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一院两区”运营管理与效益最大化探讨

2021-01-30李连君龚小琦李宇豪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两区院区惠州市

李连君 龚小琦 李宇豪 扶 玲

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广东惠州 516000

“一院两区”是指一个医院在资源配置上同时拥有独立法人相同的两个院区。两个院区的运行管理是在同一个管理架构、同一个管理班子、同一个管理体系、同一个管理机制下运行[1-2]。随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覆盖以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速,“一院两区、一院多区”的集团化、规模化医院应运而生[3],医院模式的转变给其运营带来一定挑战。2014年以来,广东省惠州市中医医院在发展中探索新思路,率先在惠州实行“一院两区”运营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开拓发展空间,运营效益快速提升,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业务收入翻了两番[4]。探讨该案例并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旨在为“一院两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 “一院两区”背景

惠州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65年,是惠州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8 万m2,在职员工总数约900 人,服务辐射香港、深圳、广州、东莞等地。由于医疗水平和服务品牌的不断提升,医院门诊、急诊、住院病人数快速增长,受诊疗空间及地理位置的限制,已不能满足惠州市地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2014年4月,建筑面积5.9 万m2,占地面积5.5 万m2的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至此,惠州市中医医院由单一院区过渡至“一院两区”,两院区编制床位共计800 余张,医院经营面临资源配置、成本控制、效益提升等诸多困难和挑战。通过高效管理,部分问题与矛盾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部分问题则随着两个院区的发展而解决,另外还有部分问题与矛盾则随着医院的发展持续存在[5]。

2 “一院两区”运营探索

该院谋划在先,最大限度地对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从服务升级、学科优化、品牌升华、成本控制、文化整合等方面入手[6],齐头并进,同质发展,打造具有中医特色区域影响力的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

2.1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医疗技术水平同质化

医疗资源具备硬件设施和医务人员两个核心要素,其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仅仅具备优质的硬件设施,没有一支由高水平专家教授带领的专业化医疗团队,并不能称之为优质医院。因此,该院两院区在人才资料、诊疗水平上力争做到最佳化配置,实现医疗技术水平的同质化[7-8]。

2.1.1 特色专科培植与错位发展 该院遵循“中医为本,惠泽百姓”的服务理念,细化原有科室,新增分支科室是“一院两区”整合工作的一个重大变化。新院区与老院区实行学科互补,错位发展。根据专科特色优势,将原有重点专科进一步细化,增设了肿瘤科、神经内科、肾病科、脾胃病科、心病科等特色专科。同时,将省级重点专科进行进一步细化,如骨伤科根据优势病种划分为骨伤科一区、骨伤科二区、骨伤科三区,实现门急诊、住院部两院区同时开放。大力培植省、市级重点专科带动医院发展,增加了7个省级重点专科,擦亮品牌,带动发展。两院区形成了良性、动态的互补机制。

2.1.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与产出 根据人力资源实践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合理分配专科门诊、专家门诊分布,实行定期有序轮转,确保广大患者有序就医。同时,强化技能培训,适当实行转岗、轮岗,尽可能挖掘医院人员的潜力。另外,两院区通过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名医堂”“名医馆”“吕景山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等特色科室,对两院区的著名中医、专家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树立品牌效应。

2.2 推行“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群众就医体验

两院区医疗数据、资源实时共享,搭建临检、影像、病理等公共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无缝隙对接。该院是惠州首家开通掌上问诊的医院,首家实现自助就医的医院,也是首家上线运行的互联网医院,实行线上问诊、开方。该院在全市率先实现“智慧药房”服务,患者可凭借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到院内药房或院外定点药房取药,也可以将处方上的药品或调配好的中药饮片免费快递到家。该院也是全市首家实现定点门诊自助结算的医院,打造了粤东地区首家24 h 备勤的空中医疗救援基地,提升了急救水平。通过多措并举,医院服务效率、群众就医体验大大提升。同时,OA办公软件的推广运用强化了院区间行政管理的沟通,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效能。

2.3 强化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提升运行效益

“一院两区”运营,人力成本支出、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运营成本等都成倍增长,医疗成本支出在医院业务支出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此外,医改取消了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对医院效益产生较大影响,以2015年实际发生数据为例,按取消药品加成、实行“811”(即80%调价补偿额、10%财政补偿额、10%医院自行消化额)政策进行测算,医院将10%的医院自行消化额纳入核算,亏损现象令人堪忧。

为此,该院通过进一步强化精细管理,实现了对医疗成本和预算的合理控制。①该院在各科室建立责任制,将医疗成本的控制目标下放至具体科室,科室之间的关联网络得以完善,成本核算和控制得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进而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②在成本核算中引入激励机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使医务人员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大大提升[9],真正地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和投入产出。③积极推行“阳光床位”管理,着重改善床位周转率、床位使用率、人均住院费等指标,避免高投入低产出。④加强预算管理,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10]。⑤严格控制非治疗性药品(包括辅助用药、营养药品等)、医用耗材支出,降低医疗成本。

2.4 筑巢引凤,引进人才

新院区启动运营后,床位编制数由300 张增加到800 张,医护人员与床位比例下降,随着专科不断做强,加大力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为医院发展储备力量。与2012年新院启动运营初期相比,医院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成倍增长。

2.5 完善绩效管理,提升内生动力

通过正能量的绩效激励杠杆提高工作效能、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实现两院区共同发展,按照公平、公正、正向激励、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重点岗位倾斜的原则,对原绩效分配方案进行了修订调整,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2.6 以人为本,凝聚发展力量

该院顺应医院发展和医改浪潮,深入挖掘中医药服务精髓和思想,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约束、融合、凝聚、辐射作用,留住人才,提升服务,为医院发展储备力量。一是崇尚价值文化。该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沉淀,中医学文化的精髓已完全渗透到医院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至该院的核心价值文化,最终形成了“崇德、笃学、敬业、济世”的院训以及“中医为本,惠泽百姓”的服务宗旨,通过深入开展宗旨教育、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教育,倡导爱院如家、互助团结、敬业奉献的道德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涌现出了“广东医生”代表、“大医精诚”代表、“我身边的好医生”等先进典型。二是强化品牌文化,打造名医名科,重视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带动医院发展。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尽可能为广大患者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尽最大力量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该院通过不断探索、开拓“智慧医疗”的新模式,对传统医疗服务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四是强调人本文化,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走上重要管理岗位,实现了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提高凝聚力的目的[11],打造出一支精诚团结、凝心聚力、尽职尽责,能全身心投入医院建设发展的高水平领导班子,赢得了广大医护人员的一致拥戴。

2.7 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与基层服务能力“双提升”

作为惠州市中医医疗联盟的牵头单位,充分发挥联盟平台作用,与15家中医医疗机构签订转诊帮扶协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转诊长效机制和情感纽带,与基层医院协同发展,为医院发展打好“病源”基础。

3 效果评价

3.1 评价方法和结果

TOPSIS 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多目标的决策方法,于1981 首次提出,近年来已被较多应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中[12-14]。本研究应用TOPSIS 法对惠州市中医医院2014年“一院两区”以来的综合效益进行纵向分析和评价。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医院综合效益情况,该院遵循“可操作性、可比性、有代表性”的原则,从资源配置、工作效率、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选取了23个指标(表1)进行评价,纵向资料主要来源于2014~2019年医院财务报表、医疗质量控制部、人事等部办。

根据医院指标值和优质接近度进行排序,计算出各年度评价方案到最优方案间的距离(Di+)、评价方案到最劣方案间的距离(Di-),由此得出各年度样本点到最优样本点的相对接近度(Ci)。2014~2016年,该院Ci值从0.3182 下降到0.2646,从2017年开始,Ci值逐年上升,医院综合效益水平不断提高,呈良好的发展趋势,尤其是2019年综合效益水平达到最高,Ci值为0.7123(表2)。

3.2 医院综合效益纵向评价分析

整体来看,惠州市中医医院综合效益水平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4年,该院综合效益处于较低水平,分析数据发现,该年的住院患者人均费用、药占比、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均低于此后年份。2014年开始,该院完成了搬迁新院的工作,至此形成一院两区,床位数、仪器设备大大增加,为该院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医院竞争力的提升打下扎实基础。其是大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等举措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15]。2014年后,该院的综合效益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最高,综合效益水平整体呈良好趋势发展。

表1 2014~2019年医院同向化及无量纲化处理后的23 项指标值

表2 2014~2019年惠州市中医医院指标值与优值接近度排序

4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资源质量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该院作为公立医院,科学处理好医院规模和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对于医院规模扩大和效益增长呈反比的现象需尽可能避免。医院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不断加入,人力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应与医院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一致,同时还要以运行效率、运行成本、运行效益为重点任务[16],不断解决一院多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持续改进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不断提升诊治水平,合理控制医疗支出,降低药品占比,实现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两区院区惠州市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运营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我国公立医院多院区管理研究进展*
一道三元分式最小值问题的求解与推广
院区再造
健康快讯
如何提高小学生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以广东省惠州市五所小学为例