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探索
2021-01-30周浩
周 浩
(山东省图书馆,山东济南 250100)
1 引言
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数字化服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山东省图书馆从基层群众文化需求出发,建设山东公共文化云,打造数字化服务的窗口,提升覆盖面和实效性,实现资源、场馆、活动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
公共文化云服务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必然产物。2016年3月,“文化上海云”正式上线。2017年11月,“国家公共文化云”正式上线,成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总枢纽[1]。2018年4月,山东公共文化云上线运行,整合了全省各级文化服务机构的资源,包括数字化的内容资源、场馆与机构资源、服务与活动资源。截至2020年底,山东公共文化云总访问量为651万人次;在全省开展了对162场活动进行云直播;发布视频资源3969部,有声电子图书4000种;建成市、县(市、区)山东公共文化子云48个,机构用户228个。全省累计利用山东公共文化云发布活动1167场,承办大型线上阅读推广赛事9场。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山东省图书馆面向读者、市民的线下活动陷入停滞,在省文旅厅指导下及时调整公共文化云的服务项目,形成了数字化资源服务,场馆机构资源服务,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和线上阅读推广活动服务,大数据管理服务等几大具有山东特点的公共文化云服务模式。
2 数字化资源服务模式
图书馆现阶段资源的建设一般是以机构为单位购买、存储、加工、展示,馆与馆之间的横向资源共享和服务相对较少[2]。读者一般是通过图书馆主站页面进入浏览,资源内容有限。山东公共文化云既整合了同构公共文化子云共享的资源,也整合了第三方实现对接的异构外购资源,使各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在山东公共文化云或子云统一的服务架构下进行展示,读者在进入平台后能快速找到本地数字资源和全省共享资源进行阅读和收看。山东公共文化云管理人员通过资源使用统计功能可以了解平台资源利用情况,及时掌握读者对各资源的访问量,通过排名和对比把优质服务资源和受读者喜爱的服务资源内容筛选出来,为图书馆后续数字资源采购和服务做好方向性指导。
2.1 视听空间
视听空间栏目包括以宣扬红色文化、介绍齐鲁名家、讲解民间文化为主的群众文化视频,通俗易懂、休闲性强的电子有声图书,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电子诗词音频。
2.1.1 群众文化视频
视频资源相比于书籍,表现直观、色彩突出,弥补了读者单向书本知识的不足,能够传递纸质书籍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内涵[3]。近年来,山东省图书馆十分重视视频资源在数字化服务中的作用,视听空间栏目整合1TB容量约3058分钟的群众文化视频,包括齐鲁名家、爱国电影、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美食文化、文化教学、艺术教学、健身教学分类,格式为mp4,视频码率>8M,视频分辨率1920*1080,宽高比16∶9,音频码率>256K,声道>=2。视频的格式和分辨率适合读者通过投影机、计算机、手机等主流终端设备观看。视频收看量与读者的阅读倾向有一定关系,客观地反映了读者的收看视频趋势。在山东公共文化云2020年收看量前10的视频中,有《山东“窗染花”继承人,曾经人人都会的手艺现在为何无人问津?》《传承经典文化,山东琴书〈姜子牙卖面〉》《山东地方戏揽萃——枣梆》《山东民间手工艺——临清贡砖》等9个民间文化类视频。历史文化类视频有1个,即《臧知非-秦朝的统一与崩溃》。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读者面临的不是文化信息的闭塞,而是文化信息过度富裕导致精准服务难寻。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推出的民间文化类视频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被认为是最精准的文化信息提供[4]。一方面,因为图书馆推出的视频,深度和准确度比较高,内容比较权威。另一方面,民间文化类视频风格较为通俗,内容较接地气。
2.1.2 电子有声图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很难真正专门找出一段时间集中注意力来看书,往往是碎片化的浅阅读[5]。收听有声图书的过程可以让广大读者更集中注意力,能够认真吸收深度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山东省图书馆整合了具有著作者授权、播音者授权、文化制作公司或出版社授权的4000种(册)电子有声图书,通过资源库链接方式接入山东公共文化云手机端、山东公共文化云网站端。读者可通过文化云微信、文化云APP、文化云网站免费收听电子有声图书。2020年,山东公共文化云电子有声图书的月均下载量为4949人次,《升迁之路》《汉高祖秘史》《红楼梦》《西游记》《汉武帝秘史》《康熙秘史》《洞悉人性:掌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导权》《侯卫东官场笔记1初入官场》《巅峰之路》《甄嬛传第一部:承欢》等位列下载量前10名。在生活节奏快的当今社会,读者往往将听书当做一种娱乐,而不是知识获取[6]。所以,休闲色彩浓厚的官场类和古典名著类文学小说电子有声图书最受读者欢迎。
2.1.3 电子诗词音频
电子诗词音频包括5263首词牌名、传统节日相关诗词、四季节气相关诗、风景山水相关诗以及中小学课本必背诗词。通过资源库链接方式,接入到山东公共文化云手机端。读者通过文化云手机端、微信小程序免费收听网上诗词库。从2020年电子诗词音频收听量来看,电子诗词音频收听量月均14780人次。这种高收听量或与我国的中小学义务教育改革有一定关联。随着我国的中小学义务教育改革,语文的变化之一就是必背诗词数量的大幅增加[7]。许多中小学生在家长和学校老师的要求下,长期坚持诗词晨读、诗词打卡等,以丰富中小学生的诗词积累量。但中小学生因年龄原因整体学习主动性不强,对枯燥的诗词朗诵缺乏兴趣。相比于阅读诗词书籍,音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阅读空间
阅读空间提供图文类的服务内容,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上展览等。该栏目利用大数据精准发力,通过后台抓取读者信息,可进行阅读、读者相关的大数据分析,利于精准决策阅读作品的选取和投放及阅读活动等文化服务的开展。
2.2.1 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的内容是否优良是评价电子图书的关键因素[8]。只有电子图书的内容优良,才会给读者带来优质阅读体验。目前,许多移动手机阅读平台的电子书常以武侠、言情、惊悚、玄幻类的图书为主,而山东省图书馆根据读者兴趣爱好的不同以及自身的社会作用,为读者推荐不同种类的手机电子书。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山东省图书馆以优良图书和受群众欢迎的图书为选书原则,从10万种电子图书中优选出64种诺贝尔文学奖电子图书,14种雨果奖电子图书,7种鲁迅文学奖电子图书,22种中国好书奖电子图书,1种茅盾文学奖电子图书,14种奥斯卡原著电子图书,14种文津图书奖电子图书,以及22660种其他类电子图书。其中,文化艺术类4817种,占比21.26%;文学类电子图书5054种,占比22.30%;卫生健康类1339种,占比5.91%;政治哲学类电子图书706种,占比3.11%;社科类电子图书555种,占比2.45%;其他类10189种,占比44.96%。山东省图书馆挑选的电子图书格式为epub格式,通过资源库链接方式对接至山东公共文化云手机端、网站端,面向山东公共文化云使用者提供阅读服务。epub格式基于HTML,不需要单独安装阅读软件[9]。
2.2.2 电子期刊
山东公共文化云手机端电子期刊是图书馆期刊服务由传统服务方式向互联网服务方式的迭代探索。山东省图书馆从pc端电子期刊中按照收看排行精选出900种人文社科类电子期刊,通过提供资源库链接方式将电子期刊接入文化云手机端。每种期刊都具有版权所有者的授权,读者可以免费收看。在挑选的电子期刊中,《读者》《故事会》《当代》《译林》等文学类电子期刊230种,占比25.56%。《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中国周刊》《党建》《紫光阁》等社科类电子期刊670种,占比74.44%。从读者角度来看,手机端电子期刊突破了电子期刊只能通过计算机访问网站的限制,为全省读者用户创造了更加便捷的网络阅读环境。从图书馆角度来看,新的阅读终端探索为打造服务新品牌开辟了新道路。读者首次进入系统后,系统会生成专属用户ID识别码。收看电子期刊时,系统会自动识别阅读时长在3分钟以上的阅读次数,计入有效收看次数。按照有效收看次数统计,2020年电子期刊总收看量月均4974人次。
2.2.3 网上展览
图书馆是大众文化教育与普及的最佳场所,展览服务是其传统服务内容之一[10]。然而线下展览涉及布展、讲解等多个环节,往往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且不能永久地展出。山东公共文化云网上展览数字展厅应用三维建模与全景场景的技术对展览内容进行数字化呈现,结合场景漫游、音视频讲解、图文介绍、热点交互等,打破传统展览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制约,使读者能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永久地欣赏到展览内容。网上展览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红墙下的名人手迹》《闪闪红星耀童心》《钱币的故事》《中国梦航天梦》,资源展面和场景总数量60个,读者通过手机可免费收看山东省图书馆的网上展览。2020年网上展览月均收看量为2712人次,其中《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收看量居首,为月均625人次。
2.3 互动课堂
互动课堂栏目包括面向文化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化艺术知识普及培训,分视障服务系列、书法系列、绘画系列、才艺系列,由中国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沃淑萍、国家一级演员霍俊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吕淑娥、中国盲文图书馆信息无障碍中心何川、国家一级柳子戏演员陈媛等16位名家、专家开讲并录播39场互动课堂,包括《视障人士信息无障碍阅读服务》《〈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的编制与解读》《跟我学才艺——五音戏》《跟我学才艺——吕剧》《跟我学才艺——柳子戏》《跟我学才艺——京剧》等。课堂结束后,读者可观看回放。互动课程栏目摒弃了专家长时间单向灌输的“主播”授课模式,将专家由传统的“节目主持人”角色,转换成课堂学习的“引路人”。读者可以进行互动献花增强参与感,解决线上课堂中互动性低的问题。互动课堂的资源不同于现场活动的一次性体验,读者不仅可参与即时在线收看,还可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分享的链接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回放,不受活动时间、地点的限制,让一次课堂学习发挥长久价值。
3 场馆机构资源服务模式
建立全省公共文化场馆与机构数据库。涉及范围涵盖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乡镇(社区)文化站等。涉及内容包括场馆名称、机构类型、所在地区、场馆地址、场馆地理坐标、隶属关系、开放时间、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占地面积、联系人、联系方式、场馆图片、场馆描述等,通过文化地图展现。场馆机构资源服务模式给公共文化场馆和读者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丰富了基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全省图书馆文献资源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广泛推送,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满足基层图书馆读者需求,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二是给读者带来便利。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手机端,定位获取到距离自己较近的图书馆、文化馆等位置和相关活动信息,并根据个人喜好参与相关活动,获取精准服务。如泰安市的读者到青岛市旅游,打开山东公共文化云手机端的文化地图可以轻松查看到旅游期间距离自己较近图书馆有哪些自己喜欢的阅读推广活动。外省的学者来山东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每到一个地市都可以利用文化地图到距离自己较近的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三是扩大了场馆机构的影响力,将市县区的优质活动推广到全省范围,解决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城乡、地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如许多外地读者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发布的活动公告参加了2020年8月山东省图书馆等省直场馆承办的全省公共文化机构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各市的读者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看到济南市第二图书馆2020年12月举办的赢牟讲坛公告,赴济南市第二图书馆参加讲坛[11]。
4 线上文化活动和线上阅读推广活动服务模式
实时整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的各类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和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建立文化服务活动数据库,包括讲座、展览、培训、阅读活动、演出等。每个活动包括活动预告、活动名称、活动类型、活动分类、经纬度、活动地点、banner图、缩略图、活动介绍、起止时间、活动综述、参加人数等。
4.1 文化活动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山东省图书馆及时调整文化云的文化活动功能。功能由单纯的“线下开展线上报名”调整为“线上活动线上参与”和“线下开展线上报名”两种方式并存。针对文化机构开展讲座、演出、展览及其他活动,进行实时预告和展示,引入预约登记机制,对热门活动实现抢票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规范化和吸引力。对于即将开始或者进行中的活动,机构用户需对日常活动进行管理,保证活动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对新增活动进行创建,无效的活动内容及时进行修改、下线或删除。2020年山东省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发布文化活动559场,其中群众文化活动149场,竞赛活动25场,演出活动59场,展览活动175场,培训活动79场,阅读推广活动72场。如济南市图书馆联合济南广播电视台鹊华读书会共同举办了“我在,我阅读”活动,广泛征集市民诵读视频,500万人受益[12]。通过文化活动栏目,带动参加活动的读者量增大,地域覆盖突破全省范围。参与读者打破传统现场读者活动的地域限制,影响范围扩大至市外、省外活动的文化效益通过网络不断增强。
4.2 线上赛事
线上赛事以线上征集类大赛、阅读推广类大赛为主。2020年疫情期间,山东省图书馆没有因为新冠病毒疫情暂停举办延续15年的品牌活动——读书朗诵大赛,而是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首次举办线上读书朗诵大赛,实现了报名、比赛、专家评分的首次线上评比,使山东省图书馆的读书朗诵大赛品牌活动得以延续进行[13]。另外,全省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少儿诗词诵读大赛也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首次实现全程线上报名、比赛、专家评分[14]。2020年共举办9场大型线上赛事,总参与34385人次。2020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第三届全省少儿诗词诵读大赛首次采用省、市、县三级层级架构,相比2019年的第十四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和第二届全省少儿诗词诵读大赛更加调动了县级图书馆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全省大赛由省、市两级参与向省、市、县三级参与的实质性转变[15]。如嘉祥县图书馆在国学讲堂举办2020年济宁选拔赛(嘉祥赛区),吸引了全县260位选手参加,从6-9岁和10-12岁两个组别评选出前3名代表嘉祥参加济宁市复赛。五莲县图书馆在幸福树大阅读馆举行2020年五莲县选拔赛,吸引了全县50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山东公共文化云的乘数效应,各场馆文化活动的产生的社会效益被放大。
4.3 活动直播
活动直播栏目对一些重要的文化服务活动(如讲座、公开课、演出等)进行现场直播,以便让不在现场的读者能够同步获取相应的服务。活动直播版块可以实现对活动、培训、会议等场景的直播共享与互动交流。2020年,山东公共文化云共直播了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济南市图书馆、临沂市图书馆、淄博市图书馆等场馆36场活动,收看1328232人次。线上直播有规范的申请流程,在直播前需要提前一周申请,按要求填写直播申请单、直播授权书、安全承诺书,山东省图书馆审批通过后可进行直播。直播过程中预留了5-10分钟的直播延时,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及时关闭直播,确保直播安全。直播活动中,收看直播人次、互动评论等内容即时在直播界面显示,读者可以随时通过互动评论分享感受、建议。
5 大数据管理服务模式
山东省公共文化云作为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开展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服务的主要平台和入口,建立了省级云-市级云-县级云的层级技术架构[16]。山东公共文化云层级体系架构的第一级为省级文化云,由山东省图书馆负责管理,主要负责审核省市县三级图书、文化、美术、博物场馆发布的文化活动、文化资讯、线上直播、线上赛事等数据,审核之后的数据在省级云平台展示。第二级为市级文化云,主要各市文旅局负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审核市、县两级图书、文化、美术、博物场馆发布的文化活动、文化资讯、线上直播、线上赛事等数据,审核之后数据才能在市级平台展示。第三级为区县级文化云,由区县文旅局负责管理,主要职责也是审核其管辖范围内的文化、图书、美术、博物场馆提交的业务数据,同样审核之后才能在平台上显示。图书、文化、美术、博物场馆属于数据的提供者,负责在云端提交本单位日常业务数据,其数据经过不同级别的管理单位审核,会展示在不同的平台上,形成一次提交多次审核机制。通过层级管理体系,为每个图书馆提供了独立的管理空间。各图书馆管理的内容包括本单位已发布内容的审核、撤销,查询本单位的机构信息、人员信息、免费开放信息,用户信息、活动信息、服务信息等。通过不同维度的直观数据展示,对服务情况和资源获取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读者的喜好和需求,为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提供依据。
6 结语
经过山东省图书馆坚持不懈的努力,山东公共文化云线上服务效能得到提升。山东公共文化云整合了同构、异构资源,统一界面展示,建立了完整的资源服务框架。通过全省公共文化场馆与机构数据库统一了用户服务入口,丰富了基层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扩大了场馆机构的影响力。通过线上文化活动、线上赛事、线上直播提供了多样化互动体验。建立了大数据分析中心,通过数据反映平台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指导后续的平台建设和投入。山东公共文化云作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新平台,为全省公共数字文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