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发展与公正双向互促的社会机制*
2021-01-30彭劲松余骏洁
彭劲松 余骏洁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辉煌,在何为发展、为何发展、如何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上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开创,取得了诸多来之不易的宝贵历史经验和理论实践成果。发展理念的确定、发展战略的谋划决定发展的路向、方法和结果,只有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才能尽力取得较高的发展效价,在当今多层次、高强度发展竞争中获得领先的位势,而那些不负责任、任意而为的发展只能徒留遗憾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对于中国这样历经百年沧桑而终于以新的姿态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认真总结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锚定世界历史中的中国角色,给发展和发展战略以更加全面准确的定位,切实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创新的思路促使发展与公正的均衡,努力创造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实绩,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和命运。历史经验清楚表明,发展不能不计后果,错误的发展必将带来劣果,以公正引导规范发展势在必行。走向发展与公正之间的辩证协同平衡,切实长久维护发展公正,是现代社会结构正常化、规范化、高效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运用当代发展理性的重要内涵,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成为必然选择。改革发展治理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繁复,促进社会公正成为关乎发展成败兴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既定目标必须认真系统解答好的迫切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否仅为一种道德批判?我们应以何种态度看待这一问题?有什么样的公正观?其属于什么样的性质、立场?有哪些主要观点?有何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结合现实加以运用?对这些问题准确全面的认识解答有利于对现实中公正问题的认识解答和公正观念的培育弘扬。
从起点、逻辑和结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认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而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必然趋势作出了系统论证。在此过程中,不仅对资本主义存在的大量异化现象进行了全面描述分析和本质揭示,而且从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结合上对资本主义的前景作出了否定性判断,对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民群众及其事业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不仅作出了科学论证,而且给予了明确的情感认同。因而,不能说马克思主义缺乏公正观,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否定的只是纯粹抽象的公正,其是一种唯物、辩证、系统、具体、动态的公正观,是最为科学人道全面的实践公正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公正的观念是随着生产和交往的发展而出现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正观认为奴隶观是公正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正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正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公正的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1](P310)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公平分配劳动所得的思想,指出无产阶级要求的公正正义只有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2](P16)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章交换过程的一个注中,马克思针对蒲鲁东“永恒公平的理想”评论道:“蒲鲁东先从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法的关系中提取他的公平的理想,永恒公平的理想……这就给一切庸人提供了一个使他们感到宽慰的论据,即商品生产形式像公平一样也是永恒的。然后,他反过来又想按照这种理想来改造现实的商品生产和与之相适应的现实的法。如果一个化学家不去研究物质变换的现实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解决一定的问题,却要按照‘自然性’和‘亲和性’这些‘永恒观念’来改造物质变换,那么对于这样的化学家人们该怎样想呢?如果有人说,‘高利贷’违背‘永恒公平’、‘永恒公道’、‘永恒互助’以及其他种种‘永恒真理’,那么这个人对高利贷的了解比那些说高利贷违背‘永恒恩典’、‘永恒信仰’和‘永恒神意’的教父的了解又高明多少呢?”[3](PP103~104)在分析劳动力的独特商品特性时,他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伊甸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4](P204)马克思对以资本逻辑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的批判当然不完全是情感或伦理的批判,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严密科学论证。但这并不能否认马克思著作里随处可见的情感和伦理立场表达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一种社会公正理论,是对于现实问题的扬弃性反思和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主体、条件、方法及其动态建构。
概括来说,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观点有:一是对资本主义不公正现实给予描述和批判,对各种异化及其后果作出系统本质的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分析其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得出资本和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彻底扬弃的科学结论。二是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及其实质、后果进行系统本质的批判,从历史上阐述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形成过程及意义,进而对其抽象性和虚假性予以明确揭露。三是追求未来理想社会公正,确立和描述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型公正观念,强调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联合协作基础上实现最广泛、最真实的社会整体利益。四是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公正观念的内涵、要求,阐释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正要求,提出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全面的能力发展、全面的需求体系等原则。五是区分原生、次生、再生发展的区别和联系,说明发展与环境相统一的重要性,提出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序列及其必然趋势,指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原则。六是论述人类社会和国际交往的公正理念,指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重视交往公正,提倡逐步实现平等和谐。
二战以后,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战略重点和热点,快速改革发展也使各种经济社会问题十分突出并更趋复杂化、交织化,从而使公正问题有所突出而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使公正理论得到颇具影响的发展,各种福利制度更加健全,但这些理论大多数对公正问题都视之如疥癣,立意也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辩护,根本不思考其病灶之严重影响,也不敢痛下决心革除病灶。这就使得其治疗思路往往停留于表面,不可避免会反复发作,甚至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愈演愈烈。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公正问题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科学性、实践性。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对公正的追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认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使党一直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事业得到了不断推进,以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不断维护诠释了社会主义公正的优越性。强调社会公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5](P35)他不仅从“五位一体”中的“一位”系统阐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而且从问题实质到机制建构都作出了新的判断和分析,对如何全面有效及时发展民生事业作出了深刻论述。他强调:“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6]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对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整体性解答,涵盖了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成果、发展主体、发展目标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在充分汲取中西方发展经验教训中确立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有长期指导性的新发展哲学。新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在主体、现实基础及价值目标上具有内在一致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树立落实马克思主义公正观,要以公正审视发展,要更加重视公正问题的系统认识和有效解决,使发展更为健全、合理、有序、有度,以更佳的社会环境和机制促进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减少不必要的发展代价。
二、促进发展与公正双向统一的基本原则
我们经常讲公正,到底从理论上如何看待公正?何为公正之实质和本质?为什么要突出提倡公正?如何真正实现发展与公正的互促互进?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就是始终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在尽可能争取民心中形成强大前进动力与合力。公正概念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丰富内涵。有了公正,社会存在和运行的潜在秩序才有基础的保证。对公正理解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理念。公正本身已经成为社会主义不可偏离的重要属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确保社会公正,必须始终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不是无目标、无意义、无依归的,其指向是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是解决现实问题后的理想状态。要在发展中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创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环境。只有尊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评判标准,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才有可靠的价值立场和目标。人民中心是具体的、完整的,体现于意识和行为之中,体现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之中,体现于政策方略的制定和实施之中。
2.把生产力综合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可忽视和违背。公正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的生产力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任务。如果不能发展,或者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达不到一定程度,则难以达成既定目标,会出现一些人民最关心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公正的实现也会缺乏应有的保障。只有切实加快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促使经济综合实力的真正提升,才能为实现人民幸福、促进社会公正提供基础支撑。
3.重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需要紧抓关节点和引领点。创新是发展的持久动力源泉,也是公正的重要体现。改革发展深化中的自主创新任务艰巨,需要集中突破。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消除思想束缚,营造支持创新的整体文化氛围。就国际环境而言,中国大体量进入创新领域的竞争,不能不引起世界的关注,如何以合适有效方式打破壁垒,提高综合创新能力,需要加强与外部世界的充分沟通、解释和协作,创造条件建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4.促进整体协同。发展公正是一个包含丰富要素的系统和过程,需要每一方面发挥作用和相互配合,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积极性。如果忽视或缺乏内外部协调,相互牵制干扰,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人为损失,也无法体现出社会的公正。因此,要重视各种发展的有机协调,加强精神文化事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加发展的包容性和协调性。
三、客观系统把握发展的现实公正性问题
公正权威的树立主要来自于对相关问题的正视和解决以及对社会大多数人利益和权利真实有效的保护。从新冠肺炎世界大流行带来的冲击看,如果不注意处理好发展的公正性,在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关系人民直接利益的热点问题面前就会引发社会混乱。时至今日,公正问题表现更为复杂多样,成为制约矛盾解决的重要因素,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之作出准确全面分析。其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发展不够平衡。由于历史、环境等各种原因,不同地区、领域、行业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引起的社会关注越来越多。基尼系数虽有所缩小但依然较大,如何有效控制和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一项关于社会公平发展的艰巨任务。某些发展失衡的持续,反映出的是机会、禀赋等的不同与不公,如果不主动干预完善,则很难使其自然校正。如何既保持必要的差异又防止社会张力失控,这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到位的调控。
2.发展不够协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他方面的发展不足,如社会基础配套设施存在一定欠账,导致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等的发展不同步、不适应,某些方面难以产生整体发展的综合协调效应。这就需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文化、生态、社会等的发展力度,提高发展的协调性、互补性,纠正和防止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建立落实动力、平衡机制的配套措施,做到一般与重点相结合,适当实现全面发展、均衡发展。
3.发展不够充分。与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相比,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国情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发展现状相比,发展的整体水平虽有大幅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全面提升。在更加重视综合发展水平的新发展阶段,尤其需要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发展不够持续。发展的长效性不突出,短期观念和行为依然存在。发展周期的合理化需要完善,发展时间和空间的协调需要加强,代际补偿和共生发展需要周到考虑。对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定力需要坚定强化;视野、方法的有效性有待增强;发展及其后果的历史主义态度需要树立强化;发展过程的控制、发展强度的均衡需要进一步重视。常规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5.发展不够高效。发展比较效益和总体效益有待强化,效益观念有待推行。对效益的评估、监测、调控体系有待完善丰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尚需更加精细。发展方式的转型尚需深入到位,应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全面性、可行性。对发展公正的评估不够,尚未将之纳入衡量发展成效的标准之中。
6.发展不够精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运用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粗放式发展在一些地方难以根除,盲目发展、重复发展、失序发展、无度发展、非法发展等现象影响发展的综合质量,大进大出式的习惯性思维还有市场。对于发展问题、发展成因、发展瓶颈的客观全面判断尚不到位,从而难以明确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发展决策的程序和规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从根源上彻底杜绝发展失误还有一些距离。落实可行发展战略和举措的自觉性有待提升,及时保障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健全配套措施,对发展效能的科学评价与全程跟踪相对滞后,发展过程的监督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
7.发展不够全面。单一式、狭窄式、片面式、局限式发展影响广泛深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平衡综合。无论从宏观、中观还是从微观看,各个单元、各种主体的发展缺乏同步协整,各自为战、单兵突进带来种种矛盾和冲突,影响发展的整体效果。个别区域、个别方面的发展难以做到统筹兼顾,抵消效应、迟滞效应有所突出。市场化快速扩张突出了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也使之与其他方面的发展脱节。发展结构存在不顺不畅的环节,结构性缺陷比较突出,结构转型升级成为迫切任务。
8.发展不够融合。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走向真正的恢复增长,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双循环的良性运行尚需全世界的共同努力。西方一些人固守古典经济学中的所谓自由人、经济人等假设,认为只有纯粹的市场经济才能代表自然公正,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权利和民主机制。殊不知,这种理性假设本身即有信息不完全不透明等因素的复杂影响,为资本逻辑的辩护本身只能越来越加剧社会失衡,冲击社会基本秩序并诱发全球性危机,成为一个在自身范围内难以打破的死结。在此情境下,中国以另一种制度模式实现了长期稳定发展,由全球化的被动参与者逐渐变成了主动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全方位的优势。因此,西方敌对势力转而对中国的改革发展进行人为抹黑,对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持本能的怀疑态度,给维护全球公正增加了新难度。
四、增强发展整体公正性的战略和具体思路
在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期间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要全面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加发展的公正性,尽量实现发展与公平的辩证平衡。要按照发展公正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为指导,深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根本上纠正改革发展过程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改变错误固化的思维方式,在全社会确立和弘扬科学全面的公正理念,增强公正意识,使公正真正成为发展理念、体制和行为中的支配性导向,通过又好又稳又实的高质量发展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加快转变观念和行为。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7](P90)公正意识的树立对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自觉增强公正意识,增强发展与公正相互促进的协调意识,全面精确落实新发展理念,有效建构新发展格局,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对现实中的问题给予科学全面的分析,把握其实质、成因、逻辑、机制,明确其重点、难点、焦点,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要增强历史意识,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要把遵循客观规律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发展公正的实践要求落到实处,加大惩处力度和时效,加快纠正一切损害效率和公正及其协调的行为。要推进公正观念教育的社会养成工程,形成追求公正、守护公正、践行公正的良好社会氛围。
2.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当敢闯敢改的改革者。要抓住垄断行业、生态文明、民生保障、收入分配、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发展、财政平衡、乡村振兴、金融风险治理、总体安全、危机管理、公共卫生、基层综治等重大问题,抓紧时间推进改革,下大力气打通阻塞处和淤结点。要总结借鉴在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改革经验,推行带有规律性、普遍性的创新做法。要继续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配套,即议即行、专议专行,使改革步伐迈得大一点、快一点,不断提升改革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要抓住主要矛盾,敢于突破一些关键性的瓶颈环节,打破困境链,进一步全面理顺体制机制,真刀真枪全面深化改革。
3.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突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地位,转变完善治理理念,更加注重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整体性。建构完整有序的治理规范和体系,提高治理的科学度、适用度,提升治理的综合效能,在重视社会动力、活力开发的同时不断增强社会合力。以现代化的视野和高度,尽快补强补全补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不足,完善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党建等方面的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步优化并尽力发挥现实作用。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中国在维护全球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中华民族复兴与人类文明发展协进并举。
4.不断提升社会总体效率。真正全面的公正不会降低损害效率,反而是以效率为前提和指向的。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效率不可缺失,但追求效率与促进公正同等重要,缺乏效率会带来诸多不公正,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尤其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规范有序的资源配置和宏观管理,既理顺竞争机制也强化协作机制,使人、财、物、技术、信息等的使用达到更优状态,防止得不偿失的发展,让发展经得起历史考验。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转型升级,防止和去除一切无效、低效和差效现象,加大全程、全方位引导与控制力度,加强效能建设及其科学系统的评估,进一步规范市场体系,适当对接世界市场,真正构建运转畅通、动力持续的市场机制,让市场成为好市场,让政府成为智慧政府、有为政府、担当政府、便利政府。
5.善于发挥社会中介、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要鼓励社会参与和监督,充分发挥第三方的作用,在经济现代化中促使社会现代化。尊重社会自组织、自运行、自稳定、自管理、自监督的作用,让社会随着经济发展而配套发育健全,在社会领域良性竞争中增加包容共识,适当提高基层自治能力。根据各地区、各行业实际,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并充分发挥作用,使社会管理成本适中并扩大社会管理运行的持续性、中立性、自生性。加大社会意识的培育,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增加社会成员的责任感。
6.大力发展壮大精神文化事业和产业。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后续更多、更深的社会不公。要加大对精神文化事业的投入,做到物质和精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精神上强起来,主动抢占精神竞争的制高点、决胜点。优先发展文化产业,提升软实力、巧实力和综合实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人文精神的弱化,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工作,做好教育宣传和引领工作,在重大问题上主动发声,防止错误思想意识泛滥。要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加强网络管理和治理。
7.加大力度防范和解决社会差距问题。优化社会结构是促进社会公正的应有之义。前述可能有违公平的“8个不够”问题,焦点即在于差距过大。要更加重视解决社会差距问题,做到扩中、限高、拉低,分类并举,逐步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区域、不同所有制、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间的差距和矛盾,巩固脱贫成果,切实缩小不必要的差距,促使社会结构合理化。建构落实一体化的社会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财政转移支付安排合理化,形成更加均衡合理的市场化利益关系,使发展与公正的统一获得机制上的保证,加大社会心理教育引导,避免人们对社会差距的情绪感受失衡。
8.建构落实更加健全的评价体系。制度公正是最重要的公正,制度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发展正义的重要内涵是发展规则的公正性,就是所出台的政策、制度、法规等是合程序与合正义的,要体现、实现和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此,要确定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明确其含义、依据、范围、要求等,增强更有文化含量、更具综合效益的指标,增加高质量发展、发展公平方面的指标,使之具有可测量性、可参照性、可运用性。加快评价体系的实际运用,在评价体系的严格落实监督中,形成科学健全的实绩导向。历史站在公正的一边,只要坚持朝着公正方向实干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的巅峰浪潮,从而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