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四有”课堂构建策略

2021-01-3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四有核心目标

张 丽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 225200)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面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也要随之变革.具体来说,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努力寻找一套契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四有”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并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四有”课堂内涵分析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四有数学”课堂已经成为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与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主要是指有矢、有趣、有效、有魂.其中,“有失”主要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围绕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有趣”则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互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确保课堂充满趣味性,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则是围绕“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探究活动中完成相关知识的主动构建.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还要全面体现教学目标,关注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益,真正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有魂”则是指教师在组织和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时,应转变传统“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片面追求分数”的现状,使得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关注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四有”课堂构建策略分析

1.有矢——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方向.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构建“四有”数学课堂时,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双基”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在设定教学目标之后,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中的有效落实.例如,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四有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仅关注了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和思维发展给予了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将本章节教学目标设定为:(1)从直观立交桥的视频中,将异面直线的概念抽象出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自身的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素养;(2)掌握异面直线的定义、表示、异面直线所成角和范围;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公式和角的定理进行理解,着重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数学运算素养和直观感受素养;(3)引导学生借助预习、思考、合作等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合作素养;(4)引领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体会,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2.有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且受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制约,致使高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这一背景下,不仅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也难以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打造“四有数学课堂”时,应紧紧围绕“有趣”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等途径,激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增强其趣味性,最终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借助了数学家“用直尺和圆规做正十七边形”的故事,增添了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知识探究学习中.又如在学习《排列与组合》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有3个学生要坐到一排有8个座位的椅子上,要求每个学生边上都要有空位,那么有多少种坐法?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通过模拟,学生发现满足题目条件的座位最少要有7个,学生和空位交叉,先将这七个座位上的学生固定,这样每个学生左右各可以预留一个空位,然后对学生进行排列,考虑最后的一个空位,将剩余的一个空位与学生旁边的四个空位组合,这样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通过模拟,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排列组合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兴趣.

3.有效——强化探究过程,发展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打造“四有”课堂的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建构中,并促使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真正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以《椭圆性质》教学为例,在“四有”课堂教学模式下,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结合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了探究的任务:借助教师准备的材料,通过数学实验,讨论并总结椭圆的定义和性质.接着,教师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数学实验,并结合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和分析,最终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如此一来,不仅仅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探究,也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落实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

4.有魂——优化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还是教学评价都集中在数学基础知识上,致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面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构建“四有”课堂的时候,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使得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指数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良渚古城遗址创设问题:2015年,科学家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察中发现了外围的水坝系统,并对在水坝中提取出的鱼化石运用碳14检测法检测其中的碳元素遗存量,结果显示鱼化石中碳14遗留为初始的55.2%,那么如何确定良渚古城遗址中水坝的建设年代?这样教师就可以据此构建指数函数模型,即y=k(1-p)x,其中k为原始含碳量,p为碳的衰减率,x为衰减年代,这样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现出数学的灵魂,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综上所述,“四有”数学课堂的构建,是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的集中体现,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学习中,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和能力等,真正实现了“立德树人”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和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应紧紧围绕“有矢、有趣、有效、有魂”的原则,优化教学目标、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强化数学探究、优化教学评价,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四有核心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