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的形成、相同关系和现实意义

2021-01-30

世纪桥 2021年7期
关键词:南泥湾北大荒中华民族

刘 惠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6400 )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 年的光辉历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形成了具有特定民族气质和丰富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铸就了独特的精神谱系。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和宝贵财富。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需要汲取百年党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需要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内在力量。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动诠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的形成

南泥湾精神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抗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时形成的。1939 年2 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干部生产动员大会上提出,要“自己动手”克服经济困难,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随即展开。王震将军领导八路军第120 师第359 旅在南泥湾开荒造田、生产自救。历经5 年的开发建设,南泥湾从荒无人烟、荆棘遍野的烂泥潭,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好江南。在南泥湾大生产实践中孕育出的南泥湾精神,其最核心、最根本的内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1947 年第一批农场的创建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复转官兵、大专院校毕业生、支边青年、城市知青以及大批地方干部,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从祖国四面八方奔赴北大荒,依靠“边开荒、边生产、边积累、边建设、边扩大”的方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办农场,生产粮食。他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和努力,在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现代化的国有农场群。由此,产生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精神是南泥湾精神的延续,它继承发扬了人民军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综合延伸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二、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的相同关系

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有着相同的民族根基、相同的红色基因和相同的精神内涵。

(一)同源性:相同的民族根基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绵延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品质、高尚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优良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等。这些优良的民族根基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虽历经时代变迁,却始终以其博大精深的魅力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着民族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魂,在构筑民族心理、塑造民族品格、引领民族思想、规范个体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1]体现在中华儿女身上公忠体国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舍生取义的高尚人格和高贵品质,始终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血脉相连。

在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为了保障战略物资供给、捍卫民族大义、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了八路军359 旅南泥湾大生产;为了维护边疆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南泥湾的战士们用辛勤的双手耕种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在进行大规模生产运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缔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北大荒的垦荒者们把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根植于北大荒的沃土中,并最大限度地将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化为自觉的行动,形成的北大荒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良根基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都是植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都是源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需要。

(二)同质性:相同的红色基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铸造了不同的精神坐标,如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它们一脉相承,建构起特色鲜明的精神财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从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开始的各种革命精神虽然特点不同,但红色基因是相同的,精神主旨是完全一致的。

1938 年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调整了侵华政策,国民党用重兵封锁了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加上自然灾害,边区军民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毛泽东回忆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3]整个陕甘宁边区陷入极度困境之中,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在形势严峻的紧要关头,革命需要生产,生产就是革命。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了一场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党政军民学参加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1 年春天,八路军120 师359 旅在王震旅长、王恩茂副政委的带领下,分四批挺进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359 旅打仗是英雄,生产是尖兵。到第二年,359 旅生产自给率就达到61.55%,第三年达到100%,到1944 年共开荒种地26.1 万亩,收获粮食3.7 万石,养猪5 624 头,上缴公粮1万石,做到了“耕一余一”。[4]

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成员。王震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以及后来的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说到底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特有的本色和传家宝。”[5]毛泽东在签署《关于部分部队集体转业的决定》时告诉广大爱国官兵:“你们过去曾是久经锻炼的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战斗队伍,我相信你们将在生产建设的战线上,成为有熟练技术的建设突击队。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6]广大复转官兵是一个英雄的群体,他们中有老红军、老八路,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遵照党中央的指示,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战严寒、斗酷暑,住马架、吃窝头,肩拉犁、手挥镐,在人迹罕至、条件恶劣的荒原上安营扎寨,开荒种地生产。为治涝保收,开始热火朝天的治水会战,修建水库。为运送机械、油料、种子,保障生产,进行修路会战。1958 年,数千名复转官兵刚一放下行李,就直接开进铁路工地。冒着风雪严寒,忍受蚊虫叮咬,打桩架桥,共修建了百座桥梁,铺设了7 万根枕木,7 万多米钢轨。为支援国家建设、向祖国献厚礼,进行伐木会战。在寒冬腊月,顶严寒,抢大斧,拉大锯,修冰道,把木材送下山去。

八路军第120 师第359 旅屯垦南泥湾,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丰收。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主体是复转官兵,他们来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人民军队,经历过中国革命血与火的洗礼。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

(三)同一性:相同的精神内涵

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都蕴涵“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之义。面对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八路军359 旅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艰难险阻,从无到有完成生产自给任务,开发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曾是繁华之地,人烟稠密。清朝中期开始变成了荆棘遍布、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359 旅没有房子住,就用树枝、杂草搭简陋的帐篷,露宿树林山谷;没有粮食吃,就跋山涉水到100 里甚至更远的地方运粮背盐;没有衣服穿,夏天光膀子开荒、种地、打场;冬天严寒,就砍柴烧炭取暖;缺少工具,就到从坍塌的古庙、河防、铁路沿线拾来破钟、弹片、铁轨,自己动手打铁。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几年的开荒屯垦,359 旅用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实际行动锻造了南泥湾精神。

北大荒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迹罕至,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最初的开垦荒地,人们就是靠着两条腿一步一步完成进点建场。荆棘丛生的茫茫荒原,塔头甸子和沼泽遍布。每刨一镐,泥水被溅起很高,人都变成了泥猴。没有伙房,大家就露天打灶;没有水井,大家就把泡子水过滤后做饭;没有蔬菜,就挖野菜吃。有时工作的地方到处是水,中午吃饭连蹲坐的地方也没有,只好一边走一边吃。生活上,开发建设者们长年吃的是清一色的高粱米、窝窝头、盐水煮黄豆、白菜粉条汤。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复转军人为主体的垦荒大军,从战场走向荒原;支边青年、知识青年、科技人员等北大荒的建设者们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将昔日的深漠大荒建成了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现代化农场群。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面临战争和饥饿的双重压迫,南泥湾开垦良田,实现了生活物资自给有余,培育了南泥湾精神,依靠艰苦奋斗取得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胜利。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南泥湾精神植根于北大荒的黑土地,依靠艰苦奋斗开荒建场,在生产斗争中诞生了北大荒精神。

三、南泥湾精神与北大荒精神的现实意义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正因如此,我们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继承弘扬南泥湾精神、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核心内涵,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攀登者。

一要继续艰苦奋斗。曾经的百里无人烟、一望杳无边,我们依靠艰苦奋斗战胜了困难,创造了一切,夺取了胜利。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愿望,艰苦奋斗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不再因为缺衣少食、物资匮乏而艰苦奋斗,更多的是探索尝试之艰、踏实肯干之苦。艰苦奋斗,奋斗是核心和关键,强调的是不畏艰险、奋发图强,它的实质是自强不息,奋勇前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只有继续艰苦奋斗,弘扬南泥湾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红色精神,才能在深刻复杂的形势下逆风前行,应对重大挑战、化解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二要勇于开拓进取。中华民族历来秉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勇于变革图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一百年来,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宏伟目标。在新时代,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勇于开拓进取就是要坚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探求和开拓国家从大到强发展的出路,努力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进、锐意进取,不断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不断续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南泥湾北大荒中华民族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南泥湾途中》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南泥湾开荒志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北大荒:新航母,再出发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