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区协同育人

2021-01-31台山市第一中学黄丽霞

师道(教研)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德育社区

文台山市第一中学 黄丽霞

一、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一)发挥学校的指挥作用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针对性、影响力相对高于家庭和社会,所以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二)发挥家长在德育中的作用

通过家长学校,告知家长当前学生德育的主题和任务,并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探讨怎样做一名合格家长等问题,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情况,形成学校与家庭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良性机制,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和德育指导委员会可以培训教师,然后让那些合格的教师去教育广大家长,让家长在与教师的接触中产生“自己人”心理,在此基础上再对家长提出促使其进步的目标要求。

(四)创新家访形式,提升家访质量

学校要求教师家访目的要明确,讲方法、讲策略,同时充分利用通讯、网络、家校联系卡等形式,保证家校联系零距离。这些紧密的联系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新课程,帮助孩子们形成好习惯,也帮助家长更多地了解老师和学校。

(五)家校合作,从关心开始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还必须与他们对学生的具体帮助联系起来。教师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学业上,尤其是对有困难的学生的帮助。家长的帮助体现在为儿童的学习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上,以及协助儿童强化其社会适应性。

(六)教师、家长言传身教

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般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家长和教师给学生树立积极良好的榜样是教育学生的最好和最有力的方式,教师和家长应身体力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进一步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七)开展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知恩图报、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和与人为善、宽容豁达的胸襟气度,并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多样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体悟感恩,实践感恩。

二、挖掘社区德育资源,提升德育质量

(一)利用社区丰富的人才资源

社区成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社区成员对学生进行德育。学校引导家长参与社区教育,使家长意识到自己就是社区教育资源,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积极配合社区的干部群众,承担一定的工作和任务,使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

社区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联动,一定会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三)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社区

由学校组织中学生开展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对社区的发展和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中学志愿者们可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各类服务,在政府服务和家庭职能之外进一步夯实社区成员的生活保障。

(四)探究型课程的广阔舞台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获得提高。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学习,自行研究,培养了孩子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发展进步的责任心。

三、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师生协同设计德育实践活动

学生德育必须以教育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实践活动不仅是校内、课内的,还包括课余、校外的,是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共同参与的,让学生主动尝试,自主管理,自我评价的实践活动。

(二)发挥学生对长辈的监督作用

学生在学校接受有效的品德教育,要使其固化为自身的品德修养,让孩子当“小老师”“监督员”是一个很好的措施。这样不但使家长的行为得到改善,还能巩固学生已有的道德标准,家长的良好行为反过来促进了孩子的品德修养,使德育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家校德育社区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社区大作战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