪称生活课程。学生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很好的锤炼。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建国70周年有感调查报告、了解抗疫逆势而上的英雄人物、参加社会听证会、参观历史博物馆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学科素养、提高学科能力。

二、以校园活动为平台,锻炼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学生要忙于学习,不可能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搭建校园活动平台,锻炼其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学校层面上,可以开展学科辩论赛、小论文征文比赛、学科竞赛、百家讲坛、时政论坛等等活动,以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在活动中学会探究合作、分析问题、搜索资料、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活动中提高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三、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强化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作为政治教师,无论备课,上课,均应按要求做足准备工作,除了上课传授知识外,还要做好各科素养的传导,根据不同的知识板块,了解该板块知识的精神实质,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掌握,领会知识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科素养的认知。同时,作为学生解答每一道选择题和主观题,先要了解本题题意所含的学科素养,根据这一线索,获得解题思路,寻找最佳答案,让学生通过试题的解答,了解学科素养,培养学科能力。

四、以活动型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中学政治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改变原来传统的“满堂灌”授课方式,改为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型课程。创设活动情景,模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感悟知识理论,在活动中提升能力。以笔者的一个课堂活动《新时代的劳动者》作为说明。

上课前一晚,教师开始布置教学任务:

第一小组的5 位同学负责扮演一群刚毕业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具体台词小组商量决定);

第二小组的5 位同学负责扮演5 家企业的招聘面试官(企业名称、招聘台词小组商量决定);

第三、四、五、六小组各推荐1名学生扮演不同企业的遭受不公待遇的员工(员工身份、不公待遇情形小组之间协商决定);

第七小组负责讲解劳动就业的意义;

第八小组负责讲解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

教师负责记录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有没有疑问、知识点是否有遗漏,然后作评价和点拨。

情景1.五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相约去人才市场应聘,面对不同的企业他们会有什么抉择呢?

情景2.四位不同企业的员工正在遭受企业的不公对待,他们该如何维权呢?

上课前的课间布置好座位,教室中间留空摆放桌椅模拟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学生按照事先准备,进行模拟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感知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差异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也同样充满着竞争。社会发展需要更多有用人才,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认识到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充分体现了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也体现了法治社会下的维权意识,既锻炼了学科能力又培养了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活动
【学科新书导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