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内在本质、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分析
2021-01-30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云南 昆明650000)
师生互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亦是教师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 Bok)所言,“真正影响教育品质的是发生在大学课堂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中”。[1]因此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导师与研究生的良性互动同样对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关键性作用。然而从实践层面看,伴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研究生与导师互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并深刻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由此,如何在理论层面更好地认识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如何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师生互动过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教育实践,则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共同话题。
目前,学界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在理论视角选取上主要集中在交往行为理论、[2]符号互动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4]三元交互和激励理论等,[5][6]而社会互动理论作为专门研究互动过程的理论,却较少运用于师生互动的研究中。社会互动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由于不同的社会学家对于社会互动的本质并未达成统一认识,因此该理论并不是指向某一特定专门的理论,而是由若干子理论形成的理论集合,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符号互动理论、印象管理理论、常人方法论、角色理论及社会交换理论。[7]虽然不同的流派对于社会互动的本质进行了纷繁复杂的解读,但都揭示了中介符号在人际沟通中的桥梁作用、角色间的互动、交换作为社会互动的本质属性及社会互动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社会互动理论的视角出发,对导师和研究生的互动本质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解读,为优化研究生和导师互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可能的建议和对策。
一、研究生与导师互动的内在本质探析
(一)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是以有意味的符号为媒介的过程
乔治·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认为互动符号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它不仅是人际互动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组建和运转的重要基础。只有互动主体主动使用符号中介并对同一场域下的象征符号形成统一认识,才可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互动。因此,互动主体必须要借助彼此都了解的中介符号,如文字、语言、手势、眼神等等才能完成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的作用,导师与研究生的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同样是基于师生双方对于符号的使用而进行的。具体来看,首先无论是导师与研究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的课题研讨,还是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指导,抑或是师门聚餐或者是其他师生交往活动都以导师与研究生的话语、手势、眼神、文字信息为互动的载体,这些符号既渗透着导师对研究生的期望和教诲,也暗含着学生对导师的感激和爱戴。其次,符号的具体意义是基于在多次重复的师生互动中所形成和赋予。譬如,如果导师经常用沉默表示生气或者愤怒,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明白这种非语言的互动符号所蕴含的特殊含义。再次,导师作为知识和专业的权威者以及具有鲜明特性的个体,在师生互动中亦可作为一种“特有符号”,其个人的学术行为、道德素养、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等都同样发挥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并对研究生产生深刻影响。
(二)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是建立在师生导学角色基础上的过程
角色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建立在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上的角色实践,人际互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其本质上是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的角色间的互动。而具体到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中,则不难发现,师生互动的产生实则源于导师的教育者和研究生的学生的角色身份,导师通过师生互动践行着教育者角色所赋予的各种责任义务以及行为规范,研究生通过师生互动满足作为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业要求。2018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七项职责的文件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导师要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七个方面,[8]这七项职责明确规定了导师作为教育者这一角色的基本要求,同样,对研究生而言,师生互动亦是其学生角色身份下的被期待行为,这一角色属性要求研究生应具有认真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的精神从事学习,在尊敬师长、遵守校规、保质保量完成学业的基础上,还应努力践行作为一名研究生的特殊角色要求,即通过积极向导师请教,主动与导师进行学术互动以了解掌握不确定性知识和高深学问的真谛、学习导师开展科学研究的范式、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有效涵养自身的学术素养,最终成为一名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学生。
(三)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是以“报酬”交换为目的的互惠过程
根据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是建立在公平、信任与互惠的原则之上的以“报酬”交换为目的的过程。进一步看,这种互换报酬可分为内在性报酬和外在性报酬,其中,内在性报酬是一种由互动本身所带来的尊重、愉悦、爱等情感体验,注重互动的内在价值,而外在性报酬是指一种功利主义视角下的金钱、地位等外部收益,强调互动的工具价值。具体到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目的,则既包括内在性报酬,也包括外在性报酬。一方面导师希望通过与研究生互动获得学生的尊敬、信任、爱戴以及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工资收入等,另一方面研究生同样期望通过师生互动获得导师的认可、支持和喜欢以及学到有益的知识。与此同时,信任和公平也是影响导师和研究生互动质量的重要因素,信任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关键组成部分,公平是师生互动得以持续进行的必要前提,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并在公平的基础上互惠互利,师生互动才能产生良性的运行机制,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持久和深远的交流。反之,失去以信任与公平为前提的师生互动,即使满足了互惠共赢的原则也会导致师生间形成距离感和彼此心理上的不平衡,极大破坏了和谐师生交往生态和稳定融洽的的师生互动体验。
(四)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是促进研究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互动理论同样指出了社会互动对促进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意义。以学校教育为例,学校作为影响个人成长的特殊环境,对于学生的社会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学校这个“微型社会”中通过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乃至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交往可以发现自己的性格劣势和有待纠正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规则意识。而对研究生来说,虽然已经拥有较长时间的学校生活体验,但对自我的认识同样有待完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仍对其社会化的最终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导师作为研究生的重要他人,更容易与研究生形成亲密的关系,因此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往往发挥着对研究生的“镜中我”功能。2018年10月,《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导师应统一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并对研究生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9]文件旨在强调导师不仅肩负育才的职责,更要承担育人的重担,不仅要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更要为国家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而这一教育使命的实现路径就是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履行。通过师生互动,研究生可以从导师的评价和反馈来反思、评判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身的能力、品德、观念等形成较为准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和综合素养逐步符合导师以及社会的共同期望和要求,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二、研究生与导师互动优化的困境
(一)互动媒介:研究生与导师没有选取足够并合适的互动符号
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是关于知识、理智、情感、行为等多重要素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理想的研究生与导师互动要求导师与研究生必须选取足量并合适的学术互动符号和情感互动符号,而符号选取的合适与否应当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学术和情感的发展作为重要判断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不难发现研究生与导师的学术互动及情感互动符号的选取并不令人满意。在一项关于导师指导行为的调查中发现,关于“科研训练不足”、“学术教导失责”、“科研训练与管理失当”的有关项目在因子分析中有较高的荷载。[10]这表明,导师与研究生的学术互动不足且部分导师给予学生的学术训练和指导并没有指向研究生的发展需要。而情感互动情况同样不理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师忽视了师生互动中的情感交往。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通过互动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面的,而在实际交往中,导师往往只侧重给予学生学术指导而忽视了对研究生予以必要的精神熏陶、情感关心、灵魂触动和道德教育;二是研究生在师生互动中由于个人性格、气质、师生交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也不愿意和导师有过多的情感上的分享和倾诉。因此,从符号互动的角度来看,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学术互动、情感互动符号的选取皆表现出了不当和不足,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导师的人格魅力和对研究生的学术影响力进而影响师生互动的质量。
(二)互动基础:研究生与导师缺乏对互动角色的理性认识
导师作为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在高校中扮演研究者、教育者、行政工作者等多种角色,其中,导师的教育者角色是导师的基本角色,而师生互动正是导师教育者角色对其行为的特有规定。然而,事实上,伴随着高校以科研绩效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评价考核体制的构建、市场经济对高校的影响以及导师自身价值观的变化,研究生导师的教育者角色在导师群体心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淡化,面对研究生,导师缺乏应有的育人意识和德育自觉,在日常互动中导师展现的不是一个给予学生谆谆教导和学术指引的教育工作者形象,而更像是听学生做汇报的“上级”和给学生分配任务的“boss”。而从研究生层面来看,屡屡见诸报端的一稿多发、数据不实、学位论文造假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折射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客观问题,也让我们对研究生群体的学习状况产生了隐隐担忧。显然,部分研究生对自身的研究型学习者身份缺少深刻认识,对理应具备的研究性学习生活缺少理性认知,并表现为学习心理上的的倦怠、消极、被动等问题和学习行为上的不愿钻研、不愿动脑和不愿坐“冷板凳”。而师生双方对自身角色认识、角色定位以及角色实践的不足和欠缺必将导致师生互动的匮乏和师生关系的日益淡漠和疏离。
(三)互动动机:研究生与导师的互惠共赢意识不强
潘懋元教授曾说“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这句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了潘老先生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和从教学工作中收获到的极大满足感。而从社会互动理论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便会发现,不仅学生需要教师,教师也同样需要学生,师生之间其实是彼此需要和互利互惠的,这是师生互动的动机前提。然而,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周期性也让很多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难以感受到教书育人的成就感,正因如此,部分导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能更快体现个人价值的科研、社会服务等其他工作上,而难以产生强烈的师生互动动机,此外,尽管从理论层面来看高校是实现人类基本求知意志的组织,大学教师和学生应是“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年轻的研究生和年长的导师可以彼此学习,教学相长,但由于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经验的不足,极少有导师会因此选择与研究生交往来获得那难得的灵感和创新。对部分研究生来说,由于个人的学习风格的差异和对于师生互动所能带来的切实的益处缺乏理性认知,亦倾向于一种孤立的、封闭的个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固然会提高研究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客观上也阻抑了师生互动的意愿和导师学术资源效能的有效发挥。
(四)互动目标:导师关注研究生内在成长和发展需要不足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社会互动是互动主体通过与之互动的对象的反馈以不断修整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而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更是要在互动中凸显这一互动目标,这就要求导师要尊重研究生的互动主体地位,时刻关注研究生的现实问题并及时给予教育和指导。然而,受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师道尊严的思想深入人心,在导师与研究生的交往中,大多数导师都占据了互动的绝对控制地位,导师在师生关系中持有绝对的话语权,导师常常让学生做一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科研项目或是要求学生帮忙处理一些与学术无关的私人琐事,却忽视了研究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和个人兴趣的差异。此外,从师生互动的类型中也不难看出,学者们多是以导师的类型来作为研究生师生互动模式的划分依据,如全面型互动、雇佣型互动、求知型互动、家庭型互动、目标型互动等等,[11][12]这种以导师为中心构建的互动模式表明不仅导师与研究生存在交往理性的缺失,导师对研究生也缺乏必要的关注,长期在这样的师生相处模式中,研究生的主体性价值得不到彰显,内在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制约了其个人的健康发展及师生互动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研究生与导师互动的优化路径
(一)选取合适的互动符号,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任何的社会互动都需要满足三个特点,一是互动主体应是由双方或是多方组成,二是互动方必须采取一定的符号中介来传递信息,三是互动主体必须对采取的媒介符号有统一的认识。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质量,双方都要适时采取足量并合适的学术互动和情感互动符号。
对导师而言,一是要用严肃的态度、规范的话语和专业的知识对研究生的学习提出要求和提供帮助,在与研究生的互动中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尤其是要对研究生进行必要的学术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对学术研究形成科学理性的认识,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规避学术不端行为。二是导师在日常互动中应重视与研究生的情感交流,关心研究生的情感世界,加强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三是导师作为研究生师生互动中的“特有符号”,必须发挥对研究生的正确示范作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正如戈夫曼所说,“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形象就是在舞台上的表演,要掩饰不利于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将一个具有标准规范行为的教师形象展现给学生。”[13]研究生作为师生互动中又一重要角色同样对师生互动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研究生要抓住一切互动机会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通过与导师进行学术探讨,深化学术认识和提升学术素养,而不是只停留在“做汇报”的层面,另一方面,研究生要与导师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不仅可以就学业问题向导师求助,也可以就情感问题对导师吐露心扉,从而提高师生互动的整体质量。
(二)理性定位互动的角色,激发师生互动积极性
角色理论认为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因此,导学关系下的导师理应扮演教育者或研究生学术指导者的角色,研究生则应扮演研究型学习者的角色,只有二者对自身角色形成准确理性的认识才会增长彼此间互动的意愿,增加互动的频次。
作为导师,需清晰认识在导学关系下导师应该扮演的是研究生学术指导者,而不应是“老板”、社会服务者、行政工作者,坚定职业理想和坚守职业道德,始终不忘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此外,导师还要将角色认识和角色期待付诸实践,通过提高个人的学术研究、教学和育人的的角色能力以肩负起教学和培养人才的重任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职责,并尽可能多的与研究生进行互动,对研究生进行必要的学术指导和科研训练。研究生也需要明确自己研究型学习者的角色定位,既不能从事过多兼职工作而导致学习时间减少,也不应该过分放松自己,懈怠懒惰。具体来说,研究生要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求知欲,严格要求自己,将学习作为事业来认真对待;还要努力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众多的研究领域里找到自己真心热爱并能持之以恒钻研的“学术敏感点”,从而通过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来激发与导师交往的意愿。
(三)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提高师生双方互动意愿
霍曼斯、布劳等人从经济学的视角阐明了师生互动本质上是建立在互惠、公平、平等和信任的原则上的利益交换活动,这意味着师生互动既应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要符合教师的需求。这就要求导师和研究生应该建立一种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师生共同体,既能更好的传播导师的经验和智慧也能帮助导师在从研究生的激情和活力中汲取营养,让师生双方以一种更为平等的心态去看待彼此的价值意义,正如雅思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中提倡的,大学理应是师生共同体。
师生共同体的构建首先需要导师树立一种开放、包容的理念,虽然导师在专业水平上由于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强于学生,然而年轻一代的研究生思想更为活跃,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想法,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往往能够获得有益的启示,因此,导师要打破彼此之间的隔离、孤立、独学的状态,在学术研究上不应按照年龄、学历论资排辈,而是要本着能者为师的心态,与学生平等交流,如雅思贝尔斯所言“在一所学生资质不称的学校里,最好的教授都会举步维艰。所以,一切还要看年轻人。”[14]其次,导师和研究生应该有一个致力于科学的进步和学术的发展的共同愿景,并怀着对学术的信仰一同进行“智力的探险”,享受发现新知和持续思考的乐趣,最后,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以及良好运行还需要外部机制的保障,高校可以通过改革奖惩机制,提高研究生问责权力等来提高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四)尊重研究生实际需要,实现师生互动的终极价值
研究生个人社会化既是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过程,亦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价值追求,导师只有在互动中尊重研究生互动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促进研究生的发展和成长,实现师生互动过程和目标的相互统一。
为了提高导师指导的针对性以及发挥研究生的能动性,首先,导师要关注研究生的多样化需求,这既包括学术需要,也包括生活和情感需要,帮助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针对研究生群体普遍面临的学业压力过大和人际冲突问题,导师要及时的为研究生做心理疏导和提出解决建议。此外,导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在丝毫不征求研究生个人意见的情况下强硬的分配其任务,或是直接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选题等。其次,导师要采取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在信息时代,研究生与数字媒体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剥离的共生关系,导师也要与时俱进,与生共进,在互动方式上不能仅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或其他网络平台加强联系,这样的互动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实效性强,互动效果好。最后,还应定期举行一对一形式为主的师生交流,与研究生互相探讨,在对话中合作,推动导师与研究生由“主体—客体”二元对立关系下的单向灌输向主体间统一性和同一性关系下的共同建设的转向,”[15]实现以研究生个人成长和发展为目标的师生互动的终极价值。
总之,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是关涉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性环节,什么是研究生与导师互动以及怎样优化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是高等教育领域关于师生互动研究的基本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既非基于某一特定理论即可厘清,也非仅在理论层面探讨就可解决。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关于本研究的工作从根本上讲是某一特定理论视角下对于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本质和优化的管窥理解。但基于社会互动理论的解读,加深了关于研究生与导师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互动过程、角色间的互动过程、师生互惠的过程以及研究生的社会化过程的本质理解,进而以理论的分析更好地助推研究生与导师互动关系的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