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科教学与高中职业生涯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2021-01-31深圳市高级中学范亚辉李文婷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家国学科

文/深圳市高级中学 劳 锐 范亚辉 李文婷

如何另辟蹊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拓宽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路径,已成为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点问题。就历史学科的角度而言,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情景,以实现学科课程目标为核心,围绕着“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在适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生涯教育,推动历史学科教学和职业生涯教育融合的有效实现。

一、 学科能力与职业能力的融合

历史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个人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个人终生学习的重要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生未来从事某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史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延伸工作上同样需要高效的信息加工处理的职业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物,运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延伸到工作上同样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利弊、周全考虑,进而做出合理恰当的工作决策。探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最终得出历史结论,延伸到工作上同样需要从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 历史情境与职业体验的融合

历史学科从学习内容来讲,从不缺乏“生活实践情境”(与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要求和教材内容,合理地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以角色代入的方式,融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进行职业体验,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比如,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时,通过创设历史情景,学生化身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民族企业家的身份,回到那个纷繁复杂的历史年代,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探析不同历史阶段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而做出正确的企业发展决策。

三、 学科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说是职业精神的精髓和基石。而历史学科本身带有的独特的实证精神、求真精神、质疑精神、批判精神、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恰好与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比如,历史学科的实证精神,要求学生充分分析史料,甄别史料、解读史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出恰当合理的结论;历史学科的求真精神、批判精神要求学生打破历史的思维定势,以求真的态度,敢于批判,敢于质疑,还原历史的真相。这些精神的塑造,能够帮助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时,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以崇高的“工匠精神”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 家国情怀与职业价值的融合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家国情怀,能够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家、国和世界的关系,明白个人价值实现和国家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厚植爱国主义情感,以追求国家富强和人类社会进步为己任。由此引申到生涯教育之中,就是用家国情怀来培育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操作路径上,历史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历史人物,以历史人物的职业生涯为素材,充分挖掘他们在个人职业生涯中展现出来的崇高的家国情怀。比如,中国先秦时期的先贤孔子、孟子、屈原等;西方的先贤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近现代中西方的政治领袖孙中山、毛泽东、丘吉尔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事迹的引领,潜移默化之中感染学生,激发学生成长的动力,促进学生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家国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超学科”来啦
曼巴传奇 KOBE20
略谈“家国情怀”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