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云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探索的研究

2021-01-30俞剑英韩丹丹

世纪桥 2021年7期
关键词:陈云经济建设

俞剑英 韩丹丹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研究部,上海 200020;大连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辽宁 大连 116052)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其理论体系。1984 年,我国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1]83。其中就包含了陈云很多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形成的经济建设思想,是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结晶,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长期重要指导意义”[2]4。

一、哲学维度:立足中国实际是解决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哲学基础

(一)民本思维

陈云善于学哲学,并一直思考如何运用哲学思维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来,如何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扎根中国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而来指导经济实践。他认为首先应该立足中国的国情,以民为本,解决人民吃饭穿衣的问题;坚持马列主义,首要的是必须落实到实现广大群众的实际利益上。搞经济建设的前提是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就认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管理国家,那么人民有没有饭吃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责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更是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210、33他提出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把民生问题提到政治高度来认识,是陈云经济民生观的一大特点。他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而生产,而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他还强调,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人口基数大,农业是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这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实际。要想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们在制定计划时,仍要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陈云以民为本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哲学出发点,也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二)求是思维

实事求是是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的哲学方法论。陈云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进行的。他之所以能够在经济战线上有所作为,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哲学思维。要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方法就是调查研究。陈云是调查研究的能手,他的蹲点调查、网点式调查方法,以及“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哲学思想论断在党内是很有名气的。陈云在长期经济战线上始终坚持着这一条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他通过调查研究摸底排查,领导反投机倒把斗争,“三战”上海滩,打赢了“银元之战”“棉纱之战”以及“粮食之战”,实现了金融和物价的稳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克服和避免经济决策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倾向,陈云指出,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来决定政策”[3]46,只有从实际出发,对客观事实要有十分把握才能作出准确经济判断和决策。改革开放初期,陈云指出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应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陈云认为:“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根据现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3]235可见陈云把实事求是的哲学思维贯穿到经济工作的各个阶段,这有利于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规律思维

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从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陈云一直以来都主张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他说我们的国情和人家不一样,目的不一样,相应的经济手段也应该不一样。所以“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一种好现象”[3]278。新中国成立后财政和信贷方面发生了预算支出膨胀现象,以基本建设和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以及人民生活需要的消费品为代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出现了严重供不应求。针对这一情况,1957 年陈云指出:“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2]52他说:“摸索革命的规律,我们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建设的经验,也必须有两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才可积累下来。”[3]50经济规律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必然性,势必体现在经济建设规模与国力的关系上。1979 年,在反思“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时陈云提出:“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发展。”[3]248此外他还一直注意财政、信贷、物资、外汇方面供求和平衡问题,提出“四大平衡”的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按规律和经济法则运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二、经济维度:国力与国情、计划与市场、按比例平衡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陈云在主持全国经济工作中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提出了很多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经济论断,为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改善国民经济关系,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国力论”

陈云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模要同本国国力相适应,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观点。在物资需求上,首先要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其次是必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需要,最后再用于基本建设,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并且要留有余地。在生产与消费上要保持供求平衡,人民购买力提高的程度要与同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要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事实,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农业生产也要相应发展,建设规模不能搞得太大。他指出经济建设要与本国的经济财力物力相适应,导致后来计划经济出现各种缺点、犯各种错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根据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的现实情况,来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见陈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把握是深刻的,是继承与发展的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有益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综合平衡

陈云非常重视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他强调调整农业、重工业、轻工业比例,调整其内部比例,使其协调发展。要加大对先行行业的投资比例,要研究发展先后和投资多少的问题。并强调处理好民用工业与军用工业的关系,处理好建设中“骨头”和“肉”的关系。陈云的有计划按比例思想,一方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特殊化处理。他提出的比例,有先有后、有轻有重、有缓有急,大比例小比例、总体比例内部比例都要有协调和分配,具体按照实际需要决定。陈云在1979 年一份报告中说:“一九一七年后苏联的经济计划和一九四九年后中国的计划经济,都是按照马克思所说的有计划按比例办事的。”[3]244他还说:“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3]29,他提出“四大平衡”理论,即财政、信贷、物资、外汇是中国经济实现国内与对外经济平衡的基本条件。综合平衡发展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积累与消费的平衡问题。综合平衡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是指导国民经济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调整国民经济还可以有自由市场和市场调节

陈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仅只能实行公有经济、计划经济,还可以有自由市场、市场调节。早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为打破计划经济的僵硬化,进一步活跃市场,陈云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主、自由市场经济为补的经济体制模式。改革开放初期,为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禁锢,促进国民经济稳健地繁荣与发展,陈云还提出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改革模式,改革经济体制,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他说:“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350陈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仅只能实行公有经济、计划经济,还可以有自由市场、市场调节。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部分内容组成,即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而且“在今后的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这两种经济的比例的调整将占很大的比重,不一定计划经济部分愈增加,市场经济部分所占绝对数额就愈缩小,可能是都相应地增加”。[3]247陈云经济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可以有市场调节,公有制经济可以有自由市场的观点,突破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市场调节与自由市场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认识,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刻变革。

(四)改进经济管理体制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陈云对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改变中央集权的行政领导方式,下放一部分自主权力给地方行政机关;改变以往行政管死企业的现象,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政府宏观把握,给企业以比较大的自主权;改变财政体制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改进商业管理体制以及财政管理体制,坚持按劳分配、完善企业工资制度,合理调整地方与企业税收和分成等等,是一个全面系统地改革。改革开放时期,陈云在负责全国财经工作期间提出了经济调整方针。他说这次调整是健康的、清醒的。此次调整,要尽可能地继续发展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的生产,能源、交通的建设,以及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这些继续发展的企业、事业和建设单位,都要认真进行整顿,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尽力减少各种浪费。[4]354-355陈云说:“经济的调整,即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是必要的,并不是多此一举”[4]1581他说所谓政策,无非就是调整各方面关系。他指出:“正在进行的体制改革则是要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质上也是不干活的人占有干活的人的劳动成果,打破这个‘大锅饭’,将会大大调动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进行四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我国的生产力获得一次新的大解放。”[4]1688陈云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发展和突破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认为计划不是唯一,改变单一的经济体制模式,将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三、政治维度:处理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逻辑

陈云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者、探索者,他提出了“七分经济、三分政治”思想,提出了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实践中理顺了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内在逻辑关系,正确处理了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内涵。

(一)“七分经济、三分政治”

延安时期,陈云就已经萌发了做政治工作的同志也应该懂业务、学做共产党的商人的思想。他不认为一个不懂业务的政治工作者能领导得好一支队伍,那只能是空头政治家。他说:“一个能干的指导员,一个政治工作人员,做生意也一定要精通。”[5]375“我们要学做共产党的商人,我们是共产党员,同是也会做生意。”[5]378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有党的立场、革命的立场、阶级的立场。在商人这一点上,我们要弄通做生意的过程、要懂得商品的行市、要认识商人并把这些人拉着、还要会打算盘。陈云兼任商业部部长时,在领导改进商业工作中又提出了“七分经济,三分政治”的观点,他说:“我们是从事社会主义商业工作的,不能没有政治观点、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商业工作,包括卖鸡、卖蛋,都有其政治意义。”[4]1057做财经工作的同志如果每天只会打算盘、算数字,那也是不行的。做经济的同志也要懂政治,要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策。所以他建议经济工作人员每周进行两三个小时学政治,要培养大局意识,政治意识。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在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期间非常重视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他指出:“一是政治,一是经济,两者需要很好配合。”[6]10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强调稳定物价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还有政治意义。20 世纪80 年代末,为处理当时物价上涨过快已经影响人民生活等问题,陈云在主持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可以引起政治形势的不稳定。”[3]278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层次揭示了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二)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作

陈云是较早主张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7]1956 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所有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二公”体制弊端也显露出来。为了使刚确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能更好地适合我国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陈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他开始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在1956 年7 月指出“市场不能卡得太死,没有活动的余地”[6]333。9月,陈云在党的八大会议发言中提出了“大计划、小自由”的设想,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著名论断。他强调说:“市场管理办法应该放宽。现在从大城市到小集镇大部分都管得太死,放宽后,害处不大,好处很多。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要市场管理,不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领导。”[6]335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改变对市场的领导方法,指出“自由市场开放以后,并不是一点管理也不要,还需要有管理”[3]26。

后来陈云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今后要继续实行搞活经济的政策,继续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防止在搞活经济中,出现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搞活经济是在计划指导下的搞活,不能离开计划的指导搞活”[3]320。他用鸟和笼子的关系来比喻政府的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鸟捏在手里太紧会死,但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经济活动可以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由开展,但无论如何,不能离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干预是必要的”,“表面看这似乎不合经济规律,实际上合乎经济规律”[3]278。1985 年5 月,陈云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计划是宏观控制的主要依据。搞好宏观控制,才能有利于搞活微观,做到活而不乱。”[3]350

陈云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国情论”“国力论”“综合平衡”“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等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陈云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