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1-30李汝潇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3期
关键词:输液负面消失

李汝潇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临床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一种,该病的高发人群为老年人,此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心脏排血量没有满足患者正常代谢标准,发生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而引起心力衰竭,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治疗过程中,因为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处在降低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依从性。因此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既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也要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疗效,改善预后[2]。舒适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对患者的舒适需求尽可能满足的干预措施,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3]。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男、女比例为25∶27,平均年龄(71.24±3.21)岁;对照组52例,男、女比例为26∶26,平均年龄(72.14±2.9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经X线、超声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自愿参与研究;年龄>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者;感染严重者;认知存在障碍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如健康教育、日常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舒适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特点为病程长,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同时存在反复住院的情况,增加了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概率。因此,护理人员应多关心和鼓励患者,耐心解答其疑问,鼓励其诉说内心担忧,护理人员积极劝导,从而改善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按照患者的认知水平而选取合适的词汇讲解不良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病情造成不利影响,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体位舒适护理。部分患者存在水肿、气喘等表现,因此,护理人员可告知其保持半坐半躺体位,结合其具体病情而对床头高度合理调节;教会家属将肢体被动运动工作做好,提升舒适度。③舒适的病情护理。护理人员需将舒适的病房环境提供给患者,定时消毒通风,保证合适的温湿度,同时在护理期间需对患者隐私充分尊重,将保暖措施做好。并且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需帮助其定时翻身,防止出现压疮。教会家属如何帮助翻身,便于出院后护理。④输液期间舒适护理。根据医嘱对患者输液量和输液速度合理控制,告诉家属对输液速度不可随便调节,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选取合适的静脉输液方式,防止反复穿刺而为患者带来痛苦。⑤吸氧舒适护理。针对合并肺心病者,需保持低流量氧气进行吸氧,让患者了解具体的吸氧方法,知晓有关注意事项,不可将氧流量私自调整,将预防感染的工作做好。⑥舒适的口腔护理。在患者完成吸氧后清理其口腔,帮助患者将痰液有效排出;⑦舒适的睡眠护理。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睡眠非常重要。所以,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保证动作轻缓,避免不必要的交谈,控制探视时间和人数,防止影响患者休息,同时夜晚睡觉时注意遮挡夜光,避免休息受到影响,并保证患者睡眠时间充足。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②症状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心率异常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③负面情绪: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4]和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价,分数越低表示负面情绪越轻。④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⑤护理效果[6]: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症状所有减轻;无效:心功能和症状未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存在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负面情绪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功能、负面情绪评分、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5。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3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心力衰竭出现的重要原因为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这些原因为引起心肌结构出现异常,降低心功能,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危急生命[7]。而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反复无常。有学者指出[8],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不能使预后效果显著提升。而舒适护理的宗旨是将全面、舒适、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经舒适护理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全程感受到舒适和温暖,此操作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存在促进作用。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处在舒适的状态下,也可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同时得到疾病有关知识,从而提升其治疗效果[9]。

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心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负面情绪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舒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分析原因为:舒适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负面情绪的减轻具有促进作用,促使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得到提升;而舒适的环境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因环境的不舒适而发生病情恶化的概率,使得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升;舒适的体位护理可使卧床休息治疗的患者舒适度提升,从而保持愉快心情;而吸氧舒适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对氧流量进行调节,对于患者顺利排痰具有促进作用,确保其顺畅的呼吸;舒适的输液护理可严格控制其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不合理而恶化病情,出现不良结果[10]。

总而言之,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和负面情绪,加快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输液负面消失
媒体负面报道与扭亏绩效:信息传递还是监督治理?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